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下對城市規劃館布展邏輯和重點的思考
——以成都市規劃館為例

2024-01-09 00:29孫婕妤
四川建筑 2023年6期
關鍵詞:空間規劃成都市國土

孫婕妤, 方 婷

(成都市規劃館, 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發布實施,明確提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按照國家統一安排,各省市都在加快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等。當前,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同步編制的許多專項規劃均都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成果。國土空間規劃在規劃體系、規劃對象、規劃內容、規劃邏輯等方面與城鄉規劃均有不同。城市規劃館作為城市重要規劃的集中展示窗口,是城市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基地[1],也需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進行更新。

1 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下布展的基本邏輯

傳統城市規劃館布展或以規劃體系為邏輯,或以城市定位為邏輯,或以城市特色為邏輯。譬如原成都市規劃館就是以4個城市戰略定位為序,以城市歷史為引,進而過渡到歷版總規和新的總體規劃謀劃,整合了重要的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等,突出了空間格局優化調整、天府綠道、鄉村振興的特色內容。又如上海規劃館以總體規劃確定的生態之城、人文之城、創新之城為框架,整合了上海重要的規劃,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主題特色[2]。

國土空間規劃內容更加豐富,相對而言時間更長、要素更全、范圍更廣,需要創新布展邏輯,讓內容更加協調,環環相扣,讓參觀者更容易理解規劃、了解城市。成都市規劃館以《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內容為主體,充分彰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特色,布展更新突出戰略引領邏輯、整體時間邏輯、內容空間邏輯、規劃專業邏輯[3],見圖1。

圖1 成都市規劃館布展大綱

1.1 戰略引領邏輯

戰略引領是新時代城市規劃的邏輯起點,也是城市規劃布展的核心內容。成都市規劃館布展首先突出的就是戰略機遇。國家層面,成都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的重要支點,發揮著承接東部輻射、帶動西部發展的戰略節點作用。區域層面,成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四川省層面,成都圍繞“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帶動建強動能更充沛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除此之外,特別重點展示了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戰略使命。

1.2 整體時間邏輯

成都市規劃館整體按照8億年地質運動、4 500年文明史、2 300年建城史、當代成都規劃建設、新時代戰略機遇和規劃謀劃,將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城市發展和當前規劃進行組織,讓參觀者順著時間脈絡了解城市和國土空間規劃全貌。其中,8億年來地質運動總結了成都平原歷史上4次地質運動3次盆地形態變遷,形成當前成都“兩山相望、兩水相依、兩林相映、兩田相異”的自然地理格局[4]和超5 000 m垂直高差形成的生物多樣性,見圖2。

圖2 成都市規劃館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展廳

隨后過渡到4 500年文明史,從地質活動到人類活動,敘述古蜀先民依水而居、因水而遷,最后定居金沙遺址的遷徙脈絡。然后到2 300年建城史,通過城址變遷、水潤天府、名都會、蜀地人杰、絲路通衢等歷史板塊描繪天府盛景。然后進入新中國以來的當代城市規劃建設,通過四輪總體規劃,匹配對應的規劃建設大事記,展示當代成都蓬勃發展歷程。最后以新時代新機遇為牽引,展示成都體現公園城市特點的國土空間規劃。整體來看,通過時間線將城市自然地理、歷史人文、當代建設、未來規劃進行串聯。

1.3 內容空間邏輯

國土空間規劃之于城市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最重要的不同就是落實于空間。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目的就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趪量臻g規劃的特點,規劃布展也會更加突出空間邏輯。

成都市規劃館不僅向市民展示未來美好愿景,同時展示了14 335 km2的規劃空間藍圖。在全域層面,通過“兩山兩區兩翼三軸”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總體展示龍門山、龍泉山、西部成都平原農業區和東部丘陵農業區等保護空間,以及東西兩翼組群城市和3條城市軸線發展空間,見圖3。

圖3 成都市規劃館城鎮空間格局和五級城鄉體系規劃展示

在此基礎上,細化展示全域51%的農業空間、32%的生態空間和17%的城鎮空間以及6類主體功能分區。在功能布局上也突出空間邏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城市核心功能重點聚焦到空間落位。譬如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突出“構建1+4+N”的創新空間布局,全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突出“3+6+N”國際對外交往新格局。另外還展示了“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空間布局和發展謀劃,鄉村振興也突出5條依托旅游軌道、旅游公路的鄉村振興示范走廊和62個城鄉融合發展片區。

1.4 規劃專業邏輯

國土空間規劃本身是一個專業學科。城市規劃館不僅是一個大眾館,要讓市民看得懂,同時還應該是一個專業館,讓專業技術人員能學習交流。成都市規劃館布展也突出了規劃專業邏輯。譬如對成都2 300多年來城市肌理的展示突出了道法自然,遵循河流方向、主導風向以及冬至日太陽升起的角度。專門設計了公園城市展廳,將3屆公園城市論壇專家、學者的重要交流視頻和成果進行展示。系統展示了“天府糧倉”“三位一體”耕地保護以及“1193”耕地保護體系和成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內容,見圖4。

圖4 成都市規劃館公園城市論壇展廳五綠潤城展示

2 突出公園城市特點的重點布展內容

傳統規劃館布展一般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架構、以城市整個規劃體系為支撐、以地方稟賦為特色,布展內容包括歷史文化、戰略機遇、發展定位、城市格局、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民生福祉、鄉村發展、基礎設施、規劃公示公告等。國土空間規劃內容增加了自然地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礦等全要素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耕地保護、主體功能區、土地集約利用等。新時代,國家對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也提出了系列重大要求。譬如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增進民生福祉等。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也強調了“一尊重、五統籌”城市工作新要求。同時,我國城市發展也逐步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從粗放拓展走向精細發展。在此背景下,成都市規劃館布展內容聚焦到公園城市2個方面的新探索和新路徑。

3 突出公園城市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探索

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充分體現了公園城市特點。成都市規劃館布展也全面展示了成都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的歷程、成效和未來謀劃。整體上以基礎條件、戰略要求、總體謀劃、細化標準、實踐成效為脈絡,將其融入到全參觀流線。首先在自然地理展廳生動展陳雪山下的公園城市自然本底。然后在戰略機遇展廳展陳國家部委印發的《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隨后在大模型展廳形象展示成都“整個城市是一個大公園”的空間意向。再過渡到全域公園體系、公園城市指標體系、技術標準體系以及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河道一體化、未來公園社區等具體規劃,生動敘述公園城市如何讓“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在整個展陳內容中,摒棄了傳統規劃館大量使用效果圖的做法,基本采用實景照片,真正讓參觀者感受的成都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的實踐成效,見圖5。

圖5 成都市規劃館全域公園體系展示

4 突出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

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既是國家賦予成都的重要任務,也是成都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轉型發展涉及規劃內容非常多,規劃布展的各個板塊均將其作為重要方面予以突出展陳。成都市規劃館首先在規劃布展的前言就鮮明提出推動城市營城路徑、發展方式、發展邏輯、治理方式全方位變革。在總體格局部分,突出“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轉變,構建五級城鄉體系,推動3個做優做強,構筑超大城市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功能體系,形成超大城市轉型發展的空間結構。同時,突出國土空間規劃的專業性,進一步具體展示了空間精細化治理的相關內容,特別是TOD綜合開發,城市有機更新、“金角銀邊”打造、節約集約土地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最后還突出展示了城市智慧治理,特別是成都以“智慧蓉城”為牽引,以“微網實格”為基礎,實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數據資源“一網通享”、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的敏捷治理和科學治理方法,以及國土空間規劃本身覆蓋全域、動態更新、上下統一的 “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見圖6。

圖6 成都市規劃館TOD綜合開發展示

5 結束語

城市規劃館是市民了解城市和城市規劃的重要窗口,需要及時向市民展示城市的最新規劃。當前,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即將獲批,城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也都在加快構建和完善。城市規劃館也需要基于城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同步更新。在考慮布展框架和內容時,需考慮國土空間規劃增加的自然地理、主體功能區等內容以及全域全要素規劃的特點,并充分體現城市特點,才能讓展示內容更加具有邏輯性。

猜你喜歡
空間規劃成都市國土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的再認識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委簡歷
成都市青羊區:推行“一網通辦”下的“最多跑一次”
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思考
鮮花盛開的國土
2019年1~6月成都市經濟運行情況
守望國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國土的藏族姐妹花
2018年1—12月成都市經濟運行情況
空間規劃的海外經驗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