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腐植酸文摘

2024-01-23 03:10
腐植酸 2023年6期
關鍵詞:腐植酸復合肥氮肥

一、腐植酸型復合肥對馬鈴薯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

通過8 種腐植酸型復合肥與常規復合肥進行隨機區組試驗,研究了不同類型腐植酸型復合肥對馬鈴薯生長狀況及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相較于普通復合肥處理,在淀粉積累期,腐植酸復合肥可促進馬鈴薯地上部分的生長,其中Ⅵ腐植酸復合肥處理馬鈴薯株高最高,為109cm;Ⅱ型腐植酸復合肥處理地上提高了58.29%。部分腐植酸復合肥處理增產率達到11.24%~11.96%,其中Ⅷ腐植酸復合肥處理產量最高,為26000 kg/hm2,增產11.96%。腐植酸復合肥處理可有效促進馬鈴薯養分積累,改善部分馬鈴薯品質指標。8 種腐植酸復合肥幾乎均可促進馬鈴薯氮、磷、鉀肥料偏生產力,增加量分別為11.24%~11.96%、8.85%~11.96%、8.85%~11.97%。

摘自:《耕作與栽培》,2021,41(5):32 ~35。

二、三種滴灌肥對草莓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為研究氨基酸、全生物有機肥和黃腐酸復合肥對草莓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在克拉瑪依白堿灘區設對照處理基礎上,追施氨基酸、全生物有機肥和黃腐酸復合肥3 種有機肥,共4 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分析3 種滴灌肥與草莓特性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3 種滴灌肥能顯著提高草莓株高、單株葉面積和全株生物量,成熟期分別提高

18.21%~39.16%、23.45%~38.42%、17.62%~97.13%;進而提高草莓單株果數、單果重、單株重以及產量,3 種滴灌肥分別提高15.87%~

24.72%、17.25% ~27.10%、35.86% ~51.46%、27.61%~41.77%;3 種滴灌肥能顯著提高草莓蛋白質、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從而提高糖酸比,改善品質。滴施3 種滴灌肥對草莓生長、產量提高和品質改善具有積極影響,且以黃腐酸復合肥表現最佳。

摘自:《中國土壤與肥料》,2021(1):156~160。

三、腐植酸-尿素復合物配施尿素在不同施肥土壤上的NH3 揮發特征

利用無水乙醇從腐植酸尿素中提取得到UHA,在長期不施肥與長期施肥土壤上,開展室內恒溫土壤培養試驗,研究HA 或UHA 配施尿素對土壤NH3揮發的影響,二者的用量分別為尿素用量的0.5%與5%,分別用0.5HA+U、5HA+U、0.5UHA+U 和5UHA+U 表示,同時設置單施尿素(U)及不施尿素與腐植酸處理(CK)。測定土壤NH3揮發速率及累積量,土壤尿素態氮、硝/銨態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等。結果表明:(1)各施氮處理,長期施肥土壤NH3揮發累積量均高于長期不施肥土壤,這可能與長期施肥導致土壤pH值遠低于不施肥土壤,土壤硝化過程減弱,尿素水解產生的銨態氮在土壤中累積有關。(2)HA 或UHA 配施尿素均可以有效降低土壤NH3 揮發量,但是降低幅度與土壤是否長期施肥及二者用量有關:在長期不施肥土壤上,與單施尿素(U)相比,HA 配施尿素土壤NH3揮發量可顯著降低4.4%~22.9%(P<0.05),且5HA+U 處理降低幅度大于0.5HA+U 處理,但是在長期施肥土壤上,尿素配施HA 處理,土壤NH3揮發量僅降低4.1%~7.5%,與U 處理無顯著差異;然而,尿素配施其用量0.5%的UHA,在長期不施肥與長期施肥土壤上均可以顯著降低土壤NH3揮發累積量(P<0.05),土壤NH3揮發量較單施尿素處理分別降低26.5%與12.9%(P<0.05)。(3)HA 降低土壤NH3揮發量可能與降低土壤脲酶活性有關,而UHA 可能與促進土壤硝化過程有關。綜上,土壤培養條件下,與常規腐植酸相比,腐植酸尿素中的腐植酸尿素復合物可更加有效地減少土壤NH3揮發量,且作用效果與土壤是否長期施肥無關。

摘自:《中國農業科學》,2022,55(14):2786 ~2796。

四、黃腐酸鉀作為基肥在葡萄上施用效果的研究

在合理施用化肥的基礎上,以不同施用量的黃腐酸鉀開展試驗,分析比較了不同用量的黃腐酸鉀對葡萄營養生長狀況、光合特性指標、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基施黃腐酸鉀的葡萄葉片葉色濃綠,光澤度強,與對照相比,顯著促進新梢的生長,提高葉片的葉綠素含量;施用黃腐酸鉀5 kg/667 m2和施用黃腐酸鉀25 kg/667 m22 個處理的葡萄產量最高,分別比對照提高18.86%和20.48%,同時,這2 個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為16.07%和16.19%,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對照。綜合考慮成本,施用黃腐酸鉀5 kg/667 m2的性價比最高,投入產出效果最好,可以在葡萄生產中推廣與應用。

摘自:《現代園藝》,2022,45(18):1 ~3。

五、腐植酸緩釋氮肥對糯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

通過糯玉米田間小區試驗,研究腐植酸緩釋氮肥對糯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以期為新型腐植酸氮肥的研制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結果表明:一次性施用腐植酸緩釋氮肥可顯著增加糯玉米鮮穗產量、干物質量、氮素吸收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其糯玉米鮮穗產量較普通尿素處理增加了14.98%,干物質量和氮素吸收量較普通尿素處理分別增加了27.91 和0.31 g/株,氮肥利用率較普通尿素處理提升了41.49%。腐植酸緩釋氮肥處理0 ~20 cm 土壤全氮含量高于普通尿素處理,20 ~40、40 ~60 cm 土壤全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處理,但差異均不顯著。而且腐植酸緩釋氮肥對糯玉米根系區域土壤細菌多樣性無明顯影響,各處理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組成類似,均為酸桿菌門、變形菌門、綠彎菌門的總占比在60%以上??梢?,在供試條件下,一次性施用腐植酸緩釋氮肥對糯玉米具有增產、促進氮素吸收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等效果,但對土壤細菌群落組成無明顯影響。

摘自:《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7):271 ~275。

六、新型腐植酸生物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在武義茶園的肥效表現

通過開展腐植酸生物有機肥在武義茶園的肥效試驗,研究有機肥替代化肥不同用量、施用方法對茶葉產量、品質的影響,探索有機肥與化肥配施的有機替代模式新路徑。結果表明:試驗用腐植酸生物有機肥能顯著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每667 m2施用1000 kg 能顯著提高春茶、夏茶和秋茶的產量,全年增加茶葉產量8.9%;同時也顯著提高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茶多酚和葉綠素b的含量,該模式下化肥替代率達20.2%。本研究結果為茶園有機肥替代化肥提供了相關技術依據。

摘自:《浙江農業科學》,2022,63(12):2774 ~2777,2784。

七、不同腐植酸復合肥對玉米產量、品質及養分吸收利用的影響

在豫北潮土區布置大田試驗,設置5 個處理,分別為不施肥對照(CK)、普通玉米復合肥(CCF)、腐植酸復合肥Ⅰ(HCF Ⅰ)、腐植酸復合肥Ⅱ(HCF Ⅱ)、腐植酸復合肥Ⅲ(HCF Ⅲ),考察和分析不同處理的玉米產量、品質及養分吸收利用特征。結果表明:和等養分CCF 相比,施用HCF Ⅰ和HCF Ⅲ的玉米產量和施用HCF Ⅱ和HCF Ⅲ的百粒質量均顯著增加,增幅分別為2.8%、2.5%和3.3%、7.4%。此外,施用HCF Ⅰ的秸稈K、籽粒P和總植株N 積累量分別提高10.7%、2.8%、7.7%;施用HCF Ⅱ的秸稈、籽粒和總植株N 積累量以及秸稈P、K 積累量分別提高46.9%、5.0%、19.6%、8.6%、10.4%;施用HCF Ⅲ的玉米籽粒和總植株N積累量分別提高9.4%、9.9%。施用HCF Ⅰ、HCFⅢ的肥料農學效率分別提高33.0%、29.9%。施用HCF 的玉米籽粒中粗蛋白質含量增加了2.6%~4.3%,但收獲期土壤中速效鉀含量降低了4.5%~11.5%。綜上,從玉米產量和培肥土壤綜合來看,HCF Ⅰ更適合在玉米生產中應用。

摘自:《天津農業科學》,2022,28(11):29 ~34。

八、腐植酸生物刺激劑對匍匐翦股穎根系活力和激素代謝的影響

受高溫和干旱影響,在美國過渡氣候帶和其他氣候相似地區,匍匐翦股穎在夏季的生長質量下降。植物生物刺激劑已被用于提高草坪草對非生物脅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旨在探討腐植酸(HA)生物刺激劑對夏季高溫干旱脅迫下匍匐翦股穎草坪質量、根系活力和激素代謝的影響及其作用方式。試驗對固體粉末和液體兩種HA 生物刺激劑進行了表征,并在5 月至8 月期間將兩種HA 生物刺激劑以兩種濃度應用于匍匐翦股穎上,并以生長素吲哚-3-丁酸(IBA)作為陽性對照。研究發現,每兩周葉面噴施0.2%和0.3%的固態和液態HA 生物刺激劑,均能改善草坪質量,提高草坪光化學效率和葉綠素含量。HA 生物刺激劑還提高了7 月25 日和8 月22 日葉片細胞分裂素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增加了8 月22 日葉片生長素吲哚-3-乙酸(IAA)的含量,同時改善了根系長度、表面積、根系體積、生物量和活力。與對照相比,0.2%、0.3%濃度固體HA(HA-S)生物刺激劑處理根系活力分別提高了91.8%、122.4%,0.2%和0.3%濃度液體HA(HA-L)生物刺激劑處理根系活力分別提高了57.1%和71.4%。本研究結果表明,葉面噴施腐植酸生物刺激劑是改善夏季匍匐翦股穎果嶺草坪性能的有效工具。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李雙

譯自:Humic acids-based biostimulants impact on root viability and hormone metabolism in creeping bentgrass putting greens,International Turfgrass Society Research Journal,2021,14(1):288 ~294。

九、施用腐植酸改善次優土地的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長

腐植酸(HA)已被報道可以促進植物生長和提高作物產量,并改善土壤肥力。然而,從各種有機垃圾堆肥中提取的HA 作為有機改良劑在次優土壤中的潛在利用還沒有深入的研究。試驗采用3次重復的雙因素完全隨機設計(CRD)。使用蔗渣HA(BHA)、水葫蘆HA(WHA)、市場廢棄物HA(MHA)和商業HA(CHA)4 種不同類型的HA,設置4 個劑量處理,即0.05、0.10、0.15和0.20%(按w/w 計算)。結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后,土壤pH 和養分釋放隨腐植酸施用量的變化呈現二次響應的變化規律。在培養最后一周,土壤有機碳增加了17%,總氮和有效磷分別下降了5%和38.6%。施用HA 能顯著提高玉米的生長反應和養分吸收,以CHA 0.20%處理對玉米干重和NPK吸收的平均值最高,分別為98.0、178.8、27.4 和216.9 mg/盆。掃描電鏡(SEM)顯示,HA 處理能增加玉米根毛的長度和密度。此外,施用腐植酸顯著提高了土壤pH、CEC、土壤有機C 含量和養分有效性。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李雙

譯自: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maize growth in suboptimal lan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 Nature and Ecodynamics,2022,17(5).

DOI:10.18280/IJDNE.170505。

十、連續4 年施用2 種褐煤腐植酸小麥-玉米輪作田土壤CO2 排放及生態系統碳平衡特征

褐煤腐植酸是一種常用的有機肥資源。施用腐植酸對作物生物量和土壤CO2排放量的影響進而影響了區域農業生態系統的碳平衡。2016—2019 年,在小麥-玉米輪作田中施用2 種腐植酸,分別為500(OHA1;AHA1)、1000(OHA2;AHA2)和1500 kg/hm2(OHA3;AHA3),以化肥處理(CF)為對照,研究土壤CO2排放量、作物產量和生態系統碳平衡的變化。在4 個試驗年中,中、高劑量腐植酸處理的土壤CO2累積排放呈上升趨勢。小麥和玉米的籽粒產量與土壤CO2累積排放量的變化趨勢一致,這是因為施用腐植酸直接影響了土壤NO3--N 和土壤有效磷的增加。2016 年土壤CO2累積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土壤NO3-N 和土壤有效磷,而2019 年土壤速效鉀成為逐步回歸的關鍵因子。采用凈生態系統生產力(NEP)評估生態系統碳平衡,NEP 均為正值,表明各施肥處理下大氣CO2吸收匯增加,且隨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2019 年AHA2 和AHA3處理的NEP 高于2016 年。同時,在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AHA 處理的NEP 平均值高于OHA 處理。SEM 分析表明,施肥4 年間作物產量和土壤有效磷是影響NEP 的直接因子。建議在華北農田施用1000 kg/hm2的AHA 與化肥配合施用,以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和吸收大氣CO2的目的。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李雙

譯自: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O2emission and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in wheat-maize rotation field with 4-year consecutive application of two lignite-derived humic acids,Chemosphere,2022,309(P2):136654。

十一、在干旱和鹽脅迫下腐植酸的存在對不同基因型綠豆農藝產量的生理生化和分子評價

干旱和鹽堿化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潛在威脅。本研究旨在利用腐植酸優化不同外來基因型綠豆(NM-121-25、Chakwal M-6、DM-3 和PRIMung-2018)在干旱和鹽脅迫下的田間生產。采用三因子隨機化完全區組設計進行了為期一年的3 次重復田間試驗,在干旱(15 天不灌溉)和鹽脅迫(EC 6.4 dS/M)單獨處理和組合處理下,從生理、生化、分子和農藝水平評價了腐植酸(60 kg/ha)的影響。從干旱和鹽脅迫開始后,每周采集生理參數(總葉綠素、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蒸騰速率和膜損傷)、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和脯氨酸的數據。而農藝性狀(株高、分枝數/株、葉面積指數、豆莢數/株、豆莢長、百粒重)和籽粒碳水化合物含量則在收獲后采集,而干旱(VrDREB2A、VrbZIP17 和VrHsfA6a)以及鹽度(VrWRKY73、VrUBC1 和VrNHX1)相關基因的表達研究則在植株進入苗期后采樣。在干旱和鹽脅迫單獨處理和組合處理下,除細胞膜損傷和脯氨酸外,所有基因型的其余性狀在施用腐植酸期間均顯著性升高(P≤0.05)。同樣,在干旱和鹽脅迫單獨處理和組合處理期間,腐植酸處理下的基因表達均比未施用腐植酸處理下的基因表達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上調?;蛐蚉RI-Mung-2018 在研究中表現出值得注意的性能。此外,相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最終農藝產量歸因于腐植酸是生理生化參數相互作用的結果。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韓立新

譯自: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evaluation of mungbean genotypes for agronomical yield under drought and salinity stresses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22,29(9):103385。

十二、腐植酸對Eagle Ford 頁巖吸附氫能力的影響:對地下儲氫的啟示

氫是一種清潔燃料,預計將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從而應對全球變暖的挑戰。大規模地下儲氫(UHS)是氫經濟的關鍵環節,但尚未成功實現工業規模,這是目前氫經濟的一個主要缺點。富有機質頁巖孔隙通過吸附捕集機制被認為是有潛力的地球儲氫介質。氫氣(H2)可以作為吸附相儲存在油母巖質表面或粘土礦物上,從而在競爭吸附過程中取代吸附位點上的甲烷(CH4)。此外,CH4被認為是很有前途的氫氣墊層氣。頁巖對H2和CH4吸附能力的實驗測量,對于準確描述頁巖中CH4和H2的競爭吸附行為,以及頁巖中UHS 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采用PCTpro 吸附分析儀測量CH4和H2的吸附量。由于有機酸本身就存在于地球存儲介質中,因此比較了年輕頁巖和熟化了的含腐植酸頁巖(Shale-HA)對H2和CH4的吸附能力,以評估吸附的有機酸對其氣體吸附親和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在303 K時,Shale-HA 在2.5 和4.28 MPa 下對H2的吸附分別增加了近170%和350%。H2在兩種頁巖樣品上的吸附趨勢均為IV 型等溫吸附曲線,隨著壓力的增加而急劇增加,但超過3.5 MPa 后趨于平穩。低壓H2吸附-解吸等溫線為Ⅱ型吸附等溫線。原始頁巖對CH4的吸附能力均大于對H2的吸附能力,而Shale-HA 對CH4的吸附能力差異不顯著。這項工作為頁巖儲氫提供了基礎數據,有利于氫經濟的全面實施。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韓立新

譯自:The impact of humic acid on hydrogen adsorptive capacity of eagle ford shale:Implications for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2022,55.10.1016/J.EST.2022.105615。

猜你喜歡
腐植酸復合肥氮肥
2022年7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2022年8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2022年1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2021年腐植酸文獻檢索
氮肥供應充足 春耕生產有保障
流翔高鈣系列肥 新型液體復合肥
2019 年腐植酸文獻檢索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紀念安徽小氮肥誕生六十周年
抓住機遇 主動作為 努力推進我國氮肥市場穩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場掠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