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菜富民 當好蔬菜機械化生產的領頭羊

2024-01-15 09:35浙江省余姚市農業農村局
農機科技推廣 2023年12期
關鍵詞:余姚毛豆西蘭花

○浙江省余姚市農業農村局

一、基本情況

寧波市余姚康綠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門從事西蘭花、青毛豆等蔬菜種苗供應、機械化種植、代加工代銷售的農民合作社。合作社現有社員103 名,智能化育苗溫室大棚92 畝,蔬菜基地6070 畝(余姚2070 畝、烏蘭察布3000畝、徐州1000 畝),各類農業機械100 余臺(套)保鮮冷庫8000 立方米,生產管理用房2100 平方米,設置了蔬菜標準化生產區、智能化育苗區、新機械試驗區、產后分級包裝區、新技術培訓區等五個功能區。近年來,合作社積極引進先進機械裝備,開展蔬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智能化育苗,蔬菜的產量和效益都有大幅提升。2022年,合作社收獲蔬菜11000 余噸,銷售秧苗8500 萬余株,總產值5200萬元,實現利潤600 萬元,社員年收入普遍在30 萬元以上,并帶動周邊5 個鄉鎮的1200 戶農民共同致富。2011年以來,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設施農業裝備與技術示范單位、全國蔬菜標準園、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浙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寧波市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等稱號。

二、主要做法

1.組建一支專家團隊。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從成立時就非常重視農機農藝技術人才的培養,先后招聘農學專業的大學生3 名,培養余姚鄉土專家4 名、各類農機操作人員12 人,為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儲備人才力量。2012年,在寧波市、余姚市兩級農機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整合了多方力量,成立了由余姚市農業局、余姚市農機局、鄉鎮農業農村辦、合作社四方組建的農機、農藝、植保等方面的專家團隊,利用智力優勢為合作社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旋耕整地作業

2.引進一批先進農機。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非常注重先進農機和設施裝備的引進,在專家團隊的幫助下,結合中央購置農機補貼政策,累計投資800 多萬元,購置全自動播種流水線2 套、移栽機4 臺、農用無人機4 臺、毛豆采摘機5 臺等先進農業機械100 余臺,建設露地噴滴管1600 畝,安裝太陽能殺蟲燈與性誘劑2070 畝。2013年出資127萬元,在國內率先引進1 臺日本進口毛豆采摘機,采摘速度從人工0.5 畝/日提高到30 畝/日,在服務本地的同時還開展跨區機采作業,當年實現利潤42 萬元。2015年,建設農業物聯網,在92 畝育苗大棚內安裝了攝像機、傳感器、控制箱等設備,運用互聯網技術組成智能種植系統,通過手機實時監測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肥力等數據,秧苗的質量和產量均有明顯提高。2022年合作社培育蔬菜秧苗8500 萬余株,可供大田種植2.6 萬畝。

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

3.打造一種經營模式。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余姚市泗門鎮建設了2 個基地,吸納了220 多個農戶種植蔬菜,并提供種子、秧苗、農機作業、代購代銷等全鏈條農事服務。近年來,針對本地耕地資源有限、勞動力緊缺、用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合作社通過“訂單農業”,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和江蘇徐州發展了2 個種植基地,流轉土地4000 畝,按照統一經營,統一品種,統一育秧,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暨“五統一”模式經營。通過基地外延擴展,合作社把先進技術和經營優勢同基地、農戶的土地、人力要素很好地結合起來,輻射帶動加工型蔬菜基地面積近20000 畝以上,幫助周邊1200多戶農戶致富,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4.建設一方示范基地。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以西蘭花、青毛豆等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生產為著力點,2017年以來引進全自動精量播種機、耕地開溝播種一體機、移栽機、毛豆采摘機等先進農業機械50 余臺(套),開展西蘭花移栽農機農藝融合試驗,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地的西蘭花、青毛豆輪作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并在余姚大量推廣應用。合作社主動與科研院所對接,引進新機械新技術,助力產業提質增效。2019年與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合作研制試驗榨菜收割機;2022年引進水肥協同地埋式灌溉技術,建設水肥一體地埋式灌溉示范點20 畝,有效解決了傳統噴桿灌溉影響農機翻耕、采收等問題。經過多年建設,合作社蔬菜工廠化育苗、機械化作業、數字化管理等成了省內蔬菜種植的樣板,每年接待各地參觀考察人數超過500 人次,培訓技術人員100 余人次。2023年,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在浙江省送科技下鄉現場會上得到了重點推介。

三、取得成效

1.農業生產能力大幅提高。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通過“機器換人”,提升農業裝備,西蘭花和青毛豆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破解了農業生產人難招、成本高的難題,突破發展瓶頸,蔬菜的種植規模從2006年的80 畝發展到現在的6000 余畝。2022年,合作社收獲蔬菜11000 余噸,實現產值5200 萬元,凈利潤600 萬元,規模效應進一步放大,為合作社再次騰飛提供了新的機遇。

2.聯營助推實現共同富裕。寧波市余姚康綠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下,將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理念推廣到合作的基地及農戶,聯合打造以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2022年,合作社為周邊鄉鎮1200 戶合作農戶提供“美青”“浙青100”等新品種西蘭花苗約23000 畝,傳授農業技能520 人次,代銷蔬菜800 多噸,合作農戶年收入普遍在30 萬元以上;在烏蘭察布徐州合作基地種植西蘭花4000 畝,青毛豆1000 畝,產出蔬菜6200 噸,銷售額達2800 萬元,基地內220 多個農戶每個可增收8 萬元,并輻射帶動周邊1000 多戶農民種植蔬菜共同致富。

四、經驗啟示

從經濟和社會效益看,寧波市余姚康綠蔬菜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是一家非常成功的農民合作社,在很多方面都有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一是科技示范引領產業升級。合作社主動與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引入優質資源,提供技術支持,開展試驗示范,推進農業科技轉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二是“機器換人”效果顯著。合作社十分注重新型農業機械的引進和應用,購置自動精量播種機、蔬菜移栽機、農用無人機、毛豆采摘機等大量先進農業機械,建設智能化、數字化育苗工廠,為蔬菜機械化種植提供經驗借鑒。三是異地借力助推經濟發展。合作社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江蘇徐州市等地建設蔬菜基地,充分利用當地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種植西蘭花、青毛豆等蔬菜,既能擴大種植規模,又能吸引當地富余勞動力,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三方互利共贏的新模式,推動合作社經濟發展。

青毛豆采摘

猜你喜歡
余姚毛豆西蘭花
毛豆飄香秋來到
毛豆姐姐的信
星級大廚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摘毛豆
西蘭花最好蒸著吃
余姚用“五個有”監管好土地
萵苣—西瓜—西蘭花高效種植模式
災害報道中的地方媒體作為——以《余姚日報》抗洪救災報道為例
余姚男子私設作坊排污水污染環境被刑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