?

九鋼3 號1 780 m3 高爐開爐快速達產實踐

2024-01-07 13:44
山西冶金 2023年11期
關鍵詞:焦比枕木鐵口

王 磊

(九江萍鋼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江西 九江 332000)

1 九鋼3 號1 780 m3 高爐概況

今年3 月份以來,3 號1 780 m3高爐爐缸側壁環炭8.7 m 段局部測溫點溫度逐漸升高至466 ℃,并呈繼續上漲趨勢,如圖1 所示。為此,采取了適當控制冶煉強度、加鈦礦護爐以及休風堵風口等措施,環炭高溫點溫度才回落至安全范圍內。

圖1 九鋼3 號高爐3 月21—23 日爐缸8 700 mm 段炭磚溫度

進入6 月份,爐缸側壁環炭7.8~9.6 m 段局部測溫點溫度呈現整體上升趨勢,最高達到550 ℃,并且與之對應的爐缸第2 段冷卻壁水溫差以及爐殼外部溫度均出現逐漸升高趨勢(如圖2、圖3 和圖4 所示),開始威脅到高爐正常冶煉生產[1-2]。分別采取了控冶強、加鈦礦護爐以及休風涼爐堵風口等多項措施,但復風后環炭高溫點溫度下降緩慢,甚至偶爾還會出現反彈,只能降低冶煉強度。受當前鋼材市場利潤持續下降影響,3 號高爐于2022 年7 月26 日5:36停爐,進行大修。期間,對爐缸側壁碳磚整體更換,爐缸整體支模澆筑,爐身、爐腰和爐腹等部位進行噴涂造襯,于2022 年8 月20 日19:18 順利出鐵。開爐后恢復順利,快速達產,各項技術指標提高較快,開爐第三天即達產達標。

圖2 九鋼3 號高爐6 月26—27 日爐缸8 700 mm 段炭磚溫度

圖3 九鋼3 號高爐6 月26—28 日爐殼人工測量溫度

圖4 九鋼3 號高爐6 月26—27 日人工測量水溫差溫度

2 開爐前準備工作

2.1 爐缸砌筑與整體澆注

高爐于7 月29 日00:00 開始進行扒爐作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工期短,本次扒爐采取“破壞式”拆卸,8 月1 日21:00 爐缸側壁炭磚全部清理完畢。通過詳細檢查與反復確認后,認為爐底的4 層滿鋪炭磚完好無損。8 月6 日19:35 開始砌爐缸第5 層環形炭磚,至8 月10 日09:30,第16 層炭磚砌完,共砌12層側壁環形炭磚。砌筑期間,嚴格施工要求和工藝標準,安排專人輪流監工,對不合格或不達標之處要求及時整改或返工處理,嚴把施工質量關。

爐缸整體澆注是一項重造陶瓷杯的新技術,近年來,頻繁在各大鋼企新建或新修的高爐中使用,其特點在于緊貼炭磚直接進行支模澆注,澆注后“陶瓷杯”與炭磚形成整體結合,結構更加緊密,而爐缸整體傳熱效率得以有效保證和提高,從而達到傳熱平衡,保護爐襯安全,延長爐缸壽命。高爐于8 月10 日17:00開始進行爐底澆注,共澆注2 次,高度均為400 mm,爐缸側壁共進行3 次澆注,高度分別為1 446 mm、1 554 mm 和1 800 mm,此段是整個澆注的重點區域,涉及象腳侵蝕區和鐵口工作區。風口段共澆注2 次,每次澆注完后確保一定的養護期。

2.2 爐內噴涂

3 號高爐為薄壁爐襯結構,爐身上部為鑲磚鑄鐵冷卻壁,爐腹、爐腰和爐身中下部為銅冷卻壁結構,其表面設計均為一層噴涂料,本次噴涂采用的是華西耐材第七代整體人工濕法噴注造襯技術,爐腹、爐腰和爐身下部高溫區采用剛玉碳化硅噴注料,爐身中上部采用剛玉莫來石噴注料。8 月14 日上午10:30,開始對爐內內襯進行噴涂施工作業,為了確保噴涂料覆蓋整個冷卻壁,形成最好的操作爐型,并考慮與風口區澆注料的平滑過渡和與爐喉鋼磚的平滑過渡,決定爐腹、爐腰和爐身下部噴涂150 mm,爐身中上部的噴涂厚度為200 mm。

2.3 熱風爐保溫

高爐大修期間,3 座卡魯金頂燃式熱風爐按照“保證內部蓄熱充足,拱頂溫度不低于800 ℃,硅磚界面溫度不低于650 ℃,煙道溫度不超過380 ℃”的原則進行保溫,采取“燒爐—燜爐—返送—燜爐”基本操作方式,維持熱風爐合適的拱頂溫度,確保開爐后熱風爐能正常運行。

2.3 高爐烘爐

高爐烘爐的重點是爐底和爐缸,烘爐的目的是使高爐耐火材料砌體內水分緩慢蒸發,提高砌體整體強度。同時,使整個爐體設備逐漸加熱至生產狀態,避免生產后因劇烈膨脹而損壞設備[1]。

根據1 780 m3高爐使用耐材的理化性質和結構特點,制訂了詳細的烘爐方案。本次烘爐時間計劃為100 h,初始風量為1 100 m3/min,后逐漸加到3 000 m3/min,烘爐溫度控制以爐底熱電偶溫度為準,以風量為調劑手段,以爐頂溫度相制約,嚴格按照烘爐曲線進行烘爐。于8 月15 日19:08 開始烘爐,其中:150 ℃、350 ℃各保溫10 h,600 ℃保溫32 h。8 月19 日10:00,烘爐結束,然后,開始降溫涼爐。烘爐計劃曲線和升溫速度見圖5 和表1。

表1 九鋼1 780 m3 高爐烘爐升溫速度

圖5 1 780 m3 高爐計劃烘爐曲線

2.4 打壓檢漏

通過打壓查出漏點,然后進行補漏,檢查高爐和煤氣系統工況,并對整個系統進行強度試驗。涼爐后,通知風機房減風壓至零,按試壓要求關爐頂及重力除塵器放散閥、冷風放風閥,關嚴上密封閥。同時,打開下密封閥、料流閥和一次均壓閥,熱風爐各閥處于休風狀態。打開混風大閘與調節閥,通知風機房送風,先將爐頂壓力加到50 kPa,穩定10 min 后將爐頂壓力加到100 kPa,確認無大漏點后繼續升壓,此后每次壓力提高小于25 kPa,分4 次加到規定的200 kPa,并且每步穩定5 min,再逐步提高壓力,提至200 kPa 后持續時間不小于1 h。查漏方法主要是涂肥皂水,發現漏點并及時做好標記。查漏完畢,放風至零,并對漏點進行補焊處理。

2.5 爐缸填充

此次開爐采用枕木填充爐缸,送風后枕木能迅速燃燒,有利于爐料松動下降、為爐缸提供充沛熱量、鐵口容易打開、改善下部透氣性,有利于開爐后的煤氣安全。枕木填充方法:從爐底至風口中心線以下600 mm 按“井”字法填充,中心部位填成1.5 m 高的堆尖形狀,風口及附近區域用斜立枕木保護。上、下層枕木采用密排,中間層采用疏排方式進行裝填。8 月20日10:30 開始裝枕木,13:00 裝完,共裝枕木510 根。

2.6 原燃料準備

開爐料由燒結礦、球團礦、塊礦、錳礦、石灰石、白云石和焦炭組成,為確保開爐順利,調用全廠最好的原燃料供高爐使用,及時安排進料并達到規定的倉位。高爐開爐原燃料的部分理化指標見表2、表3。

表2 九鋼3 號高爐開爐爐料主要成分

表3 九鋼3 號高爐焦炭(一級焦)質量

2.7 送風參數選擇

風口布局及進風率是高爐開爐的重要參數。為確保開爐后爐況順行并實現快速達產,本次開爐仍采用傳統的堵風口方式送風。高爐共26 個風口,長度為550 mm,直徑為115 mm,全風口面積為0.270 1 m2,堵8 個風口,分別為1、3、11、13、15、17、23 和25 號風口,送風面積為0.187 m2,所有風口均采用斜5°安裝。

2.8 開爐裝料

高爐開爐的配料計算、裝料方式與爐料分布是整個開爐過程的核心,是順利開爐快速達產達標的關鍵,本次開爐總焦比為2.85,正常料焦比為0.8,礦批18 t,焦批8.877 t(干熄焦,水分質量分數為1.5%),料線為1.5 m,開爐原料由燒結礦65%+球團礦33%+2%錳礦+熔劑組成(各百分數分別為各礦石的質量占比),總壓縮率為15%。

8 月20 日13:28 開始向爐內裝料,爐腹以下裝凈焦,爐腹和爐腰下部裝空焦(凈焦+白云石),爐腰上部和爐身中下部裝空焦和正常料,兩者按規定的組合裝入爐內,如表4 所示,16:00,裝料完成。

表4 九鋼3 號高爐開爐裝料表

3 開爐操作

3.1 送風操作

本次開爐采取在裝料時向爐內送入冷風,可以疏松料柱,帶走裝入爐內原燃料的水分,改善料柱透氣性,有利于開爐時爐況順行[2]。8 月20 日中班16:57開始送熱風,冷風壓力為65 kPa,熱風壓力為50 kPa,冷風流量為730 m3/min,風溫為280 ℃。19:18,點火成功,點火風量為800~900 m3/min,熱風壓力為85 kPa,風溫為450 ℃。19:35,送風風口全部明亮,開始逐步加風。20:00,風量已加至2 400 m3/min,熱風壓力為150 kPa,風溫為800 ℃。隨著風量的增加,料尺開始出現走動,因爐頂溫度持續在40~50 ℃水平,未繼續加風操作。隨著冶煉進程的進行,爐頂溫度逐漸升高,23:00,已上升至90 ℃左右水平,經3 次煤氣成分檢測和3 次煤氣燃爆試驗確認合格后,高爐于23:23 成功引氣。

晚班21 日00:00,熱風壓力為253 kPa,冷風流量為2 835 m3/min,頂溫為150 ℃,風溫為835 ℃,壓量關系開始逐漸走緊,為確保順行,采取撤風溫、減風控制。01:00,熱風壓力為221 kPa,冷風流量為2 350 m3/min,此后,壓量關系越走越緊,熱壓出現爬坡后減風控制。01:35,出現局部管道氣流,隨后出現崩料,崩料后熱壓越走越高,甚至超過了風量曲線。02:28,采取放風坐料,開始逐步加風,風壓加至200 kPa 后,壓量關系再次走緊,采取大幅撤風溫過渡。03:00,熱風壓力為228 kPa,冷風流量為1 860 m3/min,風壓越走越高,透氣性指數下降后,導致懸料。03:35,再次放風坐料,隨后逐步加風,壓量關系越走越平穩、順暢,未再出現波動。根據爐況走勢逐步加風、上負荷、擴礦批。

3.2 出渣鐵操作

為了快速加熱爐缸鐵口區熱量,提升爐缸整體熱量水平,減少鐵口噴吹時間,此次開爐仍采用從兩邊鐵口插入氧槍的方法,以加快爐缸涼渣鐵的熔化和排出,縮短開爐冶煉進程。送風前2 h,在兩鐵口預埋上氧槍,并通壓縮空氣和氧氣對鐵口進行預熱。

8 月21 日07:26,發現西邊鐵口氧槍自動燒出后上炮堵口。09:58,開西邊鐵口出第一次鐵,出鐵順利,因爐溫偏高,壟溝有輕微粘溝現象,鐵水物理熱充足,鐵量約30 t。第二次鐵渣鐵分離較好,爐渣開始沖水渣。21 日07:00 開始逐步捅風口,22:00 開始噴煤,隨后開始富氧,隨著冶煉強度的提升,當日風量已逐步加至3 800 m3/min,礦批擴至37 t,焦炭負荷上至3.55 t/t。8 月22 日03:50,捅開最后一個風口,實現全開風口作業。至此,本次高爐大修開爐基本恢復正常水平,3 號高爐主要操作參數及達產進度情況如表5、表6 所示。

表5 九鋼3 號高爐主要操作參數及達產進度情況

表6 九鋼3 號高爐主要操作參數及達產進度

4 經驗總結

1)快速加熱爐缸對順利開爐至關重要。當爐缸熱量不充分時,低溫渣鐵流入爐缸后會引起爐缸凍結。采用枕木填充爐缸,可以迅速著火燃燒,爐缸升溫快、熱效率高。本次開爐全爐焦比為2.85,較高的全爐焦比為快速加熱爐缸提供了熱量保證。

2)提高料柱透氣性有利于料尺盡早活動,也利于快速增加風量,縮短冶煉進程。為此,本次開爐料使用的焦炭選擇粒度大小合適的一級干熄焦,燒結礦按粒度大小粒級比例進行分級入爐。另外,裝料期間進行冷風吹料對改善料柱透氣性也有好處。

3)適時引氣。引氣是高爐開爐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3 號高爐采用的是全干法布袋除塵工藝,由于采用枕木填充爐缸和快速增加風量,確保了較高的爐頂溫度,也為干法布袋除塵投入使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4)出好第一次渣鐵。開爐后的第一次鐵順利與否,是開爐的重點工作之一,關乎著開爐的成敗。為此,采取在東西兩鐵口煤氣導出管中埋設氧槍,送風后通過氧槍供氧在爐內鐵口區前端形成高溫回旋區,促使爐缸鐵口附近區域焦炭快速燃燒,提供大量熱量促使渣鐵快速熔化,為上部熔融滴落物提供下降空間,并改善渣鐵流動性,從而為第一次出鐵渣、鐵排放順暢奠定了基礎。

5)快速降硅??焖俳倒枋菍崿F高爐快速達產達標的一項重要措施,關鍵是在降硅的同時既要確保渣鐵充沛的熱量,又要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核心就是把握好降焦比的節奏。此次開爐負荷料焦比為0.8,135 批料后,礦批逐步加至32 t,焦比逐步降至0.480。21 日,首次鐵水中w(Si)為3.56%,鐵水物理熱為1 510 ℃,堿度為1.05,鐵量為120 t 左右。14 h 后,鐵水中w(Si)降至1.86%,渣鐵熱量充沛、流動性良好,基本達到了開爐要求。

5 結語

與以往幾次開爐相比,九鋼3 號高爐此次開爐在天氣熱、任務重、工期緊以及交叉作業多的不利局面下,通過合理組織安排、科學統籌協調、密切跟蹤進度,取得了開爐的巨大成功,實現了停爐前的預期設想,做到了安全、順利開爐,實現了快速達產達標。

猜你喜歡
焦比枕木鐵口
宣鋼1 號高爐降低焦比實踐操作
夜霜泡著枕木
歐冶爐開爐降硅降焦比實踐的對比分析
宣鋼2號高爐降低焦比實踐
火車道上為什么鋪碎石
一種鐵口噴濺的處理方法
歐冶爐鐵口狀況運行分析
高爐鐵口噴濺治理實踐
2000 m3級高爐鐵口損壞原因及處理預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