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石油化工的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研究

2024-01-15 00:23趙妍瑋
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 2023年6期
關鍵詞:上漿發明人專利法

趙妍瑋

(上海雨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0431)

石油化工企業運用清潔生產原理,實施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和無害化等清潔生產技術創新活動,開發、設計和產生含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清潔生產技術成果,對于構建和完善石化生產單元或制造工序的清潔生產體系具有積極的催化作用[1-2]。

根據多年來石油化工清潔生產及其審核實踐,探討技術經濟及環境友好的清潔生產方案與相關知識產權的關聯,也就是依據專利法形成發明創造和產生清潔生產專利技術,對于提升清潔生產方案質量,提高清潔生產全過程的技術創新能力,有著可期的現實作用;也可為推進新一輪清潔生產及其審核,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創新模式和技術路徑。

1 術語和概念

1.1 清潔生產專利技術

泛指在清潔生產活動和審核過程中,開發設計具有發明創造的清潔生產方案,并據此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的新的技術方案或新的設計的統稱?!吨腥A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20年修正)》[3](簡稱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此以發明專利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討論相關的清潔生產專利技術。

1.2 發明專利相關概念

(1)發明專利。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分為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和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兩類。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其中新穎性,主要是指該發明不屬于現有技術;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申請發明專利,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2)實質審查。實質審查是指知識產權局依據申請人提出的實質審查請求,對發明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等實質性要素進行審查,判斷是否符合授予專利權的一種法定審查程序。

實質審查的答復是指對審查意見書所提問題或要求的響應;陳述乃是包含陳述人觀念、觀點表達的一種答復形式。

(3)法律狀態。在發明申請階段,通常包括專利申請公開(布)、實質審查、駁回、撤回、視為撤回等(見表1)。如表1中的CN102435701A,2012-05-02公布,2012-06-27實質審查生效,2014-06-04發明申請公布后的視為撤回;CN109575252A,2022-12-30申請公布后的駁回;以及CN104593965B,2017-08-11授權。

表1 部分發明專利的法律狀態

1.3 發明專利技術案例

(1)CN104593965B,一種碳纖維和石墨纖維的上漿方法。該發明將傳統上漿主體功能構成作為非獨立的單元與傳統干燥主體功能構成組合,共同參與碳纖維和石墨纖維的流程設計和設備排布。包括一種臥式(或立式)干燥上漿干燥聯合機組,通過組合上漿方式、控制上漿劑流量、多點上漿部位和分區干燥工藝,將碳纖維和石墨纖維上漿劑質量分數控制在0.4%~1.2%(見圖1)。

1-加熱輥筒;2-上漿噴淋部位;3-碳纖維;4-上漿計量泵;5-連接管線;Ⅰ-干燥區①;Ⅱ-上漿區;Ⅲ-干燥區②

(2)CN105136605B[10],一種測定碳纖維和石墨纖維上漿劑含量的方法。包括:表征碳纖維和石墨纖維上漿劑附著及上漿劑調配狀態,構建碳纖維和石墨纖維上漿劑附著模型;在線取樣與測定碳纖維和石墨纖維含水量,建立相關組分及參數的聯立方程;解析單位質量碳纖維和石墨纖維的上漿劑附著質量,確定碳纖維和石墨纖維上漿劑的質量分數。

2 分析與討論

2.1 由清潔生產方案產生的發明專利技術

(1)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的產生。結合清潔生產現狀和潛力,包括原輔材料和能源、技術工藝、設備、過程控制、產品、廢棄物、管理和員工等8個方面,按照無/低費和中/高費方案分類,分別給出具體的清潔生產備選方案。進而依據專利法經必要的法定申報程序,將某些清潔生產備選方案形成發明創造,并產生具體的專利成果。

(2)現實作用和積極意義。一是可以提升清潔生產方案質量,推進清潔生產活動和清潔生產審核;二是可以為清潔生產活動和審核融入各行各業的創新體系提供示范模式;三是可以提高全社會清潔生產的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2.2 產生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的要點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一是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二是申請文件符合法律規范;三是答復的陳述書得到審查員的認可。為此,發明申請當事人在整個發明申請中,要力求把握如下的基本要點。

(1)明確各自分工。簡要地說,發明人是清潔生產方案形成發明專利原始雛形的創造者,其責任是發明申請的技術支持;申請人是發明專利成果的擁有者,其責任是聯系發明人和代理人;代理人是發明申請文件的編制者,其責任是發明申請的法務支持和信息資料承上啟下的傳遞。

(2)理順分工銜接。但凡有分工必然有銜接,理順相互銜接有利于發揮當事人各自之所長。以發明人與代理人為例,理順銜接主要表現為:經濟行為下的代理人不能取代,更不能放任技術行為下發明人的責任;反之亦然。

當然,發明申請行為人的主動性,對于理順銜接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例如,《專利審查指南》[11](簡稱指南)既是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具體化,也是有關當事人在各個審查階段應當遵守的規章,倘若代理人將指南信息傳遞給發明人,那么發明人對發明申請的技術支持或將更貼近和符合規章。

(3)發明申請的法律狀態。在發明申請階段,審查員的要點是實質審查,而答復陳述則是申請人的難點和要點。審查員的實質審查意見和申請人的答復陳述,都將直接影響發明申請的法律狀態。

結合表1可知,之所以會產生“申請公布后的駁回”,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發明申請本身就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二是申請人的答復陳述,沒有得到審查員的認可。至于表1中類似CN102435701A的“申請公布后的視為撤回”,雖是一種實質審查陳述逾期不答復情形[3],其實大都屬于發明人、申請人和代理人,面對實質審查意見通知書難以答復陳述的無奈之舉。

2.3 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案例分析

(1)CN1296679C。該發明為分析檢測的具體無/低費清潔生產備選方案,依據專利法所形成的發明創造。

①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該發明提供同一個短纖維樣品,進行合成纖維長度和線密度的組合測試,與兩個分別獨立的單一線密度試驗和單一長度試驗方法相比,不僅減少了不同樣品對試驗的誤差影響,提高了測試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且組合試驗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和同一性,彌補了單一方法不可回避的試驗技術上的不足和試驗方法上的缺陷。

②實質審查的答復陳述。在該發明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中,基于審查的結論性意見,審查員認為并提出:申請人應當在意見陳述書中論述其專利申請可以被授予專利權的理由,并對通知書正文部分中指出的不符合規定之處進行修改,否則將不能授予專利權。

鑒于此,發明人按照分工及代理人的要求,向代理人提供了兩份當時的國家標準,即《合成短纖維長度試驗方法》(GB/T 14336—1993)和《合成短纖維線密度試驗方法》(GB/T 14335—1993),為答復陳述提供技術支持;代理人結合這兩份國家標準,針對具體的審查意見,按照規范格式書面向知識產權局遞交陳述書。其后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7-01-24公告CN1296679C發明專利授權。

(2)CN112376126A。該發明同樣為基于具體的清潔生產備選方案,依據專利法所產生的發明專利。

①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中添加植物纖維、二氧化硅和玻璃纖維,實現對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韌性的改變,以及對透明度、強度和剛度進行有效的改進;通過輻射交聯法,實現對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形態穩定性、耐蠕變性及環境應力開裂性等的改性。

②實質審查的答復陳述。由表1可知:該發明專利在申請階段的最終法律狀態,乃是2023-06-06發明申請公布后的駁回。顯然,這是因為發明人和申請人(未委托代理)雖經一次或多次陳述意見或者修改后,仍不符合專利法規定,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

類似的法律狀態情形,還有CN109575252A發明申請(見表1)。究其原因:一種可能是發明申請原本就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所以答復陳述不能得到認可;另一種可能是發明人、申請人與代理人在針對一次或多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答復陳述方面,存在協同配合或相互理解上的歧義。

2.4 清潔生產發明專利的實施應用

(1)CN1296679C。該發明基于測試原理、儀器及工具、試樣制備和試驗步驟等,提供同一個短纖維樣品,進行合成短纖維長度和線密度的組合測試。與現有國家測試標準(方法),即兩個分別獨立的單一線密度試驗和單一長度試驗方法相比,減少了1/3的試驗(測試)工作量,節省1/3的測試時間,降低試驗樣品損耗1/6。就清潔生產發明專利實施應用而言,顯然該方法既符合現行國家測試標準(方法)的要求,亦可作為新的方法加以推薦和實際應用。

(2)CN104593965B。該發明結合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應用與新技術研發同步進行的思路,研發了一種新的組合式碳纖維上漿干燥清潔生產技術。它具有諸如簡化碳纖維加工流程、優化上漿和干燥工藝參數、穩定碳纖維絲束溫度變化和計量泵控制上漿劑流量等顯著的技術特點,既實現了能源和上漿劑消耗的減少,又符合高效節能和無廢排放的清潔生產模式。

(3)CN105136605B。相對于高溫分解法、溶劑抽提法、堿減量處理法和超聲波測定法等4種不同碳纖維上漿劑含量檢測方法[10,12],該發明專利在包括檢測準確性、檢測儀器溶劑和檢測操作簡便性、能源和溶劑消耗、檢測時間長短和廢棄物減排等方面,不僅表現出良好的綠色和環保特征,而且作為一種在線檢測方法,既適應輥筒上漿法、輥筒浸漬法、噴霧噴淋法上漿形式及其組合上漿裝置,也可以用于全纖度系列、全規格系列的合成纖維的生產過程。這或許是合成纖維上漿(上油)在線表征手段、評價指標及測試方法的發展方向之一。

3 結論

(1)由技術經濟和環境友好的清潔生產方案,形成或產生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符合創新的科學性和實操的合理性。

(2)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有利于提高清潔生產全過程的技術創新能力,為清潔生產活動和審核融入各行各業創新體系奠定基礎。

(3)發明人是清潔生產發明專利原始雛形的創造者,對發明申請提供技術支持;申請人是發明專利成果的擁有者;代理人是發明申請文件的編制者,為發明申請提供法務支持和信息資料的承上啟下傳遞。

(4)清潔生產發明專利技術,大都基于具體的清潔生產備選方案而形成或產生,因而具有更加突出的實施場合及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上漿發明人專利法
Daddy-Long-Legs (Excerpt)
美國新專利法下的“現有技術”(上)
發明人角色識別及二元創新能力差異分析
——社會資本視角的解釋
Fintech可專利性初探——兼議《專利法》第2條修改
淺析發明人(或設計人)變更的常見問題及建議
搖擺撞擊洗滌裝置
洗衣機
上漿工藝條件對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性能影響的研究
專利侵權行政執法的邊界——兼論《專利法》第四次修改
專利法第四次修訂中的兩個重要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