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唯哚與丹彤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試驗研究

2024-01-15 10:23韓文賀陳強韓文浩孔金花邱士文王迎周胡繼東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混用晚疫病防治效果

韓文賀,陳強,韓文浩,孔金花,邱士文,王迎周,胡繼東

(1.滕州市界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滕州 277531;2.滕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滕州 277599;3.中化現代農業(山東)有限公司,山東滕州 277599)

馬鈴薯晚疫?。≒hytophthora infestans)是一種發生較為普遍、危害較為嚴重的細菌性病害,主要侵染馬鈴薯的葉、莖和塊莖,多雨、冷濕氣候條件下易于發病,如防治不當損失可達20%-40%,甚至絕產。益唯哚(660g/L氟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是全新一代甲氧基丙烯酸酯高效廣譜性殺菌劑,具備更好的內吸性、病害防治能力以及更顯著的植物健康作用[1-3];丹彤是一種海藻生物刺激素類有機水溶肥料,可顯著刺激植株生長發育,增強作物抗性,促進礦質元素吸收。為有效探明益唯哚混用丹彤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對作物的安全性影響,我們選擇在二季作馬鈴薯的代表性產區山東省滕州市界河鎮開展藥效試驗,以期為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作物

二季作區秋馬鈴薯,品種為滕育1號,由棗莊泓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提供,系薯引一號變異株無性系篩選的鮮食型早熟常規品種,出苗至成熟約64天,區域試驗田間調查顯示,該品種晚疫病病株率10.6%,病情指數0.2。

1.1.2 試驗藥劑

益唯哚(660g/L氟嘧菌酯·百菌清懸浮劑),由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上海)有限公司生產;丹彤(海藻生物刺激素類有機水溶肥料),由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上海)有限公司生產。

1.1.3 試驗地點

試驗地塊位于山東省滕州市界河鎮北閆樓村,試驗地塊地勢平坦,土質為沙壤土,肥力中等,行間無雜草,水肥條件較好,栽培管理條件一致,春季為三膜拱棚馬鈴薯,上茬作物為5月初播種的半夏玉米,8月中旬玉米收獲后種植秋土豆。試驗地塊符合試驗要求。

1.1.4 栽培措施

試驗地塊采用單壟單行種植,不覆地膜。壟行距為67cm,株距為25cm,底肥采用農大肥業15-8-22腐植酸復合肥100kg/667m2、沃地豐微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2.0億/g,有機質≥40%,氮磷鉀≥4%)80kg/667m2。其他農事操作同一般種植。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時間

試驗地塊于2022年8月17日播種,至2022年11月27日收獲,全生育期共計102天。

1.2.2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7個處理(如表1所示)、3次重復,共計21個小區,每個小區30m2,采取隨機區組排列,于2022年10月16日田間調查發現馬鈴薯晚疫病零星發生時(即初見發病中心株),按照試驗設計開始用藥。施藥器械為衛士牌3WBD-20型電動噴霧器,用水量為450L/hm2。

表1 供試藥劑用法用量及試驗設計

1.2.3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1)調查時間和次數 試驗期間共調查病情3次,分別為施藥前(10月16日)調查病情基數,第一次施藥后7天(10月23日)、第二次用藥后7天(11月2日)再調查發病情況,并計算防治效果。

發病情況調查方法為:每小區15點取樣,每點調查2株,每株調查全部復葉,按各復葉上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的百分率劃分病級:

0級:無??;

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小于5%;

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的6%-10%;

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的11%-20%;

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的21%-50%;

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復葉面積的51%以上。

藥效計算方法為:

病葉率(%)=(病葉數/調查總葉數)×100%

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數)×100%

防治效果(%)=[1-(CK0病情指數×PT1病情指數)/(CK1病情指數×PT0病情指數)]×100%

式中:CK0——空白對照區施藥前病情指數;

CK1——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

PT0——藥劑處理區施藥前病情指數;

PT1——藥劑處理區施藥后病情指數。

2)產量調查方法 于2022年11月27日馬鈴薯收獲前,調查各處理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調查方法為:每個小區均隨機取10m2,全部收獲測定重量,并逐株統計所取樣品中大、中、小薯的數量、重量,同時測算畝產量、商品薯率、大薯率,并進行品質分析。商品薯分級標準為:M>200g的為大薯,100-200g的為小薯,M>100g的均為商品薯,大薯數占商品薯數的比例為大薯率,商品薯重占總重的比例為商品薯率;M<100g的及有病斑、蟲咬或青頭的馬鈴薯,均歸為非商品薯。

3)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調查試驗藥劑對馬鈴薯生長安全的影響。

4)對其他生物影響 調查試驗藥劑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1.2.4 數據分析

使用DPS數據處理軟件,采用新復極差法對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益唯哚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第一次噴藥后7天調查數據(見表2)顯示,單獨使用益唯哚而未搭配丹彤的T1處理和T2處理,對馬鈴薯晚疫病的平均防效分別為63.97%和62.29%,差異不顯著;益唯哚搭配丹彤同時使用的T3處理、T4處理,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別為67.79%和70.29%,差異不顯著,但顯著優于未使用丹彤的T1處理和T2處理,說明混用水溶肥料丹彤對益唯哚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同時,T1處理、T2處理的防效顯著高于單獨使用丹彤的T5處理和T6處理,說明丹彤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提升作物的生長潛力,來提升作物的抗病能力,但單獨使用時對病害的防控能力仍較為有限。

表2 益唯哚+丹彤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試驗結果

第二次噴藥后7天的調查結果(見表2)顯示,連續噴施益唯哚2次的處理中,沒有混用丹彤的T2處理較單獨噴施益唯哚1次的T1處理,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混用丹彤的T4處理的防效,較僅混用益唯哚+丹彤噴施1次的T3處理,提高了12.43個百分點,說明藥效隨著益唯哚使用次數的增加而顯著提高。相同噴藥次數的情況下,用藥1次但混用丹彤的T3處理,較不用丹彤的T1處理,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增加了2.73個百分點;用藥2次且混用丹彤的T4處理,較不用丹彤的T2處理的防治效果提高了5.44個百分點,說明同等劑量、相同使用次數的益唯哚,混用丹彤對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單獨施用丹彤的T5處理、T6處理,防效較第一次調查時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別為4.73%和27.88%,說明馬鈴薯晚疫病發病后,單獨使用含生物刺激素的水溶肥料對病害的防控能力較為有限。

2.2 益唯哚和丹彤對馬鈴薯產量及商品性的影響

由試驗調查數據(見表3)可知,每個處理隨機取樣10m2實收馬鈴薯總重最高的為混用益唯哚+丹彤噴施2次的T4處理,其次為連續噴施丹彤2次的T6處理,且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極顯著高于表現最差的未做任何處理的T7(CK)處理。商品薯率最高的為T6處理,其次為T7(CK)和T4處理,且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大薯率表現最優的為T4處理。綜合來看,連續噴施丹彤2次的T4處理和T6處理整體表現較好,說明使用2遍丹彤能顯著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及商品性;T4處理產量和大薯率均為最高,說明使用丹彤2遍并配合益唯哚,能更明顯地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及商品性。

表3 益唯哚+丹彤對馬鈴薯的產量及商品性影響試驗結果

2.3 安全性評價

試驗全程馬鈴薯植株生長發育正常,未發現試驗藥劑造成燒苗、塊莖畸形、品質降低、產量減少等不良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馬鈴薯晚疫病發生初期選用益唯哚1200ml/hm2兌水連續噴施2次,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可達到70%以上,且對馬鈴薯安全,可以在生產中推廣應用。丹彤具有一定的植物營養和生殖生理激活作用,單獨使用可以顯著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及商品性,但對晚疫病病害防控作用有限。丹彤搭配益唯哚混合使用,對益唯哚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害防治效果。

試驗期間,受降雨量和氣溫等因素的影響,秋季馬鈴薯晚疫病發生偏輕,發生速度偏慢,病害壓力偏小,試驗示范整體防效不高,且藥劑用量及組合相對單一,試驗藥劑及各組合處理的藥效未能充分體現,應在春馬鈴薯上繼續開展不同劑量組合、不同使用次數方面的多點試驗示范,更全面收集試驗數據,為生產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參考。

猜你喜歡
混用晚疫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當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臨汾市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預報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20%啶蟲脒可溶液劑對蘋果繡線菊蚜防治效果
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預報
蔬菜病蟲害防治的農藥配制和混用
不能在一起混用的東西還有哪些
黑龍江省發現馬鈴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眼藥水混用致一過性全盲一例
潔廁液和消毒液不可混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