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課程思政的Python語言課程教學改革

2024-01-22 12:19肖建于段亞西
宿州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思政語言課程

王 春,王 婧,肖建于,段亞西

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安徽淮北,235000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強調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該綱要強調課程思政建設,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因此,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

淮北師范大學于2018年啟動新工科建設[2],要求計算機類相關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在當前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背景下,Python語言作為最接近自然語言的通用編程語言,已經成為“復雜信息系統時代”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最直觀的表達工具[3]。因此,學校把Python語言課程作為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重要語言類課程,具體相關課程開設明細如表1所示。

表1 Python語言相關課程開設明細

近年來,隨著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開展實施,對于Python語言相關課程,如何有效開展融入思政的教學改革,進而兼顧培養學生的德育和智育,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授課教師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首先指出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融入Python語言課程專業教學存在的難題,并分析相關原因;接著,以筆者所在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介紹學院開展的基于課程思政的Python語言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最后,進行總結并給出后續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向和關注點。

1 課程思政融入Python語言課程教學存在的難題

當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Python語言課程思政建設較為緩慢,無法做到Python課程與思政課同向而行,無法形成協同效應,無法解決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主要原因是:(1) 教師思政教育理念落后。很多教師認為思政教育是專職思政課教師的任務,不屬于專業課教師的任務范疇,在課程上融入思政元素難度太大。有的老師把申報思政項目、建設思政示范課程當成職稱晉升的加分項,思政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2) 思政元素挖掘困難。相比于文史類課程,Python這類編程語言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授課教師往往擔心思政元素的加入會打破課堂上培養學生縝密思維的過程。(3) 教學方法落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的授課方式依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甚至以講授程序語言的基礎語法為主,不能充分與學生課堂互動,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教學資源,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

在新工科和課程思政建設雙重背景下,為實現思想政治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協同育人,很多高校一線教學工作者提出了融入課程思政的Python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文獻[4]和[5]探討了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一些研究[6-7]分別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考核評價方面介紹課程思政視域下,對Python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李忠慧等[8]探討了將思政元素融入Python課程的在線教學模式??悼∶馵9]則以“Python語言應用為例”,探索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非計算機專業教學。從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看,雖然各高校針對Python語言課程融入思政元素進行了很多探索,但總體還未形成體系。因此,研究融入課程思政的Python語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進而實現程序設計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同向而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融入課程思政的Python語言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筆者所在學院開展了新工科背景下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2.1 加強理論學習,建設思政教學團隊

專業課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師是學生言行舉止的榜樣。近一年來,在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組建了一支思想道德高尚和專業能力較好的Python教學團隊,團隊人員信息如表2所示。為了建設好教學團隊,老師們經常在一起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參觀紅色基地,接受黨史教育,以提升個人的思想政治素養。團隊會邀請專職思政課教師參與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團隊成員一起探討、挖掘課程的思政元素,建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案例,積極申報課程思政類課題,教師們對于課程教學互相監督、互相幫助。此外,團隊成員還積極參與思政類課程建設的培訓,努力提升思政教學的技能。

表2 Python語言課程教學團隊人員信息

2.2 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內容

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Python語言接近自然語言且語法簡單,有利于解決計算問題[10]。授課教師應結合該特點,在兼顧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同時,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其與課程教學相結合。筆者將所授Python課程知識內容分為基本語法和計算生態兩個部分。如表3所示,在基本語法部分,筆者從小處著手,融入思政元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表3 Python語言課程基本語法內容與課程思政的結合

2.3 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專業課課堂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學生必須在校實現由初、高中灌輸式學習向大學里自主學習的轉變。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學生只有對課程感興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習潛力。傳統課堂填鴨式教學,不僅教學手段單一,而且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珍貴的教學資源,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也會變得愈發困難。借助北京理工大學嵩天教授團隊在中國大學MOOC上的國家精品課程“Python語言程序設計”以及自主研發的Python123平臺[12],以藍墨云班課移動教學輔助APP為工具,筆者所在教學團隊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于每一章節的內容,先通過MOOC課程讓同學們自主進行學習,并記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對問題進行解答,并通過藍墨云班課開展課堂簽到、頭腦風暴討論、問卷調查和隨堂測試,讓同學們充分與老師互動式學習,增加學生的積極性。課后再利用Python123上的題庫讓同學們加強編程練習,鞏固知識點,提高動手寫代碼能力。上述混合式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并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4 設計思政案例,開展項目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講解實際案例,闡述其中隱藏的思政元素,能夠有效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表4所示,筆者在Python語言課程的計算生態部分從國情、歷史、民生和科學四個方面設計了一些思政案例。其中,民生部分案例更是關系到環保、醫療健康、就業、經濟這4個熱點問題。圖1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個人信息知識圖譜,該案例能夠鼓勵學生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報效祖國、無私奉獻、勇攀高峰的情懷和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表4 Python語言課程計算生態部分課程思政案例設計

圖1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個人信息知識圖譜

2.5 轉變評價方式,優化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是檢驗課程思政教育效果的一個必要手段,要實現專業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考核的統一,實現德育和專業知識傳授與應用的雙重目標,就必須拋棄唯分數論的結果性考核,采納基于過程性的考核方式。筆者所在教學團隊通過將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章節測試、小組活動等納入考核范圍來突出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重視團隊合作,敢于挑戰困難,培養創新意識,做事腳踏實地,勇于擔當奉獻,最終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 結 語

課程思政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措施。本文針對當前Python語言課程教學中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團隊、思政元素、教學方法、教學案例、課程考核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思政質量,實現Python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的結合,為深化應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思路。此外,“互聯網+”下如何整合優化課程思政資源,以開展融入思政的Python語言課程教材建設,是課題組未來的一個關注點。

猜你喜歡
思政語言課程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語言是刀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