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主義長期蕭條理論評析
——邁克爾·羅伯茨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闡釋與發展

2024-01-09 12:20呂佳翼
天府新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羅伯茨利潤率資本主義

徐 濤 呂佳翼

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是英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著有《大衰退》(2009)、《長期蕭條》(2016)、《危機中的世界》(2018)等多部著作。羅伯茨長期活躍于國外左翼刊物上,為《世界經濟學評論》 《國際社會主義》等期刊定期撰稿并發表最新觀點。他依據馬克思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提出資本主義周期性的長期蕭條理論,對資本主義歷史上三次長期性的衰退作出了合理解釋。當前,資本主義國家正經歷由2007—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長期蕭條,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以及近期美國金融領域的持續震蕩,表明此次蕭條正在深化。羅伯茨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方面的新觀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并挖掘其中的思想價值。近年來,國內已有一些學者關注到羅伯茨的經濟理論,并對其經濟學文章進行過譯介,但對其主要的理論貢獻——資本主義長期蕭條理論鮮有研究,梳理、評述羅伯茨的長期蕭條理論及其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資本主義長期蕭條的作用機理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發展中形成了多個不同的理論分支,如生產比例失調論、消費不足論、利潤率下降論等。羅伯茨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行分析的主要線索是馬克思的利潤率趨向下降理論,他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核心。

(一)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

羅伯茨認為:“馬克思對經濟分析的基礎是資本主義運動的三大規律,即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積累規律和盈利規律(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筆者注)?!?1)Michael Roberts,Marx 200-a Review of Marx’s Economics 200 Years after His Birth,London:Lulu.com,2018,p.53,p.31-32, p.32,p.32,p.37.(注:羅伯茨所指的“價值規律”與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規律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他所說的“價值規律”旨在揭示剩余價值規律。)羅伯茨所言的價值規律并非政治經濟學傳統意義上的含義,其主要作用在于揭開資本主義財富來源的秘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力表現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一方面是“有用勞動,即為特定目的以具體形式花費的人力勞動,并以此創造使用價值”(2)Michael Roberts,Marx 200-a Review of Marx’s Economics 200 Years after His Birth,London:Lulu.com,2018,p.53,p.31-32, p.32,p.32,p.37.(注:羅伯茨所指的“價值規律”與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規律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他所說的“價值規律”旨在揭示剩余價值規律。);另一方面是“抽象勞動,即沒有特定特征的人類‘勞動’的消耗,創造了它所代表的商品的價值”(3)Michael Roberts,Marx 200-a Review of Marx’s Economics 200 Years after His Birth,London:Lulu.com,2018,p.53,p.31-32, p.32,p.32,p.37.(注:羅伯茨所指的“價值規律”與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規律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他所說的“價值規律”旨在揭示剩余價值規律。)。羅伯茨進一步指出:“工人通常在一天內為自己及其家庭的再生產而購買的商品所體現的勞動時間少于工人在同一時間內實際向資本所有者提供的勞動時間。其結果是,在任何給定的時間段內,工人創造的價值都高于資本所有者為使用勞動力而支付的工資?!?4)Michael Roberts,Marx 200-a Review of Marx’s Economics 200 Years after His Birth,London:Lulu.com,2018,p.53,p.31-32, p.32,p.32,p.37.(注:羅伯茨所指的“價值規律”與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規律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他所說的“價值規律”旨在揭示剩余價值規律。)勞動力商品在使用過程中創造的新價值大于其本身的價值,資本家購買勞動力商品在消費之后不僅可以收回預付的資本,還可以獲得一個增殖的剩余價值,這是資本家財富的秘密所在。

積累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顿Y本論》第一卷指出:“為積累而積累,為生產而生產——古典經濟學用這個公式表達了資產階級時期的歷史使命?!?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6頁。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性,即積累特性。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力和更多的剩余價值,會不斷地把榨取的剩余價值用以投入再生產,羅伯茨稱之為“積累動力”。這種積累動力也受制于資本主義競爭模式本身,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而在再投資過程中,對不變資本的投入往往快于對可變資本的投入,因此會造成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和利潤率下降的雙重趨勢。

羅伯茨引出價值規律,是為了說明資本家利潤的實質是剩余價值,這種利潤只能由“活勞動”創造;引出積累規律,是為了指出資本家在積累動力的正反作用驅使下不斷擴大再生產,進一步說明利潤率下降的必然性。他指出:“積累規律表明,隨著資本家將更多的利潤花費在生產資料上,生產資料價值與勞動力價值的比率將趨于上升。這個比例馬克思稱之為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的上升是資本主義擴張的基本規律?!雹迯膬r值形態看,資本家用于不變資本的投入通??煊诳勺冑Y本。這反映到物質形態上,就形成了對生產資料的投資速度快于對勞動力投資的增長速度。而剩余價值源于“活勞動”,從而造成了利潤的增長比總投資增長慢,最終呈現出利潤率下降趨勢。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所指出的:“在剩余價值率不變或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的情況下,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6頁。

(二)資本主義的長期蕭條

在西方經濟學中,“衰退”一般指經濟下行,而“蕭條”通常被理解為較大的經濟衰退。長期蕭條被定義為:“某一經濟體遭受了重大收縮,而任何復蘇都非常微弱,以至于后續的增長趨勢永遠不能重新獲得,或至少需要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用以恢復?!?7)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9.

長期蕭條具備以下四個特征。其一,根源在于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發生作用。其二,長期蕭條期的平均利潤率遠低于危機前的水平,包含資本主義的盈利危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盈利危機是利潤率下降引起的經濟危機,但沒有造成長期蕭條。而長期蕭條使經濟體的“增長速度遠低于其以前的產出率(總產出和人均產出),并且也低于長期的平均水平……意味著資本主義經濟體中的各個部門盈利能力總體上低于蕭條開始前的水平”(8)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9,p.12.。其三,從長期蕭條開始的時間上看,它起始于資本主義的經濟衰退,通常是資本主義周期的下行階段。如資本主義企業的創新能力進入“飽和”時期;世界生產和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即通貨膨脹轉為通貨緊縮時期;對建筑和基礎設施投資進入下滑期等。其四,長期蕭條最終的結束往往伴隨著大規模生產資料貶值、爆發戰爭等極端行為,或是發生無產階級革命徹底結束造成長期蕭條的制度根源。衰退與蕭條示意圖見圖1。

圖1 衰退與蕭條示意圖(9)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9,p.12.

羅伯茨認為,資本主義歷史上共發生過三次長期蕭條,分別是19世紀末(1873—1897年)的危機、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 (1929—1939年),以及爆發于2007—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其影響持續至今)。他用經濟走勢圖清晰地區分了普通經濟危機與長期蕭條的差別。從圖1可以看出,普通的經濟衰退一般呈現出“V”形、“U”形或“W”形。例如,1974—1975年、1980—2002年的兩次衰退,其特點是經濟出現衰退觸底后,會很快出現上升趨勢,并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而長期蕭條更多的像一個“平方根”符號。其特點是,自經濟衰退后,后續的恢復呈現出疲軟狀態,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甚至低于長期以來的平均水平。三次長期蕭條均符合“平方根”符號的特點。

二、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長期蕭條

英、美兩國利潤率的下降是造成前兩次長期蕭條的根源,其中夾雜著小幅的經濟波動。20世紀70年代的危機不構成長期蕭條,只是一次典型的盈利危機,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新自由主義的一系列措施和全球化進程的大規模開啟。

(一)19世紀末的長期蕭條

19世紀末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爆發于1873年,危機始于維也納交易所的金融恐慌,西方許多經濟學家也認為這次危機是第一次真正的國際性經濟危機。自危機發生后,利潤率長時期未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因而這次危機開啟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第一次長期蕭條。1855—1915年英國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見圖2。

英國是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率先開啟的工業革命使得英國在工業、貿易等領域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利潤率變化可以用作反映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危機程度的參考指標。首先,1873年危機后利潤率暴跌且長期處于低位。從圖2可以看出,1873年危機后利潤率經歷了長時期的低水平,直到1897年才接近危機前的水平。其次,1873年危機前資本主義已進入下行階段,過度投資和投機行為預埋了發生危機的風險。羅伯茨指出:“從本質上說,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在技術和商業組織化方面進行的一系列創新,到19世紀60年代已經耗盡了它們提高生產率和導致更高增長的潛力。這導致了過度投資,其中大部分是非生產性的和投機性的,并在19世紀70年代早期通過大量債務積累實現?!?11)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41,pp.36-37,p.43.最后,此次危機結束于1897年,原因是危機本身破壞了大量生產資料,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利潤率。隨后爆發的一戰進一步刺激了利潤率上升。至此,1873—1897年完成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第一次長期蕭條。

需要進一步作出解釋的是這一時期的利潤率曲線不完全符合“平方根”符號,其中夾雜著波動增長,如在1882年、1890年出現了經濟增長。事實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明確指出利潤率的下降是一個趨勢:“這種下降不是以這個絕對的形式而是以不斷下降的趨勢表現出來”(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7頁,第258頁。,并認為:“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響在發生作用,來阻撓和抵消這個一般規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趨勢的性質?!?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7頁,第258頁。19世紀八九十年代爆發的多次危機破壞了大量的資本和生產資料,使資本有機構成短暫降低,從而帶動利潤率回升。雖然利潤率有所回升,但利潤并未隨之回升,資本的盈利能力并未恢復。羅伯茨指出:“由于資本投資的下滑,導致了工業增長的放緩。資本投資暴跌是因為盈利能力從19世紀70年代初開始跳水,直至90年代中期持續保持在低位。經過一系列衰退和微弱的復蘇后,不同的經濟體經歷了不同嚴重程度的下降和復蘇,但都經歷了較低的增長、較低的投資、較低的價格,最重要的是較低的盈利能力?!?14)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41,pp.36-37,p.43.

1873—1897年的剩余價值率變化也反映出這一階段符合長期蕭條的特征。根據圖2所示,1873—1897年,剩余價值率曲線的變化趨勢幾乎與利潤率同步,在下降趨勢上呈現出更穩定的狀態。剩余價值率的持續降低表明,長期蕭條時期資本能夠通過剝削榨取的剩余價值減少,資本的盈利能力減弱。威廉·阿瑟·劉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也指出:“英國工業的剩余價值率在1873—1883年間為74%,但在1883—1889年間下滑至69%;1889—1899年為66%;1899—1907年和1907—1913年恢復到83%?!?15)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38,p.53,p.54.長期蕭條期間,剩余價值率的下跌意味著工人的名義工資雖然下降,但隨著價格下降更多,實際工資是上升的,這導致了利潤的下跌。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程中與美國、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失利,失去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擠壓了利潤上升空間。劉易斯對英國利潤減少的分析也證明了英國的長期蕭條是由于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發生作用所致。

(二)20世紀30年代的長期蕭條

1929—1933年危機被許多人稱為“大蕭條”,羅伯茨強調,此次危機不僅是“大蕭條”,更是一場長期蕭條,危機的余波一直延續到1939年才有所改善。

20世紀初,羅伯茨對長期蕭條的分析以美國為核心,并認為首先在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是造成此次長期蕭條的直接原因。首先,利潤率的長期下降依舊是長期蕭條的根源。根據圖3所示,從1929年開始,美國的資本有機構成比率顯著升高,利潤率曲線也相應地大幅下降。根據圖4所示,1929—1939年,美國的利潤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直至1940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因此,1929—1939年,美國的利潤率也類似于“平方根”符號。其次,1929年危機前美國已進入經濟下行階段。羅伯茨指出,從1924年開始,美國的利潤率就已經出現下降,美聯儲出于對金融投機和股票價格膨脹的擔憂,在危機前就開始提高利率,這也預示著危機即將到來。最后,在1940年走出長期蕭條。二戰前各國重整軍備及其對生產資料的投資,刺激了歐洲經濟復蘇??梢?,1929—1939年間的經濟蕭條屬于長期蕭條。

圖4 1929—1945年美國利潤率(17)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38,p.53,p.54.

金融部門開始影響資本主義生產部門的利潤,并造成生產部門盈利能力低下是此次長期蕭條新的特征。羅伯茨指出:“只有當經濟中的生產部門平均盈利能力顯著提高時,資本主義經濟才能持續復蘇?!?18)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56,p.52,p.54,p.60.但根據圖3和圖4,利潤率在1924年就已經開始下滑,直至1940年期間均保持較低水平。低利潤率導致資本流入金融領域,使生產部門遭受了利潤荒。根據圖5,1929年至1940年私人資本投資占GDP比率極低,羅斯福新政時期,政府投資所占GDP比率也維持在較低水平。羅伯茨指出:“1923年至1929年間,金融部門的利潤增長了177%,而非金融部門僅增長了14%。1923年至1929年間,資本收益(低買高賣)利潤增加是股息和利息支出的五倍,是工資的20倍。1922年至1929年間,為投資新設施和新設備而向市場發行的股票和債券數量幾乎保持不變,為投機性投資而發行的新股和債券數量則增長了兩倍。從1924年開始,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生產部門?!?19)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56,p.52,p.54,p.60.生產部門的盈利能力長期沒有得到恢復,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蕭條的重要原因。

圖5 1929—1943年美國私人和政府投資占GDP的比率(20)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56,p.52,p.54,p.60.

(三)20世紀70年代的盈利危機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雖然沒有形成長期蕭條,但引起危機的原因仍是利潤率下降,這屬于典型的盈利危機。危機后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施新自由主義政策,并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使利潤率得以逐漸恢復。1950—2010年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利潤率見圖6。

圖6 1950—2010年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利潤率(21)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56,p.52,p.54,p.60.

根據圖6所示,1950—2010年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利潤率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危機爆發前利潤率下降趨勢異常明顯。造成利潤率下降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資本主義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經濟發展的“黃金年代”,資本主義對機械化和新產業的投資持續增加,資本有機構成顯著提高。其二,“黃金年代”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就業較為充分,但充分就業推動的剩余價值率增長不足以彌補資本有機構成的增長,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跌。日本和德國等新興資本主義經濟體崛起,不斷吸收勞動力后備軍,全球廉價勞動力的紅利開始消退。多重因素導致的利潤率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此次危機。

但是,這次危機后利潤率迅速恢復,沒有造成長期蕭條。根據圖6所示,危機后利潤率變化曲線呈“V”形變動,并不符合“平方根”符號的特征?!皩@場危機的反應是進行反勞動改革、私有化、削減政府服務和養老金、降低企業部門稅收以及放松對金融部門的監管。在這一新自由主義時期,資本通過以犧牲勞動力為代價增加利潤,從而促使許多經濟體的資本有機構成沒有上升?!?22)Thomas Sebastian,Book Review:The Long Depression:How It Happened,Why It Happened,and What Happens Next by Michael Roberts,2017-06-22,http://sage.cnpereading.com/paragraph/article/?doi=10.1177/0309816817703872b,2023-12-07.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全面展開。全球化與利潤率之間有兩個方面的聯系:其一,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從海外的投資中獲取更高的利潤率,以彌補國內利潤率的下降;其二,全球化意味著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資本流動的加快,有利于促進利潤率恢復。這一時期雖然盈利能力有所下跌,但是全球生產價格卻在上漲,特別是能源價格以及房地產價格的攀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促進了利潤率的恢復。

三、21世紀初資本主義的長期蕭條

2007—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21世紀初長期蕭條的開端,此次長期蕭條的余波至今仍未消失。造成這次長期蕭條的根本原因同樣是利潤率下降及其導致的盈利危機。隨著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化、債務化程度加劇,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和美國金融業的持續性震蕩,加深了長期蕭條的嚴重程度。

(一)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引起長期蕭條

利潤率下降同樣是導致21世紀初長期蕭條的根本原因。根據圖7所示,2007年平均利潤率開始驟跌,2009年觸底,并在后續經濟復蘇過程中長期疲軟,低于危機前的水平。2007—2019年的曲線圖也類似于一個“平方根”符號,尤其是在2009—2019年幾乎處于平行狀態,造成了盈利危機。羅伯茨指出:“2009年年中的大衰退退卻后,全球經濟尚未恢復正常。自那時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投資和就業一直低于正常水平……主要經濟體的盈利能力仍低于2007年達到的峰值,也低于1997年新自由主義復蘇結束時的峰值?!?23)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113.與前兩次長期蕭條類似,低利潤率必然會導致長時期的資本主義盈利危機,一方面低利潤率導致了長期蕭條,另一方面盈利危機會反過來加劇長期蕭條。由于利潤率水平低,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信心不足,投資減少,從而整體上削弱了資本主義的盈利能力。

圖7 1950—2019年G20國家利潤率(24)Michael Roberts,The Three Contradictions of the Long Depression,2022-03-13,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22/03/13/the-three-contradictions-of-the-long-depression/,2023-12-07.

2007—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資本主義已進入下行階段。盡管資本主義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發展,并在21世紀之后通過大力發展房地產和金融等產業實現了資本主義的短暫繁榮。但這被認為是虛假繁榮。羅伯茨指出:“這次衰退和隨之而發生的大蕭條是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這主要是由于美國在過去二十年積累了巨額債務和金融資產所致(特別是2002年之后)。這些積累的資本正是馬克思所稱的虛擬資本,它們并不創造和代表真正的價值;相反,它們卻帶來了信用擴張助推的資產泡沫?!?25)古里爾莫·卡爾凱迪、邁克爾·羅伯茨、張建剛:《當前危機的長期根源:凱恩斯主義、緊縮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解釋》,《當代經濟研究》2015年第4期。長期蕭條通常以大量生產資料的破壞、貶值,以及發生戰爭作為結束的標志,但上述情況至今仍未出現。加之新冠疫情暴發,美國銀行持續性震蕩,進一步惡化了全球經濟狀況,因而,羅伯茨認為當前仍處于第三次長期蕭條時期。

(二)金融化、債務化程度嚴重

金融化和債務化的空前膨脹是第三次長期蕭條最突出的特征,也是造成資本主義經濟體未擺脫長期蕭條影響的主要原因。過度金融化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的匱乏,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調整金融政策只能在表面上修補,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債務化已經影響到資本主義家庭、企業和政府等多個方面。

“近30年來,伴隨金融資本崛起的是持續的‘去工業化’進程。因為生產性投資機會匱乏,金融資源逐漸遠離實體經濟,結果造成冗余資本在虛擬經濟領域自我循環、過度膨脹、畸形發展?!?26)程恩富、魯保林、俞使超:《論新帝國主義的五大特征和特性——以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為基礎》,《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5期。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脫實向虛”的現象背后是生產性經濟的萎縮和資本主義無法抗衡的盈利危機。一方面,由于利潤率的長期下降,發達經濟體的生產性部門盈利能力低下,資本更多地流向擁有更高利潤的金融部門。實體經濟利潤率的下降推動了不動產、信貸和證券市場的投機。另一方面,蜂擁而至的金融投機進一步提升了金融熱潮,抬升了虛擬資本的價格?!叭绻Y本家無法制造足夠的盈利商品,他們就會試圖通過股票交易、購買各種其他金融產品或購買不動產來賺錢。資本家幾乎同時經歷了利潤率的下降,因此他們全部都在同一時間開始購買這些證券和資產,從而抬升了它們的價格?!?27)邁克爾·羅伯茨、宋陽旨:《從全球大衰退到長期蕭條》,《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2期。一邊是實體經濟盈利能力的低下,一邊是金融領域的虛假繁榮,經濟虛擬化不可避免。羅伯茨指出:“從20 世紀90 年代到 2007 年,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部門占有巨大的利潤份額。2007 年,超過 40% 的美國企業利潤流向金融部門,而 1980 年,這一數據僅為 10% ?!?28)邁克爾·羅伯茨、宋陽旨:《從全球大衰退到長期蕭條》,《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2期。目前,資本主義經濟過度金融化已經造成一系列后果,但“由于它是資本主義體系如此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美國、英國和歐洲,因此,如今它威脅要通過一系列破產和倒閉以擊倒資本主義的生產部門”(29)邁克爾·羅伯茨、宋陽旨:《從全球大衰退到長期蕭條》,《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2期。。

伴隨金融化而來的還有債務問題的加劇。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經濟作為發達的貨幣經濟,形成了以信用為中介的經濟流通形式。在資本和商品的一般流通中,各種形式的信貸作用日益加大。信貸作為虛擬資本,增強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靈活性,但隨著信貸資本的過度膨脹,必然成為經濟健康發展的障礙,極易引發經濟危機。馬克思指出:“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促進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要素?!?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頁。羅伯茨認為,信貸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發展到空前水平,不僅“與資本主義生產脫節”(31)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95.,而且債務化程度嚴重,是資本主義國家遭受經濟危機和困于長期蕭條的重要因素。

資本主義家庭、企業和政府的債務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民眾靠借貸消費,企業靠借貸經營,政府靠發行債券運行,各種金融機構則利用形形色色的債券即債務再次進行詐騙和榨取?!?32)何秉孟:《新自由主義:通向災難之路——兼論新自由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淵源和區別》,《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第11期。根據圖8所示,自20世紀80年代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家的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務與GDP之比均穩步增長。家庭債務主要受到房地產經濟的影響。羅伯茨指出,2006年前后,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新的歷史高度。在新自由主義時期,由于利率的下降,借貸成本降低,房地產領域的繁榮,使家庭債務規模迅速擴大。企業債務也成為困擾資本主義國家的突出問題?!懊绹髽I部門債務迅速擴張,2013年的總發行量達到創紀錄水平。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凈債務與資產之比從2007年的16%上升到22%,但到2011年才回落到20%,2014年又回到了21%以上。美國企業部門的負債率遠高于以往商業周期同期。所有主要經濟體的企業債務仍然很高。債務的增加意味著公司必須提高盈利能力,或者被迫減少對生產能力的投資,以償還不斷上升的債務?!?33)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107,pp.105-106,p.106,p.106.但長期蕭條期間利潤率普遍處于低水平狀態,債務與盈利能力之間無法形成良性循環,兩者的矛盾會隨著長期蕭條的加劇進一步惡化。除此之外,主權債務仍在不斷增長。新自由主義時期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更強調市場作用,但從未放棄使用政府調節的手段。例如,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迫使各國政府通過借貸手段對其銀行進行紓困?!肮膊块T債務的急劇上升避免了銀行的損失和破產,而這些損失記在了政府的賬上?!?34)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107,pp.105-106,p.106,p.106.美國在金融危機后對私人債務進行了大規模去杠桿化,銀行減少向私人貸款,家庭抵押貸款相應減少,但私營部門的去杠桿化卻使公共部門的債務水平意外提高了。公共部門債務“從2007年的8萬億美元左右上升至13.7萬億美元,增長超過70%,盡管上升速度較慢,但還在上升?!?35)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107,pp.105-106,p.106,p.106.長期蕭條期間,全社會的盈利能力下降導致政府稅收大幅下降,失業和其他福利支出激增,進一步提高了政府部門的赤字水平。

圖8 1870—2010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國家的私營部門信貸和公共部門債務與GDP之比(36)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107,pp.105-106,p.106,p.106.

長期蕭條期間,由于盈利能力持續下降,額外的金融和債務成為維持經濟的主要手段,但是金融化和債務化的背后是資本主義深層次的制度問題和矛盾,生產性投資和實體經濟減少是造成金融資本和債務過度增長的根本原因?!啊^度信貸’、證券市場投機以及虛擬資本以各種新穎、奇特的形式的擴散是對經濟中生產部門盈利能力下降的回應。它延遲了這場無法避免的危機,但最終使得危機更深入、更持久?!?37)邁克爾·羅伯茨、宋陽旨:《從全球大衰退到長期蕭條》,《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2期。

(三)新冠疫情與美國金融領域的持續性震蕩加劇長期蕭條

羅伯茨在寫于2016年的《長期蕭條》中預測資本主義無法在短時間內走出蕭條的困境,而近幾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持續下滑,證實了他的判斷。羅伯茨認為新冠疫情是拖垮資本主義經濟的“另一條腿”,美國銀行危機則加劇了第三次長期蕭條。

2020年以來,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遭受較為嚴重的衰退。羅伯茨指出:“新冠疫情是經濟的臨界點。就像一堆沙子堆積到山頂,沙粒開始滑落,隨著更多沙粒的堆積,然后突然到了某一點,整個沙堆崩塌?!?38)Michael Roberts,“Pandemic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Socialism,Vol.167,No.2,2020.由于整個經濟大周期處于長期蕭條之中,即使沒有受疫情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衰退的趨勢也是確定的,疫情不過是造成最終雪崩的助推劑。持有相同觀點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克里斯·迪洛認為,新冠疫情是讓資本主義經濟無法正常運轉和停滯不前的額外因素,造成下行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體制以及資本盈利能力的下降。他指出:“馬克思主義者長期以來一直在討論所有這些趨勢:利潤率下降;壟斷導致停滯;極易發生危機;大部分人生活條件極差。并且有大量證據證明了這些趨勢?!?39)Chris Dillow,On Capitalist Stagnation, 2020-03-04,https://stumblingandmumbling.typepad.com/stumbling_and_mumbling/2020/03/on-capitalist-stagnation.html, 2023-12-07.羅伯茨與迪洛共同的核心觀點是將疫情看作加劇當前衰退的因素,而將利潤率下降作為理解衰退的“鑰匙”,這是他們的理論最有說服力之處。

2023年以來,美國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相繼破產倒閉,加劇了全球金融風險,確證了長期蕭條的現實性。疫情期間,美國超發美元的不負責任行為讓世界各國為其買單,而后美聯儲以所謂通貨膨脹風險多次加息,引發其國債資產貶值,最終造成多家銀行破產倒閉。羅伯茨認為,美聯儲頻繁地降息和加息,所達到的效果遠不及預期,原因是經濟管理部門沒有正確認識到經濟處于長期蕭條的下行周期中。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手段只能緩解衰退,但不能阻止衰退,美國多家銀行的破產為經濟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從當前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勢來看,羅伯茨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長期蕭條理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四、資本主義的永久危機及出路

短時間內資本主義的長期蕭條不會結束,而從長久來看,資本主義也難逃永久危機和最終崩潰。羅伯茨認為,世界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還處于“爬行狀態”,就業率降低,增長率放緩甚至停滯,而失業率卻不斷升高。全球不平等不斷加劇,氣候惡化也正在繼續。唯有無產階級予以反抗,用新型的社會組織體系替代資本主義制度,才能打破資本主義無法避免的長期蕭條和永久危機。

(一)資本主義的“全球爬行”

當前,全球經濟存在增長放緩、貿易萎縮、投資乏力、就業率降低等多方面的特征,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的恢復疲軟,資本主義正處于“全球爬行”之中。

“全球爬行”首先表現為世界范圍內的低增長。從GDP的增長來看,資本主義國家近些年的增長水平已經遠低于戰后的平均水平,世界經濟長期疲軟,且無改善現象。根據圖9所示,自2011年以后,按市場匯率計算的實際GDP已連續多年增長疲軟,低于1990—2014年以來的平均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3年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今年經濟放緩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2.7%下降到今年的1.3%……最近發生的美歐銀行業危機顯示出美國和其他地區銀行系統的脆弱性超預期,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進一步沖擊?!?4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3-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https://www.ndrc.gov.cn),訪問日期:2023-12-07。全球貿易量也是如此,貿易減少是GDP放緩的連鎖反應。始于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持續至今,美國在世界一體化進程中采取逆全球化政策,阻礙了全球貿易增長。無獨有偶,2019年,英國正式脫歐也重創了歐洲乃至世界貿易,全球投資呈萎靡狀態。一方面,金融危機后許多發達經濟體房地產泡沫破裂,資產蒸發、萎縮;另一方面,受利潤率下降造成盈利危機的影響,低水平的利潤率無法讓資本家重振投資信心,全球投資呈現乏力狀態。即使近幾年美國的增長水平開始超過了危機前的峰值,特別是2023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不斷攀升,但美國讓實體經濟回流的效果并不顯著,重要的是利潤率并未恢復正常水平,因而并沒有擺脫長期蕭條。此外,資本主義世界就業形勢嚴峻?!度A盛頓郵報》2020年的一篇報道中指出:“美國企業倒閉和失業潮的速度及規模超乎想象,2 050萬人在短期內失去工作,幾乎是2007年至2009年整個金融危機期間的2倍?!?4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人民日報》2021年3月25日。因此,從增長率、貿易、就業形勢等多個方面來看,全球資本主義處于“爬行”狀態。

圖9 2007—2016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和實際GDP增長率(42)WTO,Trade statistics and Outlook,2015-04-14,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15_e/pr739_e.pdf, 2023-12-07.

(二)全球不平等加劇

“資本主義的首要矛盾是收入和財富的日益不平等?!?43)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236,p.237.這表現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的不平等兩個方面。列寧考察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表現為對世界領土的瓜分不均。如今,在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在經濟領域爭奪能源資源、政治領域擴大國際話語權等方式互相博弈。歐美國家主導了世界資源的分配、國際規則的制定,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很少占據主動權??刂剖澜缤顿Y、就業和金融決策的是金融和商業大資本。根據瑞士理工學院的數據,全球147家公司通過控制其他公司股份,總共控制了全球約40%的財富。(44)Stefania Vitali,James B. Glattfelder,Stefano Battiston,The Network of Global Corporate Control,2011-10-26,https://thenextrecession.files.wordpress.com/2013/07/147-control.pdf, 2023-12-07.聯合國提供的相關數據表明,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全球48%的財富,最富有的10%的人擁有全球86%的財富。而這些財富的持有者大多數生活在排名為前七名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45)Jim Davies and Tony Shorrocks,United Nations:Inequality Matters,2020-08-11,http://www.un.org/esa/socdev/documents/reports/Inequality- Matters.pdf and since in 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12-07.正如羅伯茨所說,全球實際控制者是“世界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制度的所有者和控制者、帝國主義的戰略家和決策者”(46)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236,p.237.。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不平等更是如此?;嵯禂凳呛饬拷洕黄降鹊某S弥笜?,羅伯茨近期在《財富不平等》一文中指出,美國目前的收入基尼系數為37.8,財富分配的基尼系數達到了85.9,這在國際上是相當高的水平。(47)Michael Roberts,Wealth Inequality,2021-05-02,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21/05/02/wealth-inequality/, 2023-12-07.在資本主義社會,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這也是資本家剝奪剩余價值的重要條件之一。當今資本主義財富不僅表現為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金融財富更是成為大資本家財富構成的主要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對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資產分配不均,普通的無產階級家庭幾乎沒有任何金融資產。如果資本主義財富所有權結構不發生改變,全球不平等現象就無法根除。

(三)氣候危機與生態災難

全球變暖是人類正在經歷的氣候危機。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指出,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1900年高出約1.09攝氏度,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導致了海洋酸化,海冰范圍達到歷史低點,全球多地親歷了氣候惡化和極端天氣的造訪。(48)《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2021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發布》,2021-11-02,國際在線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訪問日期:2023-12-07。羅伯茨指出,氣候危機的“罪魁禍首不是‘人類’,而是工業資本主義及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49)Michael Roberts,Climate Change:the Fault of Humanity? 2021-08-12,https://braveneweurope.com/michael-roberts-climate-change-the-fault-of-humanity, 2023-12-07.。資本主義是一種無限追求利潤、確保剩余價值增長的經濟體系。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在各個資本家都是為了直接的利潤而從事生產和交換的地方,他們首先考慮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結果。當一個廠主賣出他所制造的商品或者一個商人賣出他所買進的商品時,只要獲得普通的利潤,他就滿意了,至于商品和買主以后會怎么樣,他并不關心。關于這些行為在自然方面的影響,情況也是這樣?!?5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2頁。資本主義固有的趨利性無法擺脫對廉價易取的傳統能源的依賴,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結構和產業結構短時間內得不到轉型升級,大量超過地球承載能力的二氧化碳和有毒氣體等排放物,造成全球變暖和氣候危機。

近些年,資本主義國家致力于采取發展清潔能源和制定碳排放權等措施應對氣候和生態問題,但這些措施能否落實及最終效果如何充滿不確定性。新型能源的開發與研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些投資往往面臨高昂的前期成本和諸多不確定性,無法給資本主義帶來高效、即時的巨額財富?!跋虻吞冀洕^渡的投資還面臨重大的政治風險、流動性不足和回報不確定,這取決于緩解的政策方法以及不可預測的技術進步?!?51)Michael Roberts, Climate Change and Wars,2022-04-09,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22/04/09/climate-change-and-wars/, 2023-12-07.碳排放權也受到羅伯茨的詬病,在經濟不平等的世界格局下形成的碳交易市場并非可控,發達國家實質上獲得了更大的市場,而造成的生態災難后果往往由落后國家承擔。此外,碳排放權本身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碳定價方案只是掩蓋了這樣一個現實,即只要化石燃料行業和其他大型跨國溫室氣體排放國不受影響,并且不被納入逐步淘汰它們的計劃,不可逆轉的全球變暖臨界點就會過去?!?52)Michael Roberts,Global Warming:Planning not Pricing,2021-07-22,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21/07/22/global-warming-planning-not-pricing/, 2023-12-07.如果資本主義不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不減少溫室氣體和有毒氣體排放,不解決已經破壞而導致的環境問題,那么全球變暖和生態災難不僅更加迫在眉睫,“洪水、海嘯、干旱和其他‘自然’噩夢將與我們同在?!?53)Michael Roberts,Marx 200-a Review of Marx’s Economics 200 Years after His Birth,London:Lulu.com,2018,p.158.

(四)全球無產階級的反抗與資本主義的替代性選擇

長期蕭條理論認為,資本主義走出長期蕭條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對資本主義自身造成足夠巨大的貶值或破壞,如將另一場“大衰退”或戰爭注入其中。但這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將在繁榮與蕭條的循環中永遠前進,資本主義制度在繁榮與危機的交替中形成的長期趨勢是無法避免的衰落——這是長期蕭條理論的最終指向。如同資本主義周期運動和長期趨勢圖(見圖10)所展示的那樣,資本主義的崛起來自生產力的驅動,但基本矛盾的積累,最終成為資本主義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桎梏。

圖10 資本主義的周期運動和長期趨勢(54)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271,p.270.

反對資本主義不是對資本主義暫時危機的非理性反應,而是對該制度逐漸無力維持人類發展的必然性反應。通過羅伯茨的分析,資本對利潤的瘋狂追求已經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害,以至于我們的后代面臨一場又一場的環境與生態危機。這將加劇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并對土地、水和其他資源造成更大沖擊。資本主義制度不會自動瓦解,衰退與危機甚至內生于資本主義社會,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主要矛盾只是為了利潤而積累,不是為了需要而生產。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也內生性地創造了自身的掘墓人——無產階級。2018年,英國《金融時報》稱《共產黨宣言》為“激進主義宣言”,認為《共產黨宣言》中關于“資本家”與“工人”的概念已經過時,并據此提出階級斗爭與危機也已過時。羅伯茨回應稱,當今世界無產階級的規模前所未有,廣泛遍布于全球南方國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也并未因其國家層面的富裕有任何性質上的改變。羅伯茨指出:“資本主義在兩個階級之間的基本劃分:生產資料所有者(全球公司)和一無所有且只有勞動力可以出售的人,與1848年的情況相比幾乎沒有變化?!?55)Michael Roberts,From Communism to Activism? 2018-03-14,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18/03/14/from-communism-to-activism/, 2023-12-07.當前,階級斗爭沒有廣泛展開,是因為階級斗爭并不總是白熱化,革命的時刻通常是鮮見的。但“資本主義只能通過人類,特別是大多數人(全球工人階級)的自覺行動,被新的社會組織體系所取代。如果沒有這種自覺的行動,資本主義可能會跌跌撞撞,社會可能最終回到野蠻狀態?!?56)Michael Roberts,The Long Depression,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6,p.271,p.270.

五、結 語

在資本主義面臨多重危機的今天,邁克爾·羅伯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及經濟危機理論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長期蕭條理論為我們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提供了一種嶄新視角。長期蕭條理論從整個資本主義發展視域中分析危機,把視角從短線拉到長線,從對單次危機的分析拓展到多次危機的總體性分析,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繼承與發展。馬克思曾指出:“由于自然規律的必然性,生產一定要經過繁榮、衰退、危機、停滯、新的繁榮等等周而復始的更替?!?5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9頁。長期蕭條理論是對馬克思經濟周期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分析了資本主義危機前的經濟下行到造成巨大破壞的衰退;再到后續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疲軟,需要通過更大的貶值或戰爭才能擺脫長期蕭條。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出現的前兩次長期蕭條已經成為“過去時”,而目前的第三次長期蕭條卻是“進行時”。羅伯茨敏銳地察覺到全球新冠疫情延長并加重了此次長期蕭條。長期蕭條理論是在對當前資本主義最新動態的分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的。此外,羅伯茨擅于使用圖形、圖表進行分析論證,大量的數據、模型給人以具體、直觀的感受。他形象地把長期蕭條利潤率走勢比作“平方根”符號,清晰且巧妙地區別了普通危機與長期蕭條的差別,這種實證分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

第二,羅伯茨對馬克思利潤率下降規律的堅持與運用,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分散地見之于他在各個時期的手稿和著作中,理論文獻的分散性也造成了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闡釋的不同理論分支,如有利潤率下降危機論、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危機論、生產比例失調危機論、消費不足危機論等。(58)保羅·斯威齊:《資本主義發展論》,陳觀烈、秦亞男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73—237頁。羅伯茨緊扣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對資本主義歷史上的幾次大危機和長期蕭條作出區別并逐一分析其根源。他既從利潤率下降規律導致的盈利危機這一共性出發研究三次長期蕭條,也分別闡釋了第一次長期蕭條時期利潤率的曲折變化、第二次長期蕭條時期利潤率的區域轉移與普遍下降,以及第三次長期蕭條時期經濟的金融化、債務化趨勢和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而加劇的經濟衰退,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的經濟危機學說。

第三,長期蕭條理論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衰落的歷史趨勢,深化了對資本主義本質的認識,以堅定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資本主義雖迭經多次經濟危機,仍通過“政治干涉”和“經濟殖民”實現經濟增長。長期蕭條理論清晰地指出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擴張和剝削性質,它在長期蕭條疲軟的恢復中讓無產階級承擔災難后果,卻始終無法逃避全球無產階級的反抗和被社會主義替代的宿命。這種觀點有利于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透過經濟危機的新表現全面把握其本質,不斷彰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羅伯茨的理論也并非沒有瑕疵。長期蕭條理論試圖在已有的數據和觀點基礎上,通過對經濟周期的形式論證精準預測資本主義的每一次長期衰退,這本就很難實現。在資本主義的現實運動中,每次危機和衰退都有著不同的原因和導火索,應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加以思考和甄別?;蛟S這與羅伯茨在倫敦金融城擔任了幾十年的經濟學家的特殊身份相關,他在經濟領域的論述遠遠多于在其他領域的分析,對革命理論和未來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形式的分析鮮有涉及。但對這些內容的研究正是當代反資本主義運動所不可缺少的。在資本主義矛盾愈加深刻的今天,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進一步廣泛宣傳并探索新的反資本主義運動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傮w來說,長期蕭條理論雖有欠缺之處,但其旨趣與科學社會主義是高度一致的。羅伯茨提出的新觀點、新見解,有助于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動態,有助于跟蹤和比較國外左翼學者及其理論觀點的特點和新進展。

猜你喜歡
羅伯茨利潤率資本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艾瑪·羅伯茨:甜美的“星二代”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5.82%
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凈資產利潤率
朱莉婭·羅伯茨
———“人民的選擇”
破解“利潤率下降規律之謎
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凈資產利潤率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艾瑪·羅伯茨:“星二代”起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