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低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山水工程”

2024-01-26 07:10李華晶
中華環境 2023年12期
關鍵詞:山水教學資源綠色

文|李華晶

“山水工程”的育人智慧

“中國山水工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在2022年12月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爸袊剿こ獭睂⑺猩鷳B系統視為生命共同體,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全球生態環境改善貢獻中國智慧。

“山水工程”傳承傳統的生態智慧,實施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也為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指引。例如,北京石景山區成為北京市第一個獲批森林城市的城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創森之路也是綠色低碳創新創業實現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典范。再如,2021中關村論壇的“智慧、健康、碳中和”主題,也彰顯了中關村作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正在一體化推進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因此,綠色低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也是一項需要系統變革、綜合提升、源頭重塑的“山水工程”。正如《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所強調的:“綠色低碳發展要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睘榱伺囵B綠色低碳創新創業人才,使之成為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大自然的重要力量,不僅要有“高山仰止”的理念,例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進思政、進課堂、進頭腦;推動教師隊伍率先樹立綠色低碳理念,提升傳播綠色低碳知識能力;發揮好教育系統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功能。還要有“細水長流”的方法,例如,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加強學科融合貫通,加快編制跨領域綜合性知識圖譜,編寫一批“雙碳”領域精品教材;完善課程體系和實踐實訓條件等。

筑教育思想“山脊”

“生態興則文明興”的深邃歷史觀,意味著創新創業教育需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尤其是弘揚生態文化對創新創業的浸潤作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意味著創新創業教育重視自然資源的基礎作用、尊重大自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意味著創新創業的發展底色是綠色,發展底線是低碳;“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意味著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只是創富,而是要促民生、謀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意味著創新創業人才與環境構成生命共同體和生態系統;“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嚴密法治觀,意味著創新創業人才要具備生態倫理,不能觸碰生態紅線;“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全民行動觀,意味著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育成為社會行動,打通綠色生產生活;“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意味著綠色低碳創新創業人才應具備國際視野,共創全球可持續發展未來。

引教學理念“水源”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引領創新創業教學理念的綠色升級。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創新創業教學理念亟待綠色升級,避免囿于經濟社會范圍,而是要放眼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現代化。首先要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意識,讓學習者理解并認識“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讓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成為順應大自然和保護大自然的新動能。其次要反思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扭轉創新創業等同于唯利是圖、無限索取的錯誤認識,讓學生在綠創中領會“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辯證法。第三,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樹立創新創業促進資源節約、提升環境友好的定位,讓學習者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最后要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培養學生實現“創新創業創造”與“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掌握綠色創新技術促生產、低碳生活藝術促創業、價值創造模式促生態。

樹教學內容“林木”

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夯實創新創業教學內容的綠色根基。首先,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意味著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要著眼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融入綠色技術創新、綠色創投和金融體系,體現綠色消費主張。其次,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需要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要助力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問題導向,從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出發,將創新創業實踐納入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第三,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亟待創新創業教學內容,關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探索綠色低碳創新創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創造性機制。最后,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亟待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先立后破,關注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的技術創新,倡導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的綠色創業,推動數、綠融合,創新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和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

耕教學資源“田地”

統籌各類資源、開發優質資源,助力創新創業教學資源的增綠降碳。正如荀子所言,“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的教學資源就在大自然的廣闊天地中,在綠色低碳行業的企業實踐中,在鄉村生態振興的田間綠野里。不論是傳統線下課堂的學習資料,還是線上各類綠色低碳教學資源平臺,都可以開發出生動鮮活的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學資源,而且,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學資源不僅來自經濟生產活動中,也可以來自綠色生活消費中,將美好生活向往與美麗中國建設對接,讓創新創業教學不只是創財富智慧,還可以創綠色志向,并融入勞動教育和美育教學資源,體現出創新創業的“五育并舉”育人實效??梢哉f,綠色教學資源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低碳教學資源可以圍繞碳足跡展開,而創新創業教學目的在于用發展的眼光,通過產教協同與科教融合將綠色低碳資源轉化為有價值的生態產品。

拓教學方法“湖泊”

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就像“湖光山色”,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的教學方法注重沉浸思維、心流專注,綠色低碳不只是物理學和地理學意義的概念,還需要在創新創業教學中帶來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體驗。為此,可以通過混合式、體驗式、具身性、讀寫討論、計算思維、游戲、項目化等方式開展教學,有助于建立生命共同體意識,強化生態系統觀念。因此,教學方法的綠色導向要注重創新創業的文化性和藝術感,讓教學增強人文關懷和綠色情懷;教學方法的低碳導向要突出創新創業的科學性,讓教學凸顯科技前沿和數字化與低碳化協同的動態;教學方法的發展定位要圍繞學生的成長性和創造力,讓創新創業人才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建設者和綠色低碳新事業的創造者。

植課程設計“草葉”

知識體系的重塑煥發創新創業課程設計的綠色生機。一方面,要打好課程的綠色低碳底色,注重傳授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層實踐,可以面向中低年級學生開設具有通識性的綠色低碳創新創業課程,也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年級開設具有綠色低碳特色的專業性課程,尤其要針對創新創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開設高階性和前沿性的專題課程,讓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學業各階段。另一方面,要打出課程的綠色低碳亮色,傳播前沿理論、前景展望和前瞻探索,可以通過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和研究生課程以及學科建設途徑,打造特色精品教材,加強學科交叉融匯,注重科技創新引領,形成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的知識要點和內容體系,實現教學與科研互促、課程與教材共進。

練項目實踐“沙場”

學習的場景體驗釋放創新創業項目實踐的育人潛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這也為開展項目實踐提供了設計思路。為此,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種方式,開展綠色低碳創新創業項目實踐,綜合運用問題啟發、現場觀察、案例敘事、項目參與、具身體驗、比較反思、邏輯推演、計算模擬、原型設計、行動學習等方式,切實提升學生綠色低碳創新創業實踐素養。同時,教師也要重視自身綠色低碳素養的提升,堅持科技創新的“四個面向”,在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學中實現教學相長、師生共創,通過綠色低碳與數字經濟領域的產學融合、科教融匯,提升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協同。

綠色低碳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教育領域的“山水工程”,其教學亟待教育工作者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將創新創業教學中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案、課程設計、項目實踐進行系統變革、綜合提升、源頭重塑,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打造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的教育生態系統和學習共同體,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綠色動力。

猜你喜歡
山水教學資源綠色
綠色低碳
愛在一湖山水間
山水之間
一處山水一首詩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山水》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土木工程科研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