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機場雙語標識系統優化研究
——以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為例

2024-01-14 00:41
福建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福州雙語旅客

李 琛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08)

一、研究背景

機場是區域經濟建設的交通樞紐,也是城市對外開放和形象展示的重要門戶。國際機場不僅是航空客運的“國際走廊”,而且是不同文化背景與語言使用人群的“公共空間”。雙語標識,是公共標識的一種形態,主要指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符號或標志,具有信息識別和信息導向等功能。中國民航總局將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視為與航空客運同等重要的兩大公共服務領域之一,在《民用機場公共信息標識系統設置規范》中特指“設置在航站樓……等公共交通場所,用以引導行人和車輛安全、高效、有序地通行的標識系統”。[1]做好民航機場領域雙語標識規范的工作,是促進我國對外開放的現實需求,也是傳播中國理念、提升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途徑。

國外相關研究始于 20 世紀 70 年代,Cenoz& Gorter 主張從不同的分析維度,采用不同的研究視角,建構雙語標識符號研究的理論框架和方法,[2]Backhaus 選擇特定地區標識用語的文本信息,[3]Dailey 等則從宏觀語言文化角度分析“語言風貌”,[4]結合具體的社會語境進行微觀的雙語文本研究,為廣義應用語言學研究開辟新的研究空間。

國內學者對公共服務領域標識系統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我國機場航站樓標識研究主要有三類:一是機場標識的漢英翻譯問題研究;[5]二是機場導向標識設計/設置研究;[6]三是機場公示語英譯的實證研究。[7]以上文獻的調查數據反映出漢英公示語、雙語標識現存的問題比較多,且主要關注城市、高鐵、地鐵及軌道交通方面的標識研究。[8]但專門針對機場航站樓雙語標識的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

人文機場應當彰顯“以人為本”理想目標和服務設計,本文將根據福州機場雙語標識的實地調查,指出機場語言標識存在的問題,提出系統優化機場雙語標識的改進方案,旨在為顧客提供更加規范且優質的信息服務,為機場建設的決策者提供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設計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福州機場”)的建設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7 年)建成通航。第二階段(2012—2018 年)擴能新建航站樓南北斜指廊、擴建原有航站樓主樓和指廊,新增自助值機設備、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等;第三階段(2020 年至今)二期擴建。

本文將采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個體訪談——問題解決”的思路展開研究,具體內容描述如下。

(一)實地考察

2022 年10 月,項目組對福州機場進行實地考察。重點考察機場雙語標識,對航站樓信息牌、引導標識、位置標識、電子標識、平面示意圖、安檢標識、航班信息顯示牌、無障礙標識、宣傳標牌、廣告牌等進行多模態素材采集,觀察、記錄、統計,獲取典型性代表性的雙語標識樣本265 份。

(二)問卷調查

2022 年11 月,項目組設計調查問卷并組織調查活動。設計若干問題,了解工作人員及外國游客對福州機場的引導標識、位置標識、警告警示標識、提示告知標識、綜合信息索引標識的滿意度。并進行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形成文字報告。

(三)個體訪談

2022 年12 月,設計訪談問題并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受訪者對機場語言標識的需求及痛點,征求受訪者對雙語標識的語言準確性、視覺清晰度以及標識符號大小方位等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作為研究者制定優化策略的參照依據。

(四)問題解決

一是通過考察、調查與訪談發現雙語標識問題,簡稱“存在問題”;二是根據存在問題提出優化雙語標識系統的應對策略,簡稱“優化策略”。前者側重擺出問題、分析問題,后者強調精準定位、與時俱進。

三、存在問題

(一)符號書寫不規范

其一,拼寫差錯。如“民航安全提示”及“乘機須知”中“purpose”誤寫為“perpose”,“liquid”錯拼為“liguids”等,類似拼寫錯誤多達十余處。其二,首字母未大寫。如,“體溫監測”temperature monitoring,“請勿停留”No stopping,“愛心柜臺”courtesy counter 等。其三,標點符號誤用。一般情況下,標識不使用標點符號,但長句結尾處可使用句號,分句或平行短語之間應使用逗號。如安全提示中No lighter、match 用錯頓號;“關于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國內航班的公告”這句存在多處標點符號問題;還有冒號后面沒有空一格、撇號(’)出現在復數名詞passengers 后面等問題。

(二)雙語標識不協調

雙語標識不協調,表現在多處標識術語未統一。如作為引導標識“問詢”,在1F 候機廳立柱上均標Enquiry;作為位置標識,在2F 中島問詢柜臺上標識Enquiry,而在1F 地面交通中心問詢臺則譯為Information desk,在機場快線咨詢柜臺處又標識為Consulting Services。

雙語標識不協調,也表現在雙語信息不一致。如引導標識“網約車”,在1F 到達廳吊掛式上是Online Car Hailing,而在出口及16 號門處附著式標識上為E-Hailing;提示標識“無障礙電梯”,在14 號登機口旁標示Accessible Elevator,而在10 號登機口旁邊垂直電梯外玻璃墻上則為accessibility elevator。

此外,“洗手間”作為位置標識時,其雙語標識信息較為規范統一,即標識Toilet??墒?,當它作為引導標識時,該詞單復數不統一、信息不一致的現象多處出現。如在1F 國際/港澳臺到達標識下方和長途巴士客運站標識旁都標為Toilet,而自動取款機旁及登機口附近等地方則標為Toilets。

(三)標識信息不均衡

雙語標識信息不均衡,指標識的信息或缺漏不全,或冗長復雜。其中,標識信息不全問題較為明顯。如2F 國際出發廳安檢入口處有安全信息雙語提示,安檢臺上安全提示卻只有中文標識,缺乏對應翻譯內容;又如國際進港航班專用行李推車、元翔專車服務臺等,均為單語標識,這種“應有英文標識”的地方卻未配套相應的信息,屬于信息缺乏完整性。

信息冗雜現象也較為多見。如出入境安檢信息“請自覺接受邊防檢查”英文標識為Please accept inspection consciously。consciously有表達“自覺”之意,但因直接關乎旅客生命財產及航空安全,需強令執行的警示指示類標識信息應盡量簡潔,不妨譯作Please Accept Inspection 或直接使用Immigration Inspection。

1F 國際到達廳的下行自動扶梯口,地板上貼有“禁止上行”安全警示標識,英譯為Prohibited Upstairs。在國際到達廳的空間語境下,該標識屬于行為指示標識,設置標識的目的是,確保國際到達旅客按預定流線有序流動,防止旅客逆行??勺g作No Return 或One Way,清晰表達“禁止從樓梯上行折返”的中文語義。

(四)主題特色欠鮮明

《人文機場建設指南》(2020)明確指出,人文機場的建設應體現歷史、地域和文化內涵,不僅關注旅客出行體驗,提供人本化服務,更要綜合考慮機場空間、環境、文化和服務等維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現有布局看,福州機場主打“地方牌”和“文化牌”。前者如2F國內出發廳“大美福建”(Beautiful Fujian)大型廣告標識牌,“霞光與?!薄叭黄呦铩薄按竺栏V荨钡葟V告標識語均以景區圖片加中文的形式呈現。后者如2F 國內到達出口處的“文化之旅”大型綜合性標識牌;左右分別為“茉莉花茶”和“福船”中文圖片;1F 到達廳中央展示巨大木結構福船,為福建古船代表,福船在船只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一筆。但遺憾的是,這些極富特色的人文景觀,卻未見雙語標識信息,也缺失說明注釋,說明福州機場尚未形成完整的規劃體系和鮮明的主題特色。

四、優化策略

(一)遵循行業規范,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規范性

由于機場環境十分復雜,人員流動性大,作為機場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標識對于保障國內外旅客安全順暢和便捷有序的出行起著直接的作用,對雙語標識文本的準確性要求更高。針對雙語標識符號書寫不規范問題,福州機場應遵循國家公共標識譯寫標準和民航行業規范,以保證機場雙語標識信息的準確性和規范性。二期擴建過程中,首先,建議候機樓管理及相關部門加快數據治理和專項攻關,以提升機場真實效能為目標,開展標識系統數據共享應用,推進標識系統監管政策的落地實施。其次,需要在文本內容和語用功效相互協調的前提下,充分認識中英雙語的語言文化差異性,兼顧機場語境信息方面的功能需求和作用,才能在特定的民航行業領域和使用語境中,創造出適宜的國際機場空間環境,構建全方位“融合共享”。

(二)加強信息分級,提升標識的易讀性與可達性

機場航站樓的本質,是提供乘客轉換陸上交通與空中交通的中間載體和橋梁。福州機場應結合機場自身的空間布局,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和信息分級,才能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根據國際通用慣例,標識系統信息應分級處理。其中,I 級為優先級信息,即旅客最關心的乘機流程標識,如出發、到達、中轉、值機、安檢等信息;II 級為服務功能型信息,即滿足進出港旅客基本服務的需求,如洗手間、詢問處、貴賓室等信息;III 級為商業服務類信息,即為旅客提供飲食或購物等信息,如餐飲、商店、銀行等。建議福州機場雙語標識按信息的主次排序(見表1),使信息系統完整有序,讓信息分級主次分明。同時,考慮乘客的靜態和動態視距,建議采用標識信息輔助元素,如圖文并用、字體變化、色彩選擇等印刷技術,調整雙語標識設置的空間高度和置放方式,以提升易讀性和視覺可達性。

表1 機場雙語標識信息分級一覽表

(三)根據功能定位,強化標識的協調性與凸顯性

在機場龐雜的大系統中,要保證雙語標識系統與旅客交通流線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就必須關注值機、行李、離港等旅客進出港流程上的關鍵節點,完善機場不同雙語標識之間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確保旅客視線的可達性、客流動線的流暢性。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雙語標識標牌應基于機場建筑空間結構特點,連續布置在旅客流線、平面流線和垂直流線相交的關鍵節點,盡可能滿足連貫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使航空公司、機場、空管及運控中心AOC、地面服務保障、行李分揀等部門協作與配合。

福州機場國內出發大廳位于機場二層,C島值機區域為前列式分布,左側為行李打包處,旅客值機排隊區域和出發廳入口均位于值機島前方。雙語標識的設置,建議以懸掛式布設形式呈現引導類標識,保證大廳空間的寬敞和旅客視野的開闊;警示類雙語標識應分布在自動步道玻璃護欄側或值機島側,確保出發廳的通透性和美觀性;登機口引導標識應選用辨識度高的黃色或采用連續性、不間斷的地貼式雙語標識告知步行距離,增強信息的提示性,提升標識的視覺刺激效果。

(四)弘揚地域文化,彰顯環境的藝術性與人文性

現代化國際機場的雙語標識形態內涵與社會文化緊密關聯,在滿足機場的公共交通屬性和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如何根據城市本身的社會文化定位,融入反映城市人文、地域等元素,回歸和還原機場所在城市的真實樣貌和特點,凸顯城市靈性和張力,使理性功能與精神層面的人文關懷有機結合,是福州機場雙語標識建設需要全面思考的問題。

根據福州地域文化特點,機場建筑外觀應融入地域特色和民俗風貌,以增強機場辨識度;空間布局上應融入“福文化”“清新福建”“大美福州”等個性化元素,以營造地域文化氛圍;在旅客進出動線中應嵌入“福州故事”,展示“有福之州”城市名片,打造以人為本的“有??崭邸?,為旅客提供全面豐富的人文體驗。應采用表達精準、翻譯地道、音美形美的雙語標識語,大力宣傳“福州518 海交會”“福州618海峽會展”“福州全國數字峰會”等大型活動,增強活動魅力與城市活力,展示靈動鮮活、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意象,提升省會城市的文化品質與人文內涵。

五、結語

福州機場二期擴建后,機場功能更為完備,航站樓結構更為復雜,雙語標識系統建設應與機場整體功能定位協調,以國際化視角,采用本土化行動,才能從根本上樹立國際機場的形象。機場雙語標識系統的規劃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民航的國際影響力,塑造國際航空業新優勢,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猜你喜歡
福州雙語旅客
非常旅客意見簿
我認識的幾位福州女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逐夢福州 只為“她”
我是人
尋味福州
給小旅客的禮物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