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聲如此奪人
——評大型紅色題材雜技劇《先聲》

2024-01-15 11:03張立勛
雜技與魔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事變雜技抗戰

文|張立勛

圖|沈陽雜技演藝集團提供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成為中國與世界格局新變動的標志性事件。國難之于國人,痛是徹骨之痛,怒是滔天之怒,志是不渝之志,所有痛苦、殘酷形成深深的民族創傷,所有不沉默、不沉淪的“中國的脊梁”慷慨昂揚、壯懷激烈,以“全民族的血,洗清最大的恥辱”,為生存而戰、為正義而戰,民族覺醒之深刻、抗爭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為世界所矚目。

沈陽雜技演藝集團探索賡續紅色血脈、創新美學表達路徑,借由觀眾喜聞樂見的雜技藝術語匯,獨辟富有現實意義的蹊徑,用心用情講述抗戰故事,完成與歷史、英雄的“對話”,構筑起2023年中國雜技界重要的藝術圖景——大型紅色題材雜技劇《先聲》。

以史引人,拉滿期待??箲痤}材作品在遼寧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以“九一八”事變為肇始的14 年抗戰歷程,東北人民浴血奮戰的故事層出不窮,為創作強烈戲劇沖突和情感張力的作品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素材。雜技劇《先聲》以“九一八”事變為題材,本身自帶關注度,同時也與沈陽這座英雄的城市相契合,地域符號十足。

但如何用雜技表現如此重大的歷史題材,既是創作者遇到的難題,也是觀眾的疑問與期待所在。本劇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歷史題材敘事原則,巧妙地找到了入題切口,以“九一八”事變中王姓普通人家的視角來講述事件發展演變的過程,這與前不久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精品雜技劇《戰上?!吠ㄟ^一個解放軍連長的視角串聯起整個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断嚷暋分械臇|北軍軍官王大力、鐵路工人王大奎、進步大學生王小英兄妹三人,以及母親王大娘、抗日名將黃顯聲、共青團員老疙瘩等交代得非常清楚,人物刻畫細膩,從不同角度再現了當時家國淪喪、山河共泣、志士扼腕的境況,生離死別的悲慟、大開大合的結構、深沉凝重的風格譜寫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雄壯史詩,帶領人們又回到了那個可歌可泣、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不肯坐當亡國奴的警察軍民奮起抵抗、率先吹響中華民族抗戰號角的中共滿洲省委“9·19 宣言”、3 萬余名東北抗日聯軍的英勇事跡,都集中呈現在了舞臺上。這些有關“國難”的記憶,撲面而來的現場感、時代感和歷史感,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沖擊力,進而形成情感上的“共情”,達到藝術的渲染,積淀成一種史詩般的美學風格。

以情動人,直擊心靈??斩捶ξ兜恼f教打動不了觀眾,平鋪直敘的白描手法也難以讓人動容?!断嚷暋防锩娴那楦薪豢?,貫穿整劇始終,特別是前后鮮明的對比,讓人心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到劇情開頭一幕,1931 年春節前夕,沈陽火車站站前廣場,民間傳統舞獅、高蹺、?;ü?、東北秧歌等一一亮相,越是歡樂、祥和、喜慶,越與“九一八”事變后逃難的人群、滿地的瘡痍形成鮮明對比。除夕之夜,千家萬戶團圓守歲,王大娘一家卻凄然冷清、舉家祭奠,與丈夫王鐵掌被日本人殘害前疼愛徒弟、教授武功、其樂融融的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日寇的鐵蹄下、在日軍的鐵網前,一批批百姓倒下、一個個普通群眾被禁錮屠戮,這將觀眾的悲愴與憤恨情緒點燃到極點;但中共滿洲省委“9·19 宣言”的發表和東北抗日聯軍的組建,讓大家又看到了光明和未來。雖然整部劇的感情基調是悲壯的,但中間穿插的親情、友情和愛國情懷,總能不經意間直抵人心,讓觀眾感覺到在沮喪時有慰藉、在悲痛時有力量、在失落時有希望。特別是劇末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抗戰精神的總結闡述收尾,成為點睛之筆,升華了主題,鼓舞了士氣。

以技驚人,完美融合。作為一部劇目,需有合理的故事情節和跌宕起伏的劇情沖突。但眾所周知,雜技長于肢體表達,遜于敘事抒情。能否處理好劇情與技巧的沖突、避免“兩張皮”,成為創作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9 幕、70 余名優秀演員、30 多個高難度雜技節目、40 場布景轉換串聯,《先聲》將30 多個雜技節目打碎重組,融入劇情當中,再通過大量運用獨具地域特色的森林、冰雪等元素,使觀眾既能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又能酣暢淋漓地欣賞到高難度雜技動作,沒有產生因展示技巧而跳出劇情的違和感。比如,“重要情報”一幕中,運用皮條技巧,將夜探日軍倉庫的驚險、懸疑表達得淋漓盡致;“傲然槍聲”部分,95式軍用側三輪摩托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挎子”開上舞臺,典型的物件引發特定的記憶,再有精彩打斗的雜技加持,令人拍案叫絕;劇尾無數抗聯將士在林海雪原中高蹺輪滑穿行,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展開艱苦卓絕的斗爭,既是熟悉的場景再現,也預示著一顆顆紅色的革命火種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全國……正如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雜技團藝術指導俞亦綱所提倡的,技巧要為劇情發展服務,劇情也要為技巧提供足夠的展示空間?!断嚷暋飞鷦釉忈屃藙∏楹图记扇绾胃萌诤?,為今后雜技劇的創作提供了范例。

圖1、2、3 為雜技劇《先聲》劇照

好作品都是磨出來的。在筆者看來,本劇或有一些待改進的地方,不妨作一探討:在主題升華上,把“九一八”事變的演進放入世界反法西斯歷史發展背景中探討,增強中國對抗戰敘事的話語權,是新時代大國形象塑造和國際傳播不可或缺的題中之義。展示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困厄,尤其是向往和平、反對戰爭的人類普遍性意識,從局部的中國敘事走向更開闊、更深刻、更普遍的國際敘事。更重要的是,國恥之訓不可忘。宜將劍戟多砥礪,不教神州起烽煙。劇終的處理,如果觀演雙方全體肅立、警報響徹劇場,更能從那場不屈的浴血抗爭中獲得警示與啟迪,從而時刻保持警醒和自覺,更好地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同樣,在細節處理上,如林海雪原中,抗戰將士運用爬桿技巧表現苦練攀爬本領,但隨后與敵軍戰斗時再次展示,稍有重復之嫌;日寇精湛的雜技技巧和藝伎精彩的扇變表演,表現了他們的軍力之盛和迷惑之大,但與觀眾的審美觀感略有沖突,有人坦言“想鼓掌但又感覺不妥”等,這些都可在日后精修中改進提升。期待著這部體現重大歷史題材、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的《先聲》能夠更加精彩奪人,成為雜技界又一部扛鼎之作。

猜你喜歡
事變雜技抗戰
空中雜技師
看雜技
我們家的抗戰
我們家的抗戰
好事變“壞”事
老鼠演雜技
抗戰音畫
抗戰,在未被占領的中國
“環縣事變”及其善后工作述論
從『九·二二』鋤奸到『八·三』事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