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的路徑研究

2024-01-19 22:58李梅蔡愛軍
鐵軍·縱橫 2023年12期
關鍵詞:鹽城風電新能源

李梅 蔡愛軍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能源安全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當前,鹽城把建設綠色能源之城作為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鹽城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布局鹽城新能源產業,高質量建設綠色能源支撐。

一、鹽城打造綠色能源之城的基礎

鹽城東臨黃海,區位優勢明顯,風光資源稟賦豐厚,新能源產業基礎扎實,多重發展戰略疊加,為建設綠色能源之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優勢突出的先天條件

鹽城在資源稟賦、要素集聚、發展戰略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為建設綠色能源之城提供了先天條件。

一是風光資源異常豐富。鹽城擁有582公里海岸線,683萬畝沿海灘涂,具有巨大的風光資源。全市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接近8米/秒,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可達3000-3600小時,是江蘇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沿海風電可開發總量占江蘇風電可開發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另外,鹽城是江蘇太陽能資源富集之地,年太陽輻射總量達1400至1600千瓦時/平方米,年平均光照時間在2280小時左右,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200小時左右。無限的風光資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先天條件,也為建設綠色能源之城提供了無限可能。

二是區域優勢不斷凸顯。隨著高鐵的全面開通,鹽城全面邁入高鐵時代,加速改變了鹽城區域發展格局,“1+8”高鐵布局使鹽城成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高鐵樞紐。鹽城四個港區全部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南洋國際機場開通韓日全貨機航線,覆蓋國內千萬級樞紐機場。伴隨交通條件的改變,鹽城區位優勢不斷突顯,鹽城成為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之一,獲批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韓(鹽城)產業園或國務院批復設立,一批優勢資源正不斷涌現鹽城,為綠色能源之城建設提供了優勢資源要素。

三是重大戰略疊加融合。目前,鹽城面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江蘇沿海發展等重大戰略疊加融合,這些重大戰略機遇為鹽城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連接東北亞和長三角兩大市場的重大樞紐,建設長三角北翼能源高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有力的支撐。而且,鹽城是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國家海上風電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良好的品牌優勢為未來鹽城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二)千載難遇的時代機遇

“雙碳”目標新使命、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為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提供了千載難遇的新機遇。

一是“雙碳”目標賦予了鹽城綠色能源之城新使命。習近平同志代表中國向世界做出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半p碳”目標的提出賦予了鹽城新的使命。近年來,鹽城大力實施“風電與光電立體布局、開發與制造聯動發展”戰略,自覺將自身的產業有機融入世界產業鏈條,強化新能源風電光伏領域龍頭領軍企業招引,全力拉長新能源產業鏈條,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半p碳”目標賦予了鹽城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新的使命,也為鹽城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遇。

二是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賦予了鹽城綠色能源之城新動力。根據世界能源發展新格局、新趨勢,我國審時度勢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全面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將全面推動我國能源產業從傳統化石能源向綠色新能源轉變。鹽城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布局早、規模大、體系全、配套優,必將在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背景下獲得更快發展。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也必將為鹽城綠色能源之城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

三是“雙循環”發展格局賦予了鹽城綠色能源之城新空間。為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著眼新發展階段,適時提出了“雙循環”發展格局?!半p循環”發展新格局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要求能源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挖掘和釋放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另外,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要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融入國家大循環格局,在國際范圍內擴大新能源產業供給鏈和產業鏈。當前,鹽城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占全球十分之一,光伏產業在全球市場具有顯著優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空間,加速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三)初具規模的產業根基

經過多年的深耕厚植,鹽城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產業規模不斷增大,產業集群加速形成,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產業配套不斷完備。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增大。截止2022年底,全市共有新能源規上企業157家,其中晶硅光伏產業鏈規上企業69家,包括光伏裝備企業44家,光伏發電企業25家。157家新能源規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1501億元。截止2023年6月底,鹽城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17.8萬千瓦,其中新能源總裝機、風電裝機規模列全省第一,光伏裝機規模列全省第二?!笆奈濉蹦?,全市海上風電規劃容量3297萬千瓦,光伏規劃容量2710萬千瓦,超過全省70%。

二是產業集群加速形成。近年來,持續推進光伏產業集群化發展和風電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東臺、大豐、射陽、阜寧、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大新能源重點板塊,重點打造晶硅光伏、風電裝備兩條地標產業鏈,加快向科技研發、檢驗檢測、運維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攀升,打造全球新能源產業基地。天合光能、阿特斯、協鑫、潤陽、悅陽、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龍頭裝備制造企業竣工投產。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上海電氣、中車電機、中材科技、時代新材、京冶軸承、長風海工等一大批風電裝備企業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三是技術創新不斷突破。近年來,鹽城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建設重大創新平臺,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相繼建成了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中車電機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海上風電實訓平臺、風電領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省內CIGS-BIPV項目等多個項目成為國內、省內“首個”創新示范工程。風電產業和光伏產業方面多家企業獲得幾百項發明專利。

四是產業配套不斷完善。鹽城一方面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一方面持續完善產業配套。據統計,“十三五”期間,鹽城累計完成電網基建項目142個,總投資152億元,建成投產500千伏濱響、豐匯、九龍口輸變電工程,220千伏電網分為南、北兩片運行,形成安全可靠的環網結構。全力推進500千伏沿海二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海上三峽”輸電平臺,推動傳統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演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鹽城新型電力系統,充分保障海上風電向中遠海域拓展、大規模連片開發的需求。另外,鹽城及時出臺了《鹽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規劃》等產業配套政策,推進新能源產業有序發展。

二、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的短板

鹽城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產業鏈、要素保障、消納能力、交易機制等方面也面臨著一些短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綠色能源之城建設。

(一)產業鏈條不夠完善

當前,無論是風電產業還是光伏產業,產業鏈都存在一定的短板。風電產業鏈方面,一些核心零部件還不能實現自足。例如,配套大兆瓦機型的主軸軸承和變流器的核心部件國內不能自主生產,需要高度依賴國外進口。光伏產業鏈方面,鹽城主要還是集中在裝備制造環節,研發設計、檢測檢驗、運維服務等環節都相對薄弱,缺乏核心競爭力。另外,全市新能源企業中絕大數企業自身沒有研發中心,公共研發、檢測、認證服務平臺也嚴重缺乏,這些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要素保障亟待加強

新能源產業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對人才、配套設施、物流、資源約束等方面的要素保障要求非常高。但是,從鹽城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來看,新能源產業要素保障亟待加強。例如,人才要素方面,高層次管理人才、研發人才、特種設備操作維護人才都相對缺乏。本地高等院校在新能源產業培養方面相對滯后,不能有效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配套設施方面,由于施工技術要求高、投資成本大一級自然環境的言行,風電產業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物流要素方面,由于內河航道等級以及一些縣市區道路條件限制,一些大型風電設備運輸出現嚴重困難,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三)消納能力亟需提高

鹽城新能源產業不僅面臨著大規模開發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消納能力的挑戰。一方面,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增大,而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消納體系不完善,電網消納能力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電網消納能力方面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電網建設相對滯后。配套接網工程和電網加強工程建設進度明顯滯后于新能源本體工程建設進度。二是輸送能力相對不足。由于配套電源建設滯后或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限制,鹽城新能源電力輸出的供給能力大于江蘇電網北電南送的運輸能力,電力輸送存在一定的缺口。

(四)交易機制有待創新

隨著電力市場化建設深入推進,傳統電力市場交易機制不能滿足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亟待進一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創新市場交易機制。由于電力中長期市場交易電量不斷擴大,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火電平均上網電價水平,對新能源企業“保量不保價”部分電量盈利空間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當前,新能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模式還不夠明確,新能源發電企業僅能作為輔助服務費用分攤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三、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的路徑

放眼未來,鹽城應根據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結合自身實際,準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瞄準新能源產業技術裝備前沿,按照高端、集聚、多元、協同原則,積極構建“風光火氣氫”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綠色能源之城。

(一)優化總體布局,建強載體平臺

綠色低碳是國際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符合世界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鹽城應結合綠色能源之城建設目標,從全市能源稟賦、產業根基等方面綜合考量,不斷優化全市新能源產業總體布局。首先,按照定位明確、產業明晰、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要求,在全市域構建新能源產業空間協作體系。圍繞風電和光伏兩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和光伏產業集群兩大優勢產業集群。其次,按照各縣市區現有新能源產業發展實際,優化建設大豐風電產業園、阜寧風電裝備產業園、射陽新能源及其裝備產業園、東臺風電產業園、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光電產業園、濱海風電產業園、響水風電產業園、建湖光伏產業園等八大園區,為鹽城建設綠色能源之城提供高質量載體平臺。

(二)做強風光產業,突出競爭優勢

風電產業和光伏產業是鹽城新能源產業的優勢。鹽城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進一步做強兩大產業,突出競爭優勢。風電產業方面,加快推進研發設計、裝備制造、風場開發、工程安裝、運維服務等風電全產業鏈建設,推動傳統風電產業向高附加值環節躍升。根據風能資源分布,有序推進近海、遠海風能開發。圍繞高端產品、關鍵技術和缺失環節,聚焦風電產業鏈重點發展領域,加大龍頭企業招引力度,積極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光伏產業方面,推動光伏發電多元開發模式,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有序發展集中式光伏。創新“光伏+交通”、“光伏+建筑”、“光伏+農業”、“光伏+旅游”、“光伏+工業”等新型應用模式,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發展光伏智能制造和光伏裝備制造,推動光伏裝備制造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三)瞄準未來方向,拓展產業空間

鹽城應瞄準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加快布局培育儲能、氫能等未來產業。儲能產業方面,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電網側儲能合理布局、用戶側儲能項目建設,推動儲能多元應用。創新儲能商業模式,推動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輔助服務市場。規劃儲能園區建設,招引國內外龍頭企業,全力打造集材料生產、設備制造、儲能集成、運行檢測為一體的儲能全產業鏈。氫能產業方面,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優化氫能產業空間布局,圍繞氫氣制備與提純環節、儲運環節、氫燃料電池環節,加大招引氫氣制備與提純制造設備、低溫液態及高壓氣態儲氫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制造等核心環節的重點企業,夯實氫能產業發展根基。

(四)完善配套設施,增強服務能力

聚焦新能源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環節,以成套化、智能化、高端化為目標,以現有電力電器裝備制造企業為基礎,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持續優化自主配套業務服務,增強配套服務能力。電力配套產業方面,積極招引國際國內知名電力電氣行業龍頭企業,重點發展高壓輸電電纜、智能變電站、配電變壓器等輸變配電電力系統與裝備,推動輸變配電裝備產業鏈群高質量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方面,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綜合服務體系,打造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全力發展一體化功能、效能管理、售電運營、充電服務、電能托管等綜合能源服務模式,加快形成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新業態。

(五)推動多元創新,增強發展動力

創新是第一動力。鹽城應推動新能源多元創新,拓寬新能源應用場景,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海上風電方面,推動海上“能源島”、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實現海洋資源綜合高效利用。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在全國率先啟動遠海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光伏方面,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開發光伏一體化( BIPV)項目、“光伏+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等“光伏+”項目,延伸光伏產業鏈條。市場交易方面,加快建設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平臺,創新分布式發電直接交易產品,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交易試點建設。堅持數字賦能,加快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新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與新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和創新運用。

(六)強化要素保障,筑牢基礎支撐

緊緊圍繞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實際,加快補齊要素保障短板?;A設施方面,加快推進新能源接網工程,優化新能源接網管理流程,構建靈活調度體系,打造堅強智能電網,持續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和能力。服務體系方面,聯合國內外新能源領域領先的行業領軍企業、高端研發機構,聚集創新要素,打造高層次創新平臺,打造特色專業孵化器,搭建技術創新聯盟,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融資、物流、用能等生產經營性成本。人才引培方面,緊扣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面向海內外招引優秀新能源人才和團隊。依托鹽城工學院、鹽城師范學院等高等院校,開設新能源專業,采取委托培養等方式加快補齊人才短板。作者單位:中共鹽城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王涵

猜你喜歡
鹽城風電新能源
從鹽瀆到鹽城——鹽城命名記
非遺鹽城
三個關鍵詞,讀懂鹽城這座城!
“東方濕地之都”——鹽城
海上風電躍進隱憂
分散式風電破“局”
風電:棄風限電明顯改善 海上風電如火如荼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重齒風電
“新能源門”的背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