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觀視角下通識教育與財務管理專業教育融合探索—基于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期末考試的實證研究

2024-01-09 02:45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3年12期
關鍵詞:通識財務會計融合

路 婷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等新技術發展迅速,傳統產業的不斷優化升級,財務管理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社會對財務管理與會計人才在質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財務管理人才供給應當滿足個性化、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要求,單一的通識教育或專業教育均無法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教育應當“更加注重全面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應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養成。在專業教育中融入通識教育使人才培養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形成全面發展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近年來,國內不斷有學者提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建議,也有很多高校實施“通專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但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有效的通專融合應以學生為基礎,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厘清不同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之間的關系。本文以某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為樣本實證研究了財務管理專業課成績與通識課成績之間的關系,揭示通識課程與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育之間的關系,進而探討財務管理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策略。

二、文獻回顧

1.國外相關研究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加深,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專業化,大學培養的目標也日益局限起來。約翰亨利紐曼(1873)在其《大學的理想》提出“通過大學教育,理智不是用來造成或屈從于某種特殊或偶然的目的、某種具體行業或職業抑或是學科或科學,而是為了理智自身進行訓練,為了對其自身固有的對象的認識,也是為了其自身的最高修養?!闭材匪苟诺滤惯_(2005)在其《21 世紀的大學》中指出,“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面臨著這樣一個未來,因一生中將多次更換工作、職業,終生的學習教育成為其需要,他們需要有持續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以適應今后的變化和多樣性,并且在創造和適應未來的新思想和新形勢的同時,能夠欣賞過去的價值和智慧?!爆F代通識教育綱領性文件《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中提出“廣義地說,教育可以分為兩部分,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此二者同為人的生活的兩個方面,是不能完全分離的”,“通識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專業教育中”。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則提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平衡發展才是通往真理的路徑?!?/p>

2.國內相關研究

(1)通專融合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局限在專業方面,更多的是從綜合素質方面提出要求。通識教育一般在大學低年級進行,其目的是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美學、文學、藝術修養和人文科學素養。專業教育更多體現在學校教育的“專業”特征上,以培養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無論是專業教育還是通識教育,都無法涵蓋當代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只有走向結合乃至融合,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形成育人合力,才能真正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大學教育的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在各行各業發揮作用的優秀人才,中國大學的教育目的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能夠在各行業發揮重要作用的優秀人才,本科教育是進行大學基礎教育,培養基礎寬厚、品德優良、具備人文素養、科學精神以及實踐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體現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的理念。

(2)通專融合存在的問題

通傳融合的必要性已得到共識,但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吳新中(2009)認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各種矛盾沖突體現在:管理體制及模式的沖突、教育觀念及認識的沖突、市場導向及學生發展的沖突、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的沖突。楊曉玲(2017)研究了應用型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問題,除了理念沖突和課程沖突外還提出另外一個通專融合的問題即通識教育教學與專業教育教學的齟齬,體現在通識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學生不重視通識教育。李均,吳秋怡(2022)則提出通專融合在推進過程中存在三大缺失:宏觀政策缺失、理論研究缺失、系統策略缺失。

(3)通專融合的策略

針對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吳新中(2009)認為實施好通專融合需要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管理機制,樹立正確的通識教育觀念,完善通專融合課程體系,在融合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的滲透。楊曉玲(2017)針對應用型高校通傳融合從五個方面提出通專融合建議,具體包括加強通識教育理念的宣傳與推廣,建設共同基礎課程,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推廣研究生助教制度,倡導合作教學方式。李均,吳秋怡(2022)提出實現通專融合,必須采取相關策略對人才培養各要素、各環節進行系統性變革:以立德樹人理念引領通專目標一致,以“超學科”范式建構通專融合課程,以“后方法”理論變革通專融合方法,以“第五代評價”建設推動通專融合評價創新。

(4)高校實踐

隨著融合理念的不斷深入,各大高校提出了通專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2015 年,復旦大學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發起并成立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構建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格局及經典名著研讀模式。西安交通大學自2014 年開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四位一體”質量觀引領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實施大類招生和培養,促進通識知識與專業知識融合發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兩套體系,實現兩支隊伍協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大數據平臺,實現科學評價、精準服務等方面進行了通專融合,培養一流本科人才的探索與實踐。吉林農業大學采用大類招生改革措施,在人才培養方案修改方面以“強化通識,提質增量”為核心,將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這兩種課程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

3.研究述評

學者們普遍贊同大學本科教育應當實行通專融合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但是長時間以來專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難以撼動。通專融合推進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學者們從理論到實踐均提出了相關建議。部分高校也進行了通專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各位學者針對通專融合的研究往往是從理念、方向上出發,較少從具體專業和課程這樣的微觀視角出發,分析不同專業及其課程與通識教育之間的關系,針對具體專業提出通專融合策略。本文以財務管理專業中核心課程中級財務會計為出發點,實證研究了學生通識類課程成績對中級財務會計成績的影響,進而提出相關建議。

三、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梳理不同層次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后發現通識課程類型主要包括哲學思政類、數學類、語言類、文化藝術類等。由于筆者所在高校思政類、數學類、語言類通識課程和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方式均為考試,而文化藝術類課程考核方式大部分為考查,考查方式下學生成績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本文僅實證研究思政類、數學類、語言類通識課程期末成績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成績的影響。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承上啟下重要作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是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講授會計要素具體確認、計量和列報的過程?!镀髽I會計準則》是企業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中級財務課程與思政類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有較強的相關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最新發展變化結合會計職業道德相關法規,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家國情懷、職業操守、專業素養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各章節專業知識內容的講授中。據此,提出假設1。

假設1:學生思政類課程成績與中級財務課程成績呈正相關關系。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知識點中多有涉及數學思想。以存貨章節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知識點為例,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

在不講解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結轉賬務處理知識點的情況下,借用數學知識結合實踐中材料發出的實際工作情況,分析發現,該公式存在一個假設即材料為月底一次發出,即材料成本差異的結轉應在月底進行。分析該公式,公式中分子為材料出庫前庫存材料的成本差異,分母為材料出庫前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不難發現其中的數學思想,即材料成本差異率本質上是在庫材料每單位計劃成本中含有的材料成本差異額。學生在具體學習時仍需強調數學運算中的規范,即公式中分子中的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與本月入庫材料成本差異的具體數額可正可負,公式中分子中間的“+”號為運算符號而不是數額的正負號。另外,票據的貼現、金融資產的攤銷、折舊的計算等重要知識點中都存在數學思想的運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借用數學學習思維,讓學生理解公式的含義,而不是死記硬背,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專業知識點。因此,提出假設2。

假設2:數學類課程成績與中級財務課程成績呈正相關關系。

我國于2007 年1 月1 日開始實施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國際會計準則實質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在整體架構上保持了一致,且其中大多數項目也是相互對應,具體準則和準則應用指南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

國際會計準則語言表述采用的是英語,因此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表述難免受到英文表述的影響,而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內容是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講授會計要素具體確認、計量和記錄的過程。因此,學生對英語的掌握能夠間接促進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提出假設3。

假設3:英語類課程成績與中級財務課程成績呈正相關關系。

四、研究設計

1.數據來源

本文所需的數據來源于某高校2021 年級財務管理專業(共計158 人)2021-2022 學年學生的通識課程期末成績和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通識課程中思政類課程期末平均成績為思想道德與法治期末成績、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期末成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期末成績、毛澤東思想期末成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期末成績的平均成績,數學類課程成績為高等數學期末成績和線性代數期末成績的平均成績,英語類課程成績為大學英語兩學期平均成績,上述的成績數據來自學校教務系統,均為百分制。

2.變量定義

表1 變量定義

3.模型構建

Fn=α0+α1×Sz+α2×Ma+α3×Eng+ε

四、實證結果

1.描述性統計

各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變量描述性統計

根據表2,從平均成績上來看,中級財務會計期末平均成績為74.78,思政課程平均成績87.57、數學課程平均成績79.26、英語課程平均成績72.52。其中英語平均成績最低,中級財務會計平均成績次之,最高為思政課程成績。標準差指標中,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數學期末成績的標準差均較高,分別為10.04 和10.50,說明這兩門課程學生學習成績差異較大。思政課程成績標準差最低4.33,次之為英語課程成績標準差6.95。

2.回歸結果

采用Stata13.0 對模型進行回歸分析,檢驗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模型進行回歸結果

將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各類通識課程成績分別單獨回歸。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思政課程成績、數學成績以及英語成績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調整R2 分別為0.3425、0.5521、0.2365,擬合度較好。

將模型中各個變量放在一起檢驗,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思政課程成績、數學成績以及英語成績仍然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模型調整R2 為0.6120,擬合優度較高。思政課程成績系數為0.3562,數學課程成績系數0.5539,英語課程成績系數0.1992。數學課程成績系數最高,且其顯著性水平最高,說明數學課程成績對中級財務課程成績影響最大。

3.穩健性檢驗

增加研究結論的穩健性,將數學類課程期末平均成績變量用高等數學第二學期成績替代、大學英語期末平均成績大學英語第二學期成績替代,回歸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穩健性檢驗結果

根據穩健性檢驗結果,將各變量單獨回歸,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思政課程成績、數學成績以及英語成績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調整R2 分別為0.3425、0.4591、0.2183。將模型中各個變量同時回歸,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成績與思政課程成績、數學成績以及英語成績仍然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模型調整R2 為0.5261。穩健性檢驗結果與前文回歸結果基本一致。

五、結論及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和檢驗,思政類通識課程成績、數學類通識課程成績以及英語通識課程成績對于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成績均有正向的影響,其中數學類通識課程成績的正向影響最強。這三類通識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促進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據此,提出以下通專融合建議。

1.結合專業特征合理設置通識課程

通專融合發展首先要在課程上做到融合發展。根據上文實證檢驗,通識課程對專業課程有著促進作用,并且不同類型的通識課程對不同專業的專業課程的促進作用也不同。通識課程的設置要基于專業課程。不同專業有著不同的學科特征,同一專業中的專業課程也存在差異,通識課程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專業特征和專業課程特征。

2.相互滲透教學思想,改善教學方法

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專業教師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善于利用一些通識課程學習思維,而通識課程教師教學時也應適當結合所授學生專業特征。通專融合在教學上做到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學生發展。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要實現課程上的通專融合需要專業課教師對通識教育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要求通識課程教師對所授學生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教學方法上也要考慮各專業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這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效實現通專融合,高校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規范教師培訓制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通識財務會計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通識少年“種”石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