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及其對南亞的影響研究

2024-01-20 00:38田雪楓黃秋文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南亞穆斯林伊斯蘭

田雪楓, 黃秋文

(1. 江西理工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江西 贛州341000;2. 安順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一、引 言

穆罕默德·伊克巴爾(Muhammad Iqbal, 又名Allama Iqbal,1877—1938 年)是南亞現代著名詩人、哲學家、政治家,也是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理論之父。伊克巴爾十分關注南亞穆斯林教育問題,他不僅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近代新教育理念的倡導者,曾在南亞次大陸和歐洲的高等院校任教多年并推行其教育思想和理念。伊克巴爾思想主要體現在本體論(包括神學、宇宙學、人類學)、認識論和價值論等領域,其教育思想主要涉及教育理論和教育過程(包括教育目標、課程大綱、教師角色、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強調伊斯蘭意識形態,提倡個性化(khudi),把先知穆罕默德當作最終的榜樣;認為知識(wahi)是理性學習與經驗感悟的結合體;其目標是培養價值觀上絕對虔誠并在實踐中踐行其思想理念的伊斯蘭信奉者;特別提出教育工作者要有創新性和高度的責任感。他不輕易借用他人的教育模式,也不重復無價值的教學實踐活動,而是將本土思想與其時代現實有機結合起來[1-2]。

關于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理解與思考仍然是當今世界學者們的關注點之一。沙爾瓦特·諾曼詳細闡述了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及其體系,認為伊克巴爾教育思想調和了西方的物質觀與伊斯蘭精神觀的矛盾,啟發了現代伊斯蘭國家的教育發展,至今仍有國家以伊克巴爾教育哲學作為教育發展的基本路徑[3]。舒阿·布·哈克認為伊克巴爾對教育的思考是一次“去殖民化”的嘗試,并呼吁人們回歸到教育本身[4]。伊克巴爾對南亞地區教育的反思令發展中國家更加正視本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學,而其對西方教育的批判也對本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學有反哺作用。里尼·普斯皮塔薩里等認為伊克巴爾沒有直接提出系統的教育思想,雖然其對西方教育的批判及對人生命的思考在當時缺乏可行性,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伊斯蘭教育的基本原則[5]。因此,很多研究者都通過提取伊克巴爾思想中與教育相關的部分,來構建伊克巴爾教育思想體系,從而進一步詮釋了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產生背景、特征、原則及框架等。概言之,伊克巴爾教育思想是立足伊斯蘭傳統,結合對西方哲學與科學的認識,提出了要基于本土教育哲學來發展本土教育的構想,對當代世界教育發展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二、伊克巴爾的知識論和人的自我理念

伊克巴爾出身于錫亞科特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幼時接受了傳統的伊斯蘭教育,之后在拉合爾接受英式大學教育,隨后在歐洲學習并獲得了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題為《波斯形而上學的發展》[6]。在其個人經歷方面,伊克巴爾屬于典型的現代南亞穆斯林知識分子,他立足于伊斯蘭傳統,接受西方現代教育,并重新審視伊斯蘭的傳統及教育。正是在這一本土思想與外來思想的融合中,伊克巴爾思想逐漸走向成熟。

伊克巴爾認為,整個19 世紀伊斯蘭世界徹底倒向西方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西方現代科學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將伊斯蘭哲學理念發揚光大了。但伊斯蘭關注的是客觀實體,即“造物主在世界運行中的客觀呈現”,比如“星辰、大海、日夜更替、植物與昆蟲等”,這與古希臘以人類世界為中心的哲學體系不同。故,穆斯林需要運用“聽”與“看”來覺察客觀存在,而不是僅僅進行概念上的理解、抽象與定義。若運用古希臘哲學重構現代伊斯蘭世界,不僅會產生錯誤,還將造成意識與身體的分離,比如:“人拿桌上的一本書,在動作的一瞬間,究竟是意識在起作用,還是身體在起作用?”在伊克巴爾看來,西方意識世界與身體的二分法限制了人們認知宇宙及全部真相的思維,因為“邏輯思維難以理解宇宙的多重性,這只是一種一般化的歸納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虛構的概念,不能呈現客觀實體”[7]。例如德國啟蒙運動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就基于人類理性的局限性,認為人無法獲知與確定至高的存在及世界的全部真相。

對于這種理性的局限性觀點,伊克巴爾認為是因為人沒有認識到人類思想的發展性與動態性,并將這種動態性錯誤地定義為“在時間維度上‘一系列明確的規范’”。這種規范在伊斯蘭哲學中被稱為“保存形式”(Preserved Tablet)[7]。這種保存形式認為未確定的知識是客觀存在的,它會在時間軸上作為一系列確定的概念展現出其固有的內在屬性。而思想運動也會在時間軸上展開,眾多確定的概念也只是在時間軸上短暫存在,其內部思想固有屬性始終是無限的。也正是這種思想的無限性,才使知識大全中“保存形式”式的理性思考成為可能。而基于對客觀存在的認識,知識必須通過感官來獲得,并通過理解能力的抽象加工而最終形成,否則就僅僅是觀點而不是知識。因此人具備在客觀世界中獲得與塑造概念的能力,在自然世界中將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所以,概念與客觀存在并不是對立的,概念需要適應客觀存在,需要與客觀存在有機聯系起來,由此人就能與至高的客觀存在和世界的全部真相建立起某種聯系,進而達到思想的無窮性。而要建立這種聯系,伊克巴爾認為需要通過知識來完成[7]。

通過知識來建立這種聯系的途徑有兩條,其一是通過反思性觀察,使真理自白于感官知覺之下;其二是直接與之取得聯系,并建立聯系方式。根據伊斯蘭哲學的價值判斷,這兩種途徑都只能基于對真理的興趣而非邪惡的欲望,因此人的感官知覺就需要在對“心”(Fuad, Qalb)的理解中進行,而所謂“心”,伊克巴爾將之定義為“自我”(Ego,Khudi)。伊克巴爾所定義的“自我”與西方近代哲學奠基人之一的法國著名哲學家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觀點有相似之處,但伊克巴爾的“自我”不僅是人精神層面的統一體,還是行為系統的一部分,而終極的自我是每個人所隱含的內在屬性,達到終極自我即意味著無限接近至高的客觀存在[7]。在自我形象的塑造過程中,人的自我不斷侵入外部世界,而外部世界也在不斷影響人的自我。因此,個體的自我將控制整個人的認識過程,正如伊斯蘭哲學闡述人與至高客觀存在的關系一樣,其不僅是創造(Khalq),還是指向(Amr),而指向也意味著人對客觀存在的理解、定義或解密,這種指向將受到價值判斷的影響。伊克巴爾認為自我形象的形成要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進行,而最終實現自我對各種欲望的控制,即“終極自由”??傮w而言,伊克巴爾對希臘哲學與伊斯蘭哲學中過度淡化客觀存在與世俗生活元素的觀點是不認同的,認為避開現世的沖突將使人喪失個性與才能,而知識則需要在客觀存在中通過感官知覺來獲得,并通過自我來主導這一過程。對于如何建立與發展這種自我,正是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這正如他所比喻的“建造花園并非為了獲得花與泥土”一樣。

三、自我的要素和完人

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目標是通過培養自我來塑造完人。伊克巴爾關于自我及完人的論述,源于對西方哲學與伊斯蘭哲學有機結合的系統性吸取。在伊克巴爾教育思想體系中,完人教育與自我的構建是緊密聯系的,而如何進行完人教育,關鍵就在于自我的形成。而對自我內部要素的具體分析,則源自伊克巴爾建立的基于伊斯蘭哲學的現代教育理念和發展思路。

(一) 伊克巴爾的完人理念

在伊斯蘭世界中,人被定義為“造物主的合作者”,“造物主創造大地,人創造花園”,而且“造物主不會改變人,直到人改變人自己”。因此,伊克巴爾認為人是自我命運的主宰者,不會受到日月星辰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人在宇宙運行過程中并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他擁有積極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利用所有客觀存在達成創造的目標。人具有這種主動性和創造性,是毋庸置疑的客觀存在。伊克巴爾將其定義為自我,并認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這種創造活動的本身[8]。正是這種創造活動,催生出“完人”(perfect man)并孕育出完人社會。

伊克巴爾思想中的完人只有具備創造能力,才擁有了真正的自我,因此完人的特質是動態并無限接近于造物主的,幾乎與造物主站在同等的高度,這是人發展的終極目標。伊克巴爾融合了莫拉維·賈拉魯丁·魯米的觀點,認為完人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虔誠的信仰并且受到“神圣的指引”,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熱情與關懷,擁有藝術審美觀,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是“以時間為馬,瞭望未來”的人[9]。在伊克巴爾看來,在人類社會中的完人是能動且積極的,完人會致力于建立一個公正與高尚的社會,能為了國家與世界的福祉奉獻自我乃至生命[10]。因此,伊克巴爾的完人是如同先知穆罕默德一般的圣徒,成為造物主在宇宙中的代理人。

伊克巴爾的完人傾向于在伊斯蘭至高無上思想的約束下的精神與道德上的自我概念,即在“畏主”的基礎上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人的自我。而比較特殊的是,這種“自我”最終可以達到與“主”平等的地位,可見伊克巴爾將人的位置幾乎提高到了伊斯蘭世界的極致。這也意味著人可以從“畏主”逐漸演進為“與主歸一”,且這種“自我”還不會因此而消亡,將繼續保留其獨特性。自我在伊克巴爾思想中起關鍵作用,關于自我的論述是伊克巴爾作為現代伊斯蘭哲學探索者的思想主線,它連接著伊斯蘭世界的歷史與未來,這與其完人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二) 自我的意義與要素

完人教育的內涵在于形成人的自我。在伊克巴爾看來,自我存在于一切客觀存在中,而人的自我是非凡的存在,其他客觀存在的自我都沒能達到人的自我的真實高度,保有自我的人就可以從客觀鏡像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進行革新。因此伊克巴爾不認可人類命運論與性惡論,認為人應該充分地發展個性、主導自己的命運,否則整個人類文明都將陷入危機。伊克巴爾認為自我是一種非概念性的“理性”直覺,這種直覺就是感官知覺與理解力的成熟形式,是客觀的。伊克巴爾認為人在直覺中的自我就是重視客觀存在的價值觀,直覺是客觀存在的,“當你懷疑自我的存在是否為幻覺,那么懷疑的產生就證明了它的存在”[8];他還認為理性與直覺將發揮各自的功能幫助人類認識真理。

為更確切地闡述自我的意義與內涵,伊克巴爾詳細描述了自我的基本要素,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實現與培育自我。在諸多要素中,伊克巴爾認為以下四個要素最為基本。

1. 愛(Ishq)

算例3 對于文獻[17]的多智能體系統,通信拓撲在圖1的與之間切換.同樣地,取通信時延上界τ0=0.08.圖8~9分別表示多智能體的運動軌跡、位置變化與速度變化曲線.由圖可知,利用文獻[17]提出的脈沖控制協議亦可實現多智能體系統的編隊控制.然而,根據式 (22),將系統的編隊控制一致性所用時間限定為5s,本文的通信代價指標T=4.9,而文獻[17]通信代價指標T=5.2.于是,相較于文獻[17],本文提出的脈沖控制協議在實現系統編隊控制的同時,更能夠節約系統能量與通信代價.

在伊克巴爾看來,愛(Ishq)是自我中最為關鍵的要素,也是人在創造與探索宇宙過程中的唯一指引。知識的力量若沒有愛作為指引,將會帶來災難,因此愛的地位要高于智慧,愛是處理現實中復雜且深層問題的唯一方法。愛使人能夠自信而無所畏懼,完人的力量也主要來源于愛。至于理性與愛的關系,伊克巴爾認同人是有理性的觀點,認為正是理性使人要高于其他物種,但由于人之理性有二元性,對真理的認識仍將產生“怎么樣”與“為什么”的問題。因此伊克巴爾認同對伊斯蘭文化有重大影響的東羅馬帝國詩人莫拉維·賈拉魯丁·魯米的觀點,認為理性將成為人的向導,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人的全部。

2. 超然(Faqr)

超然(Faqr)能使人擺脫物質世界控制成為獨立個體,并在利己與利他之間形成界限,讓自我逐漸增強[11]。19 世紀到20 世紀西方科學帶來的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引發了人們的信仰危機,而伊克巴爾認為超然能使人免受物質世界的侵蝕,保護人的情感,使人能夠獨立并超越在物質世界之上。歷史上有關超然的思想流派給某些個體和民族帶來消極避世的情緒,但在伊克巴爾看來,這實際上是對超然的錯誤理解。超然在于幫助個體或民族保護自身免受外界消極因素的侵擾,揭示并使其掙脫加之其身的枷鎖?!俺粌艋说男撵`與視野,磨礪了一把劍,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千軍萬馬般的力量?!盵8]

3. 欲望(Desire)

伊克巴爾認為欲望(Desire)是人最大的動力,人需要清楚自己的欲望,才能發現內在的潛能。欲望若在正確的方向上,它能促進人不斷地進行更高級的質疑與探索,為人追求可達到的最高境界提供不竭的動力。欲望在人的生命中起到最為基礎的作用,“生命是不斷地探尋,其起源在于人潛在的欲望;欲望是捕捉理想的繩套,是行為之書的裝訂工,給予世界以上升的力量”[9]。因此,在人的生命終止前,其欲望是不會停止的,對于欲望的否定也意味著對人生命的否定。

4. 創造活動(Creative Activity)

創造與活動是一對相互支撐的概念。伊克巴爾認為,創造通過活動或行為來實現,如果沒有實際行為與活動,那么也就不會有創造;而創造活動是人的基本屬性,也是人生命形式的主要表現,“永恒的生命就是不斷的斗爭活動”[12]。在當時的背景下,伊克巴爾反對盲目模仿西方,認為應該擁有本民族的創造活動?!安灰废聦ξ鞣讲Aе圃焐痰膫鶆?,你應用印度黏土制造的酒壺與酒杯?!盵13]完人的最大特質就是創造活動,創造活動使人擁有力量,創造是每個個體與民族必須完成的任務。

完人教育的內涵在于形成人的自我,完人的塑造就在于自我各個要素的實現。概言之,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與塑造完人,其主要的途徑是實現自我??梢哉f伊克巴爾的完人理念源于伊斯蘭哲學,又融合了西方科學及其邏輯哲學,同時建立在對西方科學形成的物質化批判的基礎上,其教育思想擁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四、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對南亞的影響

伊克巴爾所處的時代,是西方文明逐漸主導世界的時代。伊克巴爾認為西方文明不僅主導了世界各民族或其他族群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其生產與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世界各民族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也出現在教育領域,在伊克巴爾看來,它是一種“訓練雄鷹的孩子在泥地里打滾的行為”[14]。伊克巴爾對西方教育體系進行了批判性分析,其思想對南亞,特別是對現代南亞教育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刻影響。

(一) 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緣起

一方面,由于1859 年之后的傳統伊斯蘭學校很難接收到當時較為先進的西方科技和教育思想,傳統伊斯蘭教育封閉,其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課程體系等沒有太大的變化。另一方面,以現代學制、義務教育和現代大學等為代表的西方教育體系在當時還未成熟,且并未考慮南亞地區原有的歷史文化就被全方位地引進到南亞次大陸。在南亞次大陸西式教育發展的幾十年時間里,應工業化社會需求而生的西方教育體系對南亞地區各民族的負面影響逐漸開始顯現,即“訓練雄鷹在泥地里打滾”的現象較為普遍地出現了,這引起以伊克巴爾為代表的現代南亞穆斯林學者的關注。由于伊斯蘭傳統學校早已大規??s減了,所以南亞地區的穆斯林面臨更大的發展困境。

就當時南亞穆斯林的教育狀況而言,伊克巴爾認為教育的異化是全方位的,無論是本土的西式教育體系,還是傳統的伊斯蘭學校教育體系,都對南亞穆斯林益處不大。伊克巴爾批判了南亞本土伊斯蘭現代學校全盤照搬西方教育體系,這不僅丟失了本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還使伊斯蘭教育一直滯后于不斷創新的西方教育體系。同時他對傳統的伊斯蘭學校教育體系也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認為其基礎性錯誤是不遵循科學的法則,“宗教的最高表現形式不是教條、不是祭祀,也不是儀式,而是承擔倫理上的重大責任、恢復對信仰的態度并獲得個體的個性”[7]。特別是在南亞穆斯林與西方社會的聯系被切斷后,當時的伊斯蘭教學者們(烏里瑪等)所擁有的知識實際上是比較狹隘的,無法為人們傳遞正向的信念。

伊克巴爾認為科學精神并非西方獨有。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西方的科學進步是依靠英語和西方哲學,伊克巴爾認為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15]。這為南亞穆斯林教育現代化提供了理論依據。令伊克巴爾感到遺憾的是在他所處時代的人們對宗教學給予了過多的關注,而忽視了伊斯蘭的農學、醫學等世俗科目[16]。因此,若按照西方哲學思維構建本民族教育體系,必將造成嚴重后果。換言之,本民族理應按照自身的哲學思想構建教育體系,就像西方文藝復興也沒有移植或照搬伊斯蘭哲學或其他文明的哲學思想,但仍取得了巨大進步。

以伊斯蘭哲學為根基建立起來的伊斯蘭學校教育系統已經發生異化,傳統的伊斯蘭學校教育模式已經失去活力。伊克巴爾認為“這種(指傳統的伊斯蘭學校)僅僅沉浸在自己的維度中教育學生的模式,對年輕人而言毫無益處,使他們喪失了伊斯蘭所固有的活力”[9]。西方資本主義催生的重物欲、拜金錢、逐名利的不良價值取向,還損害了傳統的伊斯蘭信仰體系。這也被伊克巴爾敏銳地發現了,他認為“現代教育是邪惡的,因為它忽視了年輕人道德與精神的發展,它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工具”[8]。同時,在工業化的巨大力量面前,伊克巴爾保持著“既批判,也吸取”的態度,也認可了西方現代教育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成就。

(二) 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對南亞的影響

伊克巴爾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與課程,在所有類型的學校內開設科學、數學、哲學、經濟學、穆斯林建筑學等科目,這為現代南亞穆斯林教育指明了方向。體現在具體的教育活動層面,伊克巴爾認為只有那些對本民族有用的、符合個體與社會需求的課程才具有真正的價值。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對教育的實際需求,也只有立足于這些實際需求才能解決本國教育問題[8]。在此基礎上,伊克巴爾提出了將歷史作為學校教育必修課程的觀點,并認為“科學看待歷史的可能性,意味著更有廣度的經驗、更成熟的理性實踐,最終更充分地理解關于生命和時間的某些基本觀點”[7]。伊克巴爾建議劃分出專門的教育機構進行技術與自然科學的教育,并輔之以一定的伊斯蘭宗教教育[17]。這深刻影響了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的教育發展模式。

對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教師,伊克巴爾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與關注。伊克巴爾本人就曾作為教師在拉合爾政府學院(現為巴基斯坦拉合爾政府學院大學,Government College Univer‐sity)教授哲學與英語語言文學。他認為優秀的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建筑師”[13],還將塑造整個社會的繁榮,“他賦予原始的智慧以新的形式,以他的富有投資貧窮”[18]。教師要基于自我形成的教育目標,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喚醒學生的批判和質疑精神。這種方法在于不斷地讓學生在實踐中試錯,“在充滿障礙的現實環境中,一個有限的自我須依靠實踐經驗的知識進行不斷擴展”[13]。

在19世紀末期南亞穆斯林發起轉向“西學”的教育啟蒙運動以后,世俗與宗派教育開始分離。以伊克巴爾為代表的南亞穆斯林學者開始重新思考南亞穆斯林教育的未來,但其所面臨的困境是巨大的,因為他們既需要繼續推進南亞穆斯林教育現代化使其緊跟時代的步伐,又必須保護其原有的精神文化內核不會因失去特性從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在這種情況下,舊有的世俗教育和宗派教育都無法滿足這一需求,而將現代科學與伊斯蘭哲學相融合則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即“從伊斯蘭哲學中尋找現代科學精神與理念”[19]。正如伊克巴爾所構想的“學生們擁有伊斯蘭哲學與邏輯方面的特殊天賦后,再將他們送入以伊斯蘭哲學為核心的現代科學與理論教育機構之中”[20]。這無疑是南亞穆斯林教育在20 世紀初期的發展方向,即教育及其所含有的意識形態要為本民族服務,并使之符合本民族的基本利益和政治目標。

(三) 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對南亞格局的影響

伊克巴爾是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的最初提倡者之一,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二戰后南亞的格局。他和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對賽義德·阿赫默德·汗于1883 年首次提出的“兩個民族”理論進行了發展和集成?!皟蓚€民族”理論認為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應分別建立起獨立的印度教國家和伊斯蘭國家。與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相比,伊克巴爾對穆斯林獨立建國的愿望更為強烈與堅定①根據伊克巴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與真納的書信往來,在1940年之前真納始終抱有在印度國會達成共識而非獨立建國的想法,伊克巴爾則一直勸導真納接受其獨立建國的理念。Ayesha Jalal 認為真納最終推動在印度西北部和孟加拉地區建立獨立的巴基斯坦,實際上受到了伊克巴爾的重大影響。。伊克巴爾思想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它既反對西方的殖民主義繼續控制印度,又要求南亞地區的穆斯林有足夠的政治權力發展自身的獨特性。伊克巴爾的詩歌中充滿了對南亞穆斯林與伊斯蘭哲學的熱愛,而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在于培養完滿的穆斯林,這很顯然是為了一個獨立的南亞伊斯蘭國家而準備的。

伊克巴爾的詩歌與論著在“印刷資本主義”的影響下逐漸改造著馬克思筆下的“田園風味的農村公社”,在南亞穆斯林群體中形成一股向心力,為巴基斯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他本人也參與到穆斯林聯盟的早期政治活動中成為當時穆盟的領袖之一,其思想也被上層的穆斯林精英們所認可[21]。在19世紀30到40年代,伊克巴爾及其思想被南亞地區的穆斯林政治精英們推到臺前,為他們獨立建國的政治目標提供了可行的理論基礎。這在整個南亞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契合了20世紀初期南亞地區政治局勢的變化及世界上的民族與國家獨立運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在伊克巴爾思想被廣泛接受的前提下,巴基斯坦最終在1947年實現建國。伊克巴爾教育思想也體現在了巴基斯坦國家教育方針之中。巴基斯坦“國父”真納把伊克巴爾尊稱為“導師”,伊克巴爾教育思想深刻影響了真納政府的教育政策。真納在巴基斯坦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發言中提到:“我們需要向我們的人民提供科學和技術教育,以建設我們未來的經濟生活……我們應該通過良好的教育,向他們灌輸榮譽、正直與責任感和對國家的無私奉獻。我們必須確保他們完全有資格并有能力以尊重巴基斯坦的方式在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盵22]自此之后,巴基斯坦也開始了自我探索與發展,追求適應本民族教育體系的道路。

五、結 語

伊克巴爾因病過早離世,其教育思想僅僅是通過他的著作、詩集或講話體現出來,沒有系統地將之總結為一個單獨的門類,但其教育思想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很多具體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發掘。伊克巴爾教育哲學研究的專家賽義德就認為:“我希望所有印度與巴基斯坦致力于重構本土教育的專家和學者們,都會深思并考慮伊克巴爾對我們教育意識形態的豐厚貢獻?!盵23]如今,伊克巴爾思想成為整個世界的研究熱點,尤其是在伊斯蘭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更加積極地探討與實踐著他的哲學、政治或教育思想。伊克巴爾教育思想作為其哲學與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一名杰出穆斯林學者對本民族未來教育發展的思考,對整個伊斯蘭世界也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從伊克巴爾個人經歷來看,他的思想融合了傳統的伊斯蘭哲學與文藝復興后的現代西方哲學。這種融合是以伊斯蘭思想為主體,和以歐洲文明為工具進行的“伊體西用”,也是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主線,體現為一種矛盾的調和與思想的交融,并且已經初步形成了教育本土化構建的思路。伊克巴爾批判當時印度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逐漸丟失本民族特色的教育體制,但又無法完全摒棄這種基于西方現代教育思想與制度的體制,使南亞地區的教育回退到“莫臥兒王朝”時期。伊克巴爾是南亞地區最早開始思考本民族教育現代化學者中的一員,他的教育思想是立足于解決本土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在此層面上,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的產生代表著南亞本土的穆斯林知識分子開始積極地反思并探尋實現本民族現代化的道路。

然而,正如有學者所認為的:“伊克巴爾所致力于并業已完成的是將伊斯蘭哲學與西方現代科學各階段成果融合,這是現代伊斯蘭學者們所犯的一個危險錯誤,其將伊斯蘭思想的永恒性建立在不斷質疑真理的科學之上??茖W史教給了人們的就是科學各階段的短暫性,無論是亞里士多德、羅狄斯·托勒密這樣的古代科學先賢,還是伊薩克·牛頓、艾丁頓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樣的現代科學先鋒,都毫無例外地證明了這種短暫性?!盵24]與穆罕默德·阿比得·阿里等研究發現的一樣,雖然伊斯蘭世界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與伊克巴爾所倡導的一致,但是他們實際采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還未擺脫西方的思維,這非但不能實現其目標,反而對目標的實現有阻礙作用[25]。

伊克巴爾倡導用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來激發基本意識形態,引導伊斯蘭世界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他認為必須處理好集體與個體的關系,且以集體利益優先;還提出只有女性也接受平等的教育穆斯林才有未來,其家庭才會人丁興旺,才能有真正的穆斯林[26]。他還提出理想的教師首先要修煉內心,應該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倫理品格,并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從他的品格中學習,教師的使命是傳播真理、教導他人,不求回報,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為先[27]??梢?,即使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伊克巴爾也無法超越西方思潮的巨大影響。

概言之,伊克巴爾教育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深深扎根于南亞教育中并深刻影響了整個伊斯蘭世界。巴基斯坦的國家核心理念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處不有他的影子?,F巴基斯坦教育體系中貫穿整個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巴基斯坦研究”正是其提出將歷史作為必修課程思想的體現。馬來西亞在1997年以伊克巴爾教育思想為基礎,根據其“自我”的理念構建了四項基本核心素養,奠定了馬來西亞“國家教育2020”的基本藍圖[3]。伊克巴爾教育思想不僅是近代南亞探索教育本土化的開始,也為現代南亞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寶貴的理論基石。其教育思想不僅影響了本國的教育事業,還得到了其他伊斯蘭國家的認可。伊克巴爾教育思想不僅對南亞地區的教育事業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整個世界而言也是一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猜你喜歡
南亞穆斯林伊斯蘭
南亞磷肥市場需東繼續提升
中國熱科院南亞所 研發成功菠蘿機械化種植機
嘉米拉伊斯蘭服飾旗艦店
車 站
印尼·雅加達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南亞煉油化工市場一覽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論中世紀伊斯蘭海商法的形成
南亞高壓對西藏夏季降水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