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

2024-01-25 07:50艾四芽林思敏楊龍清何森凱莊存超
福建交通科技 2023年9期
關鍵詞:科技成果福建省體系

■艾四芽 林思敏 楊龍清 何森凱 莊存超 許 莉*

(1.福建省交通科技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州 350004;2.福州大學,福州 350108;3.福建省交發高科有限公司,福州 350004)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交通運輸領域進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率先實現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業態蓬勃發展,科技創新體系與平臺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隊伍更加壯大,科技創新環境逐步優化。 北京、上海、浙江等科技創新發達省市,圍繞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要求和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完善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出臺了深化科技改革、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推進了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成果庫和重點科技項目清單的落地,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實用性強的科技成果。福建和其他地區一樣,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挑戰,全省在積極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仍存在著一些短板和制約因素。

1 福建省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現狀及相關問題

1.1 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發展現狀

福建省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環境不斷更新,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在推動新發展格局構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支持和引領作用。 福州、廈門、泉州、龍巖、晉江、福清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創新型縣(市)行列。 全省始終堅持將創新型省份建設一張藍圖繪制到底,積極推進基于創新生態、以科技創新為內在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營造促進創新創業創造的優質發展環境。 在交通運輸領域,福建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國各省第三,鐵路路網密度超全國平均水平兩倍,實現了所有設區市高鐵環線貫通,沿海港口航線繁多,通達多個國家地區,打響了“絲路海運”的品牌[1]。

福建省正處于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戰略期,科技創新與交通運輸的結合是當前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重點工作之一。 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堅定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放到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核心地位,不斷開創交通輸科技創新新局面,助力建設創新型省份。

1.2 科技創新體系問題分析

1.2.1 行業公共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有待加強

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圖1)是創新體系構建的基礎,對行業各主體的創新發展起著關鍵支撐作用。 由于創新平臺具備開放性、多元性、資源聚集性等特點,其為一定領域內相關聯的企業機構合作和變革提供了助力劑,如科技研發中心、科學技術園區、科技服務平臺等,有機結合了多方主體的優勢,進行創造性的研究,為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基石。

圖1 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分類

現階段,福建省交通運輸行業公共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仍處于完善階段。 雖然在政府的帶領下創新服務平臺有了良好的配置條件和規范管理,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尚待解決。 如在主體方面,目前的科技創新平臺主要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由科研院所或高校承擔,但科技成果創新轉化本身也是一項專業化程度高的商業活動, 而企業卻缺少參與建設科技創新平臺的機會,缺乏主動性。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參考廈門軟件園的運作模式,將行業指導與園區管理聯動、 政府統籌與國企運營相結合,為園區建設搭建多元便捷的操作平臺。 在規劃系統方面,由于缺乏統一的籌劃過程,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統結構,導致對一些資源分布、科研條件等的認識出現偏差,進而出現重復建設、條塊分割的情況[2]。 在經濟性方面,對前期投入和后期各項指標的達標沒有明確的計劃和目標,部分平臺出現了重投入、輕指標的不均衡問題,致使一些設備、資源的流失浪費。

1.2.2 缺乏高水平人才、高水平項目

福建省在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推進人才強省戰略過程中, 始終將人才列為科技創新的第一要素,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文件,也取得了較好成效。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仍在進一步擴大。 而福建省的高階頂尖人才相對匱乏,原始創新能力有待加強[3];人才培養機制尚不健全,與產業需求缺乏有效對接。 省交通廳雖然設立了人才服務中心,但發揮的效用并不顯著,沒有真正起到培養人才、促進人才交流的作用。

同樣,科技創新項目作為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對提升項目的質量與數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科技創新的穩步發展,結合自主創新的時代要求,需要圍繞戰略要求,優化項目制度,推進不同領域、不同主體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科技創新項目的水平。 充分發揮全省7 個國家級高新區、3個省級高新區的支撐引領作用,推進其相互合作,各取所長,開發更多更優質的項目。

1.2.3 操作性文件及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政府發布的科技創新操作性文件和配套政策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積極探索政府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職能作用,明晰省、市、縣三級有關科技管理事權和職能定位,有助于實現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福建省政府早期發布了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戰略若干意見等文件,但從近幾年的科技創新發展進程中可以看出仍存在部分問題。 例如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體現在宣傳解讀不足、覆蓋面不廣;只注重成果轉化結果的激勵補貼,卻忽略了科技創新的中間環節和其他主體; 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支持不足,缺乏對應的制度規范,導致中介機構的服務欠佳,導致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受阻。

1.2.4 成果轉化及推廣困難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4]。 福建省面臨產業鏈關鍵技術瓶頸和產業集群共性技術短板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評估機制有待完善,缺少相關操作流程,無法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二是缺乏對科技成果的績效考核,導致有關工作缺乏監管,進度拖沓;三是在技術層面未能及時建立企業需求和科技成果的數據庫,致使各主體領域的溝通合作受阻。因此,亟需聚集全國科技研發資源, 攻克福建省科技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2 完善福建省交通行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對策建議

2.1 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科技項目管理服務體系

交通運輸事關民生,服務著千家萬戶,是基礎性、服務性的行業。 政府不僅是科技創新活動的管理者與組織者,更是直接參與人。 當前,福建省的科技政策大多是采用財政政策、 行政措施或者激勵性政策。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顯示,財政投入與行政措施的協同對經濟增長并沒有顯著作用, 反而金融措施與行政措施的協同卻可以顯著地促進經濟增長[5]。

因此,政府應將注意力由行政工具的單獨運用,轉移到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 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鼓勵創新減稅降費的政策,創新金融服務科技的方式和途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自主創新,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科技投入體系。 推動福州、廈門開展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為深化區域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提供經驗。

2.2 建設高水平行業科技創新平臺

高水平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在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科技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加快“數字福建”目標的建設,優質的科技創新平臺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應推動其成為實驗室和市場之間的橋梁,使之在科研和市場之間建立強有力的紐帶,促進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在平臺建設過程中,應當注意分類建設,對于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領域實行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以達到更高的針對性和更強的靈活性。

另外,由于科技創新過程中主體眾多,因此在建設創新平臺的過程中,要努力促進資源的共建共享,打破相關部門之間的壁壘。 鼓勵高??蒲性核透鞣N企業組織合作創新與知識產權共享,充分利用福州大學、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匯集各項創新要素的優勢,加強科技創業孵化能力,關注面向福建省的戰略需求和重大任務,實現協同發展。

2.3 加強行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為福建省的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科技創新工作應該把人才的培養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對于人才的培養,制定清晰的戰略和計劃至關重要。深入實施福建省引才“百人計劃”和八閩英才培育工程,確保人才培養是有計劃、有方向的。 同時,為了保障資源,需要增加資源投入。 這可能包括政府、企業、高校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投入更多的資金、實踐基地和師資力量。 只有得到充足的資源支持,才能確??萍汲晒D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健康發展。對于人才的引進,應建立有力的獎勵制度,鼓勵人才積極參與科技成果轉化。 例如科研成果獎金、知識產權分成等,以激發人才的積極性。 有能力的同時還應該促進跨領域合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可以建立聯合研究中心,共同開展培訓項目,吸引更多人才來閩創新創業。

2.4 加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評

積極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科技,結合省級政務數據匯集共享平臺,建設聯動協同的一體化的全省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對創新成果進行轉化和推廣。 同時由于科技成果具有各自的特性,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評價體系的各項績效評價指標也應該根據科技成果的特殊性來設置,如分析類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等,切實將各項指標落實到各個部門、環節[6],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此外,轉化工作具有長周期性、不確定性等特點,更需要穩定的資金支持。2021 年,福建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福建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將深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進行建設。 由此可以看出,應該積極設立科技創新基金, 放大科技財政資金功能,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同時優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科、政、銀合作,打造完整成熟的投資鏈條。 最終,科技成果的收益也將對這些主體產生積極的反作用,相輔相成。

3 結語

科技創新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強大支柱,而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則是自主創新的重中之重。 福建省應深刻認識到,加快構建與交通強國需求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至關重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為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歡
科技成果福建省體系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福建省“兩會”上的“她”聲音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幗館開館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