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年云南省大理州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春作組)

2024-01-26 01:50李四平邵宏婷楊昆紅趙永澤伊應良李麗娟張艷明馬玉云
云南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大理州塊莖區域試驗

李四平,邵宏婷,楊昆紅,段 忠,趙永澤,伊應良,李麗娟,張艷明,孫 波,馬玉云

(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5)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 是茄科茄屬1 年生草本植物[1],具有適應性強、高產、營養成分全面、分布廣、耐儲存等特點,是重要的宜糧、宜菜、宜飼作物。塊莖中淀粉含量一般為9%~20%[2],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鉀、鐵等礦物質鹽類、糖類和維生素C、維生素B 等[3]。塊莖單位重量干物質所提供的食物熱量高于所有的禾谷類作物。馬鈴薯可以制作淀粉、葡萄糖、糊精、酒精等工業產品,還可以加工成薯條、全粉、薯片等,馬鈴薯還是多種家禽及家畜的優質飼料[4]。在間作套種、輪作中馬鈴薯占據重要地位,2015年中國明確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5],馬鈴薯在中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云南省是馬鈴薯重要的生產大省[6],大理州在全省馬鈴薯種植中排名靠前,因此,在大理州進行馬鈴薯適應性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從主要農藝性狀、產量及抗性等方面對2022 年云南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春作組)大理試驗點試驗結果展開分析,為云南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綜合評價參試品種(系)的適應性、抗逆性及豐產性提供參考基礎,為新品種審定和在本地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置于大理州洱源縣洱源禾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26°18′29″N,99°55′21″E),海拔2680 m。生長期間月平均最高溫度為19.9 ℃,最低溫度14 ℃,平均溫度16.3 ℃,生長期間降雨量696 mm,降雨次數80 次、天數120 d,時間分布2022 年4—10 月。試驗地土壤為棕壤(砂巖棕壤灰黃土),土壤偏酸性,試驗田地力均勻,肥力中等,有灌溉條件,前茬為冬閑地。

1.2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云南省種子管理站提供的3 個新品種(系):昭薯6 號、迪薯1 號、會薯26 號,對照品種為合作88(CK)。各參試品種(系)來源情況見表1。

表1 參試品種(系)來源情況

1.3 試驗設計

如圖1 所示,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7],設3 次重復,南北向種植,行距0.8 m,株距0.2 m,壟間距50 cm,小區長4.17 m,寬2.4 m,面積10 m2,每小區共3 行60 株,采取能代表當地中上水平的種植方式,小區間、區帶及四周留走道,便于觀察記錄;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降低邊際效應,防止外來入侵生物侵害。栽培管理按當地最佳措施進行。

圖1 2022 年云南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田間種植示意圖

1.4 田間管理

試驗地采用拖拉機翻地碎土,拉線開挖種植溝。2022 年3 月21 日播種,5 月25 日中耕、除草、培土1次;6 月9 日第2 次中耕、除草、培土;6 月13 日第3次中耕、除草、培土;并針對田間出現小地老虎幼蟲和甘藍夜蛾危害癥狀于6 月13 日統一進行了噴藥防治1 次,所用藥品為吡蟲啉,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內完成;9 月29 日收獲。按當地中上生產水平施用九園有機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精致有機肥15000 kg·hm-2,外加復合肥(N∶P∶K = 12∶15∶18)900 kg·hm-2。

1.5 性狀調查

植株生長期間,查看田間情況及植株長勢,記載各參試品種(系)的播種期、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封行期、成熟期及收獲期,并計算全生育期。收獲時對小區進行單收計產。記載方法等參照2022 年云南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春作組)方案執行。

1.6 數據處理

采用軟件WPS 2019 進行基本數據處理,SPSS 27.0 進行方差分析[8]。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參試品種(系)物候期

由表2 可知,3 個參試品種生育期在116~131 d,少于合作88(CK)的139 d。迪薯1 號生育期最短,為116 d;昭薯6 號次之,為124 d;會薯26 號生育期較長,為131 d。

表2 各參試品種(系)物候期

2.2 各參試品種(系)主要農藝性狀

由表3 可知,出苗率迪薯1 號表現最佳,為100%;會薯26 號次之,為96.1%;合作88 (CK)為95.6%,優于昭薯6 號的91.7%。3 個參試品種(系)的苗勢都和合作88(CK)一樣強?;ㄉ珪?6 號為白色,昭薯6 號和迪薯1 號均為淺紫色,合作88(CK)為深紫色。株高最高的是會薯26 號,為81.8 cm,合作88(CK)為76.2 cm;昭薯6 號略矮,為72.73 cm;迪薯1號最矮,為50.13 cm。莖粗昭薯6 號和會薯26 號略低于合作88(CK),迪薯1 號最細,為1.16 cm。株型迪薯1 號為半擴散,昭薯6 號為半直立,會薯26 號和合作88(CK)均為直立。主莖數和植株覆蓋度迪薯1 號的表現不如其余3 個品種(系)?;ǚ泵詴?6 號和合作88(CK)都很繁茂,昭薯6 號中等,迪薯1 號只有極少數花。天然結實性合作88(CK)最強,會薯26 號中等,昭薯6 號結實性弱,迪薯1 號非常弱。

表3 各參試品種(系)植株性狀

由表4 可知,會薯26 號匍匐莖長,其余3 個品種(系)匍匐莖中等長。薯形昭薯6 號和合作88(CK)為扁圓形,迪薯1 號為卵圓形,會薯26 號為長橢圓形。皮色昭薯6 號和會薯26 號為黃色,迪薯1 號為紫色,合作88(CK)為粉紅色。肉色迪薯1 號為乳白色,其余3 個品種(系)均為黃色。薯皮類型迪薯1 號為略麻皮,其余3 個品種(系)均為光滑。芽眼深淺昭薯6 號、合作88(CK)為淺,迪薯1 號和會薯26 號為中等。塊莖大小迪薯1 號相對較小,其余3 個品種(系)相對均勻,且大薯占70%以上。蒸熟品質合作88(CK)最優,昭薯6 號、會薯26 號為良,迪薯1 號有麻味。會薯26號大薯有空心,空心率為3.33%;其余3 個品種(系)沒有空心薯。平均單薯重昭薯6 號最重,為250.00 g;會薯26 號次之,為173.88 g;合作88(CK)為116.21 g;迪薯1 號為103.75 g。4 個品種(系)均耐貯。

表4 各參試品種(系)塊莖性狀

從表5 分析可知,迪薯1 號晚疫病病情最為嚴重,且和其余3 個品種(系) 存在較大差異。各參試品種(系)在早疫病、粉痂病、瘡痂病、花葉病、卷葉病、植株環腐病、塊莖環腐病、青枯病、其他生理性缺陷病上的表現比較相近,無較大差異,并且所有參試品種(系)在生長期均無花葉病、卷葉病、植株環腐病、塊莖環腐病、青枯病發生。

表5 各參試品種(系)主要病害

由表6 可知,會薯26 號產量最高,為90084.5 kg·hm-2,昭薯6 號為68293.41 kg·hm-2,均高于合作88(CK) 的49562.48 kg·hm-2,迪薯1 號單產最低,為33111.66 kg·hm-2。各品種(系)小區產量經ANOVA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參試品種(系)間差異顯著,會薯26 號極顯著高于合作88 (CK),其他品種(系)與合作88(CK)無顯著差異。單從產量結果分析,會薯26 號表現最佳,比較適宜大理區域栽培環境,可參與續試或生產試驗,而迪薯1 號表現不如合作88(CK),對大理栽培環境的適應性不如其他品種(系)。

表6 各參試品種(系)產量

3 結論

迪薯1 號屬冬性或半冬性品種(系),整個生育期間不能進行正?;ㄑ糠只?,基本無蕾無花,抗病性弱,成熟收獲后較對照品種合作88 產量低,建議進一步觀察鑒定;會薯26 號和昭薯6 號2 個參試品種(系)生育期間群體植株生長整齊、長勢強、抗逆性強,植株成熟和收獲后較對照品種合作88 產量高,但因今年雨水偏多對其塊莖發育極為不利,薯塊生理性缺陷病害發生普遍,影響其商品性。建議作進一步觀察鑒定,以篩選出能適應大理州春作區生態適應性和抗病性的優良品種,為生產需求儲備優良種質資源。

猜你喜歡
大理州塊莖區域試驗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指標的變化趨勢
大理州濕地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策略與建議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與應用
2014-2015國家甘薯品種南方區域試驗廣西試點報告
廣西引種臺灣榿木區域試驗
白及須根與塊莖的多糖成分比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塊莖形成規律的比較研究
推動大理州現代奶業跨越發展的對策建議
大理州試驗推廣斑點金標免疫滲濾診斷技術
大理州轉型升級做強核桃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