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背景下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研究

2024-01-22 11:17趙爽馬寶峰
當代農村財經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經濟河北省

趙爽 馬寶峰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技術賦能社會生產生活多方面逐漸受到普遍關注,河北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在農業三產融合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效,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本文以數字經濟發展為背景,提出了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村三產融合的內涵,基于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的現實案例,分析了河北省三產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效,并對現存問題進行了剖析,進而提出了農村三產融合提升對策。

關鍵詞:數字經濟 農村三產融合 河北省

*基金項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字經濟背景下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機理與路徑研究”(HB23GL015)。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農村地區產業融合成為地方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而河北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同時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也為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帶來了發展機遇。近年來,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公布《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中,河北省共計5家單位入選。但發展并非一步登天,農村的三產融合也并非一蹴而就,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和難點。本文基于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的真實案例,結合現實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數字經濟的大背景,提出了數字經濟背景下三產融合的內涵,指出了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現存問題以及針對性的提升措施,以加快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的進程,助力鄉村振興。

數字經濟主要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為基礎進行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等方面。數字經濟作為新型經濟形式,因其具有強滲透性、快捷性、邊際效應遞增性等特征而備受關注。目前學術界就數字經濟的定義普遍認同于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所通過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中就數字經濟所作出的定義:數字經濟是以使用數字化的信息和知識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在數字經濟賦能社會生產生活方面,張倩指出,產業鏈現代化的路徑實現離不開數字經濟下的要素擴展、載體變革與動力創新,應及時把握數字經濟所帶來的機遇。祝宏輝運用固定效用等模型對2011—2020年我國30個省份的數據分析得出數字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農業經濟韌性的提升,且城鄉融合是數字經濟提升農業經濟韌性的作用路徑。20世紀80年代,國外率先提出產業融合的概念,但集中于二三產業及其內部融合分析,缺乏對第一產業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提出“第六產業”,將農業劃入產業融合的范疇之內。就國內而言,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附加值,為農民創收。之后,國內諸多學者就“農村三產融合”的內涵進行了探索,張紅宇認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一種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為基本依托,以第一產業為基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到第二、第三產業,打通一二三產業界限,發展新興業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發展思路和方式。肖衛東認為“三產融合”是指農業內部各部門、農業與農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通過相互間的融合滲透、交叉重組等方式形成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型農業組織方式和過程。

綜上所述,已有諸多學者就數字經濟和農村三產融合的內涵進行了探討,并就數字經濟賦能社會生產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路徑探索。本文建立在相關學者對農村三產融合以及實踐經驗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數字經濟的特性,區別于傳統農村三產融合的內涵,提出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村三產融合的內涵: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三產融合是以農村農業發展作為基本條件,通過利用大數據、5G、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協助農業信息收集,打破一二三產間的信息壁壘,從農業信息的收集到工業信息的加工和處理再到服務業信息的反饋全鏈條式的信息資源有機結合,促進一二三產的快速融合滲透,激發農村新型業態的產生。

自2015年中央提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來,河北省政府立足于自身產業優勢,以創新驅動產業融合,延長拓展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助力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解決農村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銜接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河北省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全產業鏈經營。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重點戰略之一,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優化首都城市布局和產業結構,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之下,京津冀農業一二三產業區域優勢逐漸突出,河北省在農林牧漁業及其內部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相較于北京和天津均具備專業優勢,河北省休閑農業從2016年之后專業優勢愈發突出。由此可見,河北省所具備的自身產業優勢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且隨著河北省三產融合的不斷深入,已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龍頭”企業帶動,支持產業發展

龍頭企業相較于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而言,具有產權關系明晰、治理結構完善、經營效率較高等顯著優勢,能有效地將生產基地、農戶與市場連接起來,將整個農業產業化鏈條的相關資源整合在一起,服務于農業品牌的打造和營銷渠道的建設。目前,河北省充分利用龍頭企業所具備的自身優勢,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規?;l展,通過對農產品再加工,解決農產品滯留滯銷、農民一產農業低產品附加值等問題。其中,唐山市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5家,唐山市以亞太食品(水果罐頭)、雅山食品(水果罐頭)、遵美味(果蔬脆片)為龍頭企業對新鮮水果農蔬進行精深化加工,年加工量達17萬噸。地處“中國辣椒之鄉”雞澤縣的天下紅辣椒有限公司,年產鹽漬辣椒10萬噸,建成綠色食品辣椒種植基地3萬畝,以傳統古法調味和密封加工工藝帶動辣椒農產品的加工,打造有12種不同口味的辣椒醬。滄州市獻縣依托于樂壽農牧集團,打造集種鴨育種、鴨苗孵化、訂單放養、飼料供應、疫病防治、烤鴨連鎖等產業于一體的肉鴨全產業鏈。

(二)注重品牌搭建,提升產業形象

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市場分散、附加值低等特性?;诖?,河北省牽頭各大經營主體及農民合力打造當地特色農業品牌,注重與農民和企業間溝通合作,利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發展農產品品牌自身影響力。以大賽為媒介,通過創塑品牌形象、品牌打造以及一系列品牌推介活動,提升河北省農業品牌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吸引社會資本介入相關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由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河北省農業品牌創新創意設計大賽”自2018年已舉辦多屆。大賽前三屆在品牌形象提升及新聞媒體高頻次宣傳報道的雙重加持下,河北省農產品品牌價值提升200多億元,溢價能力提升1.2個百分點,獲得品牌價值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此外,河北農產品品牌萬里行活動自2018年在京首次啟動后,現已在上海、西安、天津、深圳、廣州等多個城市舉辦品牌推介會,借此機會搭建河北與其他經銷商之間交流的平臺,深度推進兩地農村農業部門凝聚資源優勢,為河北省農產品品牌走向國內外市場打下堅實基礎。河北省目前已涌現了一批河北地理標志農產品:平泉滑子菇、遵化香菇、靈壽金針菇、深州蜜桃、崇禮蠶豆、黃驊梭子蟹等。

(三)創新經營模式,助力農民增收

隨著土地流轉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壯大,不斷涌現出多種新型新業態的多種經營主體,構建多主體的聯結機制,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的擴展性延伸,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規模效益的提升,助力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邯鄲市雞澤縣以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主要組織形式,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龍頭企業+上下游企業+技術服務機構”的利益聯結機制、協同發展機制和“訂單+保底”模式。滄州市獻縣依托樂壽農牧集團為產業龍頭,創建“企業+產業鏈+農戶”的經營模式。衡水市深州市為促進園區桃產業的規范生產和經營,園區采取種植模式、技術指導、注冊商標、信息平臺和營銷網絡等“五統一”模式。各地因地制宜,創新式的提出本土化經營模式,多方面共同保障農民收入,為農民農業耕收減負,助力農民增收。

(四)打造“文旅康養”,深度三產融合

在三產融合中,第三產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順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滿足我國人民精神生活的一劑良藥,更是全面推進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服務業與農業、工業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到鄉村,避免大量農村人才的流失,“人才是第一資源”,只有人才資源充足,鄉村振興才指日可待;另一方面,服務業能夠提升農業和工業產品的附加值。此外,服務業能夠促進城鄉資源雙向互動的保障,有利于城鄉一體化協同發展。因此,秦皇島盧龍劉田各莊鎮以番茄谷項目為農業基礎,以“康體養生+酒莊+文旅”為主題,建設番茄主題樂園、百花園、印象孤竹山水秀等。保定市望都縣全業態開發文冠果產業的經濟、生態、醫藥、醫美、文旅價值,打造一批以文冠果為特色的文旅康養小鎮,打造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格局。承德營子區立足于自身山楂加工產業所具備的自身優勢,提出“二產帶一產促三產”的經營模式,探索發展“工業旅游+鄉村旅游”新模式,謀劃了“現代農業園區+山楂博物館+跳溝休閑農業+神龍山2A級景區”精品旅游線路。

(一)農村三產融合不夠深入

縱觀河北省三產融合的實踐及其效果,余燕玲指出河北省雖出現了多種類型的三產融合方式,但在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方面仍存在鏈條短、附加值低等不足,農村三產融合仍不夠深入,其表現主要體現在:第一,各個產業之間的協作不夠完善。一二三產之間的協作聯動性能力較差,仍視產業發展為獨立的個體或是個體聯系之間的簡單加和,未發揮一二三產之間的資源水平,創造全鏈條式的融合鏈條。第二,對當地休閑旅游、康養旅游資源的發掘還不夠。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年輕人對“慢節奏”生活的追求不斷凸顯,城市常駐居民對“田園生活”愈發向往,中老年人對“靜謐”的農村生活滿懷期待。河北各地雖積極發展休閑農業、旅游農業,打造“康養旅游”主題,但在相關項目的規劃及特色考慮不夠深入,“千村一面”出現了低水平重復開發的現象。

(二)數字化產業治理體系不夠完善

根據《2022年度河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可以得知,2022年河北省農村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率相較于其他城市仍處于較低水平,農民網友僅占全省網友的40.5%?;ヂ摼W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農村三產融合過程中數字化產業的推動進程。而數字化產業作為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新產物,存在著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全方位評價監督體系的缺乏、相關責任主體權利職責劃分不明晰等問題。以河北省為例,《河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于2022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雖已建立起數字經濟治理的基本框架,明確了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提出要推進京津冀三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布局和應用協同等相關條例。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具體細則和操作辦法無處可依,在實現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等數字經濟各方面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仍困難重重。此外,該條例的執行尚未參考各地區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在貫徹條例的過程中面臨一定的挑戰。同時,政府、企業、社會等作為數字化產業治理體系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各主體的職能優勢,明晰各主體之間的職權關系和相關職責。

(三)第三產業的客戶端牽引能力較差

農業的三產融合是一二三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一產農業作為農村三產融合的基礎;二產工業通過加工農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以二產帶動一產;三產服務業服務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是對農村產業鏈的擴充,服務于客戶群體以擴大一二產業產品品牌的知名度,突破產銷路徑。相較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三產服務業直接與服務客戶端接觸,客戶的反饋是對三產融合全鏈條最直接的評價,通過三產客服與客戶端的溝通及客戶端的反饋,三產融合的模式能夠針對性的及時調整。但是,目前河北各地政府不注重引導農村三產融合的各主體對客戶端所反饋的信息進行收集、處理,面對三產客戶端的復雜且分散的數據信息,未能充分有效的分析處理,導致數據信息在三產融合模式創新以及動態調整的過程中未能發揮牽引作用。

(四)新型技術的推動作用不足

隨著社會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業產業也在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和轉型,農業新型技術如智能灌溉技術、智能化育種技術以及智能化采摘技術等智能化農業技術也在不斷涌現,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對溫度濕度、光線強弱、噴藥數據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云服務系統應用實例表明該系統大幅度降低用水、用肥和人工成本,在農業耕種過程中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雖物聯網、大數據、遙感技術、GPS等新型技術在理論層面不斷完善,但在實踐方面具有滯后性,新型技術的使用未能廣泛普及使用,新型技術的應用缺乏廣度和深度。此外,專業人才的缺位是導致新型技術推動受阻的重要原因。農村三產融合過程中,相關專業的人才對技術的研發、農業的經營以及新型技術與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受限于社會對農業的認知度,在一些人的觀念之中,仍對“農業”持有一定的偏見,加之就業機會和待遇的影響,導致一些人才對該領域望而卻步,或者持觀望態度。

“十四五”時期是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為加快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推進農業生產進入數字化階段,推動農業數字經濟興起,助力鄉村振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的發展應立足于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充分發揮三地的區域優勢,取長補短、優化資源配置、協同發展?,F根據河北省現實狀況提出如下對策加快河北省農村三產融合的進程。

(一)完善相關政策,促進“三產融合”持續發展

政策的扶持是“三產融合”得以進行的保障。目前,農村的產業融合還處于初級階段,農業內部之間及農村各個產業之間還面臨著融合度不高、附加值偏低等問題,要想推動農村三產融合得以持續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并且,農村三產融合需要各方協作、同時出力,打一套完美的“組合拳”,而非僅僅是農業及相關產業,還包括土地政策、財政支持、金融保險、人才政策等等。河北省各地應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鼓勵各類人才培訓,支持社會各界企業家以及學者參與、從事到三產融合的項目開發過程。徐旭初基于四省四縣的案例分析指出各地應依據數字技術發展的差距,因地制宜地將數字技術貫穿于農業產業鏈全過程。全國各地農業的基本狀況各不相同就勢必要求各地在發展三產融合時應因地制宜,在大方向上應與《關于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看齊,在小方向上應基于各地農業實際情況、突出其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出臺地方性的法律法規,通過政策的引領性作用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二)夯實數字化產業基礎能力

新基建是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條件,能夠推動整個產業的流程再造和能力重構,漸進迭代地實現了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故河北應著重注意數字化資源向農村、農業產業園區等方面偏移,建設寬帶、基站以及相應的平臺以支持數字信息的流轉,完善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各市各縣各村間的“數字鴻溝”。農業產業數字化的基礎建設需要一系列技術平臺的支撐,技術平臺的使用和維護離不開技術人才的支持。數字人才是數字應用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人才,還涵蓋與信息技術專業技能互補協同、具有數字化素養的跨界人才。農村三產融合和數字化產業的基礎能力是相互促進的,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的推進農村三產融合,同時加強數字化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化能力,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化、智能化、高效化。一方面,加強數字化基礎建設,另一方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應盡可能為河北農村三產融合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助力。

(三)建立財政金融多方協同投入機制

農村三產融合是推進我國農業進入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財政金融的多方協同投入是農村三產融合進程加快的必要支撐。李明賢基于三產融合探索金融科技與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數字化介入水平高的省份金融科技增收效益更強,且金融科技發展動態非線性的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诖?,第一,河北各地應當注重金融科技對于數字化能力水平提升的顯著作用,以此提升農村產業治理過程中的數字化治理水平,豐富農村農產品品牌推廣的形式和渠道,通過金融科技等手段刺激數字化基礎建設以服務于數商興農的進程之中。第二,應當建立政府為主導的多元投入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業領域,與此同時,加強對社會資本進入的監管體系,規范其市場行為。第三,農業相關的金融機構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結合當下數字經濟的大背景及各地金融科技水平的差異化,提供更加靈活且針對性的貸款方式,推出更適合當地農業的金融產品、保險產品等。

(四)充分發揮京津冀三地區域優勢

京津冀地區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經濟區域,其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和發展條件。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三地農業技術交流愈發頻繁,農業農村協同發展的“快車”不斷提速。京津冀同種“一籃菜”、邯鄲新發地(廣平)智慧農貿城暨安全保供倉的打造凸顯了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農業的顯著地位。因此,京津冀地區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業向多元化、高效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利用天津作為北方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加快農產品在北方城市(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的貨物流轉速度,提升農產品運輸工具和設備的改造和升級,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結合北京作為大都市,生活節奏快、年輕人壓力大以及流動人口多的特點,充分發揮農業“慢”的基本屬性,大力開發休閑農業、旅游農業以及其他形式的體驗式、感悟式服務。同時,持續加強京津冀三地區的區域合作和聯動發展,推動農業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提高京津冀整體農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倩,任保平.數字經濟驅動產業鏈現代化的機制、目標與路徑[J/OL].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

[2]祝宏輝,鄭新.數字經濟、城鄉融合與農業經濟韌性[J/OL].統計與決策,2023(18):22-27.

[3]程莉.中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研究新進展:一個文獻綜述[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9(02):37-47.

[4]張紅宇.金融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問題研究[J].新金融評論, 2015(06):148-160.

[5]肖衛東,杜志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內涵要解、發展現狀與未來思路[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6):120-129.

[6]肖紅波,白宏偉.京津冀農業一、二、三產業區域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2):180-189.

[7]解安.三產融合:構建中國現代農業經濟體系的有效路徑[J].河北學刊, 2018,38(02):124-128.

[8]余燕玲.河北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21.

[9]董緒,謝麗娟,王雪瑩.大數據:水肥一體智能灌溉云服務系統助推現代農業進程發展[J].區域治理,2019(33): 44-50.

[10]徐旭初,葛平,吳彬.農業產業數字化的實踐邏輯及其關鍵機制——基于四省四縣的多案例分析[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3,22(02):133-141.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李政

猜你喜歡
數字經濟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2020年河北省對外經濟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一起來認識“數字經濟”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數字經濟對CFC規則的沖擊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