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的研究

2024-01-23 03:20李友明徐國剛
江西農業 2023年24期
關鍵詞:需水量農田節水

李友明,徐國剛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農業農村局,四川 廣元 628021)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先進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是,對水的需求增加是制約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水資源相對匱乏,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水污染日益嚴重,無法保證某些地區的正常水供應,對農業發展有著不小影響。而且鑒于農業發展的現狀和水資源利用的實際情況,在建設農業用地節水方面,既要滿足農業用地得到充分灌溉的需求,又要合理利用水資源。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水資源,使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 水利灌溉的主要規劃方式

水利灌溉的主要規劃方式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區域綜合規劃,這是一種較大范圍的規劃,主要根據整個區域內的水資源狀況、土壤類型、農田分布等因素,制定長期的水利灌溉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第二,水資源調配規劃,在區域綜合規劃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狀況,制定水資源的調配方案,確保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第三,灌區規劃,根據區域綜合規劃和水資源調配規劃,對各個灌區進行規劃,確定灌溉面積、水利工程建設布局、配套設施等,確保每個灌區的水利灌溉設施能夠滿足當地農田的灌溉需求;第四,灌溉方式規劃,根據農田類型、作物需水量、水資源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灌溉方式,如傳統式灌溉、滴灌、噴灌、微灌等,確保灌溉效率和水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第五,灌溉排水規劃,考慮農田排水和灌溉退水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排水方案,確保農田排水暢通,避免因排水不暢而導致農田水分積漬和鹽堿化。這些規劃方式在水利灌溉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相互關聯、相互配合,旨在合理規劃和利用水資源,提高農田灌溉效率,保障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 實施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的意義

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對于農業生產和水資源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提高農田灌溉效率

農田灌溉規劃能夠科學地確定灌溉面積、水利工程布局等,確保灌溉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時,采用節水技術灌溉,如使用滴灌、噴灌、微灌等方式,可以減少水分的損失,提高灌溉效率,使每滴水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節約水資源。

2.2 提高農田產量和質量

通過農田灌溉規劃,可以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狀況,科學確定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使農作物能夠得到適宜的水分供應,有效避免水分過多或過少對作物生長產生不良影響。而采用節水技術進行灌溉,則可以更加精準地供水,提高土壤濕度的均勻性,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2.3 減少非生產用水浪費

農田灌溉規劃能夠合理配置水資源,避免浪費和不必要的水資源消耗。通過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如精確供水、排水回用等,可以減少灌溉過程中的水分蒸發、滲漏和流失,減少非生產用水的浪費,節約水資源。

2.4 保護土壤和水環境

農田灌溉規劃可以避免因灌溉水的過度使用而導致的土壤退化、鹽堿化等問題。同時,節水技術能夠減少農藥、化肥等農業用品的浪費,降低對水環境的污染,維持生態系統健康。

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田灌溉規劃和節水技術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灌溉效率和農田產量,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還有助于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不合理的規劃方案

一些農田灌溉規劃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情況,如水資源供需狀況、土壤類型、氣候條件等,導致規劃方案不夠科學合理。這可能會導致灌溉用水的利用不充分,或者過度使用,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水資源的合理分配。

3.2 缺乏農民參與

在農田灌溉規劃中,缺乏農民的有效參與可能導致規劃方案與需求不符。農民對土地的特點和自身的需求最為清楚,他們的參與和意見非常重要。如果缺乏他們的參與,規劃方案可能不夠貼近實際情況,無法最大化地發揮節水技術的效益。

3.3 技術應用不足

盡管在農業灌溉中有節水技術的存在,但在操作中,很多農民可能缺乏相關的技術知識和操作經驗,無法正確地使用節水技術。這可能導致灌溉設施難以得到合理操作,從而無法實現預期的節水效果。

3.4 缺乏監測和管理

農田灌溉規劃和節水技術需要通過有效的監測和管理機制進行跟蹤和評估,確保實施效果。缺乏監測和管理可能導致隱藏在農田灌溉中的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和解決,從而影響農田的灌溉效果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3.5 資金支持力度不足

農田灌溉規劃和節水技術的實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包括設施建設資金、技術培訓資金和農民補貼等。缺乏資金支持可能會限制灌溉規劃和技術的推廣應用,影響其實施效果和可持續發展。對于這些在農田灌溉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以確保灌溉規劃和節水技術的有效實施,并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節水效益和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4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

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以及后續設計環節之中,需要工作人員合理研究灌溉區的具體規劃形式。灌溉渠的規劃主要遵循如下三原則:首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某一地區的地形優勢,在地勢較高處建設灌溉渠,在地勢較低洼位置處設置相應排水溝以及相關排水管道;其次,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特殊地形對于灌溉渠規劃工作的具體影響,一部分地形地勢較為特殊的鄉村地區并不適宜建設直取型灌溉渠,修建的灌溉渠應該盡量避開周圍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最后,灌溉渠的規劃與設計必須保證灌溉渠可以在10 年之內得到綜合性運用,這就需要工程作業人員在灌溉渠的規劃環節中,著重考慮灌溉渠的使用壽命,以便進一步凸顯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應用效果,充分發揮鄉村地區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作用。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是為了合理配置和使用水資源,滿足農田的灌溉需求。以下是一般性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步驟:第一,調查與評估。進行現場勘察,了解灌溉區域的地形、水文地質條件、氣候特點、農田分布等情況,評估水資源狀況和農田的灌溉需求。第二,確定灌溉面積。根據農田的分布和需水量,確定灌溉的面積和需水量,評估農作物的類型、生長周期和灌溉方式等因素。第三,水資源調配。根據供水源的情況,如河流、水庫、地下水等,確定水資源的調配方案,確保供水的穩定和灌溉的可持續性。第四,選擇灌溉制度。根據農田的地形、土壤條件、作物類型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灌溉制度,如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混合灌溉等,以及確定灌區的分區和灌溉周期。第五,水利工程設計,根據灌溉面積和需水量,設計灌溉水渠、水庫、抽水站、灌溉系統等水利工程設施,確保水流的輸送、供水的穩定和灌溉設施的有效運行。同時,進行排水系統設計,考慮農田的排水需求,設計排水渠道、排水管網等排水設施,保證農田的排水暢通和積水的有效排除。第六,施工和監督。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和監督,確保對工程質量和工期的控制,確保灌溉工程設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第七,運行和管理。灌溉工程建成后,要進行灌溉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包括水資源的合理分配、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灌溉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等。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地質條件、農田的需求、水資源的供應等各種因素,并遵循節水、高效、可持續的原則,以確保灌溉的效率和農田的穩定生產。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工程質量的控制對于農田灌溉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5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方法分析

5.1 滴灌技術

首先,進行土壤水分的監測和分析,確定作物生長需水量。根據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特性布置滴灌管網和滴灌器,確保每株作物能夠獲得適量的水分。其次,設定滴灌系統的灌溉時間和頻率,避免過度灌溉和水分浪費。定期檢查和維護滴灌系統,確保滴灌器的通暢和正常工作。最后,結合肥水管理,根據作物需肥量進行定點施肥,避免養分的流失。

5.2 噴灌技術

根據作物類型和土壤特性,選擇合適的噴灌設備和噴灌器具??刂茋姽嗥鞯膰姵鏊俣群蛧姙⒎秶?,避免水分的過度蒸發和流失。根據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濕度設定噴灌系統的灌溉時間和頻率。進行系統巡查和維護,確保噴灌器具的正常工作和噴灌效果。

5.3 微噴灌技術

根據作物類型和水分需求,確定微噴灌器的密度和位置。設定微噴灌器的噴水量和灌溉時間,避免噴灌過度和水分浪費。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調整微噴灌器的噴水角度和范圍,確保對作物的均勻灌溉。定期檢查和維護微噴灌系統,保持系統的通暢和噴水效果。

5.4 地膜覆蓋技術

在作物種植前,將透水性好的地膜覆蓋在土壤表面。覆蓋地膜可以減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進一步節約水資源。根據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濕度,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頻率。定期檢查地膜的覆蓋狀態,及時修補或更換破損的地膜。

5.5 其他節水灌溉技術

除了以上技術,還有其他節水灌溉技術,如傳感器自動調控系統、滲灌技術等。在應用時,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結合土壤特性、作物需水量、水資源供應等因素進行技術選擇與調整,以實現節水效果,提高灌溉效率。此外,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和科學普及也非常重要,通過必要的培訓學習可以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識,并達到使其正確運用節水灌溉技術的目的。

6 促進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更好發展的途徑

目前,農田水利建設中節水灌溉系統制度主要包括不完全灌溉和水稻“薄、淺、濕、曬”灌溉,以保證農作物水資源的充足應用,并保證對其使用的栽培技術和灌溉技術最優化。改良農田節水灌溉技術,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而又切實可行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應該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研發和推廣抗旱作物,在這一方面,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當減少耕地面積,擴大林、草地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同時在選擇作物種類時,選用低耗水作物。另外,因地制宜是節水農業推廣過程中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宗旨。選擇適當的節水灌溉技術,在制訂節水方案時因地制宜,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和農田的水土條件選擇灌溉技術,而且在選擇時要注意分清重點,根據不同的情況應用不同的節水灌溉技術。

6.1 加強政策支持

政策引導和支持是推動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明確優先發展節水灌溉和科學規劃的方向。此外,還應加大財政投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田灌溉規劃和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通過稅收減免、貼息貸款等措施,鼓勵農民和農業企業使用節水灌溉技術。

6.2 加強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

技術創新是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發展的關鍵。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大科研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合作,推動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同時,建立示范基地和科技推廣站,開展節水灌溉技術的示范應用,幫助農民了解并掌握新技術,提高技術推廣的效果。

6.3 加強科學規劃和綜合管理

科學規劃是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發展的基礎。應加強對農田水資源、土壤、作物需水量等方面的調研和評估,建立科學的灌溉制度和灌溉計劃。同時,加強灌溉系統的監測和管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遠程監測和智能控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平。

6.4 積極推動農民參與

農民作為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的主體,他們的參與至關重要。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宣傳,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識和接受度。建立農民合作社、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平臺,促進農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最終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平和效益。

6.5 建立合作機制和多元化灌溉模式

各相關部門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和協同,是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發展的重要保證。政府、農民、農業企業、科研機構等應共同參與決策和管理,形成合力。此外,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灌溉模式,如與生態農業相結合、與水資源循環利用相結合等,促進農田灌溉和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7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農田灌溉規劃與節水技術更好地發展,需要政策支持、技術創新、科學規劃、農民參與,以及利益相關方的合作等多方面努力。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夠實現對農田灌溉技術和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

猜你喜歡
需水量農田節水
堅持節水
達爾頓老伯的農田
節水公益廣告
節水公益廣告
南京城市中心區生態需水量探析
組合預測模型在區域需水量預測中的應用
農田創意秀
帕滿灌區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農田搞養殖需辦哪些證
大洋河生態需水量分析與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