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建構的實踐探索

2024-01-20 17:14陳晶?胡朝暉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6期
關鍵詞: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實踐探索

陳晶?胡朝暉

摘 要:學習共同體是一種超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將教學資源、個體經驗、研究成果、專業知識等通過共同學習和實踐,構成一個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圍,共享知識與信息,產生合作和實踐創新的氛圍與機制的組織。學習共同體使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建立一種有共同愿景的理想文化,成為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學習型英語共同體,可以推動教師的英語學科成長與學生個性成長。

關鍵詞: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陳晶,胡朝暉,福建省福州金山中學。

“學習共同體”是由具有共同理念的教師組成的團隊,他們相互協作,共同探索,不斷改進教學實踐,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習共同體倡導者佐藤學說過,學習共同體有三要素:一是符合學科學習的本質,二是構建相互傾聽關系,三是展開高層次的思考和探究。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許多學校都進行了教育改革,建立了有效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力求透過有效學習共同體的建立,針對性地解答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實際問題,從各種角度分析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特點以及合作對共同體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意義,從而推動英語教師自身的發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科學研究能力,順利推動素質教育。

一、建構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作用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由具有同樣興趣愛好和學術志向的教師自主形成的,以提升學科素養,促進教師學科成長為宗旨的教育組織。要推動教師英語專業師資的培訓,就必須走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學科成長路徑,以凸顯教師學習共同體的自身特色。而英語教學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重點表現在課堂教學上,既與教師知識水平相關,又與教師的英語素質有關。通過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立,促進學科素質的提高,實現學科成長,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獲得更有效的信息。教師學習共同體對促進英語教師學習成長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能為教師的學科成長營造共同的優良學術風氣。一方面,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為英語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高度合作的教學環境,同時,其在共同體中的整體參與度也可以提供深刻的工作內容影響力。第二,它能夠為英語教師的專業學習提供無形的資源。英語教師在社群中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溝通的過程,因為英語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和新的想法,所以英語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會產生無形資源。英語教師也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構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共同體氛圍

由于學習氛圍會對英語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和共同工作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必須把建立一個平等和諧、充滿協作精神的教師學習共同體環境作為重要基礎,這也能保證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有效構建和深入推進。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討論,能使教師在思想上產生共鳴,也能為英語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科研心境,促使教師在專業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許多意外收獲。

例如,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和諧的學習討論氛圍,針對同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在思想上形成共振。經過思想的碰撞,英語教師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會產生好的心情,促使教師在學科上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神,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需要有共同的愿景,確保每一個成員都能為實現這一愿景而心甘情愿地付出辛勤的勞動。這個共同愿景的建立,需要所有的英語教師為了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協商討論。學校領導在營造和諧學習氛圍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主動參與各項教研活動,起到很好的帶頭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教師之間要建立和諧的關系,做到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群策群力。

(二)建立完善的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體制

按照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中一致接受的學習標準和規則,在實現共同目標和協調互助時,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對英語學習要做到自我約束。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成員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區獲取教學資源,但為了確保有效分享的持續性,成員要共擔責任,共同建設及更換資源庫,以支持教師共同體的成長。

大多數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活動都是通過網絡信息渠道進行的。首先,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成員必須實名注冊公用系統,加強成員之間相互交流的真實性和責任感,這將使教師更有參與感、認同感和集體歸屬感,從而增強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凝聚力。然后,由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所有成員一起制定教師學習共同體體制,體制的制定可以包括教師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評價以及獎懲機制等方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相互共享資源,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教師也可把自己的學習結果分享在學習共同體的公用系統里,由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成員共同從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多角度評估學習結果,對教師個體所在信息專區提交的信息數量和質量予以綜合分析,并且對該信息的下載總量和認可度等因素作出評價。之后,再制定科學合理的合作獎懲機制,對優質內容進行加密處理,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學習熱情。此外,信息區域中的某些信息需要授權,沒有相關要求的教師個體無法共享相關資源。研究在線信息平臺上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獎勵那些積極與整個團隊溝通,并能有效引導教師群體中的其他人進行更深入有效溝通的社會教師個體。

(三)加大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資源保障力度

建立學術共同體,為英語教師學術成長提供保障,需要從時間和教師的角度提供必要的保障,建立日益完善的保障體系。目前,許多英語教師面臨著巨大的課堂壓力,缺乏自由的時間和空間,這阻礙了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立和發展。對此,學??梢韵鄳獪p輕教師壓力,給予教師更多自主機會,使教師能夠把握時間與契機提高學科素質,建立較為穩定的學習共同體。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研發相關措施,以達到學科專業發展最優化。同時充分發揮市名師骨干的引導榜樣效應,帶動市優秀青年教師一起成才。比如,我校英語教研小組有研究生4人,大學本科畢業生有20人,英語骨干教師6人,他們長期承擔學校以及市區的開放課教學。學校英語科研組將以學校的名師骨干教職工為引導,著力推進向美工程,推進市名師培養與成才工程建設,為在各個應用領域有專長的教職工構建展示成果的網絡平臺,讓想求學、想做實事的教師有成才的舞臺。同樣,通過創設機會讓學校教師參與市、區的各類教育教研活動,為年輕英語教師創造教育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的網絡平臺,并帶動青年教師共同成長。通過創設機會讓英語教師能參與各級教育文化交流展示活動,互相學習溝通,共同努力提高水平。它不僅滿足了學校教師的信息需求,還引導英語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四)舉辦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教學論壇

為了方便教師進一步展現自身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經驗,并充分調動教師自己成長的主動性,引導教師在合作、互動、反思過程中的迅速發展,學校還可以通過開展系列的英語教學研討會,引導教師進一步展示自己、拓展眼界、推動自己的能力發展與學科成長 。

例如,“智慧平臺”中的“教情學情監控”是激勵教師教學積極性的一種方式,它激發了教師的學習需求,推動了學習共同體的高效發展。教師定時遞交“教情學情卡”是教學活動的一步,需要教師對自身工作中遇到的情況適時記下,并給出因由分析和解決方案,這種作法會更高效地促使教師在平時工作中不斷解決難題。英語教研組定時舉行“教情學情解析會”是教學活動的第二步,教研組依據科教師提交的“教情學情卡”,每學年可舉行兩次這樣的交流會,對教師提交的情況加以剖析,突破要點、舉一反三,形成階段性的英語專業“教情學情匯報”。學??啥〞r發表本校的“教情學情簡報”,這是教學活動的第三步,在各學科組遞交的過程性學科專業“教情學情匯報”的基礎上,聯合校外專業對課題研究報告予以深入剖析和會審,發出本校過程性的“教情學情簡報”。智慧平臺的建設與開展,是一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結合不斷進行的教育過程,這既有利于教師對同一個時期內各學科教情學情的認識與掌握,同時也為教師開展學習共同體活動指明了方向,進而真正落實了學習共同體行動以實踐操作為基礎、以實際問題為本的教育思想。

(五)優化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信息環境

建立統一的教育互動平臺,包括教師個人與信息互動、教師個人內部互動、教師個人自我溝通在內的完整的信息服務,可以設置資源共享區、學生學習交流區、教師個人成長區、情感互動區,讓社區內的個人更容易、更方便地開展活動。

例如,在專屬資源構建中,要求共同體成員不僅要共享資源,還要共同建設現有資源,并不斷更新數據庫,以提高共同資源保存、共享的能力和可增長度?;诙嗳藚f同工作的信息化學習系統,能夠實現依靠共同體人員不斷地更新與修改資料,從而創造出一個通過網絡共同創造、積累、更新和共享信息資源的嶄新方式。在建設互動與交流專區,專享范圍內建立了基于信息資源開展互動與交流的多樣化場所。交流與互動信息平臺的管理模塊也需要進一步提升,主題內容的分類模塊將幫助英語學習的共同體成員對主題內容進行有序、高效的討論。討論內容的組織和可視化模塊也可以幫助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成員更有效地掌握傳播效果,做出合理的思考等。利用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區,通過討論、互動、參與等方式,分享成功經驗,分析和解決常見問題的過程,不僅是英語教師提高英語教學專業水平的過程,也是英語教育行業共同發展的過程。通過為教師建立個人成長專區,可以建立教師的個人成長檔案,讓教師能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的優點與缺點,以便更有力地支持自我發展。此外,學校教師個人的情感日志并不同于一個密閉式的私人空間,而是一個自由開放的情感交流網絡平臺,通過與教師群體其他成員的情感互動和交流,可以促進教師重新審視自我,進一步拓展個人視角。在專區中,可以提出共同體成員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和活動內容,通過討論或參與這些活動,增加教師之間情感交流的機會,從而加深對彼此個性和情感的了解。

(六)關注學生并給予激勵性評價

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要關心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及時幫助他們消化知識。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通往有效知識的橋梁,要使學生具備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有效地掌握學習時間,學會創造性學習。有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運用多種教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法;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特別針對語言較差的學生,使其在語言練習中真實地感受到語言練習中的成就感。為此,英語教師應給出激勵性的評語,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不僅要使學生熟悉一定的英語知識和閱讀等基本技能,培養初步的綜合語言技能,而且要使英語教學過程轉變為培養學生積極情感態度、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一點兒信心和嘗試很容易在一次小測驗或聽寫中被消耗掉。教師不僅要為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樹立更多的學習榜樣,也要給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更多的激勵性評價,促進他們的學習。贊美和誠摯的評價是對學生最好的鼓勵。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進行英語教學,學生會更樂于參與英語學習,進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成長是提高教育品質的根本途徑,也是教育變革的關鍵方向之一。要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成長,除需要有大量的知識積淀以外,更需要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和提高。學習共同體的形成可以適應教師的成長需求,促進教師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增長,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助力,所以在打造英語教師共同體學習的課程中,應該將學習共同體構建當成任務,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共同體實踐課程,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淑華.高校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交互主體性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144-147.

[2]楊樹芳.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參與校本課程開發[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2):8-11.

[3]胡小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創建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9(2):87-91.

[4]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2):50-57.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立項課題“基于智慧平臺的英語教師NEW專業成長共同體建設的實踐探索”(課題編號:FZDJ2022A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實踐探索
論小學英語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師素質要求
大學英語教師出國進修的有效性調查與研究
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提升英語教師水平
基于“微信群”的大學生英語學習共同體建設
教師知識理論視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語教師教材自主能力調查研究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