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的三重邏輯

2024-01-22 17:43王宇陽王麗穎
關鍵詞:斗爭中國共產黨

王宇陽,王麗穎

(1.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辦公室,成都 610100;2.哈爾濱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01)

一、引 言

2021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總結出十條寶貴歷史經驗,其中第八條概括為“堅持敢于斗爭”[1]。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就號召全黨同志務必要堅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2]1,足見“堅持敢于斗爭”這一歷史經驗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學術界對于“堅持敢于斗爭”歷史經驗的研究已經產出一系列成果,特別是涉及斗爭的歷史沿革和實踐經驗的著述頗多,已經形成了具有梯度和層次的研究成果(1)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董振華的《斗爭》一書從“斗爭”主題出發,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對于斗爭精神的重視和弘揚,概括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繼續斗爭的必要性及實踐要求[3]。張浩的專著《堅持敢于斗爭》從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兩個維度闡釋了新時代堅持敢于斗爭的重大意義,并總結了黨堅持敢于斗爭的經驗教訓[4]。辛向陽在《深刻把握“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時代意蘊》一文中立足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的時代意蘊,提出從四個角度來理解和把握新時代繼續斗爭的現實意義[5]。洪向華等在《用好敢于斗爭的歷史經驗,奪取新的偉大斗爭的勝利》一文中提出,中國共產黨黨史就是一部黨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斗爭的歷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斗爭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的財富[6]。。但在深度挖掘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的邏輯理路,尤其是探討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之間的邏輯關系方面還有較大研究空間。

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這一歷史經驗有著深刻的學理邏輯,這一邏輯發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根,熔鑄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魂。所謂“邏輯”,是指事物之間在因果機理上所具有的本質聯系。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對于實踐的唯物主義者來說,全部使命體現在通過感性的、對象性的活動完成對現存世界的革命性批判。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的斗爭既包括處于一定歷史框架內的階級斗爭,還包含實在主體在展開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意蘊。在這一點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斗爭意蘊高度契合。中國古人從天地萬物運行中總結出主動變革與斗爭的智慧,例如儒家堅定捍衛正道的斗爭原則、道家“不爭是爭”的斗爭策略等,支撐著中華民族走過了同各種復雜挑戰、深重苦難進行斗爭的數千年歲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誕生之時就面臨著復雜殘酷的挑戰,只能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百年黨史的實踐證明:敢于斗爭、善戰能勝是黨的制勝法寶和成功密碼。

二、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的理論邏輯

(一)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的斗爭基因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具有科學性、實踐性、開放性的理論,會依據具體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不斷進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馬克思指出:“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7]94他的辯證法思想受到黑格爾理論的重大啟發,在不斷的批判與重構中完成體系建構。在馬克思看來,辯證法意味著事物在自我否定中實現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式發展。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指出的,辯證法所研究的無非是由人類實踐活動組成的既定社會的自我運動,這樣的自我運動的進程并不依循抽象普遍性的原則。在此本體論意義上,與其說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天然地包含斗爭性,毋寧說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從問題的出發點上就要求斗爭,這樣的斗爭是主體展開過程中歷史性地反對自身的過程,階級斗爭理論只是馬克思主義斗爭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是在斗爭中前進的,正是對于馬克思的辯證法的豐富和拓展。立足于實踐活動的辯證法意味著事物在展開過程中不斷否定自身。因此,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具有抽象普遍性的結論要根據變化著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而不斷與時俱進、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歷史之一般規律的表述,闡明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是由矛盾推動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斗爭也就沒有止境。正如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所指出的,“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8]。矛盾的斗爭性在展開過程中意味著舊事物不斷代替新事物,由此構成了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演進的過程。

唯物辯證法為指導無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袄碚撘唤浾莆杖罕?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盵9]9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理論,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徹底說服群眾,從而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改變世界的斗爭過程中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不僅僅表現在它的內容是科學的,而且表現在它不斷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上。恩格斯曾明確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盵10]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不僅僅是針對別的理論或別的事物的,而且指向自身。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兩個行”[2]16的重要論斷,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是因為它為中國的歷史性實踐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理論框架,只有不斷根據社會條件和歷史環境的變化來變革自身,與自身進行斗爭,深入到具體的社會現實當中,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盵7]2馬克思的辯證法立足于社會生活生產和再生產的基礎之上,即人們為了創造歷史,就必須生產滿足自身生活條件的一切物質資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作為研究現實的人及其發展的歷史,唯物辯證法同時也就是唯物史觀。唯物史觀第一次立足于現實歷史,從客觀的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出發揭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彼此制約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物質生產是人類歷史展開的前提,進而產生了交換形式,并由此構建了市民社會的階級基礎。按照這樣的理解,他們認為資產階級社會架構中必然存在階級斗爭。鄧小平曾說過:“有人說,剝削階級消滅了,怎么還有階級斗爭?現在我們看到,這兩方面都是客觀事實?!盵11]盡管新中國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改造消滅了剝削階級,但還沒有消滅一切階級,并沒有進入無階級的社會。因此,馬克思的斗爭理論完全沒有過時。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不斷地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從“革命”的性質來看,“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與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黨定位桴鼓相應”[12]。人類歷史不是理念自我活動的圓圈,而是全部具體斗爭實踐展開的過程。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歷史中經歷了無數失敗卻最終走向成功,所取得的全部成就不是靠命運的恩賜或者別人的施舍,而是在堅持不斷革命斗爭中獲得的。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斗爭意蘊

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自我革新、自我創造中前進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盡各種艱難和挑戰,迎戰過肆虐大地的自然災害,治理過洪水滔天的大江大河,平息過暗流洶涌的內憂外患。磨難和滄桑鑄就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薄耙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盵13]正是這種面對困難不放棄、遇到阻力不氣餒的精神,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笆坎豢梢圆缓胍?任重而道遠”,先賢教導我們要志存高遠,以蒼生為己任,并為之不懈奮斗;樹立了宏偉遠大的目標就要排除萬難,竭盡全力去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強大的斗爭變革精神和豐富的斗爭智慧,在近代社會的滄桑劇變中,中華文明的斗爭意志與唯物辯證法的斗爭思維深度契合,匯聚為當今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的傳統文化精神內核。

第一,儒家思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于塑造中華文明和民族性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儒家在社會領域主張變革和斗爭?!盾髯印ざY論》有云“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14],萬事萬物都時刻發生變化,要使其達到或者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必須通過斗爭的方式實現動態的平衡?!抖Y記·大學》篇記載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梢?儒家承認客觀世界的變化性,主張人類在社會治理領域采取變革和斗爭的方式。

儒家追求的“和”也是依靠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得來的。在人與人的交往關系中,孔子強調的“和而不同”如何實現?只有在承認差異和矛盾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和”的境域,“和”是動態的平衡,而非機械單調的一致。在做人的行為準則上,儒家倡導踐行仁、義、禮、忠、信等價值觀,并堅決同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做斗爭。當面對外族入侵或野蠻欺壓時,儒家倡導要知廉恥、行大義。在儒家看來,敢于除暴安良、伸張正義的人即使犧牲了也是舍生取義、死得其所,值得后世學習和歌頌。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天祥被俘后面對威逼利誘從容就義,其事跡為后人所歌頌。由此可見,儒家思想以強烈的斗爭意識捍衛心中的正道。

第二,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張事物矛盾的雙方既相互依存又相反相成?!叭f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15],天地萬物是由陰陽結合而不斷創生,它們之所以能和諧共存是因為陰陽兩極的相反相成。據此,事物之間的矛盾所引發的斗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事物存在的具體方式。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通過分析矛盾雙方的性質與變化闡釋了斗爭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獨特的實踐策略和手段?!兜赖陆洝返谑轮v道:“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币馑际侨绻胍J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把握它運動發展的規律。只有行事符合“道”的規律,事物才會長久,人身才不會遭遇危險,遵循既有規律,才不會招致災禍?!兜赖陆洝返谌绿岬?“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痹诰唧w實踐中,應該清醒地認識規律,正確合理地運用規律,使矛盾朝著對事物發展有利的一面轉化。為此,要保持自身頭腦的清醒,克制欲望,做到不夸耀、不驕傲、不逞強,順應規律推動工作局面向好發展。

道家講求的“斗爭”與今天所提倡的斗爭,都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而做出應有的積極努力。老子強調“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并不是讓人們消極遁世、無所作為,而是一種更高級的戰略思維,通過“不自見”而達到明,通過“不爭”達到“爭”。今天的中國在世界舞臺正創造性地踐行著“不爭”的哲學智慧,絕不走西方某些國家恃強凌弱的老路,而是克己求生,用智慧的斗爭方式贏得自身發展空間,取得世界舞臺上的主動權。

三、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的歷史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盵16]225一部中國共產黨黨史,就是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勇于擔當、頑強斗爭、奮力拼搏、攻堅克難的歷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堅持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17],依靠這股毫不畏懼、決不退縮的“堅持敢于斗爭”精神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失敗走向勝利。

(一)中國共產黨通過斗爭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曾經為人類發展做出了諸多杰出貢獻,但1840年以后,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不堪和“無遠弗屆”的現代性力量的共同作用,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際,無數仁人志士竭盡各種方案和辦法,但都以失敗告終。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條路走通了、走對了,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這條路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復雜艱難的斗爭和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的犧牲。

大革命時期,黨雖然成立不久,卻已然具備了敢于斗爭的精神。黨確立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遠大理想,敢于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進行堅決的斗爭。即使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艱難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仍然不斷恢復和重建地下黨組織,堅持不懈領導革命群眾前赴后繼,以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統治。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革命形勢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國民黨企圖通過瘋狂的屠殺政策來撲滅紅色革命的烈火,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在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在城市斗爭嚴重受挫的情況下,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探索革命道路,選擇了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作為斗爭方向,繼續依靠武裝斗爭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黨的活動轉入農村后,大量農民無產者和半無產者涌進黨內,導致黨和紅軍隊伍中存在許多錯誤的、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為適應武裝斗爭的發展和根據地黨的建設的需要,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反對本本主義》《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中強調,對黨員加強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進行正確路線的教育,同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堅決斗爭。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的民族斗爭和階級斗爭都進入了新的階段。在全民族抗戰時期,黨的斗爭實踐所面臨的局面極其復雜:不僅要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政治和軍事斗爭,同時要同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政策做斗爭,而且還必須同黨內錯誤思想做斗爭。黨在斗爭的實踐過程中,不斷觀察、分析時局的變化,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來調整斗爭的策略和方法。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大規模內戰,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解放戰爭,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取得了解放全中國斗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二)中國共產黨通過斗爭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黨開展武裝斗爭的能力和智慧已經在革命戰爭的偉大實踐中得到充分彰顯,但是在執政后的和平環境下領導一個大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工作,對黨而言是一個全新考驗。面對經濟基礎薄弱以及外部勢力的封鎖打壓等制約和影響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克服種種困難,為爭取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撓的斗爭。

1950年,正當全國人民滿懷熱情投身生產建設時,朝鮮內戰爆發,剛剛誕生的共和國面臨著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武裝挑釁和侵略威脅。在危機險重的重要關頭,黨以非凡氣魄和膽略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姑涝膭倮侵袊伯a黨敢于斗爭贏得事業發展新天地的英勇決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18]。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徹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任人宰割的百年恥辱,為新中國爭取到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環境。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帶領人民努力開展建設重工業的偉大斗爭。從1957年至1965年,我國新建和擴建了武鋼和包鋼等十大鋼鐵廠、有色金屬冶煉廠、幾十個煤炭企業和發電廠等一大批重要企業,發展了原子能、航天等新興工業部門。其中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油田工人、科技人員和干部堅持同不利因素做斗爭,喊出“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按髴c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勇于擔當、敢于斗爭的集中彰顯。新中國成立之初,各項科學研究事業處在百廢待興的狀態,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科學家甘于奉獻、艱苦奮斗,以敢于斗爭的精神克服極為不利的客觀條件,勇攀科學研究的高峰。前進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共和國取得震撼世界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與以大慶油田工人、“兩彈一星”科研工作者們為代表的這種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有著直接的邏輯關系。

“文化大革命”期間,以周恩來和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與林彪、江青等兩個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堅定捍衛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共和國的發展成果。1966年2月中旬,在周恩來主持、有許多政治局委員參加的懷仁堂中央碰頭會上,以陳毅、聶榮臻、徐向前、李先念等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圍繞“文化大革命”以來的黨的領導和軍隊的穩定等根本問題,對江青、陳伯達等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接連質問。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鄧小平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支持下逐步開始全面主持國務院的工作,他強調安定團結的重要意義并提出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但由于“四人幫”的誣告和破壞,整頓被迫中斷。1976年9月9日,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逝世,“四人幫”開始加速密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華國鋒和葉劍英等代表黨和人民對“四人幫”采取果斷措施,堅決斗爭,最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亂。

(三)中國共產黨堅持斗爭推動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十年內亂結束后,中國共產黨繼續秉持斗爭精神,打破了“兩個凡是”的精神枷鎖,推動思想大解放,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果斷同過去的錯誤思想和路線進行斗爭,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時期,推動中國實現了從以意識形態斗爭為主到以現代化和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大轉型。

鄧小平認為:“實現和平的手段,就是針鋒相對地進行斗爭?!盵19]面對風云變幻的內外形勢,黨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排除各種干擾,靈活運用斗爭策略,從容應對關系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風險考驗。同時,黨勇于擔當、不懼挑戰,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偉大斗爭勝利,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勇氣和智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與發展,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不斷斗爭中進行的。20世紀80年代末,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陣營遭受嚴峻打擊。一時間“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點,并宣告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的結論最終破產。法國后現代主義哲學家德里達反對這種論調,他認為馬克思的理論的靈魂還存在,并不斷批判和警醒著當代世界。但即使博學多聞如德里達,同樣也沒有意識到在當時已經有一支正在形成的、活生生的存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經過改革開放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這樣的歷史性實踐的馬克思主義。

面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后現代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入侵,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緊緊把握住和平與發展這兩大時代主題,與敵對勢力展開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發展壯大自身、堅持維護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取得了沒有硝煙的意識形態斗爭的勝利,成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四)中國共產黨堅持斗爭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破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開啟了一場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全方位偉大斗爭。

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客觀評估反腐敗形勢,有力領導了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截至2022年10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64.8萬余件,其中,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553人[20]。黨中央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加大懲治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腐敗預期大大降低,黨的紀律成為長牙的“帶電的高壓線”。

第二,精準扶貧脫貧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21]。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了讓中國百姓能過上經濟文化富足的生活。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時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經過幾十年的接力奮斗,伴隨著貴州宣布最后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中華民族實現了千年夢想——小康社會。

第三,抗擊新冠疫情打贏世紀之戰。2020年初爆發新冠疫情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直面挑戰,勇敢擔當、頑強不屈地與疫情做斗爭,迎戰了一場艱苦卓絕的世紀大考,并最終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歷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我們能夠創造人類成功抗擊重大疫情的巨大奇跡,離不開堅韌不拔、勇于擔當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保持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拼勁和干勁??箵粢咔榈娜甓鄷r間,中國共產黨以勇于擔當的斗爭精神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強烈的使命擔當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四、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的實踐邏輯

2023年4月,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提振銳意進取、擔當有為的精氣神”[22]。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斗爭理論應用到生動具體的斗爭實踐當中,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取得了無數成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共產黨仍然需要繼續堅持敢于斗爭,才能不斷帶領中國人民贏得更多勝利、創造更多奇跡,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理想。

(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然要求

2023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23],因此必須依靠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作為世界人口第二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國的現代化過程必然具備一般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時又具有中國具體國情特點。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特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人口規模巨大決定了中國要實現全體人民的現代化,一個老鄉都不能掉隊,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據統計,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現代化的總人口不超過10億人,國家總數不過30個,中國實現現代化將直接導致現代化人口的翻倍,這將是改寫歷史的、具有重大世界影響的事件。同時,中國實現現代化將直接改寫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強化經濟版圖東升西降的局勢,也將對眾多發展中國家產生“頭雁效應”,從而帶動群體性崛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之所以群起而攻擊中國、抹黑中國,叫囂“脫鉤斷鏈”,與中國打貿易戰、外交戰、信息戰、輿論戰等,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國順利實現現代化,順利實現偉大復興,他們不希望失去對全球的控制權和掠奪權。面對西方霸權主義思維和強權主義政治,最有力的回應唯有堅持斗爭。

同理可知,我國要想走出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同樣需要敢于斗爭,我們不是為了斗爭而主動地制造對立,而是通過斗爭維護和平發展。中國共產黨敢于進行的“斗爭”是戰勝一切阻撓我們前進的困難挑戰這樣一種行動力量,是在競爭與合作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之下的斗爭。例如,面對美國等國家發起的“科技戰”,就必須在科研領域敢于同“卡脖子”難題進行斗爭;面對西方對我國進行的各種抹黑謾罵和攻擊,同樣要以堅決斗爭去回應,同時加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唯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在叢林法則盛行的國際社會站穩和戰贏。

(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斗爭方向和策略不同,但宗旨都是為了人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2]27。

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成就一切偉大事業的源泉和力量所在。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過一個經典的論斷:“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盵9]134馬克思的新世界觀以人類實踐活動為本體,樹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人民群眾是物質文明發展的主體力量和精神文明發展的現實主體,更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這是歷史展開的深刻邏輯。

黨堅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其宗旨是將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現實,為此黨在解決民生問題、增進民生福祉的領域需要堅持做到敢于斗爭。斗爭并不是訴諸武力爭斗,更不是發動階級斗爭,而是與一切阻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的力量做斗爭,與一切損害中國人民切身利益的事物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盵2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發揮著整體效能,為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中國共產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14億多中國人民齊頭并進步入現代化的美好圖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人口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面對著特殊的國情實際。人口規模巨大,一方面可以塑造現代化建設的規模優勢,另一方面也會帶來現代化發展中的效率與公平的難題。難題從來不是一成不變地等著我們去解決,而是在動態發展過程中演化。因此,中國共產黨理應做好迎接新挑戰、新阻力的準備,以新的偉大斗爭手段滿足更多人民的共同富裕需求。在中國人民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和矛盾問題,必須堅持敢于斗爭。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盵25]作為以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為全世界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持胸懷天下的價值取向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是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具體展開和實現的。

新時代以來,中國提出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理念和倡議豐富和細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體現了中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鄭重承諾和責任擔當。當前,世界面臨多極化與單邊主義、和平穩定與戰爭沖突、技術革命與技術壟斷等多個方面的沖突和對抗,因此迫切需要全新的發展路徑,需要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中國共產黨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自身使命,積極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現有全球化及其治理體系基礎上對世界秩序結構的全面改造與提升,是真正站在歷史、時代、人類發展高度思考全球化未來走向的“建構性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盵16]436在此意義上,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不僅要繼續和某些拼命鼓噪“脫鉤斷鏈”、鼓動全球投資撤出中國的西方國家政客做斗爭,而且要突出強調作為大國的一種使命擔當,一種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努力奮斗的拼搏勢頭。保持斗爭主動的中國,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中國,必將在堅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間正道上行穩致遠。

五、結 語

“堅持敢于斗爭”作為中國共產黨經過百年奮斗,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中所總結出來的一條珍貴歷史經驗,告誡全黨要明晰使命擔當,不畏風險挑戰,從容化解危難。新的征程上,為了實現偉大夢想、站穩人民立場,必須繼續堅持敢于斗爭。從理論邏輯來看,變革性與斗爭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一個重要接榫。唯物辯證法所內蘊的革命性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差異變化為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構建了哲學基礎。從歷史邏輯來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至今一百多年時間,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今正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黨和人民所取得的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其他什么人施舍賜予的,而是依靠堅持敢于斗爭得來的。從實踐邏輯來看,未來在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一定會面臨難以想象的風險考驗和困難阻力,必須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通過分析中國共產黨“堅持敢于斗爭”歷史經驗的邏輯理路,可以明晰其豐富內涵,確證其重要意義,同時堅定未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繼續堅持敢于斗爭的勇氣和信心。

猜你喜歡
斗爭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朱允炆和叔叔們的斗爭(下)
正當防衛正當斗爭
與謊言斗爭到底
穿越時空的設問——觀看話劇《這是最后的斗爭》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