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新疆M校的個案分析

2024-01-12 06:18陳永堂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編碼國家語言

陳永堂,張 琳

(和田師范??茖W校1.教務處;2.資產與實驗設備管理處,新疆和田 848000)

1 問題提出

2020 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1]”其中,“把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1]”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2022 年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也指出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應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2]。國家通用語教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衡量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為提高民族地區高職院校的國家通用語水平,各高校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教學各環節的監控,注重對國家通用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盡管當地政府、各高校在國家通用語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但國家通用語教育成效還是處于較低水平[3]。學生對國家通用語的認同感也相對較弱[4]。對此,政府和各高校應杜絕這種“留在黑板上”“華而不實”“兩張皮”的教育實施現象。

目前學界關于影響國家通語用教育實施成效因素的探討,主要歸咎于文化與語言的沖突[5]、師資力量薄弱、部分群眾教育觀念保守[6]、法理宣傳不到位、學校主陣地作用發揮受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空間場域弱化[7]以及各民族居住格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8]不理想等因素。不論什么因素都消解了國家通用語教育的成效。已有研究成果為分析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提供了經驗借鑒。但也存在不足:一是關于對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情況重視不夠,對高校教學實踐分析較少;二是對影響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的因素剖析不足,缺乏理論和實踐的回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運用扎根理論分析方法,選取案例樣本院校的20 名師生,主要圍繞“探尋影響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因何在,如何突破”等問題進行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獲取樣本院校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一手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嘗試建構影響因素模型,并進一步提出改進建議。

2 研究設計與實施

2.1 研究設計

2.1.1 研究方法及理由

扎根理論是由Glaser和Strauss提出的一種質性研究方法,該理論強調從資料中構建理論,通過對材料的深入分析,不斷比較,從而建構理論模型。主要采用三級編碼方式進行編碼: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選擇性編碼[9]。

本研究選取新疆M學校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M學校作為一所師范類??圃盒?,國家通用語教育成效如何是師范生教育培養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申請畢業證、教師資格證的重要審核項目,與其他非師范院校相比其在國家通用語教育思想重視程度、工作落實情況、成效評估機制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其二,該校師范類專業22 個,涉及文學、理學、教育學、法學等8 個學科門類,主要分布在8 個二級學院,各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教學運行、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較多差異,致使在國家通用語教育質量、影響因素方面有諸多不同,迫切需要分析、探索新的統一發展路徑。其三,該校少數民族學生占學生總人數的80%以上,少數民族學生中有維吾爾族、彝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壯族、錫伯族、東鄉族等26個民族,其在國家通用語學習方面有什么困難和需求、影響因素有哪些,最具有發言權。選取M學校為樣本具有研究的代表性。

2.1.2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主要選取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豐富教育經驗、業績突出、師生認可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以及品學兼優、主觀意識強和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其中教育行政管理者8名(5男3女)、教學名師2名(1男1女)、教學能手5名(3女2男)、學生5 名(2 男3 女),共20 名。對每名研究對象深度訪談不得少于30 分鐘。從教師教齡看,選取的研究對象從教5年以下的2人,6~10年的3人,11~15年4人,15年以上6人。職稱分布主要集中在教授、副教授,少許講師。從以上可看出,樣本選取的教師從性別、職稱、教齡方面較為周全、均衡,能夠有效反映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及其影響因素的實際情況。

2.2 研究實施

2.2.1 資料信息收集

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主要影響因素取決于一個學校的教育財政、教育領導者、課程管理、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學校管理者、一線教師、學生是實施教育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的主體因素。個體自身具有主觀臆想和教、學的豐富體驗,采用訪談法和觀察法是比較好的獲取真實、可信的資料方法。為有效開展研究,在前期已有資料的基礎上,筆者分層編制了結構化的訪談提綱,第一層面教育管理者:(1)學校在國家通用語教育方面投入的經費如何,建有哪些項目?(2)學校針對國家通用語教育制定了哪些切實可行的文件?(3)學校是否開設國家通用語學習的相關課程?有哪些?第二層面一線教師:(1)在國家通用語教育過程中有哪些困難?為什么?(2)入學初,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國家通用語基礎如何?(3)您認為影響學校國家通用語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層面學生:(1)您是否愿意學習國家通用語?動力是什么?(2)通過學習,其國家通用語是否提高?什么原因?(3)在平時學習生活過程中,使用國家通用語交流嗎?主要在什么場景下?(4)在學習國家通用語過程中有哪些困難?為什么?根據約定時間,筆者深入訪談對象的工作、學習場所,按照訪談提綱對每位管理者、教師、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在前期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每位訪談對象都同意現場錄音,雙方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交流訪談。筆者將訪談錄音進行了原始整理,形成文本材料,通過電子郵件分層發給訪談對象進行第二次確認,確保材料的真實性。由此,從中獲取了樣本院校關于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第一手資料,為后期材料的分析、編碼奠定了好的研究基礎。

2.2.2 資料信息編碼

編碼是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解、組合的過程。本研究根據扎根理論的三級編碼要求,利用Nvivo 12軟件對收集的文本資料進行編碼分析,檢驗理論飽和度,最終得出研究結果。

(1)開放式編碼。要求研究者忠于原始資料的原意,不能摻雜個人的主觀意見和學術界已確定的見解或者主張。初步對資料進行概括、分析,提取文本資料中有價值、重要的信息。研究者對收集到的20份訪談資料進行編號,隨機抽取教育管理者、一線教師、學生的訪談資料用于編碼分析。因不同的編碼者會對同一文本資料進行不同的編碼。因此,在編碼過程中兩位編碼者需要同時編碼,編碼結束時研究者對不同編碼者之間的一致性進行檢驗。本研究兩位編碼者編碼一致的數量有14個,采用編碼一致性百分比公式計算一致性和編碼信度系數[10]。結果如下。

(2)主軸編碼。主要在開放式編碼的基礎上,對概念類屬進一步的凝練,探討概念之間的關系,如因果、時間、結構、邏輯等關系,深度挖掘文本資料中核心信息。通過分析概念類屬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性質進行歸類,主要形成13個主軸編碼。

(3)選擇性編碼。主要任務是對形成的主軸編碼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形成核心范疇,將其他概念類屬的理論包含在核心范疇范圍之內。結合本文研究目的,最終將領導決策力、教師勝任力、學生學習力、語言文化力四大范疇編碼為核心范疇(見表1)。

表1 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影響因素的訪談數據編碼

2.2.3 理論飽和度檢驗

本研究在分析資料之前,對教育管理者、一線教師、學生的樣本資料分別預留1 份用于檢驗理論的飽和度。通過對預留的3 份樣本重復分析三級編碼的過程,得出的最終結論跟上述樣本資料分析結果類似,沒有形成其他概念類屬、關系類別和范疇。因此,可以得出理論已達到飽和。

3 研究發現

通過對訪談資料的歸納、分析,發現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主要受領導決策力、教師勝任力、學生學習力、語言文化力四大因素的影響,每個因素通過不同的路徑直接或間接地對其產生不同的影響。

3.1 領導決策力

3.1.1 學校領導教育決策力不足

從學校層面出發,教育經費投入及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利用、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是國家通用語教育不可逾越的影響因素。但在訪談中發現,樣本院校被動適應國家、地方政府的相關國家通用語教育政策,在其對國家通用語教育政策實施落實過程中投入的經費、教學資源建設、課程設置等,完全取決于政策導向的驅使,主動從國家和社會的人才需求、學生的全面發展角度思考學校國家通用語教育發展的能力不足。其一,教育保障力度不足。在訪談中,有管理者指出:“上面什么政策要求學校就適當做出點資金投入?!薄捌綍r在教學運行過程中,用于國家通用語教育的單列經費很少?!庇薪處熣f到:“現有的語音室只是在《普通話》課程教學中使用,其余時間都是關閉狀態?!薄吧霞墮z查時語音室也會臨時打開?!逼涠?,課程管理能力不足。有教師說到:“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國家通用語課程課時安排不合理?!薄伴_設的相關課程針對性不強?!逼淙?,學校改革停留在口號上。在營造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氛圍方面,雖然制定了政策文件要求所有民族師生在公共場合必須使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要求將普通話過級情況納入民族教師的年度考核及績效獎勵,但對文件實際落實情況不聞不問,使文件流于形式。訪談中,有教師說到:“學校下了好幾次要求教師國家通用語達標的文件,但在時間截點時并未按照文件落實相應處理?!薄爱斍皩W校管理中形式主義特別嚴重?!庇纱丝梢?,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受高校本身內生機制的影響。

3.1.2 某些學校領導主觀決策與客觀實際相矛盾

在教學管理方面,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學校領導班子作出的管理決策需與學校的發展實際相吻合。但實地調查發現:其一,某些學校領導的決策管理不利于教學實際的運行。有教師指出:“學校某些主要領導流動過快,有的領導不到一年就走了,新來的領導不了解學校實際情況,作出許多不接地氣的決定?!薄霸趪彝ㄓ谜Z教育方面這個領導一種想法,那個領導又是其他想法,從來不考慮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逼涠?,教材選用不符合學生實際。有教師指出:“選用的部分教材學術性很強,不適合民族學生使用?!薄皩W校主要是為了教材陣地的安全,基本選用的都是‘馬工程’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逼淙?,學校某些領導工作存在主觀臆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國家通用語教育質量提升的基礎。為解決師資短缺問題,樣本院校每年都招錄幾十名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學歷教師充實教師隊伍,給予安家費、科研經費等相關待遇,以此驗證學校某些領導認為的“提高待遇就可以留住人才”觀點,但在實際情況中卻事與愿違。調研發現:教師辭職率較高,主要原因是學校管理問題。有教師指出:“學校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教師辭職?!薄按隽羧斯倘恢匾?,但情感、事業發展才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庇纱丝梢?,學校領導的決策管理水平是影響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主要因素。

3.2 教師勝任力

3.2.1 教師疏于專業倫理行為的思考

教學倫理的價值在于推動教師思考教學互動中自身和學生所處的地位、應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關系、教與學關系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12]。但在實際調查中發現,樣本院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照本宣科、方法滯后、內容陳舊等應付差事現象仍然存在。其一,學生主體地位淡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教學信念、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以及所授教材中的倫理問題,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學生中心地位得不到體現。有學生說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很少提問問題,內容講完就讓我們看書,等待下課?!薄敖逃龑W教師課上講到要以學生為中心,但在我們學校好像不是那么回事?!逼涠?,教師在教學中有應付差事的現象。有學生談到:“老師上課一直拿著教材讀,沒有拓展延伸的知識?!薄敖處熋Φ臅r候,就讓我們自己上自習?!薄鞍嘀魅纹綍r也很少關心我們的國家通用語學習?!薄案杏X上課就是為了賺課時費?!庇纱丝梢?,只有教師遵循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才能保證國家通用語教育質量。

3.2.2 教師角色定位偏差和認同危機

不同的教師角色對教學效果具有很大影響。調研發現,樣本學校教師存在教師角色偏差和認同危機。其一,民主到權威的轉變導致教師角色偏差。新入職教師剛開始上課,多數教師營造的都是輕松、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扮演的角色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在經歷一段教學后會發現,課堂紀律越來越松散,不好管理。新教師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失職和教師角色的權威性被弱化。隨之,嘗試著樹立威信,課堂教學變得嚴格,從而就會出現前后角色不一。有管理者談到:“學校這幾年引進的年輕教師比較多,教師和學生年齡相差不多,平時相處如朋友一樣,所以在上課過程中課堂紀律比較松散,教師也不怎么管?!逼涠?,教師角色認同危機。教師角色的認同不僅要回答“現在我是誰”的問題,還要回答“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13]。調研發現:樣本學校教師不僅扮演教師角色,還具有班主任、宿管員、管理員、檔案員等多重身份,缺乏對教師本質工作的認同。如有教師談到:“教學已經不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教學之外的工作已占用我們多數時間?!薄懊刻於己透黝悎蟊?、報告打交道,專業理論知識都生疏了?!薄拔腋杏X自己都迷失自我了?!庇纱丝梢?,因教師的職業責任、教學行為規范、角色認同等引起的教師對自我角色的理解和認識關乎學校國家通用語教育質量的提升。

3.2.3 教師重要他人作用相對弱化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支持者。但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少數民族教師自身語言水平較低且學習動力不足,未能很好發揮重要他人作用。其一,部分少數民族教師的國家通語用水平偏低。有管理者說到:“學校少數民族教師未達到普通話二級乙等的人數占教師總人數的15%?!薄安糠纸處煂斫饨滩闹械纳顚哟蝺热萦欣щy,理解多處于表面?!薄皞€別教師上課發音不標準,直接影響課堂效果?!逼涠?,主動提升語言水平的動力不足。有教師談到:“部分教師國家通用語水平不過關,自身還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薄凹倨谂e辦的國家通用語培訓班民族教師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庇纱丝梢?,教師自身的國家通用語水平以及對其學習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的積極性。

3.3 學生學習力

3.3.1 學生學習基礎較弱

個體已有的知識基礎決定個體的發展水平。與民考漢、雙語班的學生相比,民語言學生全面學習國家通用語相對較晚,基礎較弱,學習方法不當。調研發現:其一,理解能力較弱。有教師指出:“民語言學生詞匯量太少,無法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薄拔覀兊膶W生國家通用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如小學生?!薄罢n堂上學生聽不懂,要想辦法用簡單的語句來表達,甚至加上肢體表演?!逼涠?,學習方法不當。好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發學習內驅力,助力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但調研發現:少數民族大學自身缺乏對科學學習方法的探究,學習過程中還是采用呆板的語言學習方法,如死記硬背、簡單重復等。誠如有教師說到:“學生在學習詞語時明明讀音是錯誤的,還在那里一遍一遍重復讀?!薄敖滩某蔀槎鄶祵W生學習的資料,而對專門學習普通話的暢言APP很少使用和安裝?!币虼?,學校在國家通用語教育過程中需增加基礎類課程的課時和比例,注重引導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語言學習方法。

3.3.2 學生缺乏學習內驅力

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專注度。但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在學習國家通語用過程中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主要表現在意識不強和自信心不足兩個方面。其一,學生主動學習國家通用語的意識不強。如有教師說到:“學生在平時社會交往中很少使用國家通用語交流?!薄爸挥性诿媾R各類考試的時候,學生才主動學習國家通用語?!逼涠?,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的自信心不足。有教師反映:“在課堂上,當教師提問時,學生心理很緊張,少數學生甚至會出現臉紅、手出汗的現象?!薄霸趪彝ㄓ谜Z考試過程中明顯感覺到有部分學生有畏懼心理以及出現焦慮情緒?!庇纱丝梢?,在國家通用語教育過程中需重視對學生學習動機和自信心的培養。

3.4 語言文化力

3.4.1 語言文化差異負面遷移

文化對人身心發展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國家通用語的過程中存在民漢文字互譯、風俗習慣、思維方式、認知取向、生活方式、價值認同等文化差異問題,不利于他們有效學習國家通用語。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語言文化背景和認知策略差異影響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其一,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出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結構、語域中的不同。少數民族學生民語言的學習背景對國家通用語學習具有負遷移作用。有教師談到:“學生寫的國家通用語作業語法結構還是自己母語的語法結構?!薄伴喿x的時候個別學生從右往左開始讀,都是受本民族語言文化的影響?!逼涠?,認知策略的差異。認知策略決定了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的行為。有教師說到:“多數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國家通用語時先將單音節詞、多音節詞組、句子翻譯成自己的母語,再進行理解和掌握?!本C上可見,學生在學習國家通用語過程中受本民族文化背景和文化差異的影響。

3.4.2 校內外語言學習環境兼失

語言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可控的、盲目的、自發的,好的語言環境對人的發展是有利的,不好的語言環境對人的發展起消極作用。調研發現: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其一,學校語言學習環境的影響。有學生談到:“學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占多數,平時大家很少用國家通用語交流?!薄爸挥泻蜐h族學生在一起時才用國家通用語交流?!薄懊褡褰處熀臀覀冊谝黄饡r,也用母語和我們交流?!逼涠?,社會語言學習環境的影響。有學生談到:“回到村里,我周圍全是少數民族,沒有人用國家通用語交流?!薄凹倨跊]有人用國家通用語和我交流,不交流語言能力就提高不了?!庇纱丝梢?,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學習好國家通用語的重要條件。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構建了影響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影響因素模型(圖1)。由圖1 可知:首先,不同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學校通過管理決策、經費支持、教學資源供給為教師和學生國家通用語教育提供可靠保障;積極發揮教師在國家通用語學習、榜樣示范、方法指導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國家通用語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語言文化意識;民族文化影響學校在國家通用語教育方面的管理決策,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其次,不同影響因素的作用機制不同。領導決策力對國家通用語教育具有組織、控制、激勵、導向的作用;教師在教育理念、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專業精神方面的勝任力是實施國家通用語教育的重要保證;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有效實施國家通用語教育的先決條件;塑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正確認識文化差異是國家通用語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能力。最后,不同因素通過不同的體現形式對國家通用語教育產生間接影響。學校層面的領導決策能力不足和主觀決策與現實的矛盾。教師層面的疏于專業倫理行為思考、角色定位偏差和認同危機以及重要他人作用相對弱化。學生層面的學習基礎弱和缺乏學習內驅力。社會層面的語言文化負面遷移和語言環境的缺失。多方面多層次共同影響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的實施效果,從而造成教育成效低微。

圖1 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的影響因素模型

4 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通過基于對新疆M 學校的質性研究,發現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教育實施成效主要受領導決策力、教師勝任力、學生學習力、語言文化力四種因素的影響。這是因為在國家通用語教育過程中,其教和學行為嵌入經濟、權利、地位的關系之中,其實施過程不僅受“學生學習力”和“語言文化力”的影響,也會受領導層面某些“主觀臆斷”的影響,即某些領導為了權利地位“抓大放小”“重眼前輕長遠”,以及教師層面“不思進取”“疲于應付”“賺課時報酬”等主觀行為的影響。從各因素的作用機制來看,上述四種因素通過多種體現形式多方面共同作用于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教學過程之中。

4.2 研究建議

4.2.1 放眼長遠,提高領導者的決策能力,樹立新發展理念

學校領導者的重大決策對學校發展具有直接影響。為此,應加強學校領導班子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其一,廣泛征集采納師生的意見建議。面對國家通用語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困惑,師生是最真切的體驗者,征集采納他們的意見建議有助于領導者優化管理決策,確保管理決策的可行性、適用性、科學性。其二,更新管理知識,提高管理水平。有教師指出:“我們學校領導很少參加國內相關的學術會議?!薄皩W校很少舉辦專家講座?!币虼?,學校領導者應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多參加學術會議,更新管理知識,提升管理能力。其三,遴選具有高校管理經驗的干部管理高校。教育行政部門應創新選人用人機制,遴選具備教育學素養、熟悉高等教育規律、具有教育研究能力的研究性人才充實學校領導隊伍。

4.2.2 打破舒適,建立教師考核管理制度,提高專業勝任能力

科學有效的考核管理是激發教師內生發展動力、履行教師職責、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抓手。當前大學考核管理存在考核程序不夠嚴謹、考核內容不夠科學、考核主體多元交錯、考核結果運用不力等問題[14]。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師自身國家通用語水平、轉變應付差事的工作態度、發揮好重要他人作用,關鍵環節在于學校的教師考核機制。為此,學校應做到:其一,打破教師惰性思維。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家謝恩·弗雷德里克指出人類大腦有兩個系統:一個系統是理性的,積極的;另一個系統是本能的、消極的、惰性的[15]。因此,在教師考核管理過程中應適度拉開收入差距,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教師工資分配制度[16],這樣才能打破教師的惰性思維,激發教師的從業積極性。其二,突出國家通用語的重要性。學校應修訂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將國家通用語學習水平作為年度績效考核、職稱提升、選人用人的首要標準;并做好宣傳和落實,有助于激發教師學習國家通用語的動力,進而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其三,做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師在學生個性發展、習慣養成、身心健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學??梢酝ㄟ^建立“一對多”幫扶機制,即每名教師固定專業、班級幫助10名左右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實行幫扶教師責任制,制定評價標準、獎罰分明,促使教師動起來,學生忙起來。

4.2.3 靶向發力,探索分層教學新模式,生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采用分層教學是提高不同層次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水平的有效途徑。研究顯示:采用分層教學,教師既能解決同一認知層級的學生所面臨的共性問題,也能激發不同層級學生的自主探究熱情,實現層級跨越,獲取個體能力的發展[17]。具體應做到:其一,分班施教,精準發力。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有的放矢地實施國家通用語分層教學。新生入學后,采用考試的方式,將所有少數民族學生(民考漢除外)按照國家通用語考試成績分為A、B、C三個層級進行編班、配備教師、制定課程表、分層上課,專業課教學回歸原有班級,有利于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對學習國家通用語的需求。其二,分層遴選國家通用語學習教材。根據每個層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態度、學習方法等實際情況,遴選難易程度不同的教材,增強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和針對性。其三,分層進行教學評價。學校應按照分層從語言能力、學業成績、畢業標準等維度建立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4.2.4 內外協同,創設語言交往環境,促進學生語言發展

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的有力舉措。語言環境的營造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作用。研究表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形式交疊影響方能取得整體育人的效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8]。因此,應樹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協同育人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國家通語能力水平。具體措施包括:其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學校應開設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課程,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教育,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認同。其二,學校應舉辦各種語言類活動。例如:講故事、詩歌朗誦、演講辯論、話劇表演、說課等活動,為學生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創設真實的、鮮活的語言情景。其三,開展語言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在社會層面應大力宣傳推廣國家通用語水平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農民就業、人民致富等起的顯著作用,激勵民族地區每一名基層干部和老百姓學習國家通用語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讓其成為自己家鄉經濟發展的代言人,營造良好的社會和家庭語言學習環境,助力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國家通用語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歡
編碼國家語言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編碼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配準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語言是刀
子帶編碼在圖像壓縮編碼中的應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把國家“租”出去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