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習得視域下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三語教學研究

2024-01-12 09:29蘇筱玲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語言是一座重要的溝通橋梁。一般來說,語言習得技巧性與熟練性會對培養學生個體整體素質起到一定制約作用。當前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生活區域實行多語教學,這也是民族教育的鮮明特色?;跐h英雙語教學推行三語教學,與新時期民族教育發展實際需要相適應,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我國三語教學實踐形式,分析多元習得中三語教學的意義,探討多元習得視域下針對少數民族學生三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元習得視域;少數民族學生;三語教學

作者簡介:蘇筱玲(1961.06-),女,湖南醴陵人, 湖南醫藥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及第二語言習得。

三語習得,其實就是學生對正向遷移的母語與第二語言進行充分利用,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其他語言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三語教學完全涵蓋三語習得重要內涵,是在三語習得基礎之上衍變和發展而來的新型教學方式。從廣義來看,有序開展的三語教學全面覆蓋所開展教學活動的評估手段、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置等,是基于多元文化環境背景采取的合理有效教育手段。從狹義來看,三語教學就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對第三語言、媒介語言和母語進行合理運用來更好輔助學生將學習活動順利完成的教學方式。當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廣泛開展三語教學,在逐步加強漢語語言教學基礎之上,重視提升學生的本民族語言水平,若是條件允許,可以開設外語課程,從而推動少數民族學生在良好多語教學環境下健康發展。

一、我國三語教學實踐形式

21世紀初期,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正確指導下開始大力推行三語教學,也就是對地方少數民族學生展開英語、漢語和民族語言的教育。這不僅是為了與我國人才實際需求相適合,也是為了為保護少數民族歷史悠久的優秀文化,更是為開闊少數民族學生的眼界,增長其見識。從實際效果來看,推行三語教學不僅是對雙語教學的一種延續,還與新時期教育改革相適應。然而由于各地區教育水平、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存在顯著差異,所以在推行三語教學各有不同。但從總體上來看,并未獲得預期理想教育效果,尤其是在理論研究這方面沒有科學正確理論指導,以致具體實踐中會遇到各式各樣問題。如今,三語教學主要有四大類型,即多民族語下的三語教學、雙語學習下的三語教學、單一語言下的三語教學和混合式三語教學。

二、多元習得中三語教學的意義

(一)少數民族學生語言習得中三語教學的意義

我國之所以在少數民族學生教育中推行三語教學,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少數民族文字與語言,發揚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還是為培養出更多少數民族未來發展所需高質量人才,與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大力推廣三語教學有利于幫助民族學生習得語言,提升其語言學習能力。在三語教學實踐中,通常會對三語習得這種形式進行積極采用。在對母語進行充分掌握基礎之上,教師帶領民族學生學習漢語,以漢語作為重要媒介來學習英語。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習得相應的語法和語音知識等,又可以讓學生在對第三門語言進行學習時可以快速遷移,進而保障少數民族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研究發現,對漢語和母語進行良好運用,能夠助力少數民族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三語教學應與民族語言特征相結合,使學生盡量將母語長處發揮出來,以此促進學生學習其他語言能力有所提升。例如,漢語形容詞中沒有最高級、比較級的區分,然而在民族語言和英語中卻存在明顯級次之分。英語和民族語言在語音上還有類似音節,所以在實際語言學習中,教師可以透過媒介轉換來促進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提高。另外,在研究中,筆者還發現,在懷化地區的學校中,侗族學生居多,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對“英-侗-漢”這種三語教學模式加以采用,也就是把漢語和侗族語言當作課堂教學媒介語言,全面完成對英語語言的編碼與解碼,將侗族語言對學習英語語言的正向遷移作用有效發揮出來,促進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日漸提高。在侗族語言中,定語從句通常在被修飾中心詞以后,不同于漢語,卻同英語表達方式存在一致性。侗族語言中的“dol”與“door”這個英語單詞發音一致,侗族學生對此十分熟悉。在英語教學中應用侗族語言,能夠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到親切,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二)少數民族學生知識習得中三語教學的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說,掌握語言是學生知識習得的重要基礎。由于少數民族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具有明顯的民族特殊性,再加上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群眾偏少,地區局限性較大,傳播新知識基本上以英語和漢語為主,所以少數民族群體如果想要得到更加先進的科學知識以及掌握信息技術,那么應當牢固掌握英語和漢語,這也就要求必須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推行三語教學。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應當先以母語作為核心基礎,然后在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母語基礎上認真學習英語和漢語,最后在學習語言基礎上學習相關知識。在該過程中,不管是英語還是漢語,皆是知識習得的重要媒介。少數民族學生掌握英語、漢語和母語,可以讓其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直接獲得更多不同領域的新知識,可以把這些知識向本民族語言轉換,廣泛傳播到民族群體當中。優秀少數民族文化也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學生不斷傳播到其他群體中。例如,一部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學作品,若是只有民族語言版本,則往往僅可以在本民族群體中小范圍傳播,而少數民族人口較少,保存語言文字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在傳播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遺失或徹底斷絕的情況。為此,轉換語言形式是保存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有效路徑,以大眾熟悉的語言呈現,作品才可以得到廣泛傳播。另外,從學校畢業以后,少數民族學生在發展和建設少數民族地區過程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實現民族團結與國家穩定。

三、多元習得視域下少數民族學生三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三語教學外部環境

作為立足多元文化語境的一項創新舉措,三語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遭遇諸多挑戰和困境,與其他方面相比,三語習得障礙相對較為突出。針對上述問題,應當先將外部環境起到的限制作用加以明確,然后正視環境對三語教學的影響力。從客觀角度來看,湖南懷化地區經濟并不發達,這會直接影響地方教育事業發展;而從更深層次來講,深受經濟影響,地方教育資源難以實現均衡覆蓋,這也是導致產生三語習得障礙較為明顯的客觀因素,其束縛三語教學發展是新時期從事三語教學的教師必須直面的現實。從語言學習方面來看,社會環境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決定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程度和學生態度;第二,能夠充分借助政策措施,更好管控三語教學。因此,要想促進三語教學質量大幅提高,應重視外部環境作用與影響,以其作用原理為根據,精心制定優化措施。需要高度注意的是,應當將區域經濟發展好,因為只有經濟處在均衡發展狀態,才可以切實保障資源均衡,保證教學成效得以改善;不斷優化和改進教育戰略,動態合理調整現行教學模式;以全面改善教育環境作為重大契機,加大引進先進信息技術的力度,實現教育資源全覆蓋,為推動優化教育資源和實現公平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二)強化理論研究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三語教學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是多元文化環境的產物?,F階段,我國針對三語教學的理論研究與辦學實踐正處在起步階段,三語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亟待檢驗,怎樣將三語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是目前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如果想全面推廣三語教學,那么需要進一步強化三語教學理論研究,對開展三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深入剖析,積極探索三語教學未來發展目標,綜合分析推行三語教學的利與弊,將其優勢效應發揮出來,積極尋找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诙嘣幕碚?,不斷拓展三語教學相關理論研究,使三語教學本身的適應性得到擴大。從理論研究入手,對三語教學形式進行探索,了解怎樣適應少數民族學生發展需要,在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三)建立三語教學體系

實施三語教學,應當建立一個完善體系。一是應當有較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精心制定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合的開展三語教學的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將適合開設語言教學的時間確定下來。如,針對少數民族學生一般在小學階段就開設漢族課程。設置三語教學課程應當與學生實際需要和地方民族文化有機結合,制定一套相對詳細的課程規劃。三是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性,編撰與學生發展需要相符合和帶有顯著地方特色的三語教材,而不是對統編教材進行簡單采用,應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以學生外語能力為依據實施分級教學

由于學生個體對外語學習有著不盡相同的看法,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也大不相同,所以其外語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如果教師不關注這一事實,那么會導致學生的外語學習出現嚴重兩極分化狀況。在實際教學中,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師應當以學生實際能力為根據全面實施分級教學,充分滿足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依據學生外語能力將學生分級。另外,在科學分級基礎上,結合學生外語水平與理解能力相結合,采取能夠適應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推行分級教學需要循序漸進,以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為根據動態調整教學策略;二是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確立差異化目標,優化和完善評價標準;三是主動收集反饋信息,以便及時發現相應問題。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外語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質量同教師有著密切聯系。三語教學中,教師發揮的作用毋庸贅述,所以在幫助學生將三語習得障礙徹底消除過程中,需要對教師的影響力進行適當利用,將教師能動性充分展現出來??尚写胧┤缦拢阂皇桥c懷化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相結合,選擇少數民族教師來講解和教授英語課程。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有限,再加上很少接觸英語,所以若是讓漢族教師進行授課,則會加大師生雙方交流和溝通難度,導致學生難以掌握所學知識,教師教學深度難以得到良好保障,而少數民族教師與少數民族學生的互動溝通會十分順暢。最重要的是,少數民族教師可以讓學生內心深處產生強烈親切感,如此一來,學生不會太過抵觸和排斥英語學習,心理壓力也能夠大幅減弱。不管是中小學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需要注意將漢族和少數民族教師比例控制好,在保證提升學生第二語言能力的同時,推動學生的三語學習。二是加強師資培訓。之所以開展三語教學,其實就是為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教師隊伍一直是重要保障力量,教師隊伍建設是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三語教學目前正處在起步階段,在不同地區,三語教學仍然存在嚴重不平衡情況。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三語教學流于表面,教師片面認為推行三語教學就是對英語、漢語和母語進行靈活運用開展教學,并未高度重視在少數民族學生知識習得中三語教學發揮的作用。為妥善解決三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應當不斷優化三語教學外部環境,注重強化理論研究,以學生外語能力為依據實施分級教學等,這樣才可以讓少數民族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琪.基于三語習得理論的高職藏生英語教學[J].文教資料,2019(31):237-238.

[2]劉楚.多元視角探究蒙-漢-英三語學生的英語習得過程[J].校園英語,2019(23):37-38.

[3]林琳,粟芳,李一丹.多種語言文化環境下廣西壯族大學生英語習得的遷移狀況及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8):93-94.

[4]范臨燕.國內外三語教學研究對我國藏族地區三語教學研究的啟示[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214-220.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學生
少數民族學生和諧發展的德育工作研究
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寫作偏誤分析及對策
四川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資助政策比較研究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與少數民族學生就業
雙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
少數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互聯網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調查
淺談提高高職院校法律事務專業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成績的路徑
伊犁師范學院“民考民”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焦慮研究
《土木工程制圖》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