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2024-01-19 06:21陳國鋒馬德生段慧云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2期
關鍵詞:有機化學雨課堂課程思政

陳國鋒 馬德生 段慧云

收稿日期:2023-05-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06-18

作者簡介:陳國鋒,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有機合成、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馬德生,男,教授,研究方向為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段慧云,女,講師,研究方向為有機合成、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支部黨建+課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22GJJG014);河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有機化學教師黨支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項目(教思政廳函〔2019〕18 號)

摘? ? 要:雨課堂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為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創新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智慧教學平臺?;谟暾n堂的“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將課前導學、課堂互動和課后拓展融為一體,通過“絡合、催化、化合、取代”反應形式,輔之學生主體、合作學習、案例研討、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全方位、全過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賦能課程思政建設潤物無聲,在促進知識傳授的同時實現價值引領,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體驗中達到最優育人效果。

關鍵詞:“有機化學”課程;課程思政;雨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2-0076-04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1]。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高校人才培養理念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伴隨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高等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信息化、智能化已成為深化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創新的必然選擇。2016年,清華大學在線教育和學堂在線共同研發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2],創新引領課堂教學革命,推動混合式教學穩步前進,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實踐,深受廣大高校師生的認可[3-4]。

“有機化學”是高?;瘜W、藥學、材料、環境和生命科學等專業學生必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化學各學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結合前期

“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5],文章利用雨課堂賦能“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改革,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對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化學拔尖創新人才進行粗淺探索(圖 1)。

二、信息化時代下“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建設的不足之處

“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建設要求教師將思政元素自然而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融入到教學的各方面、各環節,在完成專業知識授課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時代下的研究和教學大數據表明,高?!坝袡C化學”課程思政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有機化學”課程授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育人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課程思政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各個高校做到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不斷提升了立德樹人的工作成效。但在具體實施中,部分

“有機化學”授課教師,特別是剛入職的年輕教師受高校評價“指揮棒”(教學指標權重比較小,科研指標權重比較大)的影響,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學投入不足,表現為重視書本知識傳授、淡化專業課育人功能,忽視對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另外,有些專業課教師雖具備課程思政意識,但自身育人能力不足,不能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缺乏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得思政元素不能和教學內容自然融合、輕松轉場,容易形成刻板說教的局面,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

(二)“網生代”學生需求側與“有機化學”課程思政供給側沒有實現同頻共振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給“網生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自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各高校都展開了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新媒體技術成為師生學習、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新時代,學生在學習資源、學習體驗、學習平臺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急速增長,熱衷于新媒體的運用,獲取信息渠道廣泛,價值取向多元化,希望在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一些教師對使用新媒體技術的教學方法不熟練,不了解新時代學生的訴求,沒有做到在“三言兩語”中體現“大義”,沒有做到采用“網生代”學生感興趣、聽得懂、信得過、記得住的方式科學引導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做到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政元素被學生有效接收和內化,同時,強制灌輸和持續反復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被“網生代”學生排斥,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學習需求沒有被滿足,因而“有機化學”課程授課教師的思政供給與學生的期待和需求

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三)“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活動未由“經驗驅動型”向“數字驅動型”轉變

信息化時代,數據的說服力度大于教師原有教學經驗。在傳統模式下的“有機化學”課程“經驗驅動型”教學活動中,教師獲取教學數據的手段和途徑不多,因此,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難點、學習參與度、完成率和學習時長等信息很難被教師全面掌握?!坝袡C化學”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植入以傳統灌輸方式為主,融入手段匱乏,針對性和時代性不強。新時代,推動教育領域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通過大數據來驅動教育改革以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已經成為國際共識。由于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和便捷,互聯網上能輕松獲得想要的知識,翻轉課堂、智慧教學等新的學習方式日益受到學生喜愛,每天產生龐大的個人數據,采用傳統授課模式的教師權威受到嚴峻挑戰。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也逐步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利于改善單一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完善課程思政教學環境,有利于將體現“有機化學”課程特色的,具有說服力、感染力的思政元素和案例融入教學。同時,“有機化學”課程授課教師提升教學技能,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活力,從而促進“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良性發展。

三、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實施舉措

近年來,教師將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應用到“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中,通過“絡合、催化、化合、取代”反應形式,將課前導學、課堂互動和課后拓展融為一體,賦能課程思政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課前導學——問題激發,思政絡合

上課之前,授課教師要鉆研和“吃透”教材,根據教學目標深挖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雨課堂的預習資料推送功能,將慕課及自己錄制的課程插入預習課件內,并將與講課內容有關的科學家人生歷程、科學重器、大國工匠、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等思政資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推送給學生。同時,鼓勵學生自發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教師主導、師生共建的思政元素庫新模式,開闊學生的眼界。

例如,在開學第一課前,將每年全球銷售前200名藥物的詳細信息分享給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將著名科學家的人生歷程介紹給學生,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鼓勵學生勇于創新和批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講到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前,將發現青蒿素的艱辛過程推送給學生,鼓勵學生選擇科研方向要面向國家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要“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同時要提高成果專利保護意識。學生對預習課件中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反饋,教師則根據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做到有效把控課堂。教師通過要求學生完成雨課堂中的主觀題和投票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預習,圍繞創設的問題搜集資料、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通過課前推送學習資料,利用“強制性進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讓“有機化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漸漸走進學生心靈,發生絡合反應,打牢“有機化學”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的基石。

(二)課堂互動——催化助推、思政化合

雨課堂輔助下的課堂教學包括習題、投稿、彈幕、隨機點名等6種課堂互動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催化劑”助推師生有效互動,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課上,教師可通過雨課堂查看學生出勤情況,進行重點、難點內容講解,也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隨機點名提問,實時問答互動,讓學生在情景中悟道、在明理中導行,讓“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活”起來。彈幕功能可增加學生的黏性和參與度,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例如,在講到外消旋體拆分的時候,引入20世紀“三大藥物災難”之一的“反應?!?致海豹肢畸形兒事件,詳細講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告誡學生一定要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不能只看經濟效益,要遵循事物發展規律辦事,要樹立嚴謹、求實、準確的科學態度。隨后講述科學家繼續對“反應?!边M行深入研究,發現該藥物在治療腫瘤方面呈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鼓勵學生用發展和辯證統一的觀點看待問題,認識到作為化學專業的學生有義務、有責任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客觀地宣傳化學,化解大眾的“談化色變”心理。

通過雨課堂上的互動形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構建起了溝通的橋梁,催化“有機化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發生化合反應,讓“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三)課后拓展——知行合一、思政取代

一是教學資源共享。課后,教師通過雨課堂可以繼續讓學生分享教學資源,重溫、鞏固、強化課堂所學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后拓展,實現個性化學習。

二是效果反饋和教育延伸。授課結束后,學生的課堂情況和彈幕頻數的記錄與分析,不僅方便教師及時對課程思政效果不佳的環節進行教學總結和反思,實現教學相長,也有利于教師基于雨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授課信息反饋、授課課件回看、發送課后作業等,將課程思政教育延伸至課后,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如針對課堂上首例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重要有機化學反應(Wolff-

Kishner-Huang,黃鳴龍還原反應)內容講解,課后要求學生在雨課堂以投稿方式談談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給你的感悟和啟示。一位學生這樣寫到:“黃鳴龍先生多次出國求學,又多次回到祖國的懷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國家是我們的母親,說到底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并為之不斷努力,為中國的進步不懈奮斗,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是螺釘也同樣值得?!边@就是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協同精神和育人精神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學生通過課后再次學習吸收,思想境界得到升華,實現了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

三是舉一反三,做到知行合一。教師課下督促學生制作章節思維導圖,濃縮知識結構,培養思維邏輯,提升學習能力,做到舉一反三,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創新創業競賽、工廠實習、教師實驗室開展科研等實踐機會,由點到面踐行“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內容。

四、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方法路徑

(一)建立思政資源庫,豐富融入新形式

圍繞“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目的,以課程內容為基礎,以“真善美”為特征,深入挖掘該課程蘊含的諸如“培養科學家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植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啟發科學興趣,培養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等思政元素,建立動態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資源庫。同時,組織教師結合課程特點,找準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的關鍵點,豐富思政元素融入課堂的新形式,順應新媒體發展趨勢,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將價值引領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好課堂主陣地作用,在“教書”中實現“育人”目的,以期達到最優的育人效果。

(二)探索多種教學方法,貫穿融入3個階段

教學方法是教師、學生和課程內容的橋梁,是教學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直接影響教學質量[6]。為保證課程思政課前導學、課堂互動和課后拓展3個階段具體舉措的實施,教師注重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總結出了適應雨課堂平臺的課程思政建設的4個方法。

1.學生主體教學法

教師遵循“網生代”學生認知規律,利用信息技術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知識背景、學習能力和成長需求的差異,根據課程特點,將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例如,課堂測試成績為出勤成績和學生答題成績的總和;讓每個學生參與思政資源庫的建設,并計入平時成績;通過平時成績加分方式鼓勵學生通過雨課堂投稿或者在班級群推送有機化學相關科普知識,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等。

2.合作學習教學法

利用雨課堂分組功能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利用學生之間的合作和良性競爭來促進學習,以小組成績為評價標準。例如,針對每個章節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錄制小視頻發至班級群以加深記憶,小組成員須合作完成;小組成員互看互評平時作業,找出共性問題后組長反饋給教師,便于課上重點講解。

3.案例研討教學法

教師從課程知識點出發,挖掘思政元素并整理成教學案例。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需求、學生特點和教學習慣,選取案例進行教學,以小見大,并組織學生討論發言,最后總結。例如,在講到課程章節中的有機化學人名反應時,教師針對反應的來龍去脈進行講解,并組織學生討論,談談科學家精神對自己的影響;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如所學課程知識在抗擊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等組織學生討論,理論聯系實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科學素養。

4.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布置任務,組織學生圍繞任務研討、交流和匯報,實現教學的3個階段環環相扣,激發學生求知欲。該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提升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并從中發現自身不足, 自覺制定改進措施,達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上課過程中,教師針對關鍵知識點恰當運用“留白”藝術,讓學生尋找問題答案,提出見解。

針對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方法要體現靈活性、多樣性。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自己的“獨唱”轉變為師生“合唱”,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育人效果。

五、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建設效果

教師通過對2020級化學1班60名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得到了“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反饋(表1)。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激發學習興趣的滿意度、師生互動交流的滿意度、教學改革接受程度和效果的評價還是較高的。

(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育人效果

雨課堂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豐富了“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將課前、課中與課后學習用微信緊密連接,讓學生在自由、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滿足了學生的多元需求,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有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有機化學”課程的興趣,助力思政元素入腦入心。

(二)促進了師生互動交流,變教師“獨唱”為師生“合唱”

雨課堂化難為易,架起師生之間互通、互動的橋梁。該智慧平臺讓師生互動方式更豐富,有效實現了全體學生的“并行討論”,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利用雨課堂開展教學提升了學生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主體性,增強了課程思政的師生協作性, 變教師“獨唱”為師生“合唱”。

(三)數字技術賦能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雨課堂智慧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表現,均記錄在雨課堂數據庫中,教師全程掌握并可導出數據。一系列數據形成了真正的課程形成性評價,規范了“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

六、結束語

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作者直面“網生代”學生特點,順應新媒體發展趨勢,以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為平臺,通過“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方案設計,以及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和有效融入,搭建了課前思政元素導學自悟、課堂思政理念互動交流、課后思政效果知行合一的教學實踐平臺,經歷“絡合、催化、化合、取代”反應,實現了春風化雨般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而如何克服智慧教育平臺軟硬件影響,發揮教師的奉獻精神和教育情懷,更好地面對信息化時代下課程思政教學的各項挑戰,還需高校與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靈活應對,使雨課堂在賦能課程思政教學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

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

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趙盈盈.雨課堂智慧教學模式SWOT分析[J].陜西

教育(高教),2020(4):67-68.

[3]? 陳文林.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76(7):

67-68.

[4]? 梁路,唐艷娟,高麗.基于雨課堂與微信公眾平臺的

“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

(理論與實踐),2022,76(9):60-62.

[5]? 陳國鋒,段慧云,魏超,等.以微信為載體創新有機化

學“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析[J].廣東化工,2021,48

(6):167-168.

[6]? 趙鑫,李森.我國教學方法研究70 年變革與發展[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3):14-21.

■ 編輯∕王力

猜你喜歡
有機化學雨課堂課程思政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雨課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高中有機化學高效性課堂教學的策略實踐研究
有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