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G關鍵技術研發競爭格局與應對策略

2024-01-19 06:55朱光旭李洋陳懌柴姝奇史清江羅智泉
中國工程科學 2023年6期

朱光旭 ,李洋 ,陳懌 , ,柴姝奇 ,史清江 ,羅智泉 , ,

(1.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廣東深圳 518172;2.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廣東深圳 518172;3. 同濟大學軟件學院,上海 200092;4. 鵬城實驗室戰略與交叉前沿研究部,廣東深圳 518055)

一、前言

數字經濟以數據為要素、網絡為載體,豐富了經濟發展的內涵,帶來了經濟的新增長;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經濟形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并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約為50.2萬億元,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隨著數字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移動通信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將發揮經濟社會信息流通“主動脈”的作用,支持智能連接、創新融合貫穿至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充分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當前,第五代移動通信(5G)正在開啟萬物互聯的新局面,我國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5G網絡并在設備研制、網絡優化等方面處于技術領先位置,實現了工業、農業、交通、物流、能源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場景下的5G廣泛應用[1]。也要注意到,新型業務場景對通信網絡提出了更多的特性訴求、更高的指標需求,在5G網絡仍在持續演進的同時,有必要著眼未來數字經濟社會的網絡應用需求,適時規劃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即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發展。實際上,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成立了IMT-2030(6G)推進組,集聚網絡運營商、設備商、高校和科研機構等“產學研”力量,聯合開展6G技術研發。目前,全球6G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僅初步形成了6G愿景目標、應用場景、基本指標等的設想及論證。

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對6G技術演進提出了全新要求,如更高的頻譜效率、更低的時延、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可靠性、更智能的網絡與終端,以匹配未來智能交通、物聯網、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場景的應用需求。在5G實現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跨越[2]的基礎上,6G將實現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躍遷[3]。6G和數字經濟之間存在互促和依存的關系。一方面,數字中國建設依賴6G引領。與5G相比,6G帶來的不僅是網絡質量、傳輸能力的提升,更是感知通信、內生智能、“空天地”一體化網絡覆蓋等的智能融合,將賦能工業、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為數字經濟發展變革提供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發展、新業態涌現、生產方式升級也驅動6G朝著跨領域協同、“細智高精”方向邁進[4]?!叭藱C物”將共同主導跨領域的協同生產,高精度、高可靠、高實時的通信需求驅動6G技術發展。

從文獻檢索可見,已有6G研究重在探討6G的愿景、挑戰與機遇,實現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大規模連接的技術目標[5,6],可能對6G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技術(如太赫茲通信、人工智能(AI)、語義通信)[7]。然而,圍繞6G的通信、網絡、安全等關鍵技術方向,梳理研發進展并研判發展競爭力,未見報道。針對于此,本文從無線通信、智能網絡、信息安全3個維度出發,梳理6G關鍵技術的原理和發展現狀,評估我國在這些關鍵技術方向上的國際競爭力,從而明晰6G關鍵技術研發競爭格局,精準提出我國發展應對策略。

二、6G無線技術研發進展及競爭力研判

6G無線技術是實現6G部署應用的核心關鍵,相關研發工作已在快速推進,以無線AI技術、超大規模天線技術、太赫茲通信、智能反射面(IRS)、通信感知一體化(ISAC)等為重點方向。

(一)無線AI技術

6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將開啟萬物互聯、深度融合的新階段。與此同時,AI技術再次經歷爆發式發展,正在賦能諸多行業。受到6G、AI發展熱潮的驅動,無線通信與AI技術趨向深度融合并產生新技術——無線AI,集中在AI賦能通信[1]、通信賦能AI[8]兩個方面:前者指利用AI技術改進現有無線通信系統,使無線通信在深度上實現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廣的連接,涉及無線通信的物理層(如信道估計)、鏈路層(如資源分配)、應用層及網絡層(如網絡熱點內容預測);后者指利用無線通信網絡傳輸AI服務和智能應用所需的數據,在粒度上實現網絡級的泛在智能,又可細分為集中式學習、分布式學習。

自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手機配置了專用的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為6G時代大范圍應用無線AI技術提供了硬件層面的支持。為了規范AI模型的更新和相關數據的獲取過程,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中加入了網絡數據分析功能,支持數據收集和分析;在RAN和SA工作組中分別設立了研究專項,開展數據采集與模型傳輸研究。這些工作也為無線AI的標準化確立了基礎。

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成熟,AI產業具有了相當的規模。無線通信系統即將進入6G時代,將大幅提升面向AI的開放度和支持度。無線通信系統的多個模塊將被無線AI模塊取代,已成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無線AI技術擁有廣闊的產業前景。

(二)超大規模天線技術

隨著天線、芯片集成度的不斷提高,在不增加尺寸和質量且功耗可控的前提下,天線陣列的規模將持續增大。超大規模天線是在大規模天線基礎上的進一步演進。

部署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應用IRS、平面透射表面、納米天線陣列[9]等新材料 / 新結構,引入新的信號處理方法,將提供具有極高空間分辨率和處理增益的空間波束,提高網絡的多用戶復用能力和干擾抑制能力,獲得更高的頻譜效率和更高的能量效率。超大規模天線陣列(見圖1)具有極高的空間分辨能力,能夠實現三維精準定位、目標空間姿態信息獲取,具備在三維空間內進行波束調整的能力。

圖1 超大規模天線技術應用示意圖

(三)太赫茲通信

太赫茲波指頻率位于0.1~10 THz范圍的電磁波,在整個電磁波譜中位于微波和紅外波頻段之間;具有超大帶寬的頻段資源可供利用,支持超高的通信速率。太赫茲通信即以太赫茲頻段內的載波實現無線通信的技術,被視為實現6G太比特每秒通信速率的空口技術備選方案,有望應用到全息通信、微小尺寸通信、超大容量數據回傳、短距超高速傳輸等高速通信場景。此外,基于太赫茲通信信號的超帶寬特性,應用至網絡和終端設備的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感知成像等,也是潛在的拓展方向。

早在20年前,國際上就啟動了太赫茲技術研究。國內研究起步稍晚,但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代表,正在積極開展相關工作,也以多種形式進行互通協作,共同推動太赫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目前整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在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究方面,國內外的重點還集中在核心技術、共性技術攻關上,而對實際應用場景、通信系統環境適應性等的考慮有所不足;與未來多樣化通信場景需求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尚不能滿足產業化和大規模部署的要求。因此,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究還需著重關注并攻克實時性、空間復用、低功耗、遠距離、工作環境等要素。

(四)智能反射面

IRS是近期發展的技術,支持實現6G無線通信系統智能且可重新配置的無線信道環境[10]。通常,IRS是由大量無源反射元件組成的平面,每個反射元件都能獨立地對入射信號產生可控的振幅以及相位變化(見圖2);在無線網絡中密集部署IRS并智能協調產生的反射,即可靈活地重新配置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無線信道,以實現所需的分布。IRS為實質性解決無線信道衰減和干擾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無線通信容量及可靠性的顯著改進。

圖2 IRS部署示意圖

近年來,國內在IRS方面開展了較大規模的研究,整體處于世界先進水平。2021年,我國主要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分別針對3.5 GHz頻段、2.6 GHz頻段、毫米波頻段完成了IRS技術的5G外場測試。IRS理論研究在多個細分方向也較為深入。也要注意到,在目前的研究中,IRS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反射及投射能力,但能力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超表面材料方面,半導體工藝較液晶工藝更為成熟,但成本偏高;在智能控制方面,IRS只能被動接收信號而無法主動感知周邊信道環境以及定位終端與用戶位置,實時控制能力仍待增強。未來,需針對IRS基礎理論、部署頻段、硬件成本、組網架構、調控算法等開展深化研究。

(五)通信感知一體化

ISAC泛指在無線網絡中將傳感和通信功能整合為一體的設計,以提高稀缺頻譜和無線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進而通過傳感輔助通信、通信輔助傳感[11]實現互利共贏。與傳統的無線網絡相比,ISAC可以利用無線基礎設施以及有限的頻譜、功率資源進行通信和傳感,從而以較低的成本提高系統綜合性能。

ISAC概念首次出現在2018年“全球通信會議”,依托較為成熟的基礎技術條件,已在工業界快速獲得初步應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機構積極跟進,將ISAC視為6G的重要技術方向之一,相應產業發展水平與國際主流同步。然而,ISAC尚處產業發展初期,在開啟大規模商用之前還需要解決理論、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諸多挑戰;在空口技術、組網架構、協同感知、硬件架構、原型系統、仿真評估、標準化方向也需開展持續研究。

三、6G網絡技術研發進展及競爭力研判

6G網絡技術是支持6G部署應用的重點內容,將深度融合通信、信息、大數據、AI、控制等技術,成為構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連接的“中樞”,支持開啟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

(一)分布式網絡技術

6G網絡將采用集中控制式與分布自治式融合、集散共存的新型網絡架構[12],以在大規模復雜組網環境下實現網絡資源和網絡能力的優化調度。分布式網絡架構涉及多類技術,如去中心化的星際文件系統、支持快速查找及訪問的分布式哈希表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等。區塊鏈技術憑借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等技術特性,在5G發展階段已有應用探索,即利用區塊鏈思維增強網絡拓展、網間協作、安全與隱私保護等能力。

區塊鏈技術是6G分布式網絡的重要機制,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水平未能進入國際前列,也沒有形成反映技術發展趨勢的區塊鏈3.0項目。在技術研究上,國外更加關注基礎架構層次的問題,如互操作性、可擴展性等,而國內更關注技術應用。未來,我國需要加強人才培養,改善技術研究和應用環境,更均衡地發展全產業鏈。

(二)“空天地”一體化組網技術

在6G時代,天基(高軌 / 中軌 / 低軌衛星)、空基(臨近空間 / 高空 / 低空 / 飛行器)網絡將與地基(蜂窩 / 移動熱點 / 有線)網絡深度融合,組成“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實現全域、全時段的網絡覆蓋[12]?!翱仗斓亍币惑w化網絡不是天基、空基、地基網絡的簡單互聯,而是在系統層面實現地面與非地面網絡的全面一體化,在體制、協議、網路、業務、終端等層面實現深度融合(見圖3)。

圖3 “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體系結構

衛星互聯網是6G“空天地”一體化的關鍵。發達國家布局較早,已全面開始星座建設,如星鏈工程的在軌衛星已超過5000顆,開始面向世界主要地區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2020年,我國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范疇,當前仍處于前期規劃與試驗階段。衛星互聯網產業鏈長、保障要求高,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資源投入、發射保障。我國應增強產業鏈上游的研發制造水平、基礎原材料的供應能力,提高下游用戶端的應用開發水平,通過快速迭代以優化下游用戶端解決方案。

(三)內生智能網絡技術

機器學習、AI技術將在6G端到端網絡的設計、部署、運營階段中發揮決定性作用[13]。內生智能在6G網絡架構內部提供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模型推理、模型評估等AI工作流的完整運行環境,將AI服務所需的算力、數據、算法、連接與網絡功能、協議、流程進行深度融合,支持AI能力按需編排,為高水平網絡自治、多樣化業務需求提供智能化基礎能力[14]。6G將構建開放融合的新型網絡架構,不僅增強管道連接的性能,更要實現從傳統的云AI向網絡AI的轉變。內生智能網絡對內能夠利用AI來優化網絡性能、增強用戶體驗,對外能夠為各行業用戶提供實時AI服務。

相比于美國6G研究組織在云原生技術和生態體系方面的進展,我國在內生智能以及云和6G融合方面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發達國家保持著整體發展優勢,以高質量研發、高質量人才、AI芯片、投資融資環境等為基礎優勢。我國僅在超級計算機、AI應用、大數據等方面具有應用層面的優勢。面向未來發展,產業界面臨著網絡智能化技術體系標準不統一、核心基礎算法研究不足、訓練數據不開放、必要的驗證環境缺乏等迫切問題,需要著力破解。

(四)算力網絡技術

算力網絡以網絡為中心,將計算、存儲能力視為可調動的資源,強調算力資源的評估、交易和調度[15]。在網絡和計算深度融合的趨勢下,網絡演進需要網絡和計算相互感知、高度協同,算力網絡將實現泛在計算互聯,云、網、邊高效協同,據此提高網絡和計算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實時準確的算力發現、靈活動態的調度服務、具有一致性的用戶體驗(見圖4)。

圖4 算力網絡架構

目前,我國在芯片與計算領域面臨著較大發展壓力。一方面,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常態;另一方面,算力的來源是芯片,而芯片成為我國科技領域發展受制于人的主要問題。因國際局勢變化帶來的供應鏈安全問題、計算成本激增問題,成為我國計算相關產業必須面對的發展困境。發展算力網絡,除了依靠通信技術進步,也需在計算相關產業積極布局,盡快破解“卡脖子”環節。

此外,我國異構計算產業布局亟待完善。異構計算相關產業是算力網絡落地應用的關鍵環節,而國內在異構計算相關的加速器、編譯器、工具鏈等基礎能力上投入不足,導致產業成熟度整體不高。網絡、計算產業融合不深,仍處于簡單疊加狀態,如設備之間的交互接口、信令協議等標準尚不統一,難以支持算網資源的靈活調度與高效融合。

四、6G安全技術研發進展及競爭力研判

6G安全技術是實現6G網絡大規模商用的前提和重點,按照網絡中生效的層級可分為物理層安全技術、網絡層安全技術、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我國在6G物理層安全技術探索和研發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在網絡層安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技術方向仍處于追趕狀態,整體呈現“硬強、軟弱”的發展特點。

(一)物理層安全技術

物理層安全技術主要基于信道本身的物理性質來防止信息遭到監聽或破壞。無線物理層安全技術作為保障6G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為6G業務提供低復雜度、高能效的輕量級安全防護機制。① 超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可為6G網絡提供更高的頻譜效率、能量效率和靈活性,應用波束賦形、基于人工噪聲插入的干擾等方式提升物理層通信的安全性[16]。② IRS技術采用可編程新型超材料,通過數字編碼對電磁波進行主動的智能調控,從而突破傳統無線信道的不可控局限性,實現信道精細化感知和信道定制化生成;克服傳統通信安全范式下因電磁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操控性帶來的保密信息易泄露、面臨復雜干擾等問題,改變現有“外掛式”無線通信系統安全機制造成的通信與安全掣肘、能效低下的情況,提升網絡的整體安全性能。③ 可見光通信(VLC)技術是使用可見光作為信息載體的新型無線通信方式、具有獨特安全特性的輔助通信手段,光保真技術的發明推動了VLC技術的實用化[17];利用可見光無法穿透遮擋物、對電磁不敏感的特點,有效避免傳輸信息被外部惡意截獲,可作為射頻通信以外的一種輔助性通信技術。④ 太赫茲通信技術處于電子學向光子學過渡的領域,兼具波通信不易受影響、光通信指向性良好的特點,可實現更好的保密性以及抗干擾、抗截獲能力。

我國在電磁超材料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早,具有較好的平面透射陣列產業化基礎。超大規模MIMO技術與之密切相關。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啟動電磁超材料標準化工作,目前實現了超材料底層技術的專利覆蓋,為利用超大規模MIMO實現6G物理層安全筑牢基礎。IRS賦能物理層安全技術由我國科學家率先提出,獲得了其他國家跟進研究,但實用化面臨著硬件、測量等方面的挑戰[18]。我國VLC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一批實質性研究成果,在系統帶寬、安全實時傳輸、離線傳輸速率等指標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受制于材料水平,VLC設備小型化困難,僅支持單點對單點傳輸,缺少專用集成電路[19]。我國在太赫茲通信技術研發方面部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但太赫茲通信系統的規?;瘧萌源嬖谔掌澠骷w積較大、集成度不高、發射功率有限等難點。

當前,物理層安全技術面臨的現實難題是功能實現對半導體材料及集成電路工藝、先進天線技術、系統資源分配優化、信道建模方法等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1]。為此,物理層安全理論可依托我國5G發展積累的優勢基礎予以突破;在硬件開發和產業化方面,推動關聯領域開展跨學科、跨行業合作以實現“產學研”協同;面向我國龐大的安全通信市場需求,依托齊全的產業鏈來實現相關產業的快速高效發展。

(二)網絡層安全技術

網絡層支持實現兩個網絡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6G 網絡的連接密度將達到1×107個連接 /km2,傳統安全技術難以承擔如此負荷的監控與防御任務,使6G網絡層安全面臨極大挑戰。① 無線AI技術通過學習網絡數據、業務數據、用戶數據等,實現安全能力彈性編排、全局資源調動與精確風險控制等功能,提升網絡安全產品中威脅情報的自動化部署能力和安全能力自適應水平,充分匹配外部和內部威脅的復雜變化。② 區塊鏈技術能夠適應6G 網絡架構趨于去中心化、與現有中心式架構兼容共存的組織形式。在新型網絡架構的驅動下,6G信任模型可適應性地引入去中心化模式,構建更加包容的多模態信任模型,同時支持中心式、第三方驗證 / 背書的信任模式,基于去中心化的多方共識模式。③ 輕量級接入認證技術面向6G網絡多域異構互聯、海量多源終端隨機接入、跨域交叉認證與可信訪問、通信低時延等特點及應用需求,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設計輕量級接入認證協議;簡化協議字段,引入跨域多身份統一管理、終端跨域接入的信任傳遞、海量差異化終端接入識別等功能,實現多認證體制下海量6G網絡設備和用戶的跨域隨機接入。

國外在討論6G與內生安全時更針對專長方向,注重特定技術或策略,如6G內生安全在衛星網絡[22]、去蜂窩通信網絡[23]中的應用。相比之下,國內側重于整體架構研究,如提出了具有內生安全特性的改進型網絡架構以及相應的核心技術[24]。未來,可快速把握AI與網絡安全在技術、數據、模型等層面的最佳結合點,盡快形成網絡安全領域的“技術差”“應用差”,建立對抗技術博弈優勢,掌握網絡空間發展的主動權。以國家實驗室等優勢機構為依托,構建網絡安全攻防對抗靶場,通過科學評估、技術挑戰賽、測試驗證等形式推動網絡層安全技術發展;重視基礎科學突破對安全領域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如密碼學理論進展將對高效接入認證協議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三)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

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位于物理層和網絡層之上,也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防止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的任務。在6G網絡場景下,無線通信將與移動計算技術結合,相應數據具有多源異質、跨域訪問、信任體制多樣的特點,網絡將訪問更多用戶的隱私信息。這就驅動網絡對隱私信息的精準感知與動態度量,隱私保護機制的優化組合與按需保護,網絡分治、自治和安全計算等提出了較高要求。6G網絡具有多網融合特點,基于網絡切片技術的資源分配策略能夠保障數據的可信共享與安全交換。信息流轉路由控制、跨境 / 跨系統數據傳播管控、面向資源切片的流轉監測等功能,為大規模數據的監測與資源調度提供了技術支撐。此外,對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也是重要的保護方式,而隨著量子計算理論的發展,部分經典模型下的計算困難問題可在量子計算模型下進行有效求解,也使現有的密碼算法面臨嚴峻的挑戰。需要考慮采用抗量子攻擊密碼來保證6G網絡的安全性。

從國際網絡安全市場的角度看,美國企業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市場規模、技術實力、產品性能、服務水平上領先其他國家的企業。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產業規模較?。ㄔ趪H市場份額中的占比不到10%),而從業公司超過2000家,相應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我國在量子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但其中的抗量子密碼算法方向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未來6G的發展情境下,采取“產學研”協同并突出市場需求驅動,開展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研究、新興關鍵技術研發和標準化工作,以盡快達到國際發展前沿。

五、6G關鍵技術研發建議

(一)技術攻關

開展關鍵技術創新,前瞻布局無線通信、網絡架構、安全保障等研究,增強基礎理論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當前在役的5G網絡,其自主優化、自主維護能力亟待優化和加強。應在無線AI、大規模陣列天線、智能感知與自適應控制等無線核心技術方向上予以突破并盡快實現產業化應用,以AI、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為導向,推動6G無線技術盡快從實驗室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

5G聚焦增強移動寬帶服務,而對于海量物聯網設備接入,高可靠、低時延服務等應用的支撐力度不足。完善6G網絡技術發展的頂層方案及規劃,在分布式網絡、“空天地”一體化組網、內生智能網絡等核心方向上開展重點攻關。以提升網絡能力為直接目標,構建適配多樣化應用需求的網絡開放平臺,以6G網絡能力的跨越式發展來服務全行業、全場景的業務需求。

5G的網絡安全、用戶隱私保護等能力有所不足,存在對抗安全隱患。6G網絡中將有海量的異構終端,對高精度接入且可信的保障要求高,需要構建6G網絡內生安全可信體系。重點開發以超大規模MIMO網絡架構、IRS、VLC等為主要內容的6G安全內生技術,推動區塊鏈安全技術、軟件定義網絡等安全應用的深化發展。

(二)保障支撐

在創新保障方面,增強6G技術支撐能力,通過戰略引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等方式推動6G技術及標準研究。注重6G網絡終端、框架、軟件安全方面的技術升級,促進6G技術創新、標準制定、技術保護的統籌發展。實施科技專項牽引,支持高校、企業、科研院所聯合開展6G技術研發,突出實踐與驗證,避免技術發展過度理論化。

在產業支撐方面,圍繞6G技術發展和應用創新,支持新型感知網絡、新型能源、車輛網賦能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發展。建設6G網絡示范項目,開展無線農業、低空經濟、遠程醫療等互聯網示范應用。推動各行業開放數據接口,激發數據應用和服務需求,支持數據驅動型應用研發,加快技術產業化進程。

在擴大內需方面,結合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實際,挖掘行業和個人用戶對6G業務多樣化的需求以提高相應消費潛能。培育新型內需體系,鼓勵以6G網絡為基礎的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探索,利用6G技術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在人才保障方面,建議實施靈活高效的人才引進、培養、評價及激勵政策。通過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青年科研人才發展提供優質平臺;設立人才儲備庫,實施面向青年人才的“揭榜掛帥”項目模式。構建協同創新模式,實施技術挑戰賽制,吸引各方面人才參與6G發展生態建設。

(三)國際合作

提高6G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深化6G核心技術研發及數字經濟發展,需要與全球通信產業開展密切合作。建議國內運營商、設備商積極參與或組建國際聯合研發團隊,國內高校與海外高校開展科技交流和合作研究。積極參與6G國際標準制定,擴大我國6G標準方案的國際影響力,避免國內國際相關標準及產業的分裂。

參與完善數字貿易規則,秉持互利共贏原則,推動建立公平透明的國際數字貿易規則體系。圍繞6G關鍵技術構建基礎共性產業體系,聯合開展跨境示范研究和應用,共同推動6G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進程。優化全球供應鏈布局,共享信息基礎設施,拓展6G數字經濟應用的新場景。

利益沖突聲明

本文作者在此聲明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財務沖突。

Received date:August 3, 2023;Revised date:November 28, 2023

Corresponding author:Zhu Guangxu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from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g Data. His major research field i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mail: gxzhu@sribd.cn

Funding project: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Research on National Grain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Dual Circulation”(2022-XBZD-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