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捻轉刺法源流考*

2024-01-27 13:26趙倪娟
中醫文獻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刺法毫針功用

趙倪娟 陸 翔

安徽中醫藥大學(合肥,230012)

捻轉刺法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轉動作,使針在腧穴內反復來回旋轉的行針手法[1]。有學者[2]認為,捻轉刺法最早出現于唐代。另有學者[3]認為,捻轉刺法在民國以前為單向捻轉,民國以后以往復捻轉為主。我們通過梳理歷代文獻中有關捻轉刺法操作與功用的內容,以期從文獻角度對臨床捻轉刺法的操作有所啟發,內容如下。

萌芽時期

1.出現轉針操作

秦漢至晉隋是捻轉刺法的萌芽時期?!饵S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就已經出現與捻轉針刺有關的記載,描述較為簡單,僅為“轉”和“微旋”,即《靈樞·官能》中的“瀉必用員,切而轉之……補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捻轉和轉針相比,捻法更強調手指的運動,如金元醫家竇默將捻法歸納為下針十四法,并在《針經指南》中言“下針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我們認為《內經》時期捻法并非主流手法。

首先,《內經》時期以淺刺為主,需要手指捻針的操作少?!鹅`樞·經水》中明確提及了經脈針刺深度,“足陽明刺深六分……足太陽深五分……足少陽深四分……”可度量的中等身材、肥瘦適中和氣血充盈不衰之人足六經最深刺六分,手六經最深刺二分[4]?!秲冉洝窌r期的1尺約等于19.9~23.1 cm,即1分約為1.9~2.3 mm,如刺入1分,約為1.9~2.3 mm[4],《靈樞·經水》針刺深度1~6分即約為1.9~13.8 mm。按照《靈樞·經水》原文,足少陰經、足厥陰經及手六經共有8條經脈的針刺深度都在5.0 mm以內。此外,在《黃帝內經》的18種刺法中,淺、中、深3種針刺深度分別占比50.0%、38.9%、11.1%,皮、脈、筋、肉、骨5種針刺部位分別占53.3%、6.8%、13.3%、13.3%、13.3%[5]。

其次,捻轉操作受到方形針柄限制。據現考古發掘出土實物顯示,兩漢時期針具的柄部與針身區分明顯,柄部作方形,或針身上半部是絞索形[6]?!熬裴槨敝斜挥糜卺槾探浹ㄗ疃嗟氖呛玲?因其最細,適于刺入各經的孔穴。1968 年河北滿城漢代劉勝墓出土的4 根金針和5 根殘損的銀針的針柄都作方形,經考證被認為是古代九針的部分實物[7]。4根金針中,有2根是古毫針。毫針的四棱形針柄很明顯是為了便于醫者夾持,這說明捻轉法在這個時期并非主流手法,不然針柄應該制成圓柱形,這樣才能方便捻轉。有學者[2]認為,此時的轉針是手腕部帶動針體使之被動地進行轉動,《內經》時期手腕轉針可能才是主流手法。

此外,“捻”字見于宋初徐鉉校訂《說文》新附字中,即“捻”字出現的時間可能在東漢至北宋?!秲冉洝返某蓵鴷r間可能是在先秦至西漢[8-9],遂“捻”字在《內經》時期應當不是常用字,這一點也證明了“捻轉法”在《內經》時期應當并非主流手法。魏晉時期的相關針灸學著作,如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針道第四》中提及“瀉必用方(《太素》作員),切而轉之,其氣乃行”,延續著《內經》中的觀點與做法。

2.功在行氣

《靈樞·刺節真邪》曰:“用針之類,在于調氣?!蓖ㄟ^針刺手法操作可調氣,使臟腑氣血陰陽平衡[10]?!鹅`樞·小針解》云:“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惫饰覀兛梢酝茰y出“氣調”與“氣至”是一個意思。氣至是指針刺后,全身經氣被激發而產生的人身整體調整反應,可以理解為氣至病所,病疾得解[11]?!秲冉洝分械摹罢{氣”應該是指激發調節全身經氣?!盀a必用員,切而轉之,其氣乃行”,條文中提及“其氣乃行”,故轉針有行氣的功用。而 《素問·離合真邪論》又言:“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贝颂幍摹暗脷狻笔菫a結束時機的標志[12],所謂的得氣就是經絡之氣受到刺激后所表現出來的應答反應。由此觀之,“轉針”的功用為行氣,最終達到調氣的目的。

我們查閱魏晉時期相關針灸文獻,發現轉針功用與《內經》所言一致。

成熟時期

1.“捻針”名詞的出現

唐代至元代是捻轉刺法發展的成熟時期。宋代《太平圣惠方·針經》中載“下針之時,掐取穴……右手存息捻針……如轉如不轉,徐徐下之”?,F代學者[2]依據書中內容有避唐高祖李淵之諱,從而判定《針經》應出自唐人之手,這一考證間接地證明了“捻針”在唐代即已出現。宋代以后,針具材質發生了改變,原先的銅金屬材質轉變為鋼鐵材質,針具針尖鋒利、針身細長、表面光滑[13],毫針的針柄以圓柱形為主流。元代杜思敬在《針灸摘英集》中最早繪制出了“九針式”圖,其所繪毫針針柄呈圓柱形,柄部有纏繞物,與現如今使用的毫針外觀相差無幾。正是由于針刺工具的改進,才使得早先的手腕“轉針”逐漸向手指“捻轉”轉變,捻轉法才慢慢走向成熟,得到發展。

2.操作手法的確定

金元時期的文獻中對捻轉針刺有了具體的操作描述。竇默的《針經指南》將“捻法”歸納到“下針十四法”中。指出“捻者,以手捻針也”,明確了“捻法”是偏向于手指運動。在操作上,《針經指南》指出,“務要識乎左右也,左為外右為內”“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進,謂之左;大指往下退,謂之右……如內針時須索一左一右”,規定了捻轉刺法是拇指與食指將針體進行左旋與右旋的運動。捻轉刺法在實際操作中有兩種方式,一是往復捻轉,即“內針時須索一左一右”;二是單向捻轉,或左或右,如《針經指南·標幽賦》言“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

3.補瀉功用的確立

金元時期明確了捻轉法有補瀉的功用。金代何若愚在《子午流注針經·流注指微論》中指出轉針可以用作補瀉手法,“男子左瀉右補,女子右瀉左補,轉針迎隨,補瀉之道明于此”。此處的“轉針”與宋代醫籍中的“轉針”內涵相同,實為“捻針”。后竇默在《針經指南》中將“轉針”規定為“捻法”,并明確了捻法“左補右瀉”的規則,即“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至此,捻轉法確立了補瀉功用。

4.治痛證

元代杜思敬在《針經摘英集》中提到“凡痛,勿便攻之,先以正痛處針之,穴名天應穴,針名決痛針。計訖,以手重按捻之,而隨經刺穴即愈。謂痛捻之發散,榮衛流行,刺之速愈也”,闡明了捻轉法可治療痛證的操作手法與鎮痛原理。關于痛證有“不通則痛”一說?!端貑枴づe痛論》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辈煌ǖ囊馑际钦系K,指氣血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產生郁滯、瘀結等病變,因而形成臟腑、經絡等局部疼痛[14]?!巴茨碇l散,榮衛流行,刺之速愈也?!?發散意為散去邪氣,氣滯血瘀作痛,當行氣瀉實,氣為血之帥,營衛流行,從而通則不痛。

發展時期

1.多用單向捻轉

明清時期是捻轉刺法的發展時期。此時期捻轉操作手法因突出補瀉功用故以單向捻轉為主,探究討論捻轉法的針灸醫籍明顯增多,體現出這一時期醫家對于捻轉法的重視。如明代徐鳳在《針灸大全·金針賦》中述:“男子者,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后右轉,吸之為瀉;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轉,吸之為補,進前呼之為瀉?!庇秩缑鞔鷹罾^洲在《針灸大成》中言:“熱瘧刺陽經,左轉為補,右轉為瀉。寒瘧刺陰經,右轉為補,左轉為瀉?!痹偃缑鞔魴C在《針灸問對》中提出手三陽、足三陰、任脈,右轉為補,左轉為瀉;手三陰、足三陽、督脈,左轉為補,右轉為瀉。

2.增加催氣功用的認識

明清時期的醫家認識到捻轉手法還具有“催氣”的功用。明代陳會《神應經》載:“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搖動、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北砻髂矸ńY合其他手法有催氣之功。汪機在《針灸問對·十四法》“進法”部分中提及“下針后氣不至,男左女右,轉而進之,外轉為左,內轉為右”,這是運用捻轉刺法催行經氣,從而解決氣不至的問題,也表明了捻轉刺法有催氣的功用。此外,清代《醫宗金鑒·刺法心法要訣》中提及了搓法有“催氣”的功用?!按攴ā逼鋵嵤菍⒋昴矶吆蠟橐环╗15]。而《刺法心法要訣》在引用《針灸大成》的歌訣時,也在下面解釋道“搓針者,凡進、退、搓、捻皆催其氣至以瀉邪氣也”。

3.治虛實夾雜證

明清時期的醫家更加重視捻轉刺法具有的補瀉功用,并將此功用擴大到治療虛實夾雜病證。李梃在《醫學入門》中選取深淺進針再分別配合捻轉九六數可治療“先寒后熱,一切上盛下虛等癥”“瘧疾先熱后寒,一切半虛半實等癥”。九陽六陰的觀念首見于徐鳳《金針賦》的治病八法。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又對左捻九陽數、右捻六陰數的含義作了進一步的解釋,其本意具有調和陰陽的作用,適應于一切由“陰陽失調”引起的“虛實夾雜”證[16]。捻轉刺法的適應證由氣血瘀滯的痛證擴大為虛實夾雜證。

科學化探究時期

民國時期是捻轉刺法的科學化探究時期。民國時期單向捻轉手法使用頻率減少,轉而又傾向于往復捻轉手法。承淡安先生認為捻轉刺法應當是往復旋轉,其于《中國針灸學講義》的“科學觀點之針法”一節中提到“旋撚術”,即“針在身體刺入中、或刺入后、或拔針之際,右手之拇指食指,以針左右撚旋之,一種稍強刺激之手技,適用于制止,以興奮為目的之針法”。出現這種變化可能是受到當時科學化思潮的影響,再加之日本針灸學教材的引進,大部分針灸醫家都認可針刺機理就是針刺對神經的刺激作用。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民國時期更多關注的是針刺的刺激作用,捻轉法也不例外。承淡安先生在回答桂林學員蔡任洪函中曾言:“關于補瀉,我認為只有捻動之輕重區分,即所謂刺激之強弱?!庇纱擞^之,往復捻轉的核心是增強針刺的刺激度,從而發揮補瀉之作用,而不再強調以單一向左或向右手法實現補瀉的作用,正是這一符合“科學化”針刺機理的新認識使得往復捻轉成為了主流。在往復捻轉針刺刺激作用理論指導之下,承淡安先生對其所主治的疾病范圍也給出了解答:“一般屬于神經興奮之癥狀,如痛、痙攣、炎癥,其初起者,每用強刺激以抑制之,久病或體氣已衰者,則用中刺激作持久之捻運,或用留針法以解散之,機能衰弱、麻痹、萎縮,則用輕刺激又調整之,以常法也?!盵17]

現代規范化時期

1.確定手法定義,規定補瀉功用的角度和量化操作

新中國成立后捻轉刺法進入現代規范化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后,受民國時期影響,捻轉刺法以往復捻轉為主[3]。當代明確規定捻轉刺法為往復捻轉,十三五規劃教材《針灸學》一書中規定 “捻轉法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轉動作,使針在腧穴內反復來回旋轉的行針手法”。

有關捻轉刺法的角度大小,現各個版本的高等教育教材《針灸學》不統一。大多為“一般應掌握在180°(或180°~360°)左右”“捻動范圍在90°~180°之間”的建議性描述,但也有“捻轉角度要小于90°”的規定性描述[18]。我們認為這仍是需要結合現代臨床去驗證的問題之一。

石學敏院士率先提出針刺手法量學理論,并開展相關研究。具體內容包括[19]:捻轉時,小幅度、高頻率,其限度為1/2左轉,頻率為每分鐘120次以上為補;捻轉時,大幅度、低頻率,其限度為1轉以上,頻率在每分鐘50~60次為瀉。施行捻轉補瀉手法所持續時間的最佳參數是,每個穴位1~3分鐘。兩次施術間隔時間的最佳參數為3~6小時。量學理論解決了歷代醫家未能搞清的問題,即僅憑經驗對患者施行捻轉補瀉刺法,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范化、量化發展,填補了針灸學歷史上的一個空白。

2.發展捻轉法的治療范圍

現代臨床依據捻轉刺法具有行氣、催氣、補瀉的功用,結合疾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僅以近10年相關文獻報道統計分析,捻轉法主要針對瘀血阻滯類疾病、腦部疾病、肌力障礙疾病等。瘀血阻滯類疾病主要有:痛證,包括關節痛、痛經、頭痛、三叉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疼痛等,以及強直性脊柱炎,腎虛血瘀型耳鳴等。腦部疾病主要有:血管性癡呆、頸性眩暈、原發性高血壓、老年癡呆、中風后抑郁、脾腎兩虛型抑郁癥失眠等。肌力障礙主要有:面肌痙攣、眼瞼下垂、腦卒中后偏癱等。治療“瘀血阻滯類疾病”依靠的是行氣的功用;治療“腦部疾病”“肌力障礙”這一類虛實夾雜病證,依靠的是補瀉的功用。

小 結

通過對歷代文獻的梳理可以看出,捻轉法在名稱、操作、功用、主治4個方面都經歷了從形成到發展,再到完善與定型的過程。在名稱上,秦漢時期有“轉”“微旋”,至唐代確定了“捻針”。在操作上,由手腕轉針逐漸演變為手指捻針,單向捻轉和往復捻轉兩種形式并存;至明清時期又多以單向捻轉為主;至民國時期,臨床上強調針刺的刺激強度,轉而又以往復捻轉為主;現代對捻轉法規范化與量化。在功用上,認為其具有行氣、催氣和補瀉的功用。在主治上,由早期的主治痛證到后來的主治虛實夾雜證,再到民國時期的神經興奮癥狀,久病虛損,機能衰弱、麻痹、萎縮?,F代臨床又依據病因病機,辨證施針,用于治療瘀血阻滯類疾病、腦部疾病、肌力障礙疾病等,從而擴大了捻轉針法的治療范圍。

猜你喜歡
刺法毫針功用
“四沖穴”陰中隱陽刺法聯合止癇湯治療癲癇的療效分析
清明節氣的形成及農時功用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學習通“刺法灸法學”在線教學體會——以“耳針法”章節為例
眼輪匝肌毫針排刺治療特發性眼瞼痙攣患者的臨床療效
毫針深刺治療神經性耳鳴的療效分析
溫針與毫針治療頸椎病患者頸部疼痛的療效對比
經筋刺法治療中風偏癱肢體痙攣狀態臨床觀察
古詩文用典功用略談
風藥之功用辨析
基于無菌術的毫針持針鉗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