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影響路徑及其因果非對稱性研究

2024-01-08 09:32郝金磊余志遠
管理現代化 2023年2期
關鍵詞:組態條件變量

□ 郝金磊 余志遠 陳 菁

(蘭州財經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一、引 言

科技創新作為助推經濟增長的內核力量,在促進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獲取核心競爭優勢方面發揮著重要效用?;谛聲r代背景構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需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一重要論斷為指引,推動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攀升。然而現階段,由于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國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1],并成為制約我國整體科技創新水平提升的桎梏[2]。因此,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矛盾較為突出的西部地區,錨定科技創新水平關鍵前因條件,對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路徑加以探索,對于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學術界圍繞科技創新水平前因條件及其實現路徑展開了諸多的理論分析與實證探索,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萍紕撔滤角耙驐l件方面,胡圓圓和顧新[3]采用層次回歸法研究后發現:創新環境、開放程度能夠推動區域科技創新產出,并且對區域科技創新投入影響產出的過程發揮調節作用。修國義等[4]通過隨機前沿函數法研究后發現:科技人才集聚的規模、均衡度和強度均能對區域科技創新效率產生影響。田逸飄等[5]運用LMDI 分解法研究后發現:城鎮化進程對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具有促進作用,人口城鎮化的作用則更為顯著。王江和劉莎莎[6]運用空間杜賓模型研究后發現:經濟發展和政府科技投入對區域科技創新具有推動作用,而對外開放程度則會抑制區域科技創新??萍紕撔滤降膶崿F路徑方面,李澤霞等[7]運用DEA 方法研究后得出:充分利用資源是促進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李哲等[8]運用DEA 方法構建了混合驅動型、創新平臺驅動型、人力與資本驅動型和人力驅動型四條區域科技創新驅動路徑。劉倩[9]運用回歸分析法研究后得出:大數據產業能夠通過提升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提升雙創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優化科技創新管理五條路徑推動科技創新水平發展。

綜上,既有研究為探索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前因條件及實現路徑提供了參考,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多數文獻是基于國家宏觀層面展開,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西部地區的研究較為有限;第二,既有研究主要立足于“凈效應”思維,聚焦于考察某一前因條件對科技創新水平的邊際貢獻,忽略了不同前因條件組合所形成的多重并發影響效應;第三,既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如何產生高科技創新水平,忽視了導致低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難以明晰地區的科技創新劣勢。據此,本文在相關文獻資料和理論基礎的指導下,以我國西部地區11個省級行政單位為研究對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探究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路徑與因果非對稱性,以期為補齊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短板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對策。

二、文獻綜述與分析框架

影響科技創新水平的因素眾多,通過對既有文獻梳理后發現,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支持強度和創新平臺建設對于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發揮著更為關鍵的指導性作用[10-13]?;诖?,本文選擇以上五個因素作為科技創新水平的前因條件,對其影響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復雜效應加以探討。

(一)科技創新水平

科技創新水平綜合反映了一個地區將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應用到生產體系并創造出新價值的程度,單一指標難以衡量其綜合性。因此,為了更加綜合且全面地反映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本文以田逸飄[14]等人的研究為參照,著眼于投入和產出兩個維度,構建科技創新水平的指標測度體系??萍紕撔峦度雽用?,擇取研發人力投入、研發經費投入、研發物力投入三個指標進行測度;科技創新產出層面,擇取專利申請、科技論文、市場應用三個指標進行測度。

(二)區域開放程度

區域開放程度是表征一個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15],亦逐漸成為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區域開放能夠打破資源流動的邊界限制,對區域內外部創新資源加以有效整合,從而會對科技創新水平產生正向助推效用[16,17]。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對外開放使得區域獲取外部資源更加便利,反而怠于自主研發,因而區域開放在給區域帶來正面效應的同時,也可能抑制區域科技創新[18]。本文參考胡圓圓和顧新的研究成果,從地區出口、外商投資和技術引進三個方面衡量區域開放程度,探索其對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影響機制。

(三)創新人力資本

科技創新人員是創新的微觀主體,是區域科技創新最根本的驅動要素,對于區域科技創新有重要影響??萍紕撔氯瞬啪哂袑I的知識和技能,有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能夠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高人力資本水平代表著一個地區擁有較高的人才儲備,反映出地區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從而能夠對高質量創新型人才形成較強吸納效用,促使科技創新水平得以持續攀升。因此,本文將創新人力資本作為前置因素,探索其對于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影響機制。參考金振鑫等[19]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創新人力資本錨定為專業技術人員、研發機構人員、高校教師和高校在校生。

(四)經濟發展水平

地區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水平具有較強的內生性,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一方面,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充足的資本和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區域經濟增長通過增強當地經濟實力,不斷吸引資金、人才和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流入,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條件和有利環境,支撐科技創新活動持續進行[20];另一方面,在經濟的新常態之下,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促使區域經濟高速增長的主引擎,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21]?;诖?,本文將經濟發展水平作為影響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前置因素,并從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水平三個方面進行衡量。

(五)政府支持強度

政府是區域科技創新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支持機構,在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為高校、研發機構等提供創新所需資金,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資本保障;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將不同創新資源分配給不同的創新主體,實現了區域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不僅降低了區域開展研發創新活動的成本和風險,還能夠激發相關研發機構的創新積極性,從而對區域科技創新產生積極作用。參考王江和劉莎莎的研究成果,本文從政府研發投入和政府科技支出兩個方面衡量地方政府的支持強度。

(六)創新平臺建設

區域創新平臺是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核心力量和有效支撐[22]。區域創新平臺通過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關主體作為網絡節點,對區域內部創新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配置,進一步突破了創新資源瓶頸,對提升區域內部資源配置效率和整體創新能力具有助推效用[23]。據此,本文將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作為影響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前置因素,參考李哲等的研究成果,從高等院校、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研究與開發機構等方面衡量創新平臺建設。

綜上所述,本文邏輯框架見圖1。

圖1 邏輯框架圖

三、研究設計及數據處理

(一)研究方法

定性比較分析法(QCA)一種超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社會科學研究新范式,分為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和多值集定性比較分析。其中,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將變量隸屬度校準為0-1,所得結果更為精確。與傳統定量方法相比較,定性比較分析法凸顯出以下優勢:(1)可以識別前因條件對結果變量的多重并發影響效應。(2)可以解讀前因條件與結果變量的非對稱因果關系。

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研究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原因在于:(1)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具有復雜性,這意味著不同前因條件間往往互相作用并共同影響地區的科技創新水平,定性比較分析法則恰好強調同一結果的出現存在多個前因條件構成的組態,從而能夠更好地識別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多重并發實現路徑。(2)定性比較分析法既可以構建高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路徑,也能夠識別出哪些前因條件組態會導致非高科技創新水平,因而有助于解讀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與其前因條件間的非對稱因果關系。(3)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可以避免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因只能使用二分變量而導致的結論誤差,能夠對各省份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因而能夠為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實現路徑與因果非對稱性研究提供更為精確的結果。

(二)數據來源與變量選擇

我國西部地區總共包括12 個省級行政單位(省、直轄市、自治區),但由于西藏自治區相關數據缺失,因此,本文以內蒙古、廣西、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以及新疆等11 個省區作為研究對象??紤]到科技創新的實現具有一定的時滯效應,為提高結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本文參考唐開翼等[24]的研究,將滯后期設定為兩年,采用2014-2019 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的數據測量前因條件,采用2016-2021 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的數據測量結果變量。研究變量選擇與指標說明見表1。

表1 變量選擇與指標說明

(三)變量校準

在綜合評價科技創新水平之前,為了消除變量量綱差異以及避免主觀賦權法產生的評價誤差,本文采用熵權法對各衡量指標的權重加以計算,加權后得到變量綜合得分。具體步驟如下:

1.標準化處理。正向指標和逆向指標的標準化處理公式分別為:

xij表示第i個地區的第j 項指標值,Xij表示標準化后第i個地區的第j項指標值,max表示最大值,min表示最小值。

2.計算指標貢獻度。第i個地區的第j項指標的貢獻度公式為:

3.計算指標熵值。第j項指標熵值公式為:

4.計算指標差異系數。第j項指標差異系數公式為:

5.計算指標權重。第j項指標權重公式為:

6.計算綜合得分。第i個地區綜合得分公式為:

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fs QCA 軟件的Calibrate 程序對數據進行校準。校準錨點設置為:完全隸屬(模糊評分=0.95)、交叉點(模糊評分=0.5)、完全不隸屬(模糊評分=0.05)。本文參考Fiss[25]、Misangyi 等[26]人的研究,對各變量的校準采用數據的上四分位數、中位數與下四分位數設定錨點,各衡量指標的數據校準至[0,1],1 說明“完全隸屬”,0 說明“完全不隸屬”,0-1 表征指標變量在連續模糊集中的隸屬程度。以區域開放程度為例,案例隸屬度越接近1,表明該地區開放程度越高;反之,案例隸屬度越接近0,表明該地區開放程度越低。變量校準錨點具體如表2 所示。

表2 變量校準錨點

四、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結果

(一)條件必要性檢驗

本文通過計算各條件變量的一致性數值來檢驗是否存在影響科技創新水平的必要條件。若一致性系數大于0.9,則說明條件變量是結果的必要條件,此時只要結果出現,該條件變量必定存在。一致性計算公式為:

本文的條件必要性檢驗結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當結果變量為高科技創新水平時,政府支持強度的一致性高于0.9,說明其是西部地區高科技創新水平的必要條件。當結果變量為非高科技創新水平時,非高政府支持強度的一致性高于0.9,說明其是西部地區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必要條件。

表3 單個條件變量必要性檢驗

(二)組態分析

本文分別以高科技創新水平和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為結果變量運行組態分析程序,得出復雜解、中間解及簡約解。其中,復雜解沒有使用邏輯余項,相對較為嚴格,但其結論也過于復雜,普適性不高;簡約解雖然使用了全部的邏輯余項,但其結果太過于寬松,因而啟示性不強;中間解是由理論方案和實際知識相結合所產生的,具備較強的普適性和啟示性,因而優于復雜解和簡約解?;诖?,本文采用中間解所提供的組態進行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基于中間方案的邏輯組態

1.高科技創新水平的組態分析

由表4 可知,高科技創新水平下共有兩個組態。兩個組態一致性均大于0.8,表明案例都滿足一致性條件要求。由此,推導出西部地區實現高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

組態A1 顯示,高區域開放程度、高創新人力資本、非高經濟發展水平和高政府支持強度協同可以實現高科技創新水平。其中,高區域開放程度和高政府支持強度為該組態的核心條件。該組態表明,當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較為滯后時,通過提升區域開放程度,大量集聚創新人力資本,并加強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將有助于提升區域的科技創新水平。具體而言,開放程度較高的省份為科技創新要素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契機,創新人力資本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充沛的人才儲備,加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所形成的科技創新缺陷。該組態的代表性省份為廣西和云南。廣西近年來通過完善科研誠信管理辦法、賦予科研機構及研發人員更大自主權、增加橫向科研項目經費、重視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管理以及建立八桂學者專項資金等系列舉措,從政府層面強化了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強度,并始終堅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地區匯聚了更多的創新人力資本,從而促進了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云南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同時又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這兩大經濟走廊上,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2019 年8 月26 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標志著云南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為云南加大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力度、加快科技創新人力資本集聚和推動科技創新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支撐。

組態A2 顯示,高區域開放程度、高創新人力資本、高政府支持強度和高創新平臺建設協同可以實現高科技創新水平。其中,高區域開放程度和高政府支持強度為該組態的核心條件。該組態表明,當區域開放程度較高、創新人力資本較充沛、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大且創新平臺建設較為完善時,將有助于提升區域的科技創新水平。具體而言,當以上科技創新要素均在西部地區處于領先水平時,不僅為當地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資本和平臺支撐,也能加強與外界在科技創新要素方面的共享和交流,驅動科技創新不斷發展。同時,較高力度的政府支持進一步為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保障,由此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區的科技創新水平。該組態的代表性省份為四川、陜西和廣西。四川是全國科教大省,創新資源豐富,創新平臺建設工作穩步進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鎖定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秉持高區域開放原則,加之政府層面對于科技創新支持力度較大,為地區吸納了大批創新人力資本,促使其逐步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發展高地。陜西近年來將“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作為目標任務,政府支持力度持續增大,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加之具備較高的區域開放程度,使得創新人力資本進一步匯聚,從而推動地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連續三年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明顯的地方”受到國務院表彰獎勵。廣西近年來通過完善科研誠信管理辦法、賦予科研機構及研發人員更大自主權、增加橫向科研項目經費、重視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管理以及建立八桂學者專項資金等系列舉措,從政府層面強化了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強度,保障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并始終堅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地區匯聚了更多的創新人力資本,從而促進了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

2.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組態分析

本文也對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組態進行了檢驗。由表4 可知,非高科技創新水平下共有2 個組態,組態一致性均大于0.8,表明案例都滿足一致性條件要求。由此,推導出導致西部地區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

組態B1 顯示,非高區域開放程度、非高創新人力資本、非高政府支持強度和非高創新平臺建設協同會導致非高科技創新水平。其中,非高政府支持強度為該組態的核心條件。該組態表明,若區域開放程度不高、創新人力資本不充沛、創新平臺建設較為滯后,同時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相對較低時,則難以有效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具體而言,低水平的區域開放程度阻滯了科技創新要素的共享和交流,創新人力資本和創新平臺的缺失難以為當地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本和平臺支撐,加之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其他省份低,則不利于區域科技創新水平提升。

組態B2 顯示,非高區域開放程度、高創新人力資本、非高經濟發展水平、非高政府支持強度和高創新平臺建設協同會導致非高科技創新水平。其中,非高政府支持強度為該組態的核心條件。該組態表明,即使區域的創新人力資本較充沛、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較為完善,若區域開放程度不高,且經濟發展水平較為滯后,同時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其他區域偏低,也難以有效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具體而言,低水平的區域開放程度阻滯了科技創新要素的共享和交流,經濟發展水平較為滯后難以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保障,加之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較其他省份低,則不利于區域科技創新水平提升。

3.組態間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以上組態發現,在實現高科技創新水平的兩條路徑中(組態A1 和A2),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和政府支持強度三個條件均出現,且區域開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強度始終作為組態的核心條件出現。同時,在實現低科技創新水平的兩條路徑中(組態B1 和B2),區域開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強度均未出現,創新人力資本僅出現在一個組態中。由此可見,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和政府支持強度對于提升西部地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可以將其視為西部地區實現科技創新的普適條件。

(三)穩健性檢驗

本文將PRI 值提高至0.8 來檢驗科技創新水平組態的穩健性,結果見表5。由表5 可知,穩健性檢驗得出的4 個組態與原組態基本一致,符合QCA 研究對于穩健性的要求,表明本文通過fsQCA 構建的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組態具有穩健性。

表5 基于中間方案邏輯組態的穩健性檢驗

五、結論與啟示

研究發現,我國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受到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支持強度以及創新平臺建設協同產生的影響,其中,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和政府支持強度在實現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提升上發揮著較為普適的作用。五個前因條件通過多重并發的組合方式形成兩條高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同時也形成了兩條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且高科技創新水平與非高科技創新水平的路徑互相獨立,二者之間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這進一步說明因果具有“非對稱性”。據此,為助力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發展,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重點提升區域開放水平、集聚創新人力資本,加大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本研究發現,盡管單一前因條件并不構成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必要條件,但區域開放程度、創新人力資本和政府支持強度在實現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上發揮著較為普適的作用。因此,各省份應將提升區域開放水平、集聚創新人力資本和加大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為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主要抓手。一是要不斷擴大區域開放格局。位于“一帶一路”沿線的西北五省區及廣西等區域,應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形成積極合作關系,構建更高層次的區域開放格局;其他各省份亦可通過加強跨區域合作等方式來促進開放式創新模式的實施,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新動能。二是大力集聚創新人力資本。一方面,以增擴教育規模為契機,強化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效能;另一方面,要破舊立新,革新優化人才發展機制,為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大政府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各級政府可從擴大創業投資規模、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以及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大科技創新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積極關注經濟發展水平和創新平臺建設在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盡管本研究的結論表明經濟發展水平和創新平臺建設并非為實現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的核心條件,但作為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和支撐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創新平臺建設對于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水平提升亦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各省份也要積極關注并持續優化經濟發展水平和創新平臺建設。一是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由于區位劣勢等的影響,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要提高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一方面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擴大區域開放格局;另一方面,各省區要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助改革紅利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水平提升。二是要不斷推動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區域創新平臺建設投資大、時間長、成本高,且多數有明顯外部性和公共性,不得不依托于政府部門支持。鑒于西部地區高校資源匱乏、科研機構數量欠缺,各地各級政府應以建設地方高校、研究機構等為抓手,優化完善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挖掘地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資源優勢,依托現有的研究與開發機構、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研條件,協調各方優勢,通過共享帶動存量,促使資源得以有效匯聚,從而激活區域科技創新平臺資源潛質,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六、不足與展望

第一,同多數定性比較分析一樣,受限于條件變量的選取要求,本文難以囊括科技創新水平所有的影響因素,究其原因在于,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方法對前因條件變量的選擇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若所選取的前因條件變量數量太多則會致使案例“個體化”情況的發生,從而可能對獲取綜合性、規律性的研究結果產生不利影響。第二,針對模糊集的校準,由于缺乏可供參考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知識,本文采用的是以樣本描述性統計數值確定校準錨點的常規做法,但是無法排除可能還存在更為合理有效的校準方式,后續研究需要進行深入探索。

猜你喜歡
組態條件變量
排除多余的條件
抓住不變量解題
選擇合適的條件
基于PLC及組態技術的恒溫控制系統開發探討
也談分離變量
基于PLC和組態的智能電動擰緊系統
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PLC組態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統的應用
鑄造行業三維組態軟件的應用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變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