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lis信息查詢行為模型的演化研究

2024-01-16 10:36邱明輝邱雨奇
晉圖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階段特征情境

邱明輝,邱雨奇

(1.廣州商學院 信息技術與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1363;2.哈爾濱工業大學 計算學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信息查詢模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學界對信息查詢模型的研究仍保持了很高的熱度,不僅提出了多個新模型,還繼續完善和發展了以前的模型。這些模型從不同角度解釋了信息查詢的相關問題,為研究信息查詢理論、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提供了模型化工具。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有關信息查詢模型的研究仍處于前理論階段[1],其深化和發展仍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改進和完善已有模型與提出新模型一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Ellis D.信息查詢行為模型(本文中簡稱為Ellis模型)自1987年提出來后,在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被很多研究者應用于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或以此為基礎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從提出至今的三十多年間,Ellis模型一直處在不斷完善和發展過程中,已成為信息行為研究領域的經典模型之一[2-3]。本文通過收集和分析Ellis模型及其演化歷程中的案例,目的在于探討信息查詢模型的應用和發展方向,豐富和深化信息查詢的相關理論。

1 研究方法、內容及相關概念

1.1 研究方法和內容

本文首先采用文獻調查法收集Ellis模型及其演化歷程中的案例,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Ellis模型及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Ellis模型的階段化、Ellis模型的策略化以及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結合的內容和特點,從中探討信息查詢模型的應用和發展方向,豐富和深化信息查詢的研究成果。

1.2 相關概念

1.2.1 信息查詢

信息查詢是指用戶通過查詢和獲取信息,以降低不確定性的信息行為和過程[4]。信息查詢作用的對象可以是資源級、來源級、文獻級、內容級或查詢式級的信息[5],為了表達的方便,本文把這些對象統稱為信息。

1.2.2 信息查詢模型

信息查詢模型是對用戶通過信息查詢以滿足信息需求的簡化描述,可用于分析信息查詢的表現形式,預測信息查詢的影響因素。信息查詢模型可分為階段模型、策略模型和行為模型等類型[4,6]:信息查詢階段模型是把執行信息查詢任務的過程分為不同階段,描述和分析各個階段的行為方式和影響因素;信息查詢策略模型是描述和分析執行信息查詢任務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和方法的組合;信息查詢行為模型是描述和分析執行信息查詢任務的信息查詢行為方式。

2 Ellis模型

2.1 Ellis模型的提出

在Ellis模型提出來之前,學界比較多的是應用認知理論進行信息查詢研究,應用行為理論進行研究,尤其是應用行為理論進行信息查詢模型實證研究的可謂少之又少。Ellis認為,從行為角度比從認知角度進行研究更能把握信息查詢的關鍵問題,應用行為理論比應用認知理論更適合構建信息查詢模型[7]。Ellis在其1987年完成的博士論文中,采用用戶訪談法收集社會科學學者使用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的信息查詢行為,然后采用扎根理論的卡片分類法概括出信息查詢的開始、聯接、瀏覽、區分、監測和提取六種行為特征,由此構建了社會科學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模型[8],其部分內容發表在1989年的論文中[9]。其后他與合作者分別以物理學和化學、工程技術等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在1993年、1997年總結出這些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模型[10-11]。在Ellis及其合作者提出的Ellis模型中,把信息查詢行為所體現的特點稱之為行為特征,他們從多個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中共提煉出九種行為特征,分別是開始/調查、聯接、瀏覽、區分/區別、篩選、監測、提取、鑒定和結束。Ellis等提出的適應多個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模型見表1。

表1 Ellis等提出的適應多個學科學者的Ellis模型

2.2 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

在Ellis模型中,Ellis及其合作者提出的信息查詢九種行為特征的界定見表2。

表2 Ellis模型中對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界定

2.3 Ellis模型的特點

Ellis模型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運用扎根理論構建信息查詢行為模型,為學界從用戶行為角度研究信息查詢提供理論框架,也期望能用于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使用戶在查詢信息時能以自己的方式與系統交互。Ellis及其合作者的系列研究表明,Ellis模型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具有非情境性。由于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是在卡片分類法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并不是概念劃分的結果,所以不同的信息查詢行為特征可能會有部分相同的行為特點,各種行為特征之間沒有固定的次序,它們的出現要依信息查詢的具體情境而定[12]。

第二,Ellis模型具有一定的適應性。Ellis及其合作者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Ellis模型,其行為特征不僅體現在社會科學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上,也體現在物理學、化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中,即Ellis模型對多個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都具有適應性。

第三,Ellis模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Ellis等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十余年間,針對多個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概括出九種行為特征,其中共同的有開始/調查、聯接、瀏覽、區分/區別、監測、提取六種行為特征,即Ellis模型中的大部分行為特征都是共同的、經得起檢驗的。

第四,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在一定情境下具有模塊化的特點。在信息查詢過程中,Ellis模型中的各種行為特征可能會根據具體情境按一定模塊組合出現,也可能會根據具體需要增加或去除某些行為特征:如Ellis等在1993年對物理學和化學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研究中增加了鑒定和結束兩種行為特征;以及其在1997年對工程技術領域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研究中把區分行為特征分成篩選和區別兩種行為特征,把鑒定行為特征并入到聯接行為特征中。

Ellis模型的主要缺點是由于其行為特征是在卡片分類法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其非情境性的特點使之只是純粹地從用戶行為的角度研究信息查詢——既沒有考慮認知或情感因素,也沒有考慮信息需求或信息使用問題——也使其各種行為特征的界限不夠明確,關系不夠清晰,理解上容易產生歧義。不過,Ellis模型非情境性的特點可以說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正因為這一特點,使Ellis模型及其行為特征的研究可以與特定情境結合起來,這也就為Ellis模型的演化提供了許多可能。

3 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

以Ellis模型為基礎考察具體情境因素下用戶的信息查詢行為,從中提煉出新的行為特征并進一步構建擴展模型,這是Ellis模型在行為特征方向上的演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幾個案例。

3.1 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案例

3.1.1 Meho模型

Meho L.I.等通過考察受經濟或政府約束的非獨立國家社會科學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在Ellis模型(1989)六種行為特征的基礎上,提煉出獲取、網絡化、鑒定和信息管理等新特征,進而提出由查詢、獲取、處理和結束四個階段組成的信息查詢模型,認為信息查詢行為特征與信息查詢階段相關聯[13]。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見表3。Meho等將一般意義上的信息查詢行為擴展到信息管理、分析、綜合和寫作,揭示出信息查詢與信息管理、信息使用之間的關系,并把Ellis模型與信息查詢階段聯系起來,指出信息查詢階段不同,需要執行的任務和使用的資源也不同,表現出的信息查詢行為特征也會有區別。

表3 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

3.1.2 Makri模型

Makri S.等通過調查法律專業師生使用電子資源的情況,在Meho模型行為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更新、搜索、選擇、分析、記錄和校對編輯等新特征,稱其為低級行為特征,并從中總結出確定與定位、獲取、選擇與處理三類高級行為特征[5]。各類高級行為特征的低級行為特征見表3。Makri等認為,信息查詢行為模型與系統設計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但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相比具有更具體、更底層的特點,更適合指導系統設計。

3.1.3 Rhee模型

Rhee H.L.以Meho模型為基礎,通過分析歷史學者信息查詢的特點,提出由查詢、獲取、處理和結束四個階段組成的信息查詢模型,新增了導向、構建情境知識和評價三種新特征[14]。Rhee模型雖然與Meho模型一樣劃分為四個階段,但對各階段所包含的行為特征作了新的解讀,指出Meho模型中的分析、綜合、寫作不是信息查詢的行為特征,而是信息使用的行為特征。Rhee模型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見表3。

3.2 擴展模型新增的行為特征

上述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中新增了十三種行為特征,這些行為特征的界定見表4。

表4 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新增的行為特征的界定

3.3 擴展模型新增行為特征的特點

上述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中,新增的十三種行為特征具有如下特點。

3.3.1 在不同的情境下會出現不同的信息查詢行為特征

不同專業、學科或使用情境下學者表現出的信息查詢行為特征有所不同:Rhee研究的歷史學者強調使用館藏資源及其工具,所以他們的導向行為特征出現得比較多;Makri等研究的法律專業師生強調使用最新的法律文本,所以他們特別重視更新行為特征。由于在不同情境下會出現不同的行為特征,隨著情境因素的改變可能會出現更多新的行為特征,因而也可能淡化Ellis模型中共同的行為特征[1]。

3.3.2 具有穩定性

Ellis及其合作者提出的九種行為特征中,除鑒定外的其他行為特征都出現在Meho模型、Rhee模型和Makri模型中。Makri模型中沒有出現鑒定行為特征,并不是說法律專業師生不在乎查詢結果的準確性,恰恰相反,他們在得到法律文本后都要考察其準確性,該模型中的更新、校對編輯行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與鑒定行為特征有相同點。

3.3.3 細化了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

具體如下:在Ellis模型的基礎上,Meho模型新增了獲取、網絡化、鑒定和信息管理行為特征;在Meho模型的基礎上,Makri模型增加了更新、搜索、選擇、分析、記錄和校對編輯行為特征;Rhee模型增加了導向、評價和構建情境知識行為特征。隨著行為特征的細化,Ellis模型及其擴展模型可以更深入地描述信息查詢行為。

3.3.4 擴展了Ellis模型行為特征的適用范圍

上述擴展模型中無論是采用階段還是高級行為特征進行劃分,實際上都是擴展了Ellis模型行為特征的適用范圍。如Rhee模型把信息查詢分為查詢、獲取、處理和結束四個階段,各個階段又分別包含了十二種、六種、七種和四種行為特征。Ellis模型及其擴展模型的行為特征不僅可用于信息查詢階段,擴展后還可用于信息使用階段。

4 Ellis模型的階段化

Ellis模型的演化主要是與信息查詢模型結合,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向是與信息查詢階段相結合,從中概括出各個信息查詢階段的行為特征。上面3.1中列出的Ellis模型的擴展模型都屬于階段模型,除此之外,下面還將介紹兩個Ellis模型的階段化案例。

4.1 Ellis模型的階段化案例

4.1.1 Wilson模型

Wilson T.D.通過邏輯推演提出了基于Ellis模型(1993)行為特征的信息查詢過程模型(見圖1),認為Ellis模型(1993)八種行為特征之間的關系并非完全依用戶在信息查詢中的情境而定,而是具有一定的次序性:首先,信息查詢過程始于開始行為特征,終于結束行為特征,相應地,排在倒數第二位的是鑒定行為特征;其次,提取行為特征出現在瀏覽等具體的查找行為特征之后;再次,其他行為特征的發生則要根據信息查詢過程而定,次序不定[15]。由于Wilson在學界的影響力,這一模型被很多研究者誤以為就是Ellis模型[16-17],或者認為Ellis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與Wilson模型相似[18]。

Fig.1 Wilson’s Model based on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llis’s Model

4.1.2 Lee模型

信息查詢過程也是創新過程,Lee S.等把創新過程模型與Ellis模型(1993)的八種行為特征結合起來,提出了由六個階段組成的創新信息查詢模型,這六個階段分別是為開始信息查詢做準備、鏈接到信息資源、瀏覽和搜索、為達到區分目的而孵化、為激發而監測和提取、檢驗信息資源[19]。Lee等指出用戶在執行不同類型查詢任務時所經歷的不同階段及其包含的行為特征:當用戶在完成簡單的直接查詢任務時,無須鏈接到信息資源這一階段,也無須監測這一環節;在完成復雜的開放查詢任務時,除了第一、六階段的次序不變外,第二至五階段的次序不定且可重復。

4.2 Ellis模型階段化的特點

4.2.1 為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出現提供了階段情境

在上面列出的Ellis模型的階段化案例中,把Ellis模型行為特征的出現與信息查詢階段聯系起來,為各種行為特征間的關系設定了一個信息查詢階段情境,說明在特定階段下Ellis模型的某些行為特征是有可能出現的,或者是具有一定的次序的。

4.2.2 為信息查詢階段提供了行為特征的視角

正如Kahlthau模型從情感、思想、行為的角度來探討信息查詢過程一樣[4],Ellis模型階段化則提供了行為特征的視角,從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角度來考察信息查詢過程。

4.2.3 細化了信息查詢階段

無論是在Meho模型中把信息查詢分為七種行為特征,還是在Rhee模型中分為十二種行為特征,或者是從Wilson模型、Lee模型的角度來理解信息查詢過程的行為特征,都為深入細致地考察信息查詢階段提供了模型化工具。

4.2.4 擴展了Ellis模型行為特征的適用范圍

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不僅適用于信息查詢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于信息處理、信息使用或信息管理階段,也就是說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的適用范圍還是比較廣的。

5 Ellis模型的策略化

Ellis模型演化的又一個方向是與信息查詢策略相結合,從中總結出不同信息查詢策略下的行為特征,下面將介紹兩個較為典型的Ellis模型的策略化案例。

把四張照片合成在一起。Photoshop最簡單的合成方法是把所有照片放在一個文件里,每個圖層加個蒙版。把蒙版反相(Ctrl/Cmd+I)后,用白色筆刷涂抹你想露出來的部分。

5.1 Ellis模型的策略化案例

5.1.1 Waterworth模型

Waterworth J.A.等早在1991年就把Ellis模型(1989)與信息瀏覽或搜索策略聯系起來,提出了信息探索模型[20]:當用戶查詢目標不明確時會采用瀏覽策略,表現出開始、聯接、提取、評價,然后重復聯接等行為特征;當查詢目標明確時會采用搜索策略,表現出界定目標、制定查詢式、篩查、提取、評價,然后重復構建查詢式等行為特征。其中:瀏覽策略中的行為特征主要來自Ellis模型,只是沒有出現監測行為特征,但把瀏覽行為特征上升為瀏覽策略;搜索策略中的提取、評價行為特征與Ellis模型中的提取、評價行為特征相同,界定目標行為特征與Ellis模型中的開始行為特征部分重合,制定查詢式和篩查兩種行為特征結合起來接近于Ellis模型中的篩選行為特征。

5.1.2 Choo模型

Choo W.C.等把Aguilar F.J.的間接瀏覽、有條件瀏覽、非正式搜索、正式搜索四種查詢模式,與Ellis模型(1989、1993、1997)中共同的六種行為特征相結合,提出了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查詢行為模型,指出了在不同查詢策略下可能出現的信息查詢行為特征及其次序[21]。其中,間接瀏覽主要包括開始和聯接行為特征,有條件瀏覽包括區分、瀏覽和監測行為特征,非正式查詢包括區分、監測和提取行為特征,正式查詢包括提取、監測行為特征,見表5。用戶在不同的查詢模式下會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根據行為特征的重復出現可以判斷其查詢模式。

表5 網絡信息查詢行為模型

5.2 Ellis模型策略化的特點

5.2.1 為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出現提供了思路

在上面列出的Ellis模型的策略化案例中,把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與信息查詢策略聯系起來,為各種行為特征間的關系設定了一個信息查詢策略情境,說明在特定策略下某些行為特征是有可能出現的,或者是具有一定的次序的。

5.2.2 為信息查詢策略提供了行為特征的視角

在Waterworth模型和Choo模型中通過引用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為考察信息查詢策略引入了信息查詢行為特征,從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角度來考察信息查詢策略。

在信息查詢策略模型中引入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使得在每一策略下可能有多種行為特征,從而為深入細致地考察信息查詢策略提供了模型化工具。

5.2.4 為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提供思路

信息查詢策略與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結合,為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提供了思路。

6 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的結合

Ellis模型演化的另一個方向是結合進其他模型中,從而深化信息查詢的相關理論。在這方面較有影響的有如下幾個案例。

6.1 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結合的案例

6.1.1 Wilson信息需求與查詢模型

Wilson在1981年提出的信息需求與查詢模型[22-23]中,認為人的信息需求來源于生理、認知或情感需要,每一種需求又受到個人、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因素作用下產生了信息查詢行為,但在滿足信息需求過程中還會受到各種情境因素的阻礙。Wilson在提出這一模型時,重點放在分析信息需求的根源、激發或阻礙信息查詢的情境因素上,并沒有對具體的信息查詢行為做過多的描述。在Ellis模型提出后,由于其非情境性的特點,所以Wilson等就很順暢地把Ellis模型(1993)中的八種行為特征移植過來,用于描述模型中具體的信息查詢行為[24]。

6.1.2 Loeber模型

Loeber S.等把Ellis模型(1993、1997)與Hoyer W.D.的MAO模型、Choo的ISP模型結合起來,提出了網絡信息查詢導航模型[25]:在Loeber模型中引入MAO模型的目的是要在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機會(Opportunity)的情境下考察用戶的導航行為;引入ISP模型的目的是把用戶處理信息的過程分為信息需求、信息查詢和信息使用三個階段。具體而言:用戶受到刺激后產生查找網絡信息的需求;用戶在信息查詢中表現出調查、聯接、瀏覽、監測、區別、篩選、提取、鑒定和結束等行為特征;用戶在使用信息后需求得到滿足。MAO在用戶處理信息的每一階段都會發生變化,相應地也會對各個階段造成影響。

6.1.3 Shen模型

Shen R.等把Ellis模型(1989)與Kuhlthau C.C.模型、Gon?alves M.A.的信息生命周期模型結合起來,提出了評價數字圖書館的成功模型[26-27],直觀地揭示出Ellis模型與Kuhlthau模型、信息生命周期模型間的關系。Gon?alves把信息生命周期分為信息創建、發布、查詢與使用四個階段。Kuhlthau模型處在信息查詢和使用階段,而Ellis模型僅處在信息查詢階段。Kuhlthau模型中的起始、選擇、探索階段處在信息查詢階段。其中,起始階段與Ellis模型中的開始行為特征對應,選擇、探索階段與Ellis模型中的鏈接、瀏覽、區分、監測、提取行為特征對應。Kuhlthau模型中的形成、收集、呈現階段則處在信息使用階段。見表6。

表6 Ellis模型與Kuhlthau模型、信息生命周期模型間的對應關系

6.2 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結合的特點

6.2.1 為應用Ellis模型提供了特定情境

上述案例都是把Ellis模型結合進其他模型中,等于為Ellis模型的應用及其行為特征的出現設定了特定的情境。

6.2.2 為其他模型提供了行為特征的視角

以上案例中的Ellis模型既能用于描述特定用戶生理、認知或情感需求下的信息查詢行為,又能用于描述特定用戶能力、動機和機會作用下的信息查詢行為,不僅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而且能夠從行為特征的視角來考察其他模型。

6.2.3 深化了信息查詢相關理論的研究

Wilson模型在1981年剛提出來時,只能粗略地討論信息需求、激發或阻礙信息查詢的情境因素對信息查詢的影響,不能具體地描述信息查詢行為,只有在引入了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后,才能實實在在地探討它們對信息查詢行為的影響。同樣地,Shen模型引進了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后,才能深入地評價數字圖書館的質量。

7 Ellis模型演化歷程的啟示

縱觀Ellis模型三十多年來的演化歷程可以發現,Ellis模型不僅廣泛應用在信息查詢的相關理論研究中,還廣泛應用在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設計中。Ellis及其合作者的系列研究之所以能在學界引起廣泛的關注,他們提出的Ellis模型之所以能成為信息行為研究領域的經典模型之一,主要原因如下:Ellis模型具有非情境性的特點,設置在特定專業、學科或使用情境下,有可能提煉出新的行為特征;結合在不同的信息查詢模型中,可以細化查詢階段、查詢策略或其他信息查詢模型。正因為其非情境性的特點,使得Ellis模型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既可用于描述多個學科學者的信息查詢行為,又可用于描述特定用戶生理、認知、情感需求或能力、動機、機會作用下的信息查詢行為。Ellis模型的適應性在其他信息查詢模型中是不多見的。對于Ellis模型后續的應用和發展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7.1 明確設置具體情境

Ellis模型非情境性的特點使得其可以應用在特定的信息查詢階段、信息查詢策略或融合在其他模型中,還可以把特定用戶、任務和信息查詢系統結合起來,把個人、社會及其他情境因素聯系起來,更加深入細致地研究信息查詢的相關問題,即在研究Ellis模型時需要明確設置具體情境。如Wilson在改進信息需求與查詢模型時,把Ellis模型直接移植過來用于考察用戶在各種信息需求因素作用下的信息查詢行為,這等于為應用Ellis模型設定了特定的情境。同樣地,上面提到的Ellis模型的階段化或策略化,實際上都是在為信息查詢行為特征的出現設置了階段或策略情境。

7.2 準確界定行為特征

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是在卡片分類法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各種行為特征之間的區別既寬泛又微妙。因此,在研究Ellis模型時必須準確界定Ellis模型的行為特征,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準確理解搜索行為。Ellis模型的九種行為特征中沒有搜索,因為在Ellis等看來,搜索是目標明確的信息查詢行為,很多情況下都是內在地隱含在信息查詢的其他相關行為特征中。如瀏覽是以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方式掃描感興趣的信息,區分是根據信息內容或質量篩選信息,這些行為特征都隱含了搜索。但在Makri模型的確定與定位高級行為特征中包含了六種低級行為特征,其中卻有搜索。由于搜索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在研究Ellis模型時必須明確地界定哪些行為特征隱含了搜索,或者明確地把搜索作為一種行為特征從相關行為特征中獨立出來,才不至于在關鍵問題上產生理解上的歧義。

7.3 加強與其他信息查詢模型的交融

Ellis模型的階段化、策略化以及Ellis模型與其他模型結合案例表明,要促進Ellis模型深化和發展除了對其本身進行改進和完善外,加強與現有模型間的交匯融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Ellis模型和Kahlthau模型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一定的聯系:一方面兩個模型的研究者的思路明顯不同;另一方面兩個模型在信息查詢的某些階段上的行為又具有一定的關系。Shen等提出的評價數字圖書館的成功模型,把Ellis模型與Kuhlthau模型及Gonalves的信息生命周期模型結合起來,不僅豐富了Ellis模型的內涵,也擴大了Ellis模型的適用范圍。

7.4 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交互設計

研究Ellis模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落實到指導信息查詢系統的交互設計上,為開發信息查詢系統、提高信息服務質量提供模型化工具。如Rhee的研究發現,歷史學者通常會根據歷史人物的姓名查找檔案資料,按主題組織檔案信息,這意味歷史學者會以歷史人物的姓名作為檢索點去構建研究主題的情境知識,再以他們所掌握的情境知識組織收集的資源。因此,檔案館應從如下兩點操作:一是盡可能把館藏資源中的歷史人物的姓名作為檢索點揭示出來,組織成為查詢工具和情境信息;二是設計檔案管理系統時,所有的檢索點和情境信息都可以查詢,還可以顯示出館藏之間、檔案之間的聯系,這有助于歷史學者收集情境信息和確定相關資源。

猜你喜歡
階段特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如何表達“特征”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抓住特征巧觀察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