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會計制度》下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

2024-01-24 02:56董嘉璐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財會學習 2023年36期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會計制度財務人員

董嘉璐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引言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具有創新性,是在中國特色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此項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推動進程上和治理能力提高上都起到了堅實基礎的作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引入了權責發生制核算原則和平行記賬以及“八要素”記賬規則,在對政府的會計模式進行重構的過程中,新的制度又借助了“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巨大創新,整合政府內現行的各項制度,從而大大強化了財務會計的功能,并大大改進了預算會計的功能,使得政府內各項報表的體系和結構變得越來越完善。在頒布和實施了新的制度后,各個政府內部的財務、資產狀況將會得到更加全面、更加準確的體現和反映,能夠更好地對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和費用進行核算,政府內部各個部門的履職情況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監督,從而在決策事業單位發展時獲得全面有效的、科學準確的信息。雖然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于2019 年1 月4 日頒布,距今也已經實施了四年的時間,但在貫徹執行的過程中,一些基層單位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并沒有充分體現出該制度的功能作用,因此,為提升執行效果,本文從基層事業單位入手,針對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策略。

一、《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

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體系是我們一直以來所采用的預算會計體系,相較于其他體系來說,預算會計體系內容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當下資產管理、預算管理、財政管理、防范金融風險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各項要求。另外,政府內冗雜的會計制度也使得各級不同單位所提交上來的會計信息可比性也大大降低。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深化改革的同時,社會公眾也在轉變著對事業單位的職能預期。因此,政府能夠組建起一個財務監督體系,并要保證體系的公開性和透明性,這就需要相應單位在面對新時代變化時要積極主動,在開展改革的過程中也要積極參加。政府會計改革的深化行為是一項重要的變革措施,這一行為不僅能夠指明未來新時代發展的奮斗方向和目標,還是新時代發展的后續指導方針依據,為制度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意義

(一)降低財務風險

新的制度要求基層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具備一定的能力,不能在披露財務信息時只借助財務報表進行,正確的做法是要合法合規合理、有效地運用財務報告進行披露,這樣才能保證正確、全面地詳細披露出各項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根據研究數據可以發現,財務報表和報告之間有著明顯的差別,財務報告在展示數據時更加具體和完善,不僅如此,財務報告相較于財務報表而言,其涵蓋的信息內容更加豐富,且更加容易讓人理解。因此,當有人在分析、了解事業單位內部的資金使用情況、運行情況時,可以做出更加科學、準確、合理、可行的決策。另外,可以有效幫助單位在確定有效管理方案時,確保整個管理過程中信息的公開性、透明性和安全性,在大大降低各種財務風險的同時,有效地提升了基層事業單位的發展速度。

(二)優化資源配置

對于計提折舊來說,原有實施制度中所用收付實現制并沒有對此有著明顯的要求,在進行資源配置和了解現有固定資產情況時有著一定的限制。因此,新頒發實施的新制度根據這一問題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并對相關財務人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計提折舊工作的開展要確保每月進行一次,此舉能夠直接反映出固定資產的損耗以及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同時,開展計提折舊工作時相關財務人員要準確計算好固定資產進行維護所投入的成本工作,目的是在資源配置優化工作的同時,凸顯出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另外,核算體系在建立時,相應的基層單位要保證能夠滿足雙功能的需求,原因是新形勢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核算體系處理信息的工作量,而這一新的核算雙功能體系能夠對虛假信息披露起到一定的避免作用,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還有助于資金使用質效的提升,更是很好地解決了基層單位項目預算編制中關于設備購置費的合理編制問題,進而在實際工作中加以科學的運用。

(三)提高管理質效

關于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新制度對此有了新的關系定義,新制度的落地實施,更加全面地、直觀地展示了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再加上一些內容的直接反饋,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自然更加系統和翔實,這一舉措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原有短板不斷被彌補的同時,《政府會計制度》也變得愈加可靠。因此從基層單位的角度來看,在《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基礎上來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時,不僅有助于更加系統化地來處理財務工作,使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兩者之間做到真正的融合,還能夠幫助基層單位做好供需平衡點的確定工作,可以為一些優質部門提供充足資金的手段來確保未來業務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三、基層事業單位在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時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會計制度》功能作用未充分發揮

該制度中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實施以權責發生制為主的核算基礎,其目的是更好地反映單位內的實際運行費用和成本,這樣能夠為單位負責人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為其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但在實踐中,部分單位領導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往往停留在財務核算方面,并未根據財務核算結果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整;此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領導缺乏對《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視,對于一些新的財務知識沒有時間去進行主動學習,甚至看不懂財務報表,更別提能夠準確抓取財務報表中所蘊含的重要信息,這樣就會導致在決策一些重大事情時,缺乏一些關鍵財務信息來進行支撐,進而無法充分發揮出新制度的功能作用。

(二)會計核算內容不夠規范

首先,基層事業單位大部分沒有準確運用會計科目?;鶎訂挝坏臅嬋藛T在財務會計核算時,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把單位的管理活動費用與單位業務活動費用混淆使用,事業收入與經營收入的劃分標準隨意性較大,往往依據的都是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然而會計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影響了會計核算的規范程度。例如,基層事業單位并沒有很多的內部機構,但是有很多費用在進行劃分時,卻極為不簡單,單位內部的財務人員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的靈活性,一些財務人員在分類時沒有規律性,較為隨意,更有一些財務人員甚至會把所有的項目都劃分成為一類項目,最后導致單位內部的實際運行成本出現嚴重的偏差;其次,關聯科目的余額不匹配。原因是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兩個科目在大多數的會計科目上是有關聯的,在年初建立新賬時,在基礎設置中要進行規范合理的關聯設置,年中核算過程中,有新增加二級明細科目的,對于新增明細科目也要進行規范的關聯設置。當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存在較大的出入,就代表有可能存在錯賬的問題,所以每個月的編制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事實是作為基層事業單位,并不是每一個會計人員都能夠很好地應用“本年預算結余與本年盈余差異調節表”,嚴重影響了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最后,財務會計核算中缺少規范的功能科目核算及經濟科目核算,最終導致公用支出與人員支出相互混淆的情況出現,影響到財務管理的效果。

(三)財務報告編制質量不高

第一,抵消分錄處理工作規范性有待提升。在進行合并財務報告編制時,由于在舊制度的影響下忽略了對事業單位往來款的清查和追溯,最終導致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時確定單位資產負債情況的難度有所增大。再加上抵消分錄處理相對復雜,操作難度大,導致部分財務人員為了盡快完成財務報告編制工作,往往不會采用抵消分錄的方式進行編制。第二,信息披露不完整。新制度對財務會計提出新要求,要求他們調節好本年盈余和預算會計中的預算結余的差異,但是往往很多單位并沒有把這項調節差異的工作開展起來,更甚至在報告中未進行很好的披露。除此之外,單位重大事項都必須在附注中有清晰的披露,但是很多基層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附注中并沒有這項信息的填報披露。以上這些情況都直接地造成了財務報告中編制質量不高且信息完整度較低等一系列問題。

(四)單位的家底不清、賬實不符

增加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核算范圍,是當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貫徹落實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改革工作,有助于全面且清晰地反映出事業單位自身的資產狀況,這將會有利于基層單位能夠更好地對自家家底情況有一個更好的了解。然而在現實單位的工作中,很多基層事業單位都存在家底不清、賬實不符的情況,再加上沒有及時處理淘汰報廢、更新設備等因素,導致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存在問題。甚至部分基層事業單位還會由于歷史原因出現房屋產權不明的問題。

另外,部分事業單位在處理流動資產時,忽略了對長期掛賬和往來款項的清理,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單位無法真正地摸清自家的家底情況。還有一方面因素是,一些單位的負責人對財務部門的部門職責理解有誤,他們簡單粗暴地認為財務部門只是一個報賬記賬、做決算的部門,并沒有賦予財務部,更多的權利,讓他們參與其他部門的經濟業務管理,業財融合的管理流于口號,部門與部門之間信息的有效溝通受限,大大阻礙了協同效應的發揮,這些均會導致出現單位賬實不符的現象。以基層單位公務用車為例,公務用車制度在發生改革之后,基層單位已經取消了公務用車的制度,而那些之前單位統一管理的車輛也將重新調配到公車管理平臺,公務用車等這些固定資產發生調撥的情況,也并沒有通知到財務部門,進而使得這些財務信息無法及時地更新處理。

四、基層事業單位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時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視有待提升

要想實現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貫徹和落實,單位領導支持以及財務工作人員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與傳統《政府會計制度》相比,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在科目、要素、核算方法以及報表編制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執行的專業性和復雜度也有所提升,給政府財務人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現實中,存在部分單位負責人忽略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情況,甚至將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貫徹落實下發給單位財務人員,自身參與度相對較低,導致財務人員在貫徹落實新會計制度時也嚴重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審計檢查和巡視巡察以及財會監督檢查等三位一體的監督工作發揮著重要的導向性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審計檢查部門存在財務巡查和審計中過度依賴預算會計的現象,導致單位領導和財務工作人員同樣存在過度關注預算收支而忽略財務會計核算的情況。

(二)財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難以滿足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需求

從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執行角度來說,其執行是依靠財務工作人員來完成的,其執行質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我國傳統《政府會計制度》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這種方式對專業水平以及操作的要求相對較低,這也就導致在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后,現有的財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難以滿足工作開展需求。

就目前來看,基層事業單位中擔任會計核算崗位的人員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事業單位內相關人員轉崗后任職會計核算崗位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年齡相對較大,同時也缺少專業財會知識的培訓,導致在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時接受和執行的速度相對較慢,工作效率也有待提升;第二種是通過招考錄用的財務人員。這部分人員大多來自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財會知識,但在實踐經驗和實操培訓等方面有所不足;第三種是政府單位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代理記賬。這部分人員既具備一定的財會知識,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其往往“身兼多職”,負責多個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在財務管理方面有所缺失。

(三)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執行不嚴

目前,雖然很多基層事業單位陸續開始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些管理制度重視程度不夠、執行力度較低的情況依舊存在。甚至部分基層事業單位照搬照抄其他事業單位現有制度,嚴重忽略了對自身實際情況的考慮,不僅阻礙了相關業務的開展,最終還影響到管理制度作用的充分發揮。以資產管理制度為例,其要求基層事業單位每年都對其固定資產情況進行盤點清查及核實,但是現實中,大多數事業單位都不會每年開展該項工作,只有在上級部門或組織開展大規模清查、核資行動時才會得到真正的實施和落實。但由于缺少每年的盤點清查工作,導致有很多資產流失等問題缺乏相應的佐證材料,嚴重影響到了相關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四)工作銜接不到位

目前來看,部分事業單位在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存在工作銜接不到位的情況。例如,部分事業單位實施了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資產的核實、清查,預算相應等工作,會計師事務所等外部審計機構也提供了相應的鑒定報告,但事業單位卻并沒有按照各種鑒定報告所反映的實際情況來核查結果,對賬實不符的存在埋下了隱患,最終導致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難以與財務管理工作相互契合、有效銜接。

五、優化基層事業單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視

在事業單位中,一項工作能夠得到順利的貫徹和推行,往往取決于管理者、執行者以及參與者這三個重要影響因素,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同樣如此。該制度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離不開單位領導的重視、財務人員的執行以及其他參與者的配合。

首先,單位領導的重視是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在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時,單位領導必須要發揮榜樣作用,帶頭主動學習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深入了解該制度的背景和作用,研究其內涵,促使自身財務管理能力與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同時,還要注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宣傳和普及,為該制度的順利實施塑造出良好的氛圍與環境;其次,財務工作人員的執行是關鍵。財務人員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熟知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要性、內容及實施方法,不斷強化執行意識,提升業務水平,不斷推動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最后,其他參與者配合是實施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保障。該制度的順利、有效實施離不開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因此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其他參與者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學習,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任務,最大程度地發揮協同效應,推動該制度順利且高效地執行。

(二)注重基層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與能力

財務工作人員是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最為關鍵的角色,是該制度能否發揮作用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基層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與能力。一方面,基層事業單位對現有轉崗的理論知識薄弱、操作能力欠缺的財務人員展開針對性的培訓,如開展理論課或實操培訓班等,促使這部分財務人員的理論與實操能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針對新招錄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在實操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基層事業范圍可以根據其業務范疇,舉辦針對性的財會實務指導工作,不斷提升其實務操作水平。

(三)充分運用巡視巡察、審計、財會監督檢查三位一體監督職能強化資產管理制度執行

目前,巡視巡察、審計在事業單位中已經成為一項常態化的基礎性工作,這就要求必須充分重視起巡視巡察、審計、財會監督等職能的發揮,促使其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首先,基層事業單位落實單位領導在資產管理上的主體責任,切實重視起資產管理制度的建設工作,不斷強化資產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感,不斷完善和強化資產日常管理工作;其次,要進一步詳細核查、清理單位資產,組建清查工作領導小組,重點解決基層事業單位的歷史遺留問題,對單位資產按照規定定期盤點,對權屬問題有清晰、準確的界定;最后,要盡可能保證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及時且完整地進行會計信息披露,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

(四)無縫銜接保障工作

要想確保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必須做好無縫銜接保障工作,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基層事業單位要重視起人才的定期培訓工作,不斷提升現有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養,將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基層事業單位還必須要加大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力度,通過實時監管等多種方式,理順債務債權關系,確保能夠及時且有效地清理往來款項,避免“小金庫”或“賬外賬”的存在;再次,基層事業單位還要將財務預算納入到管理的范疇中,對成本費用進行全面核算,實現對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最后,事業單位還要切實重視起相關崗位設置、明確權責等方面的工作,將責任真正地落實到人,實現各個部門的相互監督與促進,確?;鶎邮聵I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推進。

結語

綜上所述,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可以為基層事業單位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精準且有效的數據,有助于其財務管理水平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但是,在深入貫徹落實該項制度時,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種各樣的挑戰是難以避免的。因此,這就要求基層事業單位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內在原因,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舉措,確保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能夠得以高效的實施,使其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推動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發展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政府會計制度會計制度財務人員
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的創新策略
基于民營企業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研究
切合實際完善政府會計制度
守紀律講規矩是財務人員立身守職之本
預算會計制度改革難點思考與探索
以政府績效評價為導向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會計制度》模擬測試探究
《政府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問題及改進
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完善政府會計制度
外派財務人員績效考核與績效激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