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對策研究*

2024-01-18 10:47樊宇薇田辰玲柳存根林忠欽
海峽科學 2023年11期
關鍵詞:海洋漁業漁船水產品

樊宇薇 田辰玲 柳存根 林忠欽

(1.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200240;2.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上海 200240)

1 概述

福建省地處我國東南部,海域面積13.6萬km2,水深200 m以內的海洋漁場面積12.51萬km2,占全國海洋漁場面積的4.5%,淺海灘涂可利用養殖面積達15萬km2[1],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其中包括魚類、蝦蟹、貝類、藻類、海參等多種海產品。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數字技術正滲透福建省海洋經濟的各個領域。數字賦能海洋漁業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海洋資源利用,有效優化漁業生產和管理流程,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有效監管。數字化發展已經成為福建省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2 福建省海洋漁業數字化發展現狀

2.1 福建省海洋漁業發展現狀

福建省作業漁場主要有閩東、閩中、閩南、閩外、臺灣淺灘等區域,漁業資源豐富。2010年以來,福建省漁業總產值穩步提高(圖1)。2022年,全省漁業產值1675.4億元,保持全國前列(圖2)。從細分產業來看,海水養殖產值占比最高,為63.7%,其次是海洋捕撈、淡水養殖、遠洋漁業和淡水捕撈。作為我國水產業重點發展地區之一,福建省在水產養殖領域也一直處于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前列。據農村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福建省水產養殖面積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勢頭,到2021年,全省水產養殖面積增長至2507 km2。從水產養殖面積構成來看,2021年福建省海水養殖面積遠超淡水養殖面積,占總面積的65.7%(圖3)。從產量來看,福建省水產養殖總產量持續提升,2022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862.4萬t,大黃魚、鮑魚、牡蠣、江蘺、海帶、河鲀等養殖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其中,海水養殖產量548.9萬t,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福建省海水養殖結構經數次調整,逐步形成了多品種、高效益養殖的新格局[2]。其中,以福州、廈門、泉州等沿海城市的海產品貿易最為活躍,福州烤鰻、寧德大黃魚、福清對蝦、霞浦海參等特色水產品加工區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已形成藻類、魚糜制品2個百億市場和11個年加工產值2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縣,海水養殖已成為福建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圖1 2010—2022年福建省各年度漁業總產值

圖2 2022年全國漁業產值前10省份

圖3 2021年福建省水產養殖產量

2.2 福建省海洋漁業數字化應用現狀

當今,數字化滲透各個領域,數字賦能無處不在,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傳統生產方式變革具有重大影響。作為數字經濟大省,福建省積極推動海洋漁業數字化發展,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海洋漁業深度融合,以智能管理、智能捕撈、智能預警、智能決策作為增收降本手段[3],提升水產養殖、水產品流通、漁業漁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數字化水平,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促進漁業提質增效、漁民持續增收。

2.2.1 水產養殖數字化

在養殖生產方面,福建省部分養殖平臺通過搭載各類智能養殖系統及檢測系統等現代化漁業生產設備,實現了實時水質監測、智能控制、智能投喂等漁業生產功能。在養殖尾水治理方面,福建省建設了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對水產養殖入海排放口開展業務化監測和監管。目前,全省37家規模以上海水養殖主體和213家規模以上淡水養殖主體全部實現尾水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

2.2.2 水產品流通數字化

福建省建立了“一品一碼”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通過掃描商品外包裝的二維碼即可獲得相應的生產單位、產品名稱、規格、批次等商品基礎信息和質檢信息(質檢報告)等多維度信息[4],有效發揮了數據驅動作用,幫助企業、消費者、監管人員了解并掌握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目前,全省4000多家養殖主體全部納入系統監管,產地水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99.7%,已連續16年保持97%以上,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2.3 漁業漁政管理數字化

漁業漁政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實現了對“人、船、港”的精準化、信息化管理。一方面,福建省為1.3萬艘海洋漁船配備了固定式北斗示位儀(定位終端),創新研發了漁船“插卡式AIS”(防碰撞設備),全省6000多艘大中型漁船實現“插卡式AIS”設備全覆蓋,并依托公眾移動通信網、衛星通信網將漁船信息接入海洋與漁業應急指揮決策支持系統,實現省市縣應急指揮中心、數據中心、衛星和漁船的實時連接。另一方面,福建省建成了漁船動態監控管理系統和福建省漁港視頻監控系統,整合匯聚全省沿海的“人、船、港”信息,形成“一張網”,漁港部署的5G高清攝像頭與漁船數據庫連接,基于影像智能識別船舶類型、是否在冊等信息,實現漁船漁港動態監控和管理,并在漁業防臺風、安全生產、應急處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3 福建省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優勢和存在的不足

3.1 優勢

3.1.1 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為漁業數字化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來,福建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先后制定《海上養殖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加快建設“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 年)》《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強省建設專項規劃》《福建省“十四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福建省“十四五”漁業發展專項規劃》《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等,積極推動海洋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海洋經濟。此外,福建省發揮自貿區和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支持海洋企業和機構開展數字化轉型,鼓勵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和創新,推進海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海洋產業中的應用,促進海洋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2年,福建省數字經濟規模2.6萬億元,占GDP比重近50%,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規模以上企業占比位列全國第三[5],數字經濟帶動福建各產業飛速發展。

3.1.2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漁業數字化提供基礎支撐

數字福建是數字中國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福建省一直走在全國數字化發展的前列。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目前福建省已建成的5G基站達7.1萬個,實現所有鄉鎮和74%以上行政村5G網絡覆蓋[5],數字底座不斷夯實。數據資源方面,福建大數據交易所上線了福建大數據交易平臺,實現了確權、登記、結算、交易、撮合、流通等支撐數據場內交易功能,為福建省建設數據要素流通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20多年來,福建省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不斷完善,出臺實施了《福建省海洋觀測網規劃(2021—2025年)》。目前,137套海洋觀測系統在位運行,近岸海洋預報分辨率提升至500 m,已形成“空—天—岸—?!獫摗币惑w化的立體觀測網,總體規模、精細化水平、智能化水平等處于國內領先。此外,北斗、寬帶衛星等國產衛星系統得到應用,實施了漁船“寬帶入?!惫こ?在全省大中型海洋漁船中推廣應用高通量衛星終端。目前,已在省內5000余艘大中型海洋漁船上安裝高通量衛星終端,實現岸上指令直達海上,破解了海上通信不便、岸—?;ヂ摶ネǖ亩贪?。

3.2 存在的不足

3.2.1 漁業數據匯聚共享體系尚未形成

福建省漁業信息化建設已初見成效,但漁業、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氣象等部門間缺少共享機制和政策,海洋觀測設施共建共享程度不高,許多數據庫只是限于本部門、本單位使用,利用效率低,且容易出現數據重復建設的情況[6]。此外,現有的數據標準不一致,技術規范不統一,存在“數據孤島”“數據煙囪”現象,無法實現漁業數據資源的充分匯聚和高效利用。目前,國家關于海洋數據管理利用、安全規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尚不完善,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等存在一定風險,容易產生數據侵權、濫用、誤用等問題,這也制約著漁業數據匯聚共享體系的形成。

3.2.2 漁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創新不足

漁業數字化的發展離不開應用場景的驅動,福建省目前投入實際生產應用中的數字化技術較少,大多數漁業生產裝備未實現數字化轉型[7],漁業數字化的應用領域還有待進一步拓展。例如,福建省大多數大水面經營者重養殖輕設備,養殖和管理更多依靠觀察和經驗判斷,缺少對水質和魚群健康狀況等相關的信息數據監測,漁業養殖環境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不足[8]。此外,海洋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薄弱,加之漁業集約化程度低,以各自經營為主,導致漁業數字化建設開展困難。

4 福建省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對策建議

4.1 加強政策引導

圍繞數字中國、海洋強國、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各市縣級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包括數字化技術在海洋漁業中的應用領域、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漁業數字化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漁業數字化技術研發和創新等方面。此外,建議落實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海洋漁業融合發展有關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調動遠洋漁業、海水養殖、漁政執法、漁船漁港、休閑漁業等相關單位或機構的積極性,推動海洋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4.2 推廣漁業數字化應用典型案例

積極落實《福建省“十四五”漁業發展專項規劃》“智慧漁業”的發展目標,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漁業融合發展,將物聯網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到水產養殖、加工、冷鏈物流等漁業生產過程中[9]。一方面,加強對海洋信息產業的支持,鼓勵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智慧海洋”建設當中,先行先試、創新探索;另一方面,引導漁業經營主體采納數字化應用場景[10],培育數字化漁業龍頭企業,不斷探索“N個”漁業數字化示范應用場景,以典型示范推動漁業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化與海洋漁業的融合發展。

4.3 推動水產品貿易數字化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整合各方資源信息,對市場信息進行監測和分類整理[11]。在漁業品牌建設方面,通過線上渠道增加品牌內涵的曝光度,引導消費者了解水產品流通各環節,提高品牌效益。支持發展“漁業網紅”、漁業直播基地等產業生態,加強產銷對接和品牌建設,實現漁業養殖由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創造更大增值增效增收空間[9]。在電子貿易方面,依托現有的福州海峽水產品交易中心、連江宏東水產品交易市場、廈門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等,打造福建省水產品電子信息平臺,利用電子平臺收集原料、生產、銷售環節的數據,實時提供水產品供需情況和交易信息,減少交易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7],推動水產品貿易的數字化發展。

4.4 推進漁業數據共享平臺建設

面向漁業主管部門、海洋與漁業執法部門、涉海涉漁企業、公眾等群體,依托現有的漁業數據庫、漁業管理平臺、海洋災害實時監測平臺等,推進福建省漁業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匯聚漁船管理、海洋觀測、安全生產、水產品流通、海上執法等信息資源,形成覆蓋省、市、縣、鄉的海洋漁業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促進海洋漁業數據資源共享和應用,釋放“數字紅利”[10]。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全流程數據收集、實時分析、智慧服務方案的數字化管理。在養殖端,實現養殖水體環境實時監控、餌料自動精準投喂、魚類病害監測預警等,推動傳統漁業向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生產方式轉變[7];在水產品流通過程中,實現從漁業資源投入產品流通各環節的追蹤溯源,保證水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在漁船管理方面,實現漁船進出港實時自動記錄、漁船在港數量實時自動統計、漁港漁船流量實時自動計算等功能[3],保障漁船航行暢通。

猜你喜歡
海洋漁業漁船水產品
漁船
冰島2020年水產品捕撈量102.1萬噸
多數水產品價格小幅下跌
千舟競發
海洋漁業產業結構演變與海洋漁業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基于內容價值的海洋漁業生產管理視頻數據壓縮方法
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行情
國內新型遠洋金槍魚圍網漁船首航
漁船驚魂
《海洋漁業》榮獲第一屆中國水產學會期刊集群(聯盟)優秀期刊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