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視角下中職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
——以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為例

2024-01-14 09:54彭圣哲王德貴
電腦與電信 2023年9期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情景服務器

彭圣哲 王德貴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1 引言

參與式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通過情景、經驗、協作、對話進行教學設計,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共同發展。教育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參與式教學提供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1]。目前中職學校普遍開設計算機應用專業,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構建適合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發展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本研究將采用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將參與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方法融入日常教學,突破現有的教學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發展奠定基礎[2]。

2 概述

2.1 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是指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參與和發展機會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方法。目前參與式教學的主要模式基于團隊的學習(Team-Based Learning,TBL)、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學習(Case-based learning,CBL)和BOPPPS 教學模式等。BOPPPS 教學模式的名稱是六個子環節的首字母縮寫:課程引入(Bridge)、學習目標(Objective)、課前摸底(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課后測驗(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其重要環節是參與式學習[3]。該模式起源于1978年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因其簡潔明了,容易上手操作,最早于2011年引入我國教育教學研究領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使用該模式進行教學設計[4]。

2.2 教育數字化

目前我國正處于教育信息化2.0 時期,教育數字化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5]。教育數字化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新的路徑,也為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思路。利用數字化技術能夠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讓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拓展想象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3 中職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具有理論知識多、綜合性強的特點,是中職學校計算機類的專業學生單招考試和職教高考的考試科目,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后續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在計算機網絡相關領域工作打下專業基礎,培養學生成為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應具有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課程存在難度較大、理論內容不好理解、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從學生角度來說,中職學生普遍年齡在15~18 歲,對專業和職業定位不清晰,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缺乏主動探索動力;另外學生喜歡視頻、音樂、游戲和社交軟件,對枯燥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學習倦??;從教師角度考慮,課堂教學不能兼顧所有學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傳統,學生被動灌輸,教學效果有待提升。本門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特點,教學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不足,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與當今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有一定距離。

3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參與式教學設計方案

中職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中使用基于數字化資源的參與式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高級思維,提高綜合素養。研究結合課程特色,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情景搭建,基于項目學習等互動教學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效果,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課堂,喜歡學習。參與式教學中應用數字化資源可以開展個性化培養,照顧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實現學生共同進步。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參與式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能有效解決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目前的教學困境,提升教學質量。

3.1 確定教學目標

本研究借助數字化技術,將參與式教學方式植入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依據課程改革目的優化了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具體見表1。

表1 參與式教學目標

3.1.1 知識與技能目標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程,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知識和局域網搭建技能。根據參與式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新增了“能夠診斷網絡問題并解決故障”的技能目標,對學生技能提升提出新的要求,保障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步發展。

3.1.2 過程與方法

該課程的參與式教學環節通過案例設計,提高學生分析、評價、綜合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情景設計和角色扮演,提高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通過基于項目的學習,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3 情感態度價值觀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建立時期,中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旨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讓學生做到學一行,做一行,愛一行。通過參與式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培養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終身學習的習慣;通過介紹我國科技發展、5G技術及優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3.2 建設網絡課程

通過在“超星學習通”平臺搭建網絡課程,構建了線上數字化教學資源。根據每節課教學內容,課前上傳預習微課、前測和反饋問卷;課堂教學借助網絡課程發放討論話題和測試題,收集答案,給出成績;課后學生訪問網絡課程,開展討論,完成后測和反饋問卷。此外線上資源庫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了優秀慕課,拓寬學生學習路徑。并設有“網絡新鮮事”欄目,教師實時追蹤行業新技術,及時上傳教學資源庫,方便學生了解目前的專業發展與行業風口。

3.3 創新教學模式

依據前期確定的參與式教學目標、分析學生認知能力及教學內容,借助網絡課程資源,對傳統的BOPPPS 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教學模式流程圖

傳統BOPPPS 模式分為課程引入、學習目標、課前摸底、參與式學習、課后測驗、總結六個環節。本研究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支持,將“引入”分為兩部分,預習引入和課堂引入;線上完成預習、前測及后測環節;通過前測后測的問卷反饋和課堂活動實時訪談實現形成性反饋,保證教學設計的不斷優化。

4 參與式教學設計案例

本研究以中職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為例,教材選用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課改教材《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設計案例選取第三章管理局域網中的任務2——創建DHCP服務器。

4.1 學情分析

本節課程側重實踐內容,在學生已經具有計算機網絡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教學內容是DHCP的工作流程、DHCP 服務器的配置以及服務器域中的主機IP 地址的自動分配。該課程面對中等職業中學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也學習了計算機基礎、數據庫應用基礎、辦公應用軟件等課程,具有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的能力。根據課程內容安排本節課分為兩小節,每小節時間為40 分鐘,其中第一小節完成DHCP 服務器工作流程,第二小節完成DHCP服務器搭建。

4.2 教學工具及資料

網絡課程上傳預習視頻1 個、前測試題和反饋問卷各1份、授課課件和教案各1 份、復習視頻1 個、后測試題和反饋問卷各1份、進階視頻鏈接3個,“網絡新鮮事”資源1個。

4.3 教學過程

4.3.1 預習引入與線上前測環節

課前要求學生觀看預習微課、完成前測試題和反饋問卷,微課內容是DHCP 的原理及應用場景,視頻時長3 分鐘,測試題目與視頻內容相關,教師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和反饋,合理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6]。

4.3.2 課堂引入環節

課程采用“情景”方式引課,教師創造情景:“張老師是我校機房的管理人員,負責實訓樓的機房維護,最近學校新購入了一批主機,如果想讓它們接入互聯網,張老師需要做什么工作”。學生回答“配置IP 地址”。教師進一步搭建情景“幾百臺電腦,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隨后啟發同學“我們可以應用今天的學習內容幫助張老師給這批電腦分配IP 地址”。通過情景和提問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入本節課程教學主題[7]。

4.3.3 學習目標和活動目標

課堂引入環節后,教師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和活動目標。學習目標:掌握DHCP 服務器的配置;熟悉DHCP 的工作原理;了解DHCP 服務器的管理?;顒幽繕耍和ㄟ^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應用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4.3.4 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是BOPPPS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是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最重要環節。本節課設計了兩個參與式教學活動。

(1)情景劇角色扮演

該活動應用于DHCP 服務器工作流程教學內容。教師講解DHCP 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后開展參與式活動。全班同學分組,每組6人,用15分鐘時間設計一幕情景劇,通過角色扮演將實際生活場景與DHCP工作原理相聯系,更好地完成知識目標,深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在課前初步預設了情景,存放在“班級優化大師”軟件中,小組現場抽取,以預設情景為基礎,設計加工情景內容并分配角色扮演。預設情景見表2。

表2 情景教學預設情景

情景教學時通過“班級優化大師”軟件每組抽取題目,根據抽到的預設情景,學生積極討論情景劇編劇內容、分配角色、預演等。整個過程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及時給予指導。每組學生完成準備任務后,現場匯報展示,教師給每個組提出建議,依據情景劇內容與DHCP服務器原理的關聯程度、情景劇劇情編排和角色表演等指標綜合評價學生成果,枯燥的DHCP服務器的原理教學內容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建立交流意識,提高綜合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活動應用于DHCP 服務器搭建的實踐教學內容。該實踐教學以往是教師投屏演示IP地址的分配過程,學生無法動手實踐操作。由于每臺主機都安裝了服務器虛擬機和客戶端虛擬機,所以課程以6人為1組,組中1臺電腦是服務器虛擬機,其余5臺電腦是客戶端虛擬機,小組討論及訪問網絡,搜集DHCP 配置的相關資料,完成利用DHCP 服務器給客戶端分配IP 地址的學習任務。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小組相互幫助解決問題,啟發學生不斷探索。實驗結束后,通過師生交流了解學生在實驗中的收獲和不足,教師給予小組評價。

4.3.5 課后檢測

下課前5分鐘,利用PPT展示5道選擇題,提問讓學生回答并簡單講解;課后通過網絡課程觀看復習視頻,完成復習測驗。教師根據學生測試成績了解學生學習效果,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4.3.6 總結

教學總結由線下和線上完成,課堂測試后,教師以本節課活動成果以及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小結;線下總結環節,教師將本節課核心概念、重難點教學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上傳網絡課程,進一步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建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3.7 形成性教學反饋

課堂教學反饋由預習前測反饋、活動反饋和復習后測反饋組成,便于教師直觀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高效地實現學習目標[8]。預習前測后,完成線上反饋問卷,問卷包括:預習后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微課程制作的建議;測試題難易程度和線上預習的優缺點。課堂參與式活動反饋以師生交流為主,教師現場訪談及時獲取學生學習反饋。復習后測后,完成線上反饋問卷,主要包括學習的收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知識應用情況和后期學習規劃等。通過每個教學環節的及時反饋,教師可以不斷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改革的效能。

5 結語

隨著中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和轉型,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和培養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多種形式的參與式教學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數字思維引領教育轉型,教學改革促進專業發展,數字化技術和參與式教學的有機融合,更好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有探索精神、終身學習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計算機網絡情景服務器
情景交際
通信控制服務器(CCS)維護終端的設計與實現
石化企業情景構建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
樓梯間 要小心
中國服務器市場份額出爐
得形忘意的服務器標準
計算機網絡安全服務器入侵與防御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