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對尿路造口患者周圍皮膚損傷及自我護理的影響

2024-01-13 04:57舒芳敏張立偉
臨床護理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造口術造口尿路

舒芳敏 張立偉 楊 燕

尿路造口是指將尿路直接或間接開口于腹壁,以形成新的尿液排出途徑,恢復機體排尿功能,多用于無法以尿路成形方法恢復排尿的膀胱惡性腫瘤患者[1-2]。周圍皮膚管理是尿路造口患者臨床護理、居家自護的要點,如缺乏及時、有效的清潔、護理,極易造成造口周圍皮膚損傷,如刺激性皮炎、紅腫及感染等,導致患者康復進程緩慢[3-4]。健康宣教是尿路造口患者獲取疾病知識、學習自護技能的主要途徑。感官疊加教育策略是以蒙臺梭利感官教育理念為基礎而形成的健康宣教模式,從不同感官刺激視角實施宣教,強化患者對疾病知識、自護技能的掌握[5]。本研究探討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對尿路造口患者周圍皮膚損傷及自我護理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2020年5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路造口患者102例。納入標準:符合膀胱惡性腫瘤臨床診斷標準;確定行尿路造口術,首次手術患者;認知、溝通能力正常;具備基礎的自護能力;自愿加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隨訪無應答患者;研究期間病情加重或死亡及中途退出;伴有重要臟器功能異?;蚱渌麗盒阅[瘤;有精神疾病史;尿路造口后二次住院。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65.84±5.49)歲;造口部位:回腸膀胱造口27例,輸尿管皮膚造口24例;造口性質:臨時性23例,永久性28例;造口滲漏(3.18±0.85)次。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66.02±5.31)歲;造口部位:回腸膀胱造口24例,輸尿管皮膚造口27例;造口性質:臨時性20例,永久性31例;造口滲漏(2.93±0.94)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宣教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感官疊加教育。

1.2.1成立感官疊加教育小組 小組成員均來自本科室護士,工作年限超過5年,護理宣教經驗超過2年,護師及以上職稱,熟悉蒙臺梭利感官教育理念,熟悉尿路造口護理及并發癥等內容,全程參與。共5名護士入組(設組長1名),小組成員負責收集患者資料、開展指標測評、確定宣教內容、優化宣教流程、組織健康宣教。正式實施健康教育前,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由科室護士長擔任培訓教師,培訓方式為“流程圖教學+操作演示”,包括感官疊加教育實施步驟,繪制相應流程圖,據此介紹實施健康教育方法,配合操作演示保證教育效果措施、應該注意的問題,培訓共2課時,結束后立即進行考核,考核形式為現場問答,全部答對即合格。

1.2.2感官疊加教育 經教育小組成員討論,并向院內專家開展函詢,最終確定從視覺、聽覺、觸覺3種感官實施疊加教育。

1.2.2.1尿路造口全感官體驗 (1)模擬尿路造口:術前2d實施模擬尿路造口,確定尿路造口定位,即患者右下腹部,于定位點粘貼仿真尿路造口模型,展示造口袋,講解造口袋粘貼、佩戴方法,造口袋內裝入約占造口袋1/3的水,以模擬尿路造口術后狀態。(2)造口日常體驗:模擬尿路造口后,向患者介紹造口袋更換步驟、造口周圍皮膚清潔、造口周圍皮膚損傷等,指導患者在“模擬尿路造口”狀態下,佩戴造口袋開展日?;顒?如走路、站立、下蹲、坐位、爬樓梯、睡覺等,引導其體會造口術后感受,包括軀體不適、生活不便等,練習造口袋更換、造口周圍皮膚監測等,尿路造口全感官體驗持續時間為24h。

1.2.2.2視覺感官教育 (1)視覺-造口周圍皮膚漸變圖: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造口周圍皮膚情況,包括造口周圍皮膚完好、皮膚糜爛且出血、周圍皮膚顏色、浸漬/潰瘍、組織增生變化,繪制尿路造口術患者造口周圍皮膚漸變圖,共12張;術后1d發放給患者,引導患者觀察造口周圍皮膚漸變圖,并進行比較。按損傷程度對圖片進行排序,以呈現造口周圍皮膚漸變過程,護理人員結合造口周圍皮膚漸變圖向患者介紹尿路造口術后造口皮膚損傷癥狀、危險因素,時間為20min。(2)視覺-“自護-皮損”雙趨圖比較:小組成員回顧性分析既往收治尿路造口患者資料,統計患者各階段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造口周圍皮膚損傷分級(0~Ⅳ級,分值0~4分),繪制折線圖,以呈現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周圍皮膚損傷變化趨勢(圖1)。引導患者觀看“自護-皮損”雙趨圖,以了解不同自我護理能力尿路造口術患者周圍皮膚損傷程度,分析其變化趨勢,明確變化原因,如隨病程延長,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升高,自我護理能力增強;引導患者再次觀察“自護-皮損”雙趨圖,找出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周圍皮膚損傷評級兩折線變化趨勢相反點并標記,分析得出“自護-皮損”變化趨勢相反的結論,并解釋自我護理對周圍皮膚損傷的影響機制,時間為30min。

圖1 “自護-皮損”雙趨圖

1.3 觀察指標

1.3.1周圍皮膚損傷 教育結束1個月后,采用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6]進行評價,如造口周圍皮膚持續暴露于尿液、黏液、汗液等體液中,伴有皮膚炎性反應、潰爛、繼發性感染等情況,造口周圍皮膚出現顏色變化、組織破損、瘙癢疼痛等癥狀,則判定為造口周圍皮膚損傷,統計出現周圍皮膚損傷的患者例數,計算發生率。

1.3.2自我護理能力 教育結束1個月后,采用李雯雯等[7]漢化、翻譯的造口患者自我照護指數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自我照護維持、自我照護監測、自我照護管理、自我照護信心4個分量表,共32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分值范圍1~5分,總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教育后周圍皮膚損傷的比較

觀察組周圍皮膚損傷4例(7.84%),對照組13例(25.4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18,P<0.05)。

2.2 兩組教育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教育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的比較 (分,

3 討論

3.1 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可減少尿路造口患者周圍皮膚損傷

造口周圍皮膚損傷是尿路造口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朱倩等[8]研究顯示,尿路造口是造口周圍皮膚潮濕性損傷發生的危險因素,提示臨床應加強尿路造口患者周圍皮膚管理。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周圍皮膚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可減少尿路造口周圍皮膚損傷。通過周圍皮膚漸變圖,展示不同損傷程度的造口周圍皮膚,形成視覺沖擊,使患者對造口周圍皮膚損傷危害有深切感知,可激發其造口周圍皮膚管理及損傷預防意識;同時,比較不同損傷程度的造口周圍皮膚,明確其特征,便于患者掌握皮膚評估、監測要求,提升其監測、管理能力,強化周圍皮膚損傷預防效果。此外,引導患者實施尿路造口全感官體驗、“自護-皮損”雙趨比較,能促進患者掌握尿路造口自護知識及操作,有效預防風險因素,實現對造口周圍皮膚的有效管理。潘璇璇等[9]在腸造口患者中應用UV打印圖片聯合仿真模型,通過UV打印圖片展示造口周圍皮膚損傷,并配合相關知識介紹,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造口皮膚評估工具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可減少患者造口周圍皮膚損傷。

3.2 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可提升尿路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感官疊加教育策略能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其原因:借助仿真尿路造口模型實施尿路造口全感官體驗,為患者佩戴尿路造口模型、注水造口袋,并在此狀態下進行日?;顒?實現對尿路造口術后感官體驗的有效模擬;通過尿路造口全感官體驗能強化患者對造口袋佩戴、維護及更換、周圍皮膚監測的認知,便于掌握相關操作,提升患者自我照護維持能力、自我照護監測能力,顯著增強其自護信心,自我護理能力顯著提高[10]。何蓮娣等[11]研究顯示,造口術前應用仿真造口體驗,引導患者提前感受造口攜帶生活,并學習造口自護技能,干預組造口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本研究借助造口周圍皮膚漸變圖實施視覺感官教育,通過展示不同損傷程度的造口周圍皮膚圖并引導患者觀察,使其掌握相關表現或特征,如顏色、浸漬等,明確患者自我照護監測要點,提升其照護管理能力。此外,對尿路造口患者實施“自護-皮損”雙趨比較,引導患者分析自我護理能力與造口周圍皮膚損傷的潛在聯系,并結合相關文獻和案例輔助分析,增強患者自我照護能力的意識,促進自我護理能力提升。

綜上所述,感官疊加教育策略在尿路造口患者中的應用,能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減少造口周圍皮膚損傷。

猜你喜歡
造口術造口尿路
要想不被“尿路”困擾 就要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皮橋造口在預防性回腸造口臨床中的應用及觀察
網絡平臺對腸造口術后患者遠程隨訪的應用研究
延續性保健指導對老年直腸癌造口術患者院外生活質量的影響
一例陰道成型10年后經腹聯合會陰宮頸造口術患者的護理
清熱化瘀排石湯治療尿路結石32例
護理干預在腸造口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結腸造口并發癥分析
不同支撐方式對袢式回腸造口的影響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