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有兩條路:作為表現主體的許廣平

2024-01-23 16:29濱田麻矢高尚譯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許廣平魯迅

[日]濱田麻矢 高尚譯

文豪之妻

女子教育是如何改變少女們的生活方式的呢? 日本文藝評論家齋藤美奈子曾經道破,日本摩登女性近代以后的職業與情感之路不外是“當個總經理,或者當個總經理夫人”。①斎藤美奈子:『(ⅴⅲ)ダas(Ⅰ)ーFI論:女の子にtt出世の道fu二xiiifftf』,マ(Ⅰ)ジasハウス,2000 年版。也就是說,女子的成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成功,另一種是幫自己的丈夫成功。 在這里,我們來試著追尋魯迅的非正式妻子——許廣平(1898—1968)的蹤跡。許廣平支持著魯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持續努力地為他營造穩定的寫作環境。 魯迅贈給她的詩句“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②魯迅:《題〈芥子園畫譜〉三集贈廣平》,創作于1934 年。 參照文本引自魯迅:《魯迅全集》第8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年版,第422 頁。,作為感謝與他同甘共苦的妻子的佳句而為人熟知。 然而, 對于從小就一貫抱有求知欲望和反叛精神,并且一直努力為教育界做出貢獻的許廣平來說,放棄自己的事業、成為魯迅的助手一事,實在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她所走過的路,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五四時期接受新思想的洗禮、夢想擁有工作并走向社會的中國少女們。 這些少女們對自由戀愛和社會參與之間的關系有何看法? 當與所愛之人的浪漫關系得到實現時, 她們的冒險=自我成長也完成了嗎?

許廣平自身的著作也離不開魯迅。 雖然這無疑是了解“凡人魯迅”的第一手資料,但是她的著作不僅揭示了真實的魯迅的風采,也揭示了作為“丈夫的助手/妻子”以外的許廣平的形象③“作為表現者的許廣平”這一主題,受到了以下兩篇文章的啟發。 駒木泉:「魯迅との結婚におけtf許広平の決斷——親友常瑞麟宛書簡の意味XIIItfもの」,『女性史學』第10 號,2000 年版,第16—27 頁。 駒木泉:「もう一人の許広平——魯迅との結婚生活にttftf」,『季刊中國』第67 號,2001 年版,第64—72 頁。。

邂逅之前

1898 年, 許廣平出生在廣州的一個官吏家庭。④關于許廣平傳記的內容,參考了以下資料:許廣平的《我的小學時代》(《上海婦女》第3 卷第11 期,1939 年11 月25 日)。 本書所用文本來自于《許廣平文集》第1 卷(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 年版)、陳漱渝的《許廣平的一生》(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在她幼年的時候,雖然被父親告知“女子不必學習官話”, 但她還是想方設法在私塾學習了官話。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能體現其反叛精神的逸聞,比如因拒絕纏足而被母親疏遠,再如她單方面解除了父親決定的婚約等。 像當時的進步少女們一樣, 她也為了尋求深造的機會而北上求學。1918 年,她進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學習;第二年就發生了五四運動。 “直隸第一女師”是培養了鄧穎超等杰出女性的知名院校。 五四運動后,鄧穎超等人立即成立了“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①魯開榮:《五四時期的天津婦女運動》,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年版,第131 頁。。 許廣平也加入了這個團體,并參加了抵制日貨等運動。

然而,這里想要關注的并不是她參與學生運動的經歷,而是她對師范學校懷有的不滿。 她抱怨說,雖然國文學教師在教學中涉及了胡適和克魯泡特金等人的革新性文本,但是卻不僅不愿公正地評價其內容,還仍然要求學生用文言來寫作文②許廣平:《像搗亂,不是學習》。 初次發表信息不明。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1 卷。。 在無法為學生提供獨立的新式教育這一方面,北方的師范學校與她家鄉廣東的私塾并無兩樣。 除此之外,她還對只知道“坐在火爐周圍談天說笑,吃花生米,烤山芋,或者在烤饅頭,年糕”的同學們感到不滿。

雖然許廣平所追求的是與現實社會相結合的知識,但是她的大部分同學似乎對這些知識不感興趣并忙著閑談,“就是畢了業的, 倘不出嫁,也多關在家里,能夠讓她出去教書,已經是極不多見的。 因此每年畢業快到的時候,許多畢業生都是壓抑超過歡愉”③景宋:《記五四時代天津的幾個女性》,《人世間》復刊第3 期,1947 年5 月。。 自己所學的東西竟然不過是新娘修行的一部分, 并沒有在社會上應用的機會。 因此,那些不滿足于這樣的“新娘修行”并希望開辟其他生活方式的學生,通過堅固的友誼而聯系在一起。 廬隱在《海濱故人》(1923)中寫道,女主人公們與“其他醉生夢死和沒有抱負的同學們”之間“筑起高壘來隔絕了”。④廬隱:《海濱故人》,《小說月報》第14 卷第10 號,1923 年10 月。 參照文本引自《廬隱全集》第1 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年版,第352 頁。正像廬隱所描繪的那樣,許廣平也是一位“高覺悟”的女學生。

然而,無論她們的覺悟有多高,都不能保證離開學校后(在社會上)能有一席之地。 一旦畢業,她們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與學生時代的理想相去甚遠的現實生活中。 與廬隱同時代的女作家馮沅君在小說《隔絕》⑤淦女士:《隔絕》,《創造季刊》第2 卷第2 期,1924 年2 月。(1924)中,講述了歌頌寄宿學校生活的女主人公,突然被迫結婚并被軟禁在父母家中的故事。 內容由她在決定自殺后竭力為愛人所寫的信而構成。 這個例子也印證了少女們離開學校后別無選擇,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結婚并成為“回歸家庭的木蘭”的現實。 順便一提,廬隱、馮沅君和許廣平都畢業于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 即使在處于女子教育巔峰的學校學習,她們仍然無法擺脫這種壓抑。

如果努力學習(的女性)的唯一出路是進入家庭,人們自然會想到“女子學校的目的為何”這一問題。 在天津時代的許廣平看來,因為自己懷著成為有用之人才并為社會做貢獻的理想,所以學校不應該只是一個推遲婚姻生活的場所。 1918年,剛剛入學的許廣平用文言文堅決地宣布了對實學的志向:“今之學校也不然,廣設科學,造就人才。 異日學成,非僅為仕而已也,非只吟箋弄墨而已也,將使之改良家族焉,改良社會焉,改良國家焉。 ”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友會會報》第4 期,1917 年12 月。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1 卷。在這之后,許廣平的一貫目標就是學習新穎的、靈活的學問并通過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出貢獻。 不滿足于初級師范課程的許廣平,為了獲得更深層次的學習機會而進入到當時中國最好的女子教育機構——女高師學習。 正是在這里,她邂逅了作為老師的魯迅。

學生? 助手? 妻子?

1924 年5 月, 也就是許廣平入學的第二年,女高師改名為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大學。 五四運動的余波持續到了這年秋天,受到當時段祺瑞政府暗中支持的校長楊蔭榆開除了參與民主化運動的學生,這引發了大學高層和學生之間的激烈斗爭。 楊蔭榆讓軍事警察介入,并對包括許廣平在內的六名學生自治會的干部予以開除學籍的處分。 學生們一方面要求楊蔭榆下臺,另一方面也向以魯迅為首的民主派教授們請愿,希望他們繼續授課。 魯迅和同事們作出了回應,發表了一份譴責楊蔭榆和支持學生的聯合聲明。 楊蔭榆方面宣布解散大學預科,段祺瑞內閣決定封鎖女師大并另外再建一所國立女子大學,時任教育總長的章士釗宣布免除魯迅的職務。 然而由于頑強的抵抗,女師大于1925 年冬天得以復活,政府也在1926 年撤銷了對魯迅的免職處分。

以上就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著名的“女師大事件”的經過。 在這場動亂的漩渦中,許廣平經常給作為老師的魯迅寫信, 也正是因為通信的契機,她與已婚的魯迅之間產生了愛情。 關于這個過程,已經有許多以二人的通信集《兩地書》①魯迅、許廣平:《兩地書》,上海:青光書局,1933 年版。為主要對象的先行研究②如陳漱渝的《許廣平的一生》、王得后的《〈兩地書〉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等。。 在這里必須強調的是,許廣平作為渴望知識的新女性愛上已婚的魯迅這一事就稱得上“新女性的新事業”。 對于遲遲不敢確立戀愛關系的魯迅,許廣平在信中寫道他們自己有相愛的權利。 然而這封信讀起來與其說是愛的宣言,不如說是對舊文人的挑釁或煽動:

你的苦了一生, 就是一方為舊社會犧牲,換句話,即為一個人犧牲了你自己,而這犧牲雖似自愿, 實不啻舊社會留你的遺產。(中略)我們是人,天沒有叫我們專吃苦的權力,我們沒有必受苦的義務。③魯迅、許廣平:《魯迅景宋通信集 〈兩地書〉的原信》,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41-242 頁。本文所引用的通信序號來自于原書。 此處源于第92 號書信,許廣平致魯迅,1926 年11 月22 日。

魯迅為之犧牲的“一個人”指的不外是在母親的安排下所娶的正妻朱安。 許廣平否定了魯迅的無愛婚姻,并說“(相愛的)我們沒有必受苦的義務”,這與她尊重實學、希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學生時代的目標直接相關。 她的話語中沒有任何含混之處,并主張他們二人之間浪漫愛情的障礙“不過是舊社會賦予的遺產”,因此,應該堅決拋棄。 相比之下,魯迅的態度就比較曖昧了:后來思想改變了, 而仍是多所顧忌,這些顧忌,大部分自然是生活,幾分也為地位,所謂地位者,就是指我歷來的一點小小工作而言,怕因我的行為的劇變而失去力量。④同上,第250 頁。 第95 號書信,魯迅致許廣平,1926 年11 月28 日。

魯迅所擔心的“地位”和“工作”,當然是他的“社會性事業”。 他唯一的戀愛小說《傷逝》創作于1925 年10 月,也就是在寫這封信的前一年。 但是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關系已經不同于涓生和子君那樣的“啟蒙青年和被啟蒙的少女”的模式。許廣平早已內化了“我是我自己的”這一自我決定。除此之外,她不僅尖銳地指出魯迅應該實踐他自己所宣揚的戀愛理想⑤魯迅:《隨感錄 四十》,《新青年》 第6 卷第1 號,1919 年1 月15 日。 此處參考 《熱風》,《魯迅全集》 第1 卷,第337-339 頁,“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了人類間應有愛情”。,還迫使因害怕失去社會地位而猶豫不決的魯迅選擇愛情。 最后,魯迅回答說:“我可以愛”⑥魯迅、許廣平:《魯迅景宋通信集〈兩地書〉的原信》,第315 頁。 第124 號書信,魯迅致許廣平,1927 年1 月11日。,隨之確認了二人之間的戀愛關系。 如果這是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話,那么這將是一個圓滿的結局。然而,在浪漫的愛情得以實現之后,現實生活仍在繼續。 二人的戀愛問題得到解決之后,許廣平的自我成長又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呢?

二人的通信集《兩地書》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集收錄了學生許廣平與老師魯迅在北京市內的通信(1925 年3 月至7 月),第二集收錄了二人的愛情得到確認并各自南下之后,成為廈門大學教授的魯迅與成為廣州女子師范學校訓育主任的許廣平之間的通信(1926 年9 月至次年1 月),第三集收錄了二人開啟婚姻生活之后,回到北京家中的魯迅與留守在上海家中的許廣平之間的通信(1929 年5 月至6 月)。 1933 年《兩地書》出版時,魯迅全面地修改了書信的內容。

在50 年后的1984 年,根據許廣平的遺囑,在信件實物基礎上重新排版的 《魯迅景宋通信集》(以下簡稱《原信》)出版,揭示了原始信件與《兩地書》之間顯著的差異①參考王得后著作。。 接下來,依照《原信》,來探討一下許廣平是如何協調自由戀愛與社會貢獻這一目標之間的關系的。

1926 年,跟魯迅同時南下的許廣平在廣東省立女子師范學校擔任訓育主任, 并在那里取得了一些成績。雖然由于政治斗爭她不得不辭職,但她仍然有著重新教書的愿望。 當許廣平辭去廣州女師的職務時, 鄧穎超正打算推薦她到中山大學附屬中學任教, 甚至也有聘請她擔任汕頭女子中學校長的想法②參考陳漱渝著作。。 許廣平給魯迅的信中經常寫道“我想找工作,我在試著找工作”等話語。 以下來舉幾個例子:

此學潮一日不完,我自然硬干不去,但一完了,我立即走,此時如汕頭還請我去,即往汕。否則另覓事做。(書信第79 號,1926 年11月7 日)

你如定在廣州,我也愿在廣州覓事,如在廈,我則愿到汕,最好你有定規,我也著手進行。 (書信第86 號,1926 年11 月15 日)

我是深深的希望只教幾點鐘書, 每月得幾十元代價,再自己有幾小時做愿意做的事,就算幸福了。 (書信第115 號,1926 年12 月27 日)

對此,魯迅的反應如何呢?

第一步我一定于年底離開此地, 就中大教授職。但我極希望那一個人(據《兩地書》此處指H.M)也在同地,至少也可以時常談談,鼓勵我再做有益于人的工作。(書信第95 號,1926 年11 月28 日)

你既然不宜于“五光十色”之事,教幾點鐘書如何呢? (中略)你不如此后可別有教書之處(國文之類),有則可以教幾點鐘,不必多,每日勻出三四點鐘來看書,也算預備,也算自己玩玩,就好了;暫時也算是一種職業。(書信第98 號,1926 年12 月2 日)

盡管魯迅認可許廣平希望繼續工作的想法,但他使用了“不必多”“也算自己玩玩” “暫時也算是一種職業”的說法,由此看來,他似乎認為許廣平留在自己身邊更重要。 成為中山大學助理(不負責教學)的許廣平,最終還是離開了教師崗位。

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開始之時, 許廣平是如何思考自己的社會參與的, 這一問題便不得而知了?!秲傻貢返诙詈笠环庑诺娜掌谑?927 年1 月17 日, 此后二人搬到廣州開啟了同居生活,自然就不再互寄信件, 而當時的許廣平也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表文章。 廣州的政治局勢亦是風雨飄搖。 特別是在1927 年的“四一二事件”發生、對共產黨的大規模圍剿開始之后, 可以想見二人光是應對眼前的危機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在當時許廣平發表的為數不多的散文作品之一《送學昭再赴法國》中,可以看到以下回憶:

我是一個什么人呢?區區不學無術,既未敢擠進“女作家”之林,更無名人徽號。(中略)雖然,我有感想,我有意思,我愿寫了出來,給喜歡與不喜歡看的人得一點好感與反感,給這個如海的社會投一粒小砂石, 這個砂石投進去會起小小的一點水波展成圓圓的波紋。無論這粒砂石會引起水波的混濁與否, 總是在那里動, 這就是動的社會中的動物的表現——自然另外也還有別的表現法。③景宋:《送學昭再赴法國》,《語絲》第4 卷第52 期,1929 年1 月,第31-35 頁。

此時, 距離魯迅和許廣平搬到上海已經過去了一年零幾個月。在這段時間里,許廣平繼續努力著試圖獲得一份教職, 但都由于魯迅的反對而沒有實現④許廣平:《我又一次當學生》,初次發表信息不明。 《許廣平文集》第2 卷,第270-275 頁。。 在這篇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廣平在忙于做魯迅助手的同時, 也想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一些表現活動。無論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她感到迫切需要來自社會的回應。

然而,許廣平漸漸走上了成為“無名之輩”的道路。在創作了這篇散文的四個月后,她寫了一系列被收錄在《兩地書》第三集中的給魯迅的信。 在這些信中出現的許廣平已經懷孕五個月, 并且變身為一位“賢妻”,這與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翻譯《兩地書》的中島長文對許廣平婚后寫的信做出了以下敘述:

(以虛心坦然的態度重讀《兩地書》,最有趣的是)許廣平從第一、二集到第三集之間發生的可謂之鮮明的轉變。她完全變成了一個家庭式的人物,以至于會令人覺得之前她對社會的關心已經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在愛嚼舌根的俗人的淺薄認知里,許廣平只是因為懷孕就變成賢妻良母是不可思議的,但其中存在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中國)二人一旦結婚,愛情就會得到公認,因此以文學的方式表達愛情也變為可能?!@大概就是許廣平成為家庭式的人物的原因,即她能夠在不必顧忌旁人眼光的情況下盡情地表達對魯迅的感情。①中島長文:《『両地書』PH訳して》,《魯迅全集》第13 卷附錄第7 號,1985 年版。

盡管中島用戲謔的方式分析了許廣平的轉變,但二人的“婚姻”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 “公認”的。 正如王得后(1982)和駒木泉(2000)所指出的那樣,即使在他們開始同居之后,魯迅仍然對外稱許廣平為“密斯許”“學生”和“幫助自己的人”。 即便親眼見到二人住在一個屋檐下,許多人也并不認為他們之間有“浪漫關系”。 在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出生之前,連與魯迅交際甚密的林語堂都從未想過二人竟是戀人②郁達夫:《回憶魯迅》,香港《星島周刊》第1 期,1938 年版。 及上?!队钪骘L乙刊》創刊號、第9 期、第11 期、第12期,1939 年3-8 月連載。 參照文本引自《郁達夫全集》第4 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2 年版,第213-237 頁。。 更重要的是,改變到“如此地步”的只有許廣平嗎? 如果說二人的關系在同居后發生了變化, 那么不僅僅是許廣平,魯迅的態度也應該發生了變化。

在這里,可以試著解讀許廣平初次向他人傾訴自己愛情的信件。 這是1929 年5 月13 日寄給她天津時的同學、并在北京也有過交流的常瑞麟(1900—1984)的信件③魯迅、許廣平:《魯迅景宋通信集 〈兩地書〉的原信》,第319-322 頁。 第126 號書信,許廣平致魯迅附件。 駒木(2000)詳細分析了這封信的背景。。 常瑞麟從天津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后在北京學醫,而許廣平是節假日時總會去常家游玩的好朋友。 當魯迅的“正妻”朱安在北京去世時,常瑞麟代替身處上海的許廣平處理朱安的后事④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冢耗虾3霭婀?,2001 年版,第103 頁。, 這說明許廣平對她有著非同一般的信任。 盡管如此,許廣平直到懷孕的第五個月還在對最好的朋友隱瞞自己與魯迅的關系。

在信的開頭,她寫道:“其實老友面前,本無諱言,而所以含糊至今者,一則恐老友不諒,加以痛責,再則為立足社會,為別人打算,不得不暫為忍默?!痹诮Y尾還寫道:“我之此事,并未正式宣布,家庭此時亦不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諒責由人,我行我素。 ……無論如何,我俱不見怪。 ”她強調沒有告訴任何人與魯迅的關系,更不用說“公認”了。

鑒于魯迅先前的曖昧說法,如果他們沒有生下孩子,那么許廣平可能永遠不會被“公認”為魯迅的妻子。一個女性要與一個已婚男性開始不被祝福的同居生活,應該需要很大的決心。當然,支撐這一決心的一定是愛。 換句話說,為了使事實上的婚姻正當化,必須去強調真正的“愛情”。 這時候的許廣平,除了妻子與母親的身份之外,并沒有其他事業。

在同一封信中,她有些曖昧地寫道:“直至到滬以來,他著書,我校對,北新校對,即幫他所作,其實也等于私人助手,以此收入,足夠零用。 ”作為魯迅的“非正式妻子”或“私人助理”的生活,換句話說,就是作為“妻子”不向任何人公開身份和作為“助理”不領取報酬的生活。 許廣平對此感到滿足, 或者至少是假裝自己無比幸福的行為,正如中島所指出的那樣,與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的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許廣平自己是如何看待與先前的理想之間的差距呢?

當然,即使沒有報酬,作為魯迅助手的自豪感也給予了她支持,“從廣州到上海以后,雖然彼此朝夕相見,然而他整個的精神,都放在工作上。(中略)而其成就,則以短短的十年而超過了二十年,這也許是到了現在想起來,千萬分自愧中稍可聊自慰藉的了”⑤許廣平:《因校對〈三十年集〉而引起的話舊》,《學習》1941 年10 月號。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2 卷,第184-190 頁。。

“私人助理”的工作并不限于校對等實務,還包括照顧魯迅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關于魯迅所青睞的年輕作家蕭紅(1911-1942)經常來到自家拜訪這件事,許廣平如下寫道:

蕭紅先生無法擺脫她的傷感,每每整天的耽擱在我們寓里。 為了減輕魯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勞,不得不由我獨自和她在客室談話, 因而對魯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顧,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①許廣平:《追憶蕭紅》,《文藝復興》第1 卷第6 期,1946 年7 月1 日。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1 卷,189 頁。

蕭紅的回憶呈現出了許廣平因為魯迅盡心服務而流露出的疲憊模樣,“許先生是忙的,許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頭發有些是白了的”②蕭紅:《回憶魯迅先生》,《蕭紅全集》第2 卷,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150 頁。。 與此相比,許廣平的回憶中卻看不到類似的關于蕭紅的生動描寫。 對于許廣平來說,蕭紅不過是“魯迅的學生”,而似乎并不是自己的朋友。

作為妻子的許廣平也寫下了這樣的回憶:“我偶然雙手放在他的肩上,打算勸他休息一下,那曉得他筆是放下了,卻滿臉的不高興。 我那時是很孩子氣,滿心好意,遇到這么一來,真像在北方極暖的溫室驟然走到冰天雪地一樣,感覺到氣也透不過來地難過。 ”③許廣平:《魯迅先生與家庭》,《上海婦女》第3 卷第9 期,1939 年10 月20 日。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2卷,第82-85 頁。

她還對脾氣急躁、沉默寡言的魯迅說:“因為你是先生,我多少讓你些,如果是年齡相仿的對手,我不會這樣的。 ”④許廣平:《魯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中蘇文化》1939 年10 月。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2 卷,第86-95 頁。

妻子、助手、學生,不是哪一個側面才是真實的問題,而是這些都是許廣平本人無疑。 她最后選擇的道路是徹底地做一個“無名之輩”,通過協助魯迅的工作來履行她對社會的責任。 然而,這并不代表沒有任何內心的糾葛。

我私意除了幫助他些瑣務之外, 自己應當有正當職業,再三設法,將要成功了,但是被他反對了好幾次。 他說:“如果你到外面做事,生活方法就要完全兩樣,不能像這樣子,讓我想想再說?!边@樣子事情就擱起來了。遇到另外的機會,我又向他提起做事,他說:“你做事這些薪金,要辛苦一個月,看人家面孔,我兩篇文章就收來了,你還是在家里不要出去,幫幫我,讓我寫文章吧?!边@樣的結論,迫得我好似一個希特拉的“賢妻”⑤納粹所提倡的理想女性是多產而獻身的主婦。 1934 年,于紐倫堡召開的女性會議上希特拉演說如下:“(女性的世界比男性的小,因為)對女性來說,世界就是丈夫、家族、孩子、家庭。 如果沒人擔負這小世界,大世界怎能維持下去? ”參考桑原ヒサ子:「ナチ女性の社會活動におけtf戦略としての母性——ナチ?イ(Ⅷ)オロ(Ⅱ)ーと女性の地位向上のttざ(xi)で」,『敬和學園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年報』第9 期,2011 年5 月,第37 頁。,回到家庭,管理廚房和接待客人,以及做他的義務副手。 (中略)他的工作是偉大的,然而我不過做了個家庭主婦,有時因此悲不自勝, 責問自己讀了書不給社會服務。 但是,我又不能更不忍離開家庭,丟下他,獨自個兒走到外面做事。 以上是我以前的生活,恐怕像我一樣的人一定不少。⑥許廣平:《從女性的立場說“新女性”》,《魯迅風》第10 號,1939 年3 月22 日。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1卷,第110 頁。

許廣平“完全成為家庭式的人物”,并不是由于她一個人的決定。 在她寫下上述文字的第二年,還有如下的敘述:

關于我和魯迅先生的關系,我們以為兩性生活,是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縛,而彼此間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樣相待,相親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 我們不是一切的舊禮教都要打破嗎? 所以,假使彼此間某一方面不滿意,絕不需要爭吵,也用不著法律解決,我自己是準備著始終能自立謀生的,如果遇到沒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馬上各走各的路。⑦許廣平:《〈魯迅年譜〉的經過》,《宇宙風》乙刊,1940 年9 月16 日。 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2 卷,第373-387 頁。

然而當初的“完全獨立,相親相敬,互相信任,以愛情為基礎而共同生活的夫婦”這一理想,最終卻沒有實現。 十年前,魯迅曾在女高師的演講中說:“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 (中略)第一,在家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分配”,①魯迅:《娜拉走后怎樣——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文藝會講》,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段氖|會刊》1924 年第6 期。修正版于1924 年8 月1 日刊載《婦女雜志》第10 卷第8 號,后收錄于《墳》,(未名社,1927 年版)、《魯迅全集》第1 卷,第165-173 頁。鼓勵女學生們在經濟上獲得獨立。 即使是魯迅, 也不得不對他那渴望外出工作的妻子——女高師的畢業生——說:“你還是在家里不要出去,幫幫我。 ”作為一個受魯迅啟蒙比任何人都多的學生,許廣平不可能沒注意到恩師魯迅的話與丈夫魯迅的話之間的矛盾。

“不能更不忍離開家庭,丟下他,獨自個兒走到外面做事”的確是她自己所決定的。 在這里必須說明的是,使她做出這種決定的“愛”是由在北京時的許廣平擺在魯迅面前的“愛” (以同志一樣相待,相親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而轉變的,并且這是一種不可逆的轉變。 許廣平也嘲笑自己已經成為希特拉式的賢妻,她的“成長小說”是通過浪漫愛情的實現來完成的,至少世人是這樣認為的。

“浮出歷史地表”

許廣平寫道:“尋求活的學問,向社會戰斗的學問,離開書本,去請教魯迅先生了,然而后來卻消磨在家庭和小孩的繁瑣上。 一個女人,如果這兩方面沒有合理的解決,沒法放開腳走一步的。 ”②前述許廣平:《從女性的立場說“新女性”》,《魯迅風》第10 號,1939 年3 月22 日。參照文本引自《許廣平文集》第1 卷,第110 頁。受教育之后為社會做貢獻的少女時代的理想,以及留在魯迅身邊也確實是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判斷,都無疑是許廣平的心聲。 魯迅和許廣平的兒子周海嬰作證說,留在家庭里是許廣平自己的決定,沒有必要認為她是魯迅的犧牲品③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第190 頁。。 當然也只能說這是事實。

盡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關于魯迅的證言幾乎都是在他去世后才寫成的。 無論是魯迅幽默的一面, 還是他反對妻子工作的保守的一面,抑或是許廣平本人是如何為魯迅的工作而殫精竭慮,在他生前都沒有被提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正是因為有魯迅這樣影響巨大的存在,許廣平才過著無法表達自己的婚姻生活。 可以說,魯迅的早逝讓許廣平的故事“浮出歷史地表”④參考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 年版。。

英國出版的一本關于《兩地書》的研究書,在詳細對比了《原信》和《兩地書》之后,證實了許廣平的許多政治意見被刪除,而魯迅的觀點則被增加,結論如下⑤McDougall, Bonnie.“Political Opinions, Observations, and Activities”, Love-Letters and Privacy in Modern China: The Intimate Lives of Lu Xun and Xu Guangping, Oxford: Oxford Press, 2002, pp.171-175.:

(公開出版的《兩地書》經過了魯迅的)編輯和潤色,其實在當初通信時,她對政黨及政治的認識和理解在很多方面超過了魯迅,她一直以來都不僅僅是一個活動家。 (中略) 盡管已經無法論證從20 世紀20 年代后半到30 年代她對魯迅的思想和寫作產生了怎樣的直接影響,但很明顯的是,魯迅無論如何都拒絕讓許廣平外出工作。⑥Ibid., p207.

五四時期,許多女學生懷著好學之心而不斷升學, 并且果敢地實踐了自由戀愛和自由婚姻。這些為理想而燃燒的女性們選擇的戀愛對象往往是值得她們尊敬的知識分子。 在斷然拒絕了父母決定的婚姻,克服了重重阻礙與所愛之人結成夫妻之后, 在她們身上又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聽到這些被家庭所吞噬的女性的聲音并不容易。許廣平的時而搖擺不定的敘述,是浪漫愛情得到實現后的女學生的寶貴證言。

猜你喜歡
許廣平魯迅
魯迅批閱許廣平的“模范文”
魯迅,好可愛一爹
紅玫瑰終成白玫瑰
許廣平:紅玫瑰與飯黏子之間隔著流年
魯迅《自嘲》句
許廣平在魯迅之前還愛過誰
魯迅的真誠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魯迅自編教材,教夫人學日語
早期受控之魯迅的翻譯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