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畫運動與新中國十七年的主流意識形態傳播

2024-01-20 00:38顧琪孫旭紅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年畫群眾

顧琪, 孫旭紅

(江蘇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江蘇 鎮江 212013)

新中國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權急需在政治上夯實執政根基,在新形勢、新條件下用馬列主義的思想原則在全國范圍內和全體規模上教育人民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任務[1],即要在意識形態領域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當時,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工作已經由隱蔽走向公開,紅色歌謠、新連環畫、農民畫、新年畫、電影、標語、口號、墻報等大眾文藝形式憑借群眾喜愛、形式有趣、內容通俗等獨特優勢,對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新年畫作為“全國老百姓老老少少特別是勞動人民最喜歡的東西”[2],兼具娛樂藝術屬性和思想教化功能,是能表達群眾心聲、宣傳國家大政方針、傳遞新思想和新風尚、展示群眾生活和愿望的一種傳播形式,也是新中國十七年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載體。本文試圖以新中國十七年的新年畫為切入點,考察當時主流意識形態重構的功能和價值,探討新年畫的興起和發展是如何與當時主流意識形態的需要相匹配的,以及如何達到意識形態建構和思想引導的效果的。

一、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的興起與主流意識形態傳播

作為民眾喜愛的藝術形式,年畫從民間年畫到新年畫,經歷了曲折漫長的發展過程。千百年來民眾對年畫發自內心的認同感使其水到渠成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中國十七年時期,新年畫①本文的年畫來源于陸克勤的《新年畫圖錄:中國年的回憶》、陳履生和陳都的《新中國年畫宣傳畫·年畫卷》及網絡。真實、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是黨的主流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主要途徑,也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滲透到精神文化產品中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的重要載體。

(一) 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的興起

年畫源于商周,孕育于漢唐,形成于宋代,歷經元、明、清,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畫種,成為歷朝歷代民間世俗生活的一面鏡子。直至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兼具反映民俗生活和革命特征的新年畫誕生,新年畫成為宣傳革命的重要手段。新中國十七年時期,全國性“新年畫運動”的開展賦予了年畫新的時代內涵,推動了年畫的繁榮發展。

1. 年畫的興起

年畫藝術的起源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商代的“天子五祀”和周代的“天子七祀”中就包括了后世年畫的門神和灶神兩大題材,后世紙馬神像中出現的風伯雨師諸神在周代也已成為每年必祀的重要神靈[3]。漢唐時期是年畫的孕育發展期,門神年畫題材繼續發展。漢代門神大多直接繪于大門上,題材主要包括神話人物神荼、郁壘和以世俗勇士形象守門衛戶的神,如河南漢墓出土的畫像上刻的蹶張武士圖。在漢代時期的歲末,民間有“先把屋子打掃干凈,清理環境垃圾,然后畫神荼、郁壘門神,懸掛葦索,以便擒住惡害之鬼去喂虎”[3]的過年風俗??梢?,漢代就出現了通過張貼年畫來辭舊迎新、驅趕鬼魅的風俗。唐代佛教盛行,推動了年畫藝術的發展。門神題材融入宗教色彩,如力士、藥叉、天王等形象涌現。盡管漢唐以來具有年畫內涵的繪畫藝術較高,但由于繪畫缺乏民間世俗生活的氣息,年畫“以描寫和反映世俗生活為主”[4]的基本特征不夠突出,且沒有強大的創作隊伍,所以未形成獨立的畫種。宋代經濟繁榮,市民文化抬頭,促進了年畫的發展,尤其是雕版印刷術的廣泛運用,為擴大年畫的傳播范圍奠定了堅實基礎。宋代年畫面向世俗生活,在題材內容上賦予傳統的神像類作品以世俗化的創新,技巧手法日臻成熟[4]。宋代年畫已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宋代以后,年畫的題材內容不斷創新,如遼金元的紙馬、明代的宮廷年畫、清代的戲出年畫、民國的時事年畫和改良年畫等,形成了年畫不斷繁榮發展的局面。

最初根據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年畫具有多種稱謂,如“畫片”“紙畫兒”“畫帖”“衛畫”“紙馬”“畫張”“消寒圖”等,直至光緒年間,“年畫”一詞刊載于北京《京話日報》上,才被普遍沿用[4]。年畫是在農歷新年時張貼,表達民眾慶賀新年、寄予喜慶祥和美好祝愿的民間藝術形式。然而,年畫并不局限于新年用品,它的題材豐富多樣,包括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世俗生活、風景名勝、時事新聞等,總括了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載著人們驅邪納祥、慶祝節日、美化環境的情感。

2. 新年畫的誕生

新年畫“是抗戰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之下成長起來的,運用民間年畫的傳統形式來表現當前現實生活內容的年畫”[5]??箲饡r期,日本帝國主義利用中國年畫的形式推行對華侵略的奴性教育,如1938年日偽政權印發大量帶有“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二國協和”等口號的年畫來麻痹中國人民。革命形勢要求中國共產黨改造舊年畫,運用新年畫激發民眾的抗日意識。因此,抗戰新年畫由以反映民俗生活為主轉化為以反映革命為主。為配合抗日,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的美術工作者也利用新年畫進行反宣傳,如《抗日光榮》《保衛邊區》《抗戰勝利》《打日本,打漢奸》等,充分體現了為救國、為人民、為政治服務的目的,使革命新年畫迅速成為當時宣傳抗日、鼓勵支前的銳利武器。1941年,為了抗戰的需要,魯藝木刻工作團印刷了五十多種共四十萬張具有年畫風格的木刻版畫[4],在宣傳抗日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戰爭時期,大批畫家投入新年畫的創作之中,創作了大量以革命和農民翻身后的生活為題材的年畫,如《夫妻識字》《翻身得地生產好》《紅軍解放東北》《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開展民兵爆破運動》等,推動了新年畫的發展。當前有學者將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年畫與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年畫并稱為新年畫,從而區別于此前的舊年畫[6],并將舊年畫反映的基層民俗文化提升到政治高度。新年畫中的“新”不僅包含時間順序上的“新”的含義,而且具有反映新生活、積極健康的意義。

3. 新年畫運動的開展

1949 年7 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周恩來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進行大規模的舊文藝改革[7],充分展現了黨和國家對文藝工作的重視。同年7 月21 日,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美協)成立[8]。隨后,上海、杭州、武漢、天津、西安、濟南等地的美術工作者協會相繼成立,為廣泛開展新年畫運動奠定了組織基礎。新中國成立之初,新年畫深受黨和國家的重視,為改造舊年畫發展新年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于1949 年11 月26 日下達了《關于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的文件。文件肯定了新年畫對反帝反封建、宣傳新思想、傳遞正能量、歌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將作為封建思想傳播工具的舊年畫進行了全盤否定,并從題材、內容、技術及印刷等方面對新年畫作了新規定,新年畫運動由此展開。全國各地美術團體及協會中原先從事其他畫種的畫家紛紛加入新年畫的創作隊伍。同時,蔡若虹、王朝聞、葉淺予等著名畫家在報刊和藝術雜志中發表自己對新年畫創作、出版、傳播等的見解和看法。在他們的文章中,“新年畫運動”一詞反復出現。于是,“新年畫運動”之名被推向全國。

4. 新年畫運動的深入發展

1949年,有23個地區創作出版了新年畫379種,發行數近700 萬份之多[9]?!蛾P于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發出后,為激勵新年畫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創作熱情,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分別于1950 年和1952 年舉辦了兩屆新年畫展覽和評獎活動,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年畫作家,如:李琦、古一舟、安林、伊瘦石、張仃、馮真、顧群、李可染、林崗、力群等;同時產生了眾多優秀年畫作品,如《農民參觀拖拉機》《勞動換來光榮》《毛主席大閱兵》《勞模會見毛主席》《新中國兒童》《毛主席訪問太行老根據地人民》《城鄉互助物資交流》《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獻禮》等。通過黨和政府的積極領導及新年畫展覽和評獎活動的激勵,1953 年,全國共出版年畫789 種,發行6 639.7 萬張[10];到1958 年,新年畫“印數一億三千六百一十三萬張”[9],形成了新年畫的繁榮局面。1966 年由全國美協舉辦的“華北區1966 年年畫、版畫展覽”在北京舉行,成為美術界的焦點?!度嗣袢請蟆穬纱慰钦褂[會上的作品,對新年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 新中國十七年的主流意識形態傳播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范圍主要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傳播對象主要是精英知識分子、黨員和部分工農群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面還較為有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全國范圍內傳播主流意識形態迫在眉睫。當時剛剛從革命環境轉到建設環境,民眾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完全靠文字來宣傳抽象理論,事倍功半。而新年畫孕育于特定的民俗風情和時代環境中,與民眾的文化水平和審美水平相適應,是新中國十七年重要而有效的傳播載體。

新中國十七年是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破舊”和“立新”的時期。這一時期百廢待興,人民群眾思想文化復雜,“各種舊的意識形態仍以各種形式存在,并在一定范圍內影響一些人的思想觀念”[11],黨的首要任務是在改造封建舊思想、舊文化、舊社會的同時樹立新思想、傳播新文化、建立新社會并確立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為此,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人群的文化水平、思想狀況、政治立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首先,開展整黨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先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多次整黨整風運動,不僅規范了黨風黨紀,而且使黨和新政權獲得了更多民眾的認可和支持,對推動主流意識形態由黨內向黨外延伸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改造知識分子。我國創辦的各種大學,如革命大學、軍政大學為知識分子的改造提供了主陣地。編輯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及翻譯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等為知識分子的改造提供了理論支撐。中國共產黨在組織知識分子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還組織知識分子參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運動,通過這些實踐運動,使知識分子積極摒棄舊思想,接收新思想,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最后,利用文藝教化民眾。黨和政府要求在宣傳主流意識形態時,“應當利用各種文教工具,采取為群眾所愿意接受的方式”[1]。中國共產黨非常注重運用紅色歌謠、新連環畫、農民畫、新年畫、戲劇、電影、標語、口號、墻報等大眾文藝方式宣傳和普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其中新年畫與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相契合,受眾群體廣泛,題材內容豐富,能夠將意識形態抽象理論有效融入其中,且印刷條件便利。在新中國成立十七年來,新年畫作為一種有效的傳播媒介,對主流意識形態進行了廣泛的宣傳。

其一,新年畫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載體。首先,從理論上看,文藝作為觀念上層建筑,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形式,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屬于精神領域的特殊活動”[12]。文藝是一種精神生產,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載體。年畫作為文藝的一種具體形式,在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次,從功能上看,新年畫作為黨的有效宣傳工具,“繼續承擔著宣傳新政策、新思想、新形象的歷史任務”[13]。如《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積極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修通天蘭鐵路》和《工人新村》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新生活和他們英勇健康的形象,《幸?;橐觥贰秳趧訐Q來光榮》及《新中國兒童》致力于宣傳新中國的新政策、新思想和新形象。

其二,人民群眾文化水平較低,需要采用年畫這種圖像化、形象化的形式進行傳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國有2.9 億多文盲,超過總人口的80%[14],在大部分農村地區文盲率更高,不利于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诋敃r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圖像的表達功能優于文字,相較于文字,圖像更加直觀且生動,具有更容易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優勢。而且年畫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形式。運用新年畫能夠將主流意識形態具體化、通俗化,從而使人們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主流意識形態,從而擴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范圍。

其三,新年畫印刷事業的發展。印刷是年畫制作的重要條件,印刷質量是新年畫呈現效果好壞的重要影響因素?!叭珖夥藕?,出版和印刷有著較雄厚的物質條件”[9],“到1954 年前后,年畫被作為國家的正式印刷出版物,由各地美術專業出版社編輯出版及印刷”[15],對新年畫廣泛發行與傳播推廣具有重要作用。新年畫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是新中國十七年時期人民群眾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成本低廉的印刷降低了新年畫的制作成本,很大程度上照顧到了人民群眾的購買力,從而擴大了新年畫的傳播范圍。

二、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中的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實踐

新中國十七年的新年畫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涉及生產建設、互助合作、支援前線、勞動模范、文化教育等。新年畫作為一種政治符號,有利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及黨和國家的價值觀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傳播。

(一) 謳歌代表人物,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具象化傳播

代表人物能夠對人民群眾學習馬克思主義起到帶頭作用,要想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具象化傳播,就要讓廣大的民眾認識和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和發展者,以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熏陶下的各行各業的道德模范人物。

首先,表達對革命導師的敬仰之情,使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得以在可觸可感中傳播。對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命導師知之甚少。新年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以鮮明的主題讓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締造者有了具象化認知,畫面中,整體的“大胡子+大背頭”形象彰顯馬克思的嚴肅;雖眉毛胡子已花白,但臉膛仍是紫紅色,顯得神采奕奕;鼻子高挺,盡顯大方而高傲的情懷;眼神深邃,目光炯炯有神,表情深沉,塑造出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氣質,熱烈表達了對馬克思的真摯敬意。類似的新年畫還有《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革命導師,并通過謳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和發展者,消除人民群眾對其的隔閡,減少陌生感。

其次,歌頌黨的領導人,使主流意識形態具有本土具象化特色。黨的領導人是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領袖,許多類似于《毛主席與農民談話》的新年畫歌頌了黨的領導人?!睹飨c農民談話》描繪了陜北農民與偉大領袖毛主席會見時的幸福場景,畫面中一群農民圍坐在毛主席的身旁,毛主席親切地與農民們交談,似乎是在詢問農民們的生活狀況、莊稼收成等情況,農民們的情緒完全沉浸在對毛主席的無限崇拜中。此新年畫“描寫出了陜北解放區的老百姓在黨的多年教育下所培養出來的那種無限信任黨、堅決跟黨走的新的精神面貌”[16],反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魚水深情。此類新年畫還有《毛主席與朱總司令》《毛主席大閱兵》《朱德總司令》等,通過對黨的領導人的形象、品格、功績塑造,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具有本土具象化特色。

最后,贊美各行各業的模范代表,發揮其在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中的榜樣作用。贊美模范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新年畫是林崗的《群英會上的趙桂蘭》。趙桂蘭是全國勞動模范,被稱為“黨的女兒”。這幅作品描繪了毛主席在中南海親切接見女英雄趙桂蘭的場景,具體表現的是毛主席對勞動模范趙桂蘭的關懷,同時也表現了人民敬愛的領袖毛主席對群眾的熱愛和關懷的偉大主題[17]。這幅作品既反映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關心和重視,又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念在趙桂蘭身上的生成和表現,也說明了廣大勞動人民才是建設新中國的希望和重要力量。類似的新年畫還有《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叔叔講革命故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歐陽?!贰豆まr勞模北海游園大會》《鋼鐵戰士麥賢得》等,通過樹立各行各業的模范典型,把主流意識形態具象化到榜樣身上,在無形之中推動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普及和傳播。

(二) 闡釋政治詞匯,實現主流意識形態通俗化傳播

對抽象的政治概念進行通俗解讀,是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一種有效方法?!肮伯a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是共產黨人畢生追求的偉大事業,有不少以此為內容的新年畫,如《走向共產主義》。畫面是公社社員們在一起集體活動的場景,各行各業的人團結一致朝著紅旗指引的方向前進,表現出人們對共產主義美好生活的向往。諸如《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兒童團光榮傳統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等新年畫展現了人們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目標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與“共產主義”密切相關的“階級”“帝國主義”“共產黨”等專有名詞也可以通過新年畫進行闡釋。新年畫創作者用典型的符號展示各階級的形象,激發人民群眾的階級意識。新年畫真實地再現了“農民”“復員軍人”“民兵”形象,如在《農民和拖拉機》《又增加了兩份》中“以手持鋤頭或其他農具表現其‘農民’形象,以包頭巾、旱煙袋表現‘老貧農’特點”[18];《生產戰線上的捷報》《行軍途中》“以紅纓槍、綠軍裝、膠皮鞋等暗示其‘復員軍人’或‘民兵’身份”[18]。同時新年畫再現了工業生產或城市生活中的“無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形象,如《接待人民的來訪》《工農勞模北海游園大會》中“以工裝褲、戴檐軟帽來表現其‘無產階級身份’,而眼鏡、鴨舌帽等則是‘知識分子’的代表性符號”[18]?!睹赖蹏髁x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敵》《美帝國主義從它侵占的一切地方滾出去》《粉碎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為建設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而奮勇前進》等新年畫從標題就透露出對帝國主義侵略行徑的強烈譴責?!秾W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描繪了公社社員們圍坐在一起學習黨史的場景,畫面中所有社員的目光集聚在黨史畫報上,生動體現了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和期盼,在潛移默化中對主流意識形態進行傳播。

“勞動”“人民公社”“民主”等政治詞匯是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中的高頻詞匯,也是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體現。新年畫《新得的黃?!奉嵏擦藙谛膭诹Φ膫鹘y觀念,對勞動概念進行了重新闡釋,畫上的題詩“只要咱們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19],向人民群眾傳遞勞動光榮的觀念,充分肯定勞動的價值。新年畫把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與人們的幸福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在人們心中塑造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觀念?!度婕t旗高高舉 人民公社萬萬年》刻畫了人民公社紅旗飄飄、鑼鼓聲聲的火紅場面。畫面中,勞動模范、優秀共青團員、生產積極分子及其他人民公社社員自發組織起來,高舉偉大領袖的畫像,扛上沉甸甸的小麥,開上生產隊的拖拉機,歡天喜地地到公社報喜,表達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公社收獲頗豐的喜悅之情。年畫《人民公社光芒萬丈》描繪了大場景下的人民公社,稻谷滿倉,社員們興高采烈,到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強調人民一起合作發展、合作致富、合作奔向共產主義?!督ㄕ噙x好人》描繪了在農村進行選舉活動的場景,反映出人民群眾積極參加人大代表的民主選舉,說明國家正在積極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哆x我們最信任的人當代表》描繪了社員們為自己最信任的人投上神圣的一票時的場景,生動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建立民主政權、實現民主管理的主張,展現了我國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新年畫通過對政治詞匯的闡釋來達到對主流意識形態通俗化傳播的目的。

(三) 緊扣中心工作,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本土化傳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共產黨就提出:“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盵20]當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27 美元,不足整個亞洲平均44 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 美元的一半”[21]。長期的戰爭消耗加上天災人禍,國家百廢待興。鞏固新生政權和恢復國民經濟,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成為我國面臨的主要任務,為此,黨和國家先后推進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會主義改造和國民經濟調整等中心工作。新年畫工作者們圍繞中心工作積極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年畫,為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本土化傳播提供有效載體。

首先,圍繞土地改革,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民翻身擁有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權?!肚逅銏D》《領地照》《春耕圖》等年畫描繪了長期以來受地主壓迫的勞苦農民在清算地主、分得土地后全家積極勞動的場景[15],向人民群眾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其中,《領地照》描繪了人民政府給貧雇農分得的土地發放證明并承認其所有權的場景,并題記:“土地改革翻了身,領下土地證好高興。白紙黑字大紅印,努力生產發家致富,光景一天一天往上升”,生動刻畫了農民獲得土地之后努力投入生產的決心,有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實施成效。

其次,宣揚抗美援朝,激起民眾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1950 年為應對朝鮮戰爭形勢,我國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重要決策。為了鼓勵青年積極參軍入伍,新年畫工作者們創作了大量宣揚“抗美援朝”的年畫作品?!豆鈽s參軍》展示了父母送兒子光榮參軍的場景。畫面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標語體現了民眾參軍的決心,墻壁上“走上光榮的國防崗位”“光榮人家”的錦旗反映此畫的主題,穿著紅衣服的小姑娘敲打著腰鼓,參軍的男孩胸前別著大紅花,手里拿著鮮花,男孩的父母貼心為其準備行裝,烘托參軍光榮的氣氛。這一新年畫作品描寫了親人對入伍參軍男孩的鼓勵和支持,將民眾英勇參軍的景象如實地表現出來,直接反映了民眾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類似的新年畫還有《增產捐獻》《繳糧支前》,呼吁農村大力發展生產以支援前線作戰。

再次,宣傳社會主義改造,激發民眾共建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逗献魃a收成好 社會主義幸福多》展示了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下勞動人民喜迎豐收的景象[22]?!短K聯專家參觀農業合作社》描繪了蘇聯專家在農業合作社主任的陪同下,參觀農業合作社暖室里的蔬果,鮮紅飽滿的西紅柿獲得了專家的稱贊,反映了在社會主義改造下欣欣向榮的農村新氣象和深厚的中蘇友誼,對于激發民眾共建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具有重要意義。類似的還有《紡織互助》《合作社的貨郎擔》《說什么我也要入社》等新年畫,宣傳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新中國建設。

最后,聚焦國民經濟調整,展現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蹲鎳暮8邸肥菄窠洕{整時期典型的工業題材年畫,畫面中巍峨的輪船、疾馳的火車、高聳的工業塔展現了工業調整之后工業建設的繁榮景象?!秹ǖ匦轮魅恕肥且环从侈r業恢復發展的新年畫,描繪了一群勞動者在荒地辛勤勞作的圖景,贊頌了勞動人民“戰天斗地”的時代精神?!睹飨暮脤W生——焦裕祿》向世人展現“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鼓舞了無數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為民服務、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斗志。

(四) 再現民眾生活,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情感化傳播

人是“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23]。主流意識形態內嵌于大眾的感性生活,關切大眾的情感需要,讓大眾在可知、可見、可感的年畫圖像中激活情感體驗,從而將主流意識形態中內含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滲透至大眾的情感結構和生活實踐深處。新中國十七年時期,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生產熱情日益高漲,勞動生產從“自發”走向“自覺”,農業生產從“盲目”走向“科學”,思想觀念從“封建”走向“開放”,娛樂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極大改善。那時,以百姓生活、經濟建設、科教文衛、民眾思想等為主題的新年畫真實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效實現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情感化傳播。

一方面,關心人民日常生活和以人民為主要力量的經濟建設是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情感化傳播的有效途徑?!抖仙细邩恰贰掇r業生產合作社小麥豐收》《新來的拖拉機手》《把余糧賣給國家支援工業化》《參觀拖拉機》《葉綠瓜肥產量多》既展現了新中國之后人民群眾生活的極大轉變,也生動刻畫了人民群眾積極投入我國經濟建設的美好畫面。其中,《參觀拖拉機》透過參觀者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形象地表達出摧毀封建枷鎖以后的農民的生產熱情,而且顯示了農業生產將要擺脫落后走向機械化集體化的偉大理想,展現了新中國農村發展的遠景”[24]?!度~綠瓜肥產量多》直接表現了人民群眾喜獲豐收的場景,畫面中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堆砌在小姑娘面前,笑容滿面的小姑娘勤勞地整理身前誘人的瓜果蔬菜。這些新年畫生動反映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群眾生活狀況的轉變,同時也更加激勵人民群眾勤奮勞動,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及自身的美好生活奉獻力量。

另一方面,重視人民群眾教育和倡導人民群眾摒棄封建守舊思想是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情感化傳播的重要體現?!犊嘉幕访枥L了人民群眾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課的場景,墻壁上貼著“學好文化辦好社!”的標語體現此畫的主題,反映出新中國十七年時期國家對民眾教育的重視及民眾學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在描繪國家重視民眾教育的新年畫中得到生動體現?!蹲杂苫橐鲂腋C罎M》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為背景,用夫婦牽手的動作表現婚姻自由,宣傳新中國的婚姻政策,反對封建窠臼的婚姻思想,歌頌婦女的解放。新中國十七年時期,國家非常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貫徹執行,各級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深入人心,舊的婚姻觀念開始改變,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觀念逐步樹立[25]?!缎腋;橐觥肥敲癖娹饤壏饨ㄅf婚姻觀、倡導新婚姻觀的生動體現,表達了新中國女性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強烈愿望。

還有一些新年畫向百姓普及衛生常識,傳遞健康的生活理念。新中國十七年時期,為“消滅疾病、人人振奮、移風易俗、改造國家”[26],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愛國衛生運動,普及衛生常識,破除封建迷信,增強人民體質。為確保運動的順利開展,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動員。新年畫工作者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創作了宣傳講衛生、樹新風的作品,如《人人講衛生 家家愛清潔》《講究衛生》《愛國衛生》等。其中,《人人講衛生 家家愛清潔》由七幅傳遞不同衛生知識的畫面組成,生動展現了愛國衛生運動提出的“八凈”要求,即孩子、身體、室內、院子、街道、廚房、廁所、牲畜圈都要干凈。該畫通過表現洗臉、洗手、消毒、戴口罩、清掃等講衛生行為,向人們普及衛生知識,傳遞健康的生活觀念,大大改變了人居環境,降低了疾病暴發率,而且幫助人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了健康水平。當時,僅1952年半年時間,全國就清除垃圾7 400 余萬擔,截止到1958 年底,全國有192 個市縣基本消滅血吸蟲病[27],美化環境的同時起到了“移風易俗、改造國家”的重要作用。

三、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對于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啟示

新中國十七年新年畫通過謳歌代表人物、闡釋政治詞匯、緊扣中心工作和再現民眾生活,在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年畫通過因地制宜、貼近實際、情感共鳴、圖式多樣等策略實現傳播效果最優化,其傳播經驗至今仍有啟迪意義。

(一) 因地制宜的傳播形式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更加高效

新中國十七年時期,如何將主流意識形態極廣泛地傳播到大眾當中是黨面臨的重要問題。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只有把抽象理論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尋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才能將主流意識形態通俗化并深入人心。事實證明,新年畫對傳播主流意識形態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新年畫扎根于人民群眾現實生活。一方面,新年畫創作者立足農村,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了解其喜好和審美習慣,反映其最真實的生活狀況,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因地制宜地對新年畫進行創作和傳播,使新年畫成為主流意識形態有效傳播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人民群眾也積極向新年畫創作者們反映對作品的感受和意見,并非被動的“接受者”。很多群眾提出“為什么老是畫這幾件事”[2]的問題,反映出群眾對新年畫創作內容受限的不滿,很多群眾也提出了自己喜愛的年畫內容[2]。還有很多群眾提出“不吉利的不要”“看不懂的不要”“色彩不鮮艷的不要”[2]及缺少“樂歲”功能的都不要[28],反映了群眾對于部分新年畫作品缺失年畫所特有的“吉利”“熱鬧”“鮮艷”等特點的不滿。人民群眾對新年畫的創作內容和傳播形式提出了寶貴意見,新年畫創作者廣泛收集群眾最真實的感受和意見,并進行客觀分析,從而創作出更多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效果更佳。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盵29]新中國十七年時期除了新年畫外,還通過歌謠、戲劇、連環畫、標語等在農村環境下生長起來的藝術形式傳播主流意識形態。進入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任務依然艱巨,書籍、報刊、黨的文獻等推動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而充分利用富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范圍。當前,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審美水平逐步提高,對文藝作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使用人民群眾熟知和喜愛的藝術形式,并立足于人民群眾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30],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29],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新媒體時代,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互動性強、傳播迅速的優勢和特征,深入挖掘主流意識形態的高效傳播方式。

(二) 貼近民眾的象征符號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事半功倍

美術作品中的每個圖像都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符號。新中國十七年的新年畫同樣存在多樣的視覺符號,它們具有很強的象征性,通過以小喻大、以輕喻重的象征手法,擴大圖像內涵,將主流意識形態以具體的形象符號表達出來,再加上生動的視覺傳達,啟發廣大民眾堅持黨的領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提升革命覺悟。

政治符號象征黨的領導權威。新年畫中有一些形象符號具有典型的政治象征意義,紅旗、領袖畫像等形象都是黨的領導權的象征符號。一方面,紅旗被認為是無產階級政黨的代表,“熱愛黨和毛主席的《向毛主席致敬》”[31]中紅旗位于毛主席的后方,少先隊員們目光朝向毛主席和紅旗,展示出對黨的熱愛和崇敬。紅旗有時候以五星紅旗的形式出現,大五角星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小五角星則表示全國人民團結在一起以黨為中心圍繞于黨的身邊,象征著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新年畫創作中將領袖畫像置于特定場景中,如《毛主席的代表訪問太行山老根據地》中,領袖畫像與政治會見并置,畫面中每個人的神情都表達了對領袖合法性的認同,表現了領袖的威嚴和黨的領導權威。

景觀符號象征共產主義理想生活。景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同時也是人類傳播文化信息的符號。新年畫中的電塔、拖拉機、煙囪、麥田等景觀符號在新中國社會語境中所表征的內涵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內在含義,成為共產主義理想生活的完美展示。首先,電塔和拖拉機的象征意義指向現代性。新中國成立之后,農業現代化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對農用機械的運用上?!断矈Z豐收》中遠處高聳的電塔和用拖拉機托運糧食的場景指向農業的現代化和農民的現代化生活,是農民日常幸福生活的體現。其次,煙囪的象征意義指向國家的工業化?!豆鈽s榜上的新人物》中出現了煙囪的形象,三根大煙囪處于畫面顯眼位置,煙囪和煙囪中所升騰的煙塵暗示祖國工業建設的欣欣向榮,塑造了理想化的完美生活景觀。最后,麥田的象征意義指向富足、美滿、團圓的生活?!哆吺者叿N》中綠油油的麥苗孕育繁榮昌盛的發生,金燦燦的麥田成了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象征。

革命符號象征著正義的武裝暴力?!案锩鸵馕吨冗M,意味著正面,意味著神圣”[32],新年畫中槍支、拳頭、瞪大的雙眼都是典型的革命符號,是革命思想的表達。一方面,槍支是革命的代言,也是正義武裝暴力的象征?!缎轮袊鴥和分猩碇娧b的兒童手持槍支指向“帝國主義落水狗”,他們目光堅毅、動作剛勁、善惡分明,充滿了正義和力量,使革命行為在符號的作用下獲得了合法性。另一方面,拳頭和瞪大的雙眼意味著革命斗爭的決心和勇氣?!朵撹F戰士麥賢得》《一心為革命 一切為革命》中的拳頭意味著打爛和砸碎一切不合時宜的事物,瞪大的雙眼是革命斗爭信念的集中體現,這種眼神是正義的象征,表明新政權下革命意識的滲透。

(三) 引起共鳴的共情傳播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深入人心

新中國十七年時期,向民眾傳播共產主義信仰和愛國主義精神是推進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內容。抽象的信念需要借助情感進行通俗化傳播,所以必須注重情感因素的調動,喚起民眾強烈的愛憎情感,從而實現共情傳播?!肮睬槭怯幸庾R地進行換位思考,來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感受的過程,正所謂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盵33],“藝術形象雖然不能對人說理,可是它卻擅于使人動情”[34],引起百姓共鳴,易使人接受。

一方面,激起民眾對地主階級的憎恨,喚起民眾的主人翁意識?!稖p租說理》是土地改革運動期間最具代表性的反映階級斗爭作品之一,描繪了農民向地主要求減租說理的場景。畫中地主與農民形象對比鮮明,標語“警惕地主鬼把式”具有階級斗爭的宣傳教育意味,教育農民警惕地主階級的剝削,積極開展階級斗爭,同時也生動展現了地主階級的陰險狡詐,對民眾在內心塑造出一種明確的階級觀念發揮了重要作用?!肚逅銏D》中翻身做主的窮苦人民正在面對面地向曾經剝削、欺壓他們的地主老財做清算。畫面中,地主和賬房先生被擠在臺階下面,四周農民形成包圍之勢,臺階上涌出的農民對地主形成強大壓力,生動刻畫了窮苦人民對地主階級的憎恨,再現了土地改革讓貧苦農民翻身做主人的真實場景,對于喚起民眾的主人翁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年畫《清算圖》激起人們對貧苦農民的憐憫和對地主階級的怨恨,民眾在憎恨情緒中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認識更加深刻,以至改變態度,轉化為積極投入新中國建設的行動。

另一方面,激起民眾對帝國主義的憎恨,喚起民眾的愛國意識?!度澜鐒趧尤嗣駡F結起來把美帝國主義送進墳墓》的題記“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直接點明了此畫的主題,背景是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宏大的場面向看畫者傳遞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畫中將美帝國主義刻畫為傷痕累累且膽小懦弱的怪物,對于喚起民眾的愛國意識,號召人民加入抗擊美帝國主義的隊伍,增強人民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信心具有重要意義?!吨浦姑赖蹏髁x的侵略行為,我們才能進行和平建設》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制止美帝國主義向中方投導彈行為的場景。畫面中,解放軍的背后是繁榮的工業建設,面對美帝國主義的入侵,解放軍霸氣反擊,制止其投導彈的侵略行為,保衛了祖國的和平建設,對于喚起民眾的愛國意識具有重要意義。新年畫《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我們才能進行和平建設》把民眾對帝國主義的憎恨之情、對人民解放軍的感激之情和對黨和國家的敬愛之情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新年畫通過圖像的通俗化、形象化手段調動情感因素,以達到共情傳播的目的,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深入人心,喚起民眾的共產主義信仰和愛國意識,在強烈的愛與恨情緒的驅使下轉化為實際行動,起到生產建設輿論動員的效果。

(四) 變化多樣的圖式類型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深入淺出

新年畫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視覺表達,是宣傳引導大眾的有力工具?!罢罩嬌先プ觥盵35]成為當時人民群眾學習和生活的日常用語。新年畫運用明暗與色彩、線條與筆法、封閉與開放等圖式類型使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深入淺出,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想象,體現了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了人民群眾統一的價值觀念,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明暗與色彩圖式?!独O子豐收》塑造了正在辛勤勞動的新中國婦女形象,畫面中的婦女在強烈的日光下,整個身體明暗對比鮮明。在色彩的使用上,黃色代表豐收和諧,紅色象征農業生產中的高昂斗志,畫面中大量使用黃色和紅色,人物的臉部泛紅,與背后的黃色麥田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勤勞能干的新中國婦女形象躍然紙上。整幅作品明暗反差強烈,色彩鮮明,主題突出,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感。新中國婦女不再以月份牌年畫中庸俗化、淺表化的形象出現,而是以勇敢、勤勞、淳樸的勞動者身份在新中國蓬勃發展的道路上展示女性風采和力量,反映了當時婦女投身新中國建設和發展的熱情與積極心態。

線條與筆法圖式?!蹲呦蚬伯a主義》畫面中用弧線塑造的道路將整個作品分割成兩個主要部分,道路向上的彎曲形式呈現視覺上升的效果,體現“走向”的運動感,人物塑造基本使用了黑色線條來勾畫人物的著裝、動作、身體等,用以區別不同人物之間的關系。這些黑色線條錯落有致,集中分布在整個畫面的右側,整體向前傾斜,形成一種前進的緊迫感?;【€塑造的道路和前傾線條勾畫的人物圖像是主題實現的重要媒介,人們通過道路能夠走向共產主義,對民眾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能夠調動民眾參與共產主義事業的積極性,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封閉與開放圖式。封閉與開放在這里指新年畫構圖形式的兩種不同風格?!胺忾]的風格或多或少以構造的手段把圖畫處理成一個獨立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處處都引向自身,相反開放的風格到處都引向本身之外,并且故意顯得像是無限的?!盵36]所以,封閉的構成是外部的力向中心集中,開放的構成是中心的力向外部擴散?!度珖髅褡宕髨F結》是典型的封閉式構圖。畫面中,兩邊趨于對稱的人物的目光由外向內集聚在中間人物毛澤東身上,畫面強調團結、凝聚的心理感受,使民族團結觀念深入人心?!赌昴曦S收 社社有余》是典型的開放式構圖。該畫描繪了五個兒童歡快地敲鑼打鼓的情景,其中位于中間的兒童的手臂向外伸展打開,產生一種身體驅動的向上的力量,這種向上的觀感能夠極大地激發群體的勞動熱情。

四、結 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面臨著在全社會思想領域建立新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歷史任務。當時的民眾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于對馬克思主義思想還是陌生甚至“毫無所知”[37]的。作為一種文化傳播與象征符號,年畫是基層民眾喜聞樂見的圖像藝術,這也使得新年畫可以通過概念化、類型化的表現方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成為大眾美術的典型代表。新中國十七年的新年畫將這一時期人民愛戴的領袖、各條戰線上涌現的英雄模范、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充滿喜悅之情的豐收場景等時代題材融入創作中,真實、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社會主義新人、新生活、新景象,不但剔除了傳統舊年畫中的“封建迷信”內容,還承擔了新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歷史使命。新年畫作為中國共產黨運用文藝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新中國社會體制建設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無法估量的”[19],甚至對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都具有極強的啟迪意義?!拔乃囀氰T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38],尤其是大眾文藝以內容上切入民眾生活、形式上貼近草根心理等特點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所傳遞的主流價值觀念和傳播的思想內容對人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在新時代,承續傳統文化資源的影響力,深入挖掘年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力量,梳理和整合其意識形態功能,對當前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開拓文化路徑具有歷史參考和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年畫群眾
云治理”要貼近群眾
牛年畫牛
多讓群眾咧嘴笑
年畫
缸魚年畫之旅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新年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