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絲網印刷柔性電路的制備及研究

2024-01-14 13:12董琪婧陳曉東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油墨導電印刷

董琪婧,陳曉東 ,鄭 驤,邱 莉,韓 佳

(1.內蒙古工業大學 輕工與紡織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2.青島智匯紡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柔性電子印刷技術的原理是使用具備電子功能的油墨,在柔性承印物上利用精密印刷技術來制作電子器件或電路,印刷后的電路具備相應的電子功能。柔性電子印刷技術在射頻識別標簽、傳感器、薄膜晶體管、超級電容器[1-4]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印刷是一種成本較低,將導電物質印刷在印承物上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印刷。目前最常用的是絲網印刷技術和噴墨印刷技術。柔性電路中基底主要有紙基[5]、聚合物基底[6],如聚酰亞胺(PI)、聚碳酸酯(PC)等和紡織物基底[7]。與普通聚合物電路板比較,紡織品電路重量輕,對皮膚友好,可見紡織基印刷電路在可穿戴電子領域具有較大應用價值。每種柔性基材在印刷時都會受到基材與油墨之間的作用。常見的印刷材料主要有導電銀膠、金、銀、銅、石墨烯[8]、碳納米管[9-10]等。本文使用銀包銅油墨,通過絲網印刷的方式制備成織物基印刷電路。

1 實驗部分

1.1 材料與儀器

NS101-M 單色、單工位絲印機,DLX890C 型萬用電能表,ND602 烤爐,MD5060 真空曬版機,烘版箱,NA104 手動拉網頭,數顯平頭測厚儀,高精度黃金克稱電子秤,刮刀,80 目網框,不銹鋼杯40 mL,硫酸紙,攪拌棒,銀包銅粉末,印花透明膠漿,滌棉平紋布。

1.2 實驗步驟

印刷電路網版的制備:按比例調配感光膠,脫泡12h。在暗室環境下,使用上漿器由下到上,將網版正反面反復刮刷2 次,放入烘版箱烘干。在硫酸紙上打印設計圖,對打印圖案和網版進行真空曝光,用高壓水槍在沖網箱中進行清洗、干燥。其中,印刷電路圖案長度為25cm,寬度為0.2~1.0cm。

導電材料與基底面料的選擇:選擇銀包銅粉末,用透明膠漿按3∶5 的比例配制導電油墨?;酌媪线x擇規格為滌/棉4/6 滌棉平紋布。

油墨配制與印刷電路的制備:在印刷臺板上放置滌棉平紋布,用刮刀以30°角在平紋布上往復刮刷1次銀包銅油墨,分別刮刷1、3、5 層以制備柔性電路。

1.3 測試

1.3.1 厚度測試

使用數顯測厚儀,測出3 種不同材料刮刷1、3、5層的厚度,每種樣品測試5 次。

1.3.2 導電性測試

將DLX890C 型萬用電能表、鯊魚夾、銅片電極進行連接,測量不同印刷次數,不同線寬對印刷電路導電性的影響。

1.3.3 織物彎折性測試

選取4 個線寬相同、印刷次數相同的樣品進行彎折實驗,觀察電阻變化。選擇印刷電路中心點位置作為彎折點,彎折后的印刷電路左右兩邊形成0°、30°、60°、90°的夾角,每彎折100 次對電阻進行比較,探究彎折后角度、次數對樣品導電性的影響。

2 結果與討論

2.1 厚度分析

采用銀包銅油墨在滌棉平紋布上進行刮刷,刮刷1 次,厚度在0.050mm±0.007mm,刮刷3 次,厚度在0.100mm±0.005mm,刮刷5 次,厚度在0.180mm±0.004mm。隨著刮刷次數增加,導電金屬層厚度也增加。隨著印刷次數增加,電路厚度增加,電路的完整性和均勻性逐漸提高,印刷厚度趨于均勻,誤差波動較小。

圖1 是銀包銅油墨印刷次數不同時的厚度誤差棒,印刷整體厚度較為均勻,印刷1 層誤差為±0.7 %,印刷3 層誤差為±0.5%,印刷5 層誤差為±0.4%。

圖1 銀包銅油墨印刷次數、線寬對厚度的影響

2.2 導電性分析

探究導電銀包銅油墨不同印刷層數、不同線寬對織物印刷電路導電性的影響。

采用銀包銅油墨刮刷1 次,電阻在79.62~480.28Ω,刮刷3 次,電阻在6.56~35.24Ω,刮刷5 次,電阻在4.72~33.02Ω。圖2 為銀包銅油墨印刷不同次數、寬度的電阻變化及誤差,右上角圖片為印刷不同次數的實物圖,由圖2 可知印刷電路測出電阻波動較小。

圖2 銀包銅油墨印刷次數、線寬對電阻的影響

電阻率的計算見公式(1)。

式中:R為電阻,ρ為電阻率,l為長度,A為截面積。

印刷1 次可測出電阻,證明電路已形成導電路徑,電阻較大但分布不均勻。電路印刷次數與電阻變化成反比。在印刷寬度一致時,隨著印刷次數增加,厚度增大,相同寬度橫截面積增加,由電阻率公式(1)可知,在電阻率ρ 和長度l 數值一定時,產生的阻力R 減小。因此,隨著印刷次數增加,電阻逐漸減小。印刷次數增加,電阻波動減小。這是由于隨著印刷次數增加,印刷電路趨于完整,電阻呈現相對穩定的趨勢,誤差波動減小。印刷1 次和印刷3 或5 次差異比較明顯,這是由于印刷1 次存在顆粒分布網絡較為簡單的情況,電流通過不夠通暢。印刷3 次和5 次比較,電阻差異較小,印刷多2 次但電阻變化差異不明顯。

2.3 彎折程度對導電穩定性的影響

綜合考慮效果和成本問題后,使用銀包銅油墨1cm 線路寬度,0.1mm 印刷厚度的4 個樣品進行彎折實驗,觀察電阻變化。探究導電油墨不同印刷厚度、印刷線路寬度對滌棉織物印刷電路導電性的影響。圖3是線路寬度為1.0cm,印刷厚度為0.1mm 的銀包銅印刷電路,按照0°、30°、60°、90°彎折角度彎折的印刷電路電阻的數據。

圖3 銀包銅油墨彎折角度對電阻的影響

由圖3 可知,在印刷寬度、印刷厚度一致時,隨著彎折次數增加,電阻逐漸增加。開始彎折時測試樣電阻變化較大,隨著彎折次數增加,彎折位置形成較為穩定的堆砌結構,因此電阻變化逐漸減小,曲線變化減緩。隨著彎折后角度的減小,電阻逐漸增加。彎折后角度為0°時對印刷電路影響最大,其導電性能下降較為明顯。彎折后角度為30°、60°、90°對導電性能的影響較小,電阻變化不明顯。

3 結論

本研究采用銀包銅粉作為導電材料所配制出的導電油墨,通過絲網印刷的方式在滌棉平紋布上印刷電路,制備成以織物為基底的柔性印刷電路,結論如下。

(1)同種材料,長度相同,印刷線路寬度相同時,隨著印刷電路厚度增加,電阻降低,誤差波動越小,導電性越好。

(2)同種材料,長度相同,印刷電路厚度相同時,隨著印刷線路寬度增加,電阻減小。

(3)相同線路寬度,同種材料,厚度相同時印刷的電路,隨著彎折次數增加,電阻逐漸增加。在大于30°彎折角度下穩定性較好。

綜上所述,控制其他變量不變,印刷電路在印刷厚度為0.18mm,印刷線路寬度為1cm 時,導電效果最佳,且彎折后角度在30°、60°、90°時對電阻影響較小。本文總結得出的柔性印刷電路的最佳工藝,對企業的實際生產具有一定的價值,可為今后智能服裝的開發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油墨導電印刷
神奇“印刷”術
新東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東方油墨有限公司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油墨基本情況概述
TiO2/PPy復合導電微球的制備
CPS導電回路電動斥力的仿真計算
人體導電與低壓觸電演示儀
柔印Uv 油墨市場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