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制圖”課程思政教育探索

2024-01-17 02:54汪日光張正彬王秀麗
現代農機 2024年1期
關鍵詞:機械制圖軸承思政

劉 靜,汪日光,何 平,張正彬,王秀麗

(安徽建筑大學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230000,安徽合肥)

習近平總書記2016 年12 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8 年9 月10 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2019 年3 月18 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機械制圖”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面向對象為剛入大學且“三觀”正在建立中的青年學生。因此探索如何在“機械制圖”中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避免思政表面化、硬融入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1 “機械制圖”教學現狀分析

“機械制圖”是教授學生制圖繪圖技能的課程,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構思能力,對于機械類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根據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培養學生不但要教會學生相關的制圖技能,更要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敢于負責與擔當,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但是因為本課程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所以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故深入挖掘貼合課程實際的思政元素,改進教學設計,以解決思政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硬融入、生搬硬套、大水漫灌的問題,使專業內容枯燥的課堂教學生動起來,潤物無聲地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個人品格,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2 結合課程內容深挖思政元素

在“機械制圖”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使課堂生動起來,改變學生因被動接受枯燥的制圖知識而積極性不高、產生畏難情緒的情況,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學生養成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科學嚴謹的優秀品格。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根據教學知識點將思政元素融入點分為核心點位和靈活點位。核心點位講授時實現思政內容的明確導入,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實現思政顯性教育;靈活點位主要根據知識點結合當下時事熱點和學生關注的話題,由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洞察其中蘊含的思政內容,發揮學生主動性,實現思政隱性教育。

根據課程內容,我們在如表1 所示的幾個方面嘗試引入課程思政元素。

表1 課程思政導入思路及教學設計

(1)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本章需要學生掌握制圖的國家標準、尺寸的標注方法、幾何作圖及平面圖形分析及作圖方法。在授課過程中,首先,導入“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思想,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國家標準,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習慣,培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其次,介紹在國際上一直存在的各國競爭的焦點之一——國際標準制定。通過事例使學生意識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框架下標準之爭即話語權之爭,標準之爭即利益之爭,標準之爭即技術之爭,鼓勵學生樹立遠大抱負和理想,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努力奮斗。

(2)組合體視圖。本章需要學生掌握組合體的組合形式、組合體尺寸標注、組合體讀圖和畫圖。以組合體形體分析中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整體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且相互影響的哲學原理。在此基礎上導入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個人與集體是相互依存的。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 年,在默默無聲中實踐以身許國誓言的事跡為例,使學生感受科學家們為祖國為人民開拓創新勇于獻身的精神。以組合體讀圖需“多圖結合”的要求,引入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提醒學生要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要有敢挑重擔、勇當先鋒的意識,做一名合格卓越的工程設計人員。

(3)機件表達方法。本章主要介紹視圖、剖視圖、斷面圖、簡化畫法和規定畫法,對于機件的表達要選擇恰當的視圖以合理完整表達。而同一機件,表達方案并不是唯一的,結合《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的轉變和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的轉變,以及列出的十大重點領域——第一代信息技術產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使學生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要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列舉全球首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墨子號、天眼、天鯨號挖泥船等國際領先的技術產品,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零件圖。本章主要講授零件圖的表達方法、尺寸標注、技術要求、讀零件圖和零件測繪。通過國產機床發展歷史的介紹和北京精雕公司制造的微米及高精度零配件的展示等,引導學生認清客觀存在的差距,但是更要看到一代代機械人不懈努力所取得的進步,培養學生不妄自菲薄、勇于進取的精神。

(5)標準件和常用件。本章介紹螺紋緊固件、鍵、銷、軸承、齒輪等標準件和常用件,以螺紋緊固件引入“螺絲釘”精神,希望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要具有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無論選擇從事什么職業,都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軸承部分,介紹我國國產三大軸承品牌——哈爾濱軸承、洛陽軸承、瓦房店軸承,并以洛陽軸承研制的重載高速軸承助力神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為例,使學生意識到發展自主工業、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知難而上、敢于磨煉自己的精神。

(6)裝配圖。本章介紹裝配圖的表達方法、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讀裝配圖和裝配體測繪。由裝配體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團隊合作的意義,通過了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取得的進步和面臨的問題,體會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用知識武裝頭腦、以“工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3 融入思政元素改進教學方法

在對照課程內容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堂內外、學習和實踐、線上線下結合拓展教學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潤物無聲地使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思政內容。課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工具,結合該節知識點,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由學生主動挖掘相關思政內容。課中增加學生講思政的“五分鐘講演”小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課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安徽省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在實踐中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內動力。思政元素的融入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課后反饋機制,要求學生以小論文、短視頻等感興趣的方式提交接受思政教育的感想,一方面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師了解思政教育的效果并及時調整。

4 結合思政教育改進課程考核方式

隨著思政元素的融入,為了保證思政教育真正能夠落地見效,原來單純以課程內容掌握情況為準的傳統考核方式需要進行合理改進。一方面通過學習通等線上平臺結合課堂教學,推送有廣度和深度的思政內容和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另一方面結合反饋情況及時掌握學情變化,并進行相應調整,以實現對思政教育效果的動態掌控。思政考核與課程內容考核相對獨立,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主要方式為小組討論、課堂展示、學生發表個人心得體會。教師可以在對學生的考核中分析學生思想波動情況,全程全方位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以實現教書和育人目標的真正結合,落實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5 結語

通過對機械制圖課程知識點思政元素的挖掘,采用多案例多手段結合的教學方式,并改進傳統課程評價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專業理論和生動真實的思政案例結合起來,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學生樹立理想信念,提高人文素養、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猜你喜歡
機械制圖軸承思政
軸承知識
軸承知識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CAD三維轉二維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
軸承知識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軸承知識
基于Visual LISP的機械制圖自動組卷
基于工程師啟蒙教育的機械制圖課改的幾點思考
思政課“需求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