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南鄉寧縣新民歌的思想內容及美學特征

2024-01-24 05:08婷,
關鍵詞:民歌山西音樂

栗 婷, 李 靜

(中北大學 藝術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晉南鄉寧縣地處呂梁南端、 臨汾西隅, 當地流傳的民歌數量眾多, 內容豐富, 曲調優美, 歌詞生動, 感情真摯, 便于傳唱, 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對真摯愛情的向往, 對家鄉的熱愛, 是千百年來鄉寧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大量的田野調查基礎上, 筆者對所搜集的民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 以有無曲譜為標準將鄉寧縣民歌分為無譜式和有譜式民歌兩大類: 現存無譜式鄉寧縣民歌有兩百多首, 無法歌唱, 僅呈現為案頭詩歌讀物, 主要指鄉寧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所創作的傳統民歌以及少數抗戰革命歌曲; 有譜式鄉寧縣民歌約兩百首, 由鄉寧縣優秀的藝術家所創作, 如閻玉寧、 閻于明、 閻靈娣、 王晉強等, 其中以王晉強創作的鄉寧縣新民歌為主, 大多收錄在《王晉強創作歌曲選》中, 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歷史事件的態度以及對祖國山河、 未來青年一代的歌頌。本文主要論述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鄉寧縣新民歌,通過對新民歌的思想內容進行分類, 進一步分析其美學特征。

1 研究綜述

山西被譽為“民歌的海洋”, 到目前為止, 收錄在《晉綏民歌》《晉冀豫魯民歌集》《河曲民歌采訪專集》《山西民間歌曲》《山西民間歌曲集》(1~6 冊)《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山西卷》等書籍中的山西民歌就有兩萬多首, 但學術界對山西民歌的研究并不樂觀, 研究方法與視角也較為單一, 未能對山西各市縣的民歌特色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整理與研究, 對一些縣域的民歌研究還存在學術空白。

本文以“山西民歌”為關鍵詞, 檢索中國知網學術數據庫可知, 從1990 年收錄的第一篇論文《山西民歌與風土民情》到2023 年3 月為止, 共收錄650 篇相關論文。按山西七個不同地理位置的區域進行分類①參見韓軍編著的《晉之風山西民歌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年,第4 頁。: 晉北地區44 篇, 晉中地區118 篇, 晉東地區3 篇, 晉西地區6 篇, 晉東南地區26 篇, 晉西北地區67 篇, 晉南地區26 篇。從其研究數量來看,研究山西晉中、 晉北、 晉西北地區民歌的論文相對較多, 而研究晉東、 晉西、 晉南地區民歌的論文則相對較少, 尤其是擁有30 個縣市的晉南地區, 研究論文僅有26 篇, 遠未達到對該區域民歌應有的研究水平。

從思想內容來看, 目前研究山西民歌的論文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 教育功能方面, 代表性論文有牛強的《聲樂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以山西民歌為例》[1]一文, 以山西民歌為例, 重點闡述聲樂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意義; 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 根據不同唱法體系, 著重分析聲樂教學中民歌教學的相關方法。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樂教育的策略探討》[2]《山西民歌在高校教育傳承的教學實踐探索》[3]也屬于同類研究論文。第二, 文化價值方面, 代表性論文有彭栓紅的《多元文化交匯下的晉北民歌初探》[4]一文, 從農耕文化、 游牧文化、 儒釋道文化、 三晉文化等多元文化角度出發, 研究其內容、 形式、 音樂特征在山西民歌中的獨特地位?!稄牡赜蛭幕勆轿髅窀璧陌l展》[5]《地域文化的再生——山西民歌動畫創作解析》[6]也屬于同類論文。第三, 藝術特色方面, 代表性論文有徐娟的《探析晉方言在山西民歌中的作用》[7]一文, 以山西晉方言為研究對象, 剖析其與山西民歌歌唱的密切關系。 《山西民歌藝術特色及聲樂演唱淺析》[8]《新編山西民歌〈桃花紅杏花白〉的藝術風格與演唱技巧》[9]也屬于同類論文。第四, 傳承與保護方面, 代表性論文有李巖峰的《論山西民歌的發展路徑與傳承問題——基于“黃河系列”三部作品的比較分析》[10]一文, 以三部“黃河系列”的優秀作品為例進行比較, 結合山西民歌發展的現狀, 對山西民歌的發展與傳承問題進行思考。上述關于“山西民歌”的研究成果對山西民歌自身的藝術特色進行了論述, 促進了山西民歌的發展, 弘揚了山西民歌的文化價值, 為山西民歌今后的傳承與保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遺憾的是, 上述研究并未涉及山西全部市縣的民歌創作, 尤其對鄉寧縣新民歌藝術價值的研究存在學術空白。

2 新民歌界定

新民歌是在民歌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目前學術界對新民歌主要有三種界定: 第一種是胡予萍[11]將新民歌劃分為傳統民歌改編曲、 全新創作曲、 民謠風格曲三類; 第二種是王倩[12]將新民歌劃分為藝術類新民歌和通俗類新民歌兩大類; 第三類是陳東[13]將新民歌按照時間順序劃分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進行研究。以上三種不同的分類研究, 使得新民歌從不同角度繼承了傳統民歌所蘊涵的民族文化, 但始終未對新民歌給予明確的界定。王亮認為新民歌, 即“現代社會在傳統民歌基礎上由人民群眾創作的具有民族風格及大眾品位特點的歌曲”[14], 以人民性為根基, 民族風格為主題, 進一步縮小了新民歌的界定范圍, 但未能詳述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民族的政治認同。因此, 筆者將新民歌界定為: 改革開放至新時代, 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民族政治認同下,由人民群眾以傳統民歌為基礎, 創作出帶有民族風格并被大眾所喜愛的歌曲。從其內涵來看, 我們黨和國家民族政治認同下的人民性, 才是傳統民歌中勞動人民到人民群眾話語權真正實現的關鍵。因此, 新民歌中應以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民族認同為前提。第二, 傳統民歌中的創作主體是勞動人民, 并通過口頭相傳而流傳, 不存在不被大眾接受的可能性, 而新民歌包含大量個人創作, 并通過發布專輯流傳。因此, 新民歌中還應以“大眾所喜愛”為必要條件。從其外延來看, 新民歌不僅包含了人民群眾的私人感情, 還包含了個人、 群體對黨和國家情感的表達。

3 鄉寧縣新民歌的思想內容

事物的屬性是多方面的, 所以對某一事物可根據其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屬性進行不同的分類[15]。例如, 圖書可以按書籍類型、 圖書名稱首字母、 作者、 出版時間以及文字類型等進行分類。但無論哪種方式, 都取決于研究的目的和實踐要求。本文為了進一步討論鄉寧縣新民歌的美學特征, 將鄉寧縣新民歌按思想內容分為四類。

3.1 迎接港澳回歸, 表達對祖國繁榮的贊美之情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隨著生產力和現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鄉寧縣新民歌突破了傳統民歌創作的固有模式, 創作出一些與時代變化緊密聯系的民歌, 其中一類是以迎接港澳回歸祖國懷抱為題材, 奏響祖國統一的時代強音, 歌頌祖國的繁榮昌盛。例如, 1997 年鄉寧縣藝術家王晉強作詞作曲的新民歌《香港明天更輝煌》, 歌曲首句以沉悶的低音吟唱著“歷經百年滄桑, 飽嘗艱辛和創傷”[16]20的心聲, 描述了香港在風雨中隨波飄蕩的百年苦楚, 渲染了分離與期盼的悲痛情感; 隨著“一九九七年七月的頭一天, 五星紅旗在你的上空飄蕩”[16]21歌詞的轉折, 迎來了全曲振奮人心的時刻,表達了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 舉國歡慶的激動情景; 尾句“明天你會更加燦爛輝煌”[16]21反復演唱并在高音“do”持續七拍, 情感強烈, 音樂氣勢宏大,唱響了時代強音, 歌頌香港回歸, 祖國越來越富強。1999 年, 王晉強又發行單曲《澳門歌謠》, 歌詞以楊洪基演唱、 瞿琮作詞的《澳門歌謠》為基礎, 對其進行重新編曲, 全曲沒有慷慨激昂的旋律, 卻彰顯出澳門回歸、 祖國統一的贊美之情。

3.2 懷戀故鄉熱土, 表達對家鄉人民的思念之意

不同民歌有不同民歌的思鄉情懷, 鄉寧縣新民歌中除了有迎接港澳回歸, 表達對祖國繁榮的贊美主題外, 還有懷戀黃河故土, 表達對家鄉思念的思想主題。說到黃河, 對于中國人而言, 她是孕育我們中華民族文明的母親河, 哺育和見證著華夏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繁衍生息與風雨歷程, 她早已和我們華夏兒女的血脈相連[17]。對于鄉寧縣的勞動人民來說, 黃河是難忘的故鄉。鄉寧縣地處黃河中游岸邊, 黃河水聲是鄉寧人民的搖籃曲, 黃河土地是鄉寧人民的根基, 黃河浪花是鄉寧人民努力奮斗的動力。新民歌《黃河風》《黃土情》《黃河浪》《黃土地》《飲水思源》等都是這一主題下的代表作品。表達思念之情最為強烈的是由王晉強作曲、 李銀貝填詞的《飲水思源》, 歌詞開篇以問句的形式“當年的大槐樹有多高”[16]142, 表達了游子多年飄蕩在外, 對家鄉濃濃的思念之情。歌詞后段又發出怒吼“叩問一聲汾河水, 啊, 我眷戀的老家, 啊, 我神往的故土”[16]142, 將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推到了高潮, 聲聲怒吼卻也無法表達其對家鄉的強烈思戀。尾句“夢里想你多少回, 嘴里念你多少輩, 老家的甘泉勝美酒啊, 游子歸心醉”[16]142, 歌詞情真意切、 基調悲涼, 將濃濃的思念與憂愁融入這似水勝酒的醉夢之中, 表達了游子歸鄉的強烈愿望。

3.3 贊美無私奉獻, 表達對高尚品德的傳承之歌

鄉寧縣煤炭資源豐富, 以煤聞名, 縣域內蘊藏著1 600 平方公里煤田, 改革開放以來為祖國的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此過程中, 當地勞動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勞、 堅韌不拔的精神意志以及默默堅守在采煤一線的良好品德。因此, 吃苦耐勞成為鄉寧縣勞動人民美好品質的標簽, 默默奉獻成為其精神寫照。表達和歌頌這一美好品德和精神, 便成為其中一大主題。 《風雨同舟情滿人間》《煤礦工人之歌》《為祖國獻出光和熱》《鄉寧煤運之歌》《申礦之歌》等早期新民歌則很好地反映了這一主題。這些新民歌描述了鄉寧縣礦工的采礦生活, 明確了“抓管理, 堵漏洞, 增效益, 作貢獻”[16]220的奮斗目標, 通過敘述鄉寧縣開墾煤炭一百多年的歷史, 表達了煤礦工人為了祖國燦爛的明天, 愿意獻出光和熱的美好愿望。鄉寧縣新民歌將這種吃苦耐勞、 堅韌不拔、 默默奉獻的美好品質用民歌的方式進行了傳唱, 實質上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贊美與弘揚, 從而豐富和深化了中華民族民歌的具體表現形態。

3.4 弘揚愛國精神, 表達對全國人民的團結之愛

歌詞是寄寓在音樂中的文字, 而音樂則是時代中的聲韻。優秀的歌曲不僅會傳唱一時, 更會歷久彌新、 成為一種里程碑式的作品。這樣的銘記不是歌詞或旋律的自我建構, 而是社會賦予的特殊標志[18]。千禧年是新的千年的開端, 中國卻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 全國上下齊心協力、 共渡難關。鄉寧縣新民歌中有一類就是表達在疫情的危難關頭, 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的愛國情愫, 謳歌了抗疫過程中的先進事跡和英雄人物。新民歌《辛苦了, 白衣戰士》《最可愛的人》《防疫員之歌》就是對抗疫期間冒著高發感染危險, 為了人民的健康平安, 夜以繼日沖鋒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生命贊歌。歌曲開始均以深沉的低音吟唱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以及當時嚴峻的形勢, 用氣勢磅礴的高音抒發對疫情的痛恨、 對一線人員為國獻身的贊頌, 借此來喚醒蘊藏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奮斗志氣, 激發所有生者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地朝著勝利前進的精神動力, 充分發揮了用音樂振奮人心的教育感化作用。

4 鄉寧縣新民歌的美學特征

4.1 以“頌”為美

東漢鄭玄認為:“頌聲興盛而成為《詩》之正經,此乃天下大治的景觀再現, 是令人振奮鼓舞的, 并為后代學者士大夫所津津樂道, 奉為典范; 此為治世之音, 不頌而何?”[19]可見, “謳歌盛世的頌聲”成為政治清明的共識, 頌美之音也成為《詩》之主調之一。這說明早期詩歌的頌美之聲是盛世局面下文人對國家興盛的自豪感與優越感的情感共鳴?!百潛P”“歌頌”之歌詩, 不僅反映“頌”的內容, 而且傳達美的節奏旋律、 愉悅人的精神意識, 被后世奉為典范之作。漢代《毛詩序》曰:“頌者, 美盛德之形容, 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保?9]可見, “頌”具有贊美君主功德、 歌頌光明并告知神明的審美價值追求。司馬相如曰:“賦家之心, 包括宇宙, 總攬人物?!保?0]意味著頌的創作題材不再被限制, 審美對象更加多樣化, 審美范圍被逐漸擴大, 促進了早期歌詩頌美風格的形成。

頌美風格的歌詩自問世以來, 不僅為詩詞歌賦開了先河, 而且為民歌藝術樹立了典范, 對后世民歌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新民歌自然也不例外, 盡管二者所處時代相隔甚遠, 但新民歌為主動契合當代的審美訴求, 大多以歌頌中華人民共和國、 擁護中國共產黨、 歌頌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新面貌為主要題材, 繼承了早期歌詩中“頌”詩的審美風格, 具有跨時代的審美承續與發展。鄉寧縣新民歌中多次使用典型意象來歌頌或贊揚新中國, 表達新時代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與愛戴。例如, 新民歌《中國要富強》中借“太陽”意象歌頌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 歌詞中“春風引路, 春潮浩蕩, 五千年的民族充滿自信和力量。啊, 中國朝前走”[16]60, 象征中國共產黨引領著中國人民朝著光明的道路大步邁進。歌曲曲調鏗鏘有力, 加以電聲樂器伴奏, 盡顯歌頌氣勢的磅礴之美。再加上歌曲采用齊唱的方式, 使得整首歌曲充滿熱烈高漲的頌黨情懷。此外, 新民歌《請到鄉寧走一走》更是以多元的意象,即食物意象: 大棚菜、 蘋果、 油糕、 羊肉饸饹、 油炸麻花、 油酥餅子等; 物品意象: 精煤、 生鐵等; 風景意象: 青山綠水、 云丘山、 結義廟等, 歌頌了新時代鄉寧縣鄉村建設的新面貌。歌曲在編配上, 選擇普世化的審美元素, 旋律線條清晰流暢, 加以節奏鮮明、 押韻式的說唱形式, 流行電聲樂器伴奏, 便于傳唱。這不僅豐富了鄉寧縣鄉村建設的審美意象, 而且實現了審美經驗從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使得聽眾在欣賞新民歌時實現了精神愉悅。

總之, 歌者音樂審美心理中的以“頌”為美, 在新時代藝術中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被滋養傳承。 《詩經》以及古代的頌美之詩中所倡導的“和諧”之“頌”依然是現代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這樣的音樂審美實踐下, 鄉寧縣新民歌以“頌”為美的藝術風格,實現了美感體驗下的審美超越, 使得鄉寧縣新民歌的藝術趣味變得風清氣正, 充滿了新時代的正能量。

4.2 以“雅”為美

“雅”最早見于《毛詩序》, “‘雅者’, 正也, 言王正之所猶廢興也”[19]??梢?, “雅”是詩人反映天下政事、 四方風俗的詩歌。隨著文藝自身的發展規律, 古人將公卿貴族所制作的樂曲歌詞稱為“雅”,是《詩經》中三種詩歌題材之一[21]。隨著歷朝歷代對雅樂的發展, “雅”在中國傳統音樂中呈現出十分豐富的審美內涵, 既包括含蓄細膩、 意境深遠的音樂風格、 反映人類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的音樂表現形式, 也包括對聽眾審美心理的調動等多方面。時至今日, 中國民間音樂的創作一直延續著雅樂的審美內涵與文化意義。鄉寧縣新民歌的創作正是在傳統鄉寧縣民歌的基礎之上, 吸收了雅樂的古典藝術精華, 迎合了當代審美趣味, 才能在時代的變化中長存。

改革開放后的鄉寧縣新民歌的創作, 改變傳統鄉寧縣民歌世俗趣味濃的音樂創作, 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以“意境”為審美切入點, 探索鄉寧縣新民歌中人聲與器樂音響表達之間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特色, 追求一種音畫美的詩情畫意。這些詩情畫意編織著作曲家內心“雅”的審美品位以及人聲音響下給人視聽畫意的美感享受, 如《我村我的家》中“大河奔騰萬丈峽, 谷岸開滿石榴花, 紅花叢中點點廈, 那是我村我的家”[16]138, 通過具象性的旋律、 節奏展開大河、 谷岸、 石榴花意境的聯想和描繪, 保留了優雅、 古樸的曲風; 電音化的音響伴奏為人聲增添了和聲織體, 柔美的音束聲伴著清亮的音色似山林間泉水叮咚, 鳥啼花落; 選用二胡對主旋律的模仿、 琵琶對泛音的模仿, 惟妙惟肖地讓欣賞者獲得音樂伴奏旋律與人聲演唱之間動靜一體的視聽畫面美, 特別是歌曲的第二段歌詞與琵琶、 短笛遙相呼應, 同時加入女聲伴唱, 既保持了民族古典和聲音樂的特色, 又營造出空靈的混音效果, 音響空靈而清雅, 描繪出作者家鄉山水如畫之意境, 人們心底對濃濃鄉土氣息的眷戀, 設計精巧, 意味深長。

除此之外, 新民歌的“雅”還呈現出獨特的精神旨趣, 與其所遵憑的美學價值取向密切相關[22]。作曲家對“雅”品味的追求, 使得雅韻的審美創作無須考慮社會功利性, 摒棄繁復、 返璞歸真, 達到藝術升華, 成就其雅韻之境的審美效果。這在鄉寧縣新民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作曲家將傳統民歌中的方言雅化, 選用標準的普通話來演唱; 旋律構造中的音符、 節奏、 和聲的排列趨向于一種淡雅、 簡樸的自然美, 不做過多的短倚音、 波音、 滑音修飾, 追求淡雅而簡樸的民歌風格, 如《鄂頌》(見圖1)就是一種對古代敘事意境的審美表達, 作品采用七聲雅樂調式的二部曲式, 以單一的旋律音調書寫古代鄂文化的傳奇, 其中問答式的結構布局, 講究對比呼應, 有機統一, 體現出作曲家對“雅”的精神追求與審美感悟, 并讓欣賞者在欣賞歌曲時了解古代鄂文化的淵源和文化內涵, 樹立起文化自信; 通過簡樸的旋律排列和民族和聲的編配, 以雅韻的音響表現得淋漓盡致, 極大地提高了鄉寧縣新民歌的文化品位與審美價值。

圖1 《鄂頌》(王晉強曲, 閻靈娣詞)

總之, 在鄉寧縣新民歌的創作中, 創作者除了追求雅美的審美意境外, 在音樂旋律的創作中也會運用雅樂曲調以及雅韻風格, 并且為演唱者、 欣賞者營造一種景外之境、 韻外之致的非凡雅境。其簡約素雅的審美取向, 既為民歌文化情感的表達提供了新的傳播方式, 又為構建中國民歌審美理想新境界提供藝術支撐。

4.3 以“器”為美

傳統鄉寧縣民歌是一種口頭即興創作的歌謠,演唱自帶山野清新的風格, 所作樂曲大多沒有規范的音樂修飾, 從而導致其在傳唱過程中不容易被歌者準確把握音準曲調。鄉寧縣新民歌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困境, 從歌曲曲調本身的美學特征來講, 它不再是傳統鄉寧縣民歌無伴奏的清唱形式, 而是用中西樂器演奏伴唱的形式, 最后升華為一種器樂化表達民歌情思的美感。這些樂器雖然是人們用來演奏音樂的工具, 但由于特定社會中的人們賦予了它們特殊的文化蘊含和象征意義, 使得這些“會說話”(即能發出優美樂聲)的工具本身便以其特殊的美感音響和文化象征獲得了特定的社會身份和存在價值[23]。因此, 鄉寧縣新民歌與傳統民歌最為明顯的不同之處就體現在器與樂之中。

傳統鄉寧縣民歌是由山野村民自發演唱, 從未被搬上舞臺, 因此也缺乏正規的民族樂隊伴奏, 而鄉寧縣新民歌大多能用樂器演奏, 如《歌手的心愿》:“大廳燈火輝煌, 管弦一齊奏響”[16]4。此處的“管弦”, 是指銅管樂器和拉弦樂器的合稱, 描寫了歌手為送別朋友們, 歡聚一堂時的感言, 歌手的歌聲化作春風, 融化朋友們心頭的冰霜, 管弦相交點燃著對朋友們眷戀的情愫。作曲家受現代音樂理論的影響, 伴奏大多使用西洋樂器演奏, 旋律上具有濃郁的民族性特征, 使其在具有濃郁的民族音樂色彩的同時不乏西洋樂曲之風格。如《梅花破》前奏以竹笛、 花鼓與二鈸結合演奏, 將整首歌曲帶入到自然、 純樸的風格當中, 主歌部分多以電音化的鼓聲作為伴奏低音, 富有深沉渾厚的大調色彩, 加強了歌詞的敘事化特征。副歌部分創造性地融入西方的豎琴與吉他, 使得歌曲淳樸又具有流行性;王高麗演唱的《戎子姑娘》為加入變宮的六聲A 角調式, 伴奏融合了二胡、 琵琶、 竹笛以及電聲樂器,伴奏與演唱者緊密融合, 表現了春秋時期狄戎首領狐突之女, 為晉狄和睦, 不舍與父母分離的情緒,優美的歌聲與樂器伴奏相融合, 仿佛將欣賞者帶入到晉狄兩國友好相處的情境之中。

音樂的聲音不僅包括人體發出的聲音, 還包括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所有的這些聲音都不同于自然的音響以及語言音調, 是美化后形成的極具藝術性的聲音[24]32。鄉寧縣新民歌在傳統鄉寧縣民歌的基礎上加入了中西樂器等音樂元素, 并與當代電聲化音樂審美文化相融合, 豐富了民族音樂的內容,增強了民歌感染力, 給聽眾帶來了聽覺上的審美享受, 是器樂音響為民歌傳承所作的貢獻。

4.4 以“和”為美

“和”在美學中是指和諧、 協調和平衡的概念。最早在音樂中提出“和”的藝術概念的是《書經·舜典》[25]13。最初更多地指向古代八音樂器合奏要合乎一定的順序、 節奏, 即要和諧, 而隨著“和”與“樂”的緊密聯系, “和”在中國古代美學中包含著豐富的觀念和審美意蘊。 《詩經·國風·蒹葭》有云:“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保?6]113該歌詩呈現出音樂中“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諧之美?!墩撜Z·八份》記載孔子之言曰“《關雎》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26]1呈現出音樂的“中和”美。 《樂記·樂本》中記載“是故審聲以知音, 審音以知樂, 審樂以知政, 而治道備矣”[27]171呈現出音樂的“政和”之美??梢?,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和哲學思辨在美學領域的重要體現, 是中國美學領域最基本的范疇,也是中國傳統音樂審美文化中最核心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審美規律[28]。

改革開放以來, 作曲家受當時社會政治的影響, 鄉寧縣新民歌的創作既繼承了傳統音樂中“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感、 精神和諧的美感、 政通人和的美感, 更兼具新時代的現實意義, 如《鄉寧美》中“鄉寧的山水比江南美……風光秀, 牛羊肥, 花果香, 林海翠……鄉寧的山美人更美”[16]194。 《鄉寧美》生動再現了鄉寧縣以云丘山為首的群山巍峨挺拔、 青翠秀麗, 以鄂河為首的河流清澈見底、 靜如明鏡, 牛羊肥碩, 花果飄香為之增添了人間煙火氣息, 描繪了鄉寧縣人民懷揣夢想、 淳樸善良、 勤勞勇敢、 奮力拼搏把家鄉建設成美麗的世外桃源, 最后將情感升華為人民創造的新時代。整首歌曲將人、 自然、 情感融于一體, 真正呈現了“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 響應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9]375的生態文明建設?!段沂青l寧人》:“我是鄉寧人, 壓不垮的泰山筋骨,忘不了的報國赤心, 愿用我一腔熱血描繪鄉寧似錦?!保?6]179歌詞中蘊藏著教化人們奮斗拼搏、 為國奉獻才能構建美麗家鄉的和諧之美, 是對傳統音樂精神和諧美感的審美繼承。除了在歌詞內容中呈現樂和美感之外, 鄉寧縣新民歌更多地將“和”作為一種獨立語言, 融入到音樂的思想內容、 歌曲創作、演唱表達等過程中。例如,《我們拉起手來》:“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合成一條渠道, 匯集友愛的暖流……孤獨的小船就靠了岸?!保?6]163歌詞中蘊藏著教化人們手拉著手才能和諧相處的思想感情, 對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倫理、 情感、 道德關系起到了促進作用, 突出以“和”為美的審美特色; 歌曲創作中強弱、 快慢適中, 呈現出剛柔并濟的和諧韻律; 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也跟隨音樂的旋律, 松弛有度,通過民歌演唱將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展現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 鄉寧縣新民歌以“和”為美的審美內涵還體現在人與社會的和諧美好之中, 如《領導和咱心連心》:“幫咱果園把銷路, 找銷路, 訪貧看望咱張大娘, 教咱把生態環境來規劃”[16]147, 描述了政府助力人民謀幸福, 精準扶貧奔小康, 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畫面, 呈現出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盛況, 發揚了中國“和諧音樂”的精神, 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30]的號召。

中國古代藝術很好地踐行了對生命的藝術表達, 而生命存在的最大貢獻無疑是對藝術境界的促生和營造[31]164。鄉寧縣新民歌不僅對中國傳統音樂思想“以和為美”的審美內涵有所繼承, 而且通過民歌傳達了“天人合一”“政通人和”的生命情思, 在鄉寧縣新民歌中創造了一種新時代生機盎然的生命和諧的審美意境, 使得中國生命美學的藝術精神在鄉寧縣新民歌中得以完美地呈現與彰顯, 同時也踐行了習近平新時代文學藝術思想。

5 結 語

綜上所述, 我們能清楚、 直觀地看到鄉寧縣新民歌從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方音樂作曲技巧中汲取了多元文化精髓和音樂創作元素, 并融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文學藝術思想, 符合新時代人民的審美趣味, 更貼近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產物。鄉寧縣新民歌通過用現代化的藝術形式對傳統鄉寧縣民歌進行創新, 旨在傳承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文化符號, 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創造時代藝術之新聲。本文拋磚引玉, 希望能夠加深人們對鄉寧縣新民歌的認知與理解, 進一步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文化,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文化根基。

猜你喜歡
民歌山西音樂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音樂
穿花衣 唱民歌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