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湟水源頭的繡女:銀卓瑪

2024-01-21 02:31程起駿
群文天地 2023年6期
關鍵詞:湟水席子草編

程起駿

席子繡,是從古老的草編工藝中脫穎而出的,以席芨草為主材的藝術品。其創造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蒙古族婦女——銀卓瑪。這種繡品是正在蓬勃興起的青繡中的另類,時下還不大顯山露水,但席子繡有著深厚的文化根脈、獨特的藝術魅力、良好的發展潛質。

先說說草編的前世事

席子繡脫胎于草編工藝,草編在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傳承。先祖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用草類做成生產生活用品了。經數千年的薪火相傳,成為與社會各層面都休戚相關的物品。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與草編有著不解的緣分,咱就揀草編中最低檔的草鞋說起。

草鞋是草編大軍中最普通的一員,但它可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曾風光有年。草鞋在漢代叫“不借”。古籍《五總志》記載:“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梢姴菪跐h代為人人必備之物。就連開創“文景之治”的賢君漢文帝劉恒,也是“履不借視朝”,那上朝的王公貴族們恐怕也只能上行下效了。到了東漢末年,那貴為皇叔的劉備,發跡前也是編草席、賣草鞋過日子。進入現代,草鞋的生命力歷久彌新,光芒四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八路軍在對日作戰中,不少戰士都穿著草鞋浴血奮戰,所以說,草鞋在中國光輝的革命史上,有它的一份功勞?,F錄紅色根據地的一首民歌作證:“打雙草鞋送給郎,南征北戰打勝仗。腳穿草鞋跟黨走,刀山火海不回頭”。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草鞋已心甘情愿地隱退了,但草編工藝仍在傳承。改革開放的春風激活了海晏縣甘河子鄉一戶世代以草編為輔業的牧戶,其第三代傳承人銀卓瑪,將草編藝術開創為一個新的品類,即席子繡。

湟水源頭的草編世家

盛夏的一天,我們一行5 人,應邀到銀卓瑪的夏季牧場做客。汽車沿山間小道,向祁連山腹地行進。祁連山中風光如畫,景從窗外過,人在畫中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到了銀卓瑪的帳房,她的帳房扎在湟水源頭包呼圖溫泉邊,此地蒙古語為:大鹿奔馳的地方。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藏族等各族群眾都叫它“神泉兒”。銀卓瑪和丈夫姜鴻、兒子、兒媳婦、孫子一家幾口,都來迎接我們。她給每一位客人獻上潔白的哈達,口中還念叨著古老吉祥的祝愿詞。那一張張樸實敦厚的面容,使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與生俱來的豪放與真誠。銀卓瑪50 多歲,身板修長勻稱,眉目間透著些文雅之氣。

喝著噴香的酥油茶,就著香脆的菜籽油餅,談話自然說到了席子繡。銀卓瑪說,這手藝是爺爺一輩傳下來的。爺爺叫尕力登,年輕時,家中生活困難得很。爺爺在給王爺做烏拉時(無償差役),從一位漢族朋友處學到了用席芨草編制家私的手藝。爺爺編背斗、筐子、提籃、大栽把等,拿到西寧大商人廖靄庭在海晏辦的牛場里,掙點錢或青稞補貼家用。牛場的方經理是個外省人,聽說念過大學。他曾當面夸爺爺編的東西質量好耐用,特別是那個提籃樣子好、結實,放吃的蟲不蛀、鼠不啃,是啥原因?爺爺說:“我把編籃子的席芨草在神泉中泡過了?!狈浇浝砭托χQ起了大拇指。爺爺很在意方經理夸獎,贊得部落里很多人都知道了。

銀卓瑪小的時候,就愛幫爺爺編背斗。在爺爺那雙粗大的手中,席芨草變得十分聽話,一根根草上穿下插,左進右出,一束束草就變成了好看的花紋,像水中波浪,又像天上云朵。背斗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編框沿。爺爺把連根拔起的席芨草擰成粗壯的條,用力編成饅頭山一樣的草結,一環環緊緊相扣,用剪刀修剪后,就像一隊出征的蒙古漢子。她問爺爺為啥要這么編?爺爺回答道:“丫頭,這是背斗最吃力的地方,不打成兄弟連環節,用不了幾天就散架了?!本瓦@樣,爺爺的手藝在她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一粒草編的種子。

繡品《江南詩意》

繡品《河清海晏》

爺爺去世后,父親羅拉繼承了爺爺的手藝,由于公社化等種種原因,加上尼龍產品的大量上市,她家的草編不太景氣,銀卓瑪也是學學停停。

散發著大山氣息小草清香的席子繡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湟水源頭,爺爺播撒在銀卓瑪心中的那粒草編種子當春而發??h上大力提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并有縣婦聯、縣文化局的相關人員具體指導。銀卓瑪經過再三的揣摩和思謀,反復地試驗,從失敗中吸取經驗,終于將爺爺的手藝創新發展為一種有著草編血脈的新工藝——席子繡。其特征是以席芨草為主材,以繡為主完成的工藝作品。

席芨草在青海農牧區到處生長,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稈柔韌長達1 米多,牧民們將它當作天然的“拴馬框”。將馬韁繩與席芨草合在一起打個結,再烈性的馬也休想拽斷,其韌性可見一斑。用它編制的各種生產生活用具,有著輕便、結實、透氣、耐磨損、不沾水等多種優點。銀卓瑪在創作繡品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席芨草的特性。她將不同生長階段的席芨草割下,在泉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陰干備用。然后按預設的創作主題畫出圖案,再將不同生長時段的席芨草撕或剪成不同粗細的絲,配以不同色彩的樹皮種子等輔料,然后就用繡的手法,輔以貼、串、掛、編等不同工序,完成一件作品。

在介紹之后,她帶領我們參觀了她的工作室兼儲藏室。在這間只有18 平方米的簡陋板房中,墻上、案上共有40 余件席芨草作品。有表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吉祥八寶、鳳凰瑞獸內容的作品;有表現民族團結、幸福草原的大件作品;有極具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飾品等。這些繡品色彩素雅,自然清新,致密厚重,富有立體感。

觀摩者中有青繡資深研究學者冶存榮先生,他對這些作品給予了肯定和贊譽,認為其匠心獨運,繡工到家;著名的湟源皮繡傳承人李永清女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永福先生,也都從非遺保護傳承的專業角度,與銀卓瑪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我則對《河清海晏》《江南詩意》兩幅作品特別感興趣。我認為用席芨草表現這類題材很有新意,藝術視野在拓寬;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顏宗成會長說,青繡是青海主打的文旅產品,席子繡是青繡的創新。由于來自草根,用材為草,所以散發著山野的氣息,小草的清香,發展前景廣闊,現在是初創階段,各方應大力支持。繡品本身要進一步傳承和提高。

在訪問中,我們還了解到銀卓瑪的家庭情況。這是一個由蒙古族、漢族、藏族組成的多民族家庭。全家人都能熟練地用三種語言交流,都相互尊重各自的民族習慣。全家團結、和睦、勤勞,一心奔小康。海晏縣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銀卓瑪一家就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丈夫姜鴻是家中的“掌柜的”,為人忠厚,吃苦耐勞,包攬了家中的多數重活,為的是給銀卓瑪充足的時間搞席子繡;銀卓瑪在40 多歲時患上了脊椎病,不能再放羊了。兒子姜文程放棄了高中學業,和父親一道擋牛放羊,網名自稱“自由放牧人”。由于他踏實肯干有文化,還被鄉上選拔為兼職生態保護員,工作干得很有成績;女兒姜文婷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錄至州事業單位,在泉吉鄉任教師,女婿切本多杰(藏族)在泉吉鄉任社區團支部書記;兒媳周毛錯(蒙古族)在州婦聯有一份工作。姜鴻和小輩們都尊重銀卓瑪做出的選擇。兒子和女兒表示要學習和繼承母親的事業。家和萬事興,銀卓瑪的席子繡就是在這樣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產生和發展的。銀卓瑪也很感謝家人們的支持。她說:“沒有掌柜的和兒女們的理解相助,我的席子繡早就斷線了?!毕﹃栁飨?,臨行前銀卓瑪帶領我們去神泉兒,步行10 分鐘就看見一架10 杈的大鹿角雕塑聳立在山坡上,底座上書“湟水之源”四字,書法精妙,雕塑雄渾,寓意大鹿奔騰在青山白云之間,一股清流從石縫中汩汩涌出,散發著濃烈的藥味,茫茫霧氣從泉水中溢出。匯集在蓮花形池中。最上面的池水燙手,最下面的泉水溫度適宜。掬一捧泉水入口,甘甜溫潤,方知人間甘露在此。

湟水是中華母親河的一級支流,是《漢書》中再三提到的“三河間”核心地域。往事越千年,古今多少興衰更替、人文蔚起之事就發生在湟水流域,成為今日“河湟文化”的緣起。席子繡只是這條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當“黃河之水天上來”時,它也是其中晶瑩的一滴。但愿泉水奔流不息,不舍晝夜,銀卓瑪用席子繡繡出幸福人生,花開富貴。

猜你喜歡
湟水席子草編
草編系列家具創新設計
臨汾草編吉祥物入駐北京冬奧村
指尖上的草編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一席話”的來歷
湟水流域洪水演變特征分析
草編技藝傳承人楊振國 割舍不掉的老手藝
涼席突然不涼了
席子好厲害的
——吃飯、當官都和席子有關
涼席突然不涼了
湟水谷地世界屋脊上的隱秘詩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