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北京地方志的藥王廟及主祀人物考據

2024-01-27 13:26李志瑩張其成
中醫文獻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三皇藥王孫思邈

李志瑩 張其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029)

國家圖書館中國方志庫是專門收錄歷代地方志類典籍的大型古籍數據庫,共計收錄漢魏至民國歷代地方志類著作10 000種,包括全國地理總志、各地方志、各類專志、各種雜志及外志[1],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F共收錄各地方志4 000種,包括省通志105種,府州志816種,縣廳志3 043種,鄉鎮志26種,衛所志10種。在這些地方志里,北京地方志共計31種,占各地方志的7.5%,包括府州志11種,縣廳志18種,鎮關衛所志2種。本文基于中國方志庫中收錄的31種北京地方志,對北京市藥王廟相關記載進行研究,并對其主祀人物進行考證,以供今后學者們進一步研究。

歷史沿革與分布

在北京方志庫中檢索關鍵詞“藥王廟”,總計有145處記載,其中,明代9處,清代98處,民國38處;涉及地方志21種,其中,明代1種,清代14種,民國時期6種。記載藥王廟的地方志總數占北京地方志的一半以上,可見其重要性和當時的興盛程度。

明代只有萬歷年間的北京地方志有記載藥王廟,分別分布在北京房山區、通州區、今唐山豐潤縣城南關、今廊坊的固安東紅寺及香河縣、武清縣、大城縣。宛平縣(今北京豐臺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等地)僅記錄有藥王廟,未說明具體地理位置。清代北京地方志對藥王廟的記載頗多,自康熙至光緒年間均有,大都有地理位置,包括延慶2處、通州2處、昌平3處、密云2處、大興2處等,可見當時不乏一地多個藥王廟?!豆饩w順天府志》記載:“上古自羲皇出世,繼天憂民……其在慈藏施藥,靡不奇應,玄宗重其行,拜之官不受,世仰為藥王云,嗚呼!此藥王之廟所由始與……越三十余年,鄉人王棟等,即故址聚眾累土結社,鳩材構殿三楹,上有諸公之像,旁刻侍從數人,其位次面貌不能悉辨,要皆有生人之功于當時者。工始于萬歷十六年,訖于二十年?!盵2]1408這是北京地方志中最早明確說明藥王廟的源頭的記載。從這段話可知,伏羲、黃帝、岐伯、俞跗、扁鵲、倉公、華佗、孫思邈、韋慈藏都是能洞悉疾病陰陽,有起死回生之功的醫家。此處提到唐玄宗想要授予韋慈藏官職,未被接受,世人稱之為藥王,由此才修建藥王廟。這一點符合歷史事實。由此可見,在唐代便有藥王廟的雛形,待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才進一步完善舊址,使其“廟制恢闊,檐宇華美,儼然一方崇事之心”[2]。

民國時期的北京地方志所記載的38處“藥王廟”大多改為了學校,如《民國通縣志要》卷之三提到藥王廟8處,“在縣城內之藥王廟今已改為縣立簡易師范學校,在南小營之藥王廟現為南小營公立初級小學校,在馬莊之藥王廟現為馬莊公立初級小學校,在和各莊之藥王廟現為和各莊公立初級小學校,在新河之藥王廟現為新河公立初級小學校,在東關之藥王廟現為縣立東關第二初級小學?!盵3]?!睹駠焦瓤h志》卷二上有2處記載,即“縣立小學?!诙7冻跫壭W校,在西關藥王廟”[4]132及“鄉立第二十八初級小學校,在西文家莊藥王廟”[4]135?!睹駠樍x縣志》中亦有4處改為學校,如卷之二言“藥王廟在東岳廟東前筑高臺,花磚玲巧,偶倒。設初級小學?!盵5]212。

從本研究和地方志文獻來看,北京地方志中的藥王廟實際存在情況及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北京地方志關于藥王廟最早的詳細記載始于明萬歷年間,但在唐代唐玄宗時期便有提及為藥王韋慈藏修藥王廟,只是在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才完善舊址。第二,明代相關記述較少,可能與藥王廟源于明代朱元璋為了加強政權,規定民間禁止褻祀三皇,民間初將三皇廟改稱藥王廟有關[1]。隨后,清代時北京藥王廟興盛且數量增多,可能與當時百姓求醫資源貧乏,轉而求助于信仰的醫療心理相關[6]。直至民國時期,北京藥王廟漸漸沒落,大部分都已經改建為學?;蛘邥鶊龅?。第三,藥王廟主要分布在北京縣城周邊較遠地區,如《萬歷順天府志》卷之二提到藥王廟位于房山縣西南五十里[7]?!睹駠焦瓤h志》卷一亦記載,“雙髻山在縣城西北十五里雙峰聳峙,蟠結若寰,故名山麓,有藥王廟,上有王母宮”[8]。即使北京地方志中記載有藥王廟在縣城內,民國時期也被改建為師范學校。除此之外,民國時期,有些地區還將藥王廟作為農會的活動地點,如鄉農民協會一覽中第一區的小東鄉農民協會在藥王廟舉行[5]171?!睹駠可娇h志》卷之六載:“農會地址在城內藥王廟,民國八年成立,按農會法規定會長副會長每兩年選一次?!盵9]這一點與之前學者研究藥王廟現存情況的方向相符,即北京藥王廟僅存市郊的平谷藥王廟、豐臺藥王廟、密云古北口藥王廟,市內的東、南、西、北藥王廟皆不復存在或只余個別建筑設施[10]。

主祀人物

歷史上被稱為藥王的人物有很多,如扁鵲、邳彤、張仲景、華佗、孫思邈、韋慈藏、李時珍等[10]。經分析得知,藥王廟供奉人物與醫藥文化關系密切,涉及眾多醫家,其從祀人物多而繁雜,因此不再一一區分與贅述。本研究重點在于挖掘藥王廟的主祀人物及其變化緣由,發現主祀人物有以下兩種情況。

1.藥王人物為主

北京藥王廟供奉人物的記載僅17處,其中主祀孫思邈和韋慈藏的有7處。在北京地方志藥王廟的記載中檢索“藥王”,發現其中最早提到主祀藥王的是在《光緒順天府志》卷二十四:“相傳前明萬歷初年,有道士吳元通者,結茅于此,以奉孫、韋真人,三十四年詔發帑金改建賜額曰普濟藥王行宮?!盵11]由此可知,最晚在明萬歷初年時,韋慈藏和孫思邈就作為藥王受人供奉了?!犊滴跬ㄖ葜尽肪碇岬健八幫鯊R在城東,明崇禎九年,諸生陳所志請于州守張兆曾建。州人劉廷諫記略云,郡東郭有廟,奉二神,曰藥王,曰藥圣,傳是唐人韋公慈藏、孫公思邈”[12]。所以,最晚在明崇禎九年(1636年),韋慈藏和孫思邈便作為主祀藥王人物而出現在藥王廟。

北京地方志中關于“藥王”的相關資料有限,僅可從中得知明代時,有的藥王廟所主祀的藥王人物為孫思邈或韋慈藏,而大部分記載中并未具體闡述。

2.醫王人物為主

結合史志發現,明清時期北京藥王廟中祭祀的人物基本都是主祀三皇,從祀歷代名醫[12],三皇即伏羲、神農和黃帝?!兜拦馑E州志》卷之四記載:“元時令天下通祀伏羲、神農、黃帝,以黃帝臣俞跗以下十人載于醫書者從祀兩廡。明會典載洪武四年罷天下府州縣祀三皇,嘉靖間太醫院廟成,以僦貸季以下十三人從祀東廡,以華佗以下十四人從祀西廡?!薄睹駠焦瓤h志》卷之四對“三皇”的描述為:“濟眾如藥祖也,利物如苗神諸圣也?!盵13]盡管三皇的地位高于藥王,但是民間百姓還是更加熟悉名醫藥王,有時又會混淆二者[10]。

3.供奉人物變化緣由

北京從元朝開始通祀三皇。北京地方志《光緒延慶州志》卷五記載:“元史元貞元年,命郡縣通祀三皇,廟以句芒、祝融、風后、力牧之神配,黃帝之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載醫書者從祀。明史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洪武四年命天下郡縣毋得褻祀。日下舊聞嘉靖二十二年六月,太醫院三皇廟成名,其殿曰景惠門、曰咸濟。東廡從祀僦貸季、岐伯以下十三人,西廡從祀華佗、王叔和以下十四人?!盵14]《民國良鄉縣志》卷之六言:“藥王廟,其制始于明嘉靖間詔建三皇廟于太醫院北,中奉伏羲、神農、軒轅,以句芒、風后、祝融、力牧配享其從祀。東廡則僦貸季、岐伯、鬼臾區、伯高、俞跗、少師、桐君、雷公、馬師皇、伊尹、扁鵲、淳于意、張機十三人,西廡則華佗、王叔和、皇甫謐、葛洪、巢元方、孫思邈、韋慈藏、王冰、錢乙、朱肱、李杲、劉完素、張元素、朱彥修十四人?!盵15]結合材料可知,元貞元年時,醫藥祭祀開始萌芽,最開始是全國統一祭祀三皇,除此之外從祀四配和十大名醫。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提出不得褻祀三皇。但是當時民間祭祀三皇已經形成了習慣且成為了信仰的依托,民間許多三皇廟便改稱為藥王廟,所以出現北京藥王廟的主祀對象是三皇,而兼祀四配、藥王、名醫等的現象。如《康熙大興縣志》卷之二記載:“藥王廟為之隣殿上塑三皇、藥王、十名醫諸像,皆有功醫藥者?!盵16]可見明清時期,由三皇廟轉為北京藥王廟的廟觀大多都未改變主祀對象。除此之外,北京地方志還明確提出,北京藥王廟的祭祀制度始于明嘉靖間太醫院三皇廟的建立??梢姷矫骷尉搁g,藥王廟的祭祀制度已經趨于完善。

修建藥王廟的因由與醫藥意義

在以往的研究中,雖有提到藥王廟及其祭祀制度,但并未明確說明其修建的因由。據學者分析,藥王廟的由來可能與民間因明代朱元璋禁止褻祀三皇而將三皇廟改稱藥王廟有關。今經挖掘北京地方志中相關資料發現,《康熙通州志》有記載:“嘉靖中大疫,吾州賴二神全活甚眾,今將百年有禱,輒應有實際可據云?!盵12]此處的“二神”指的是韋慈藏和孫思邈,可見至少在北京藥王廟的修建中,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紀念對人們健康有重要貢獻的醫藥人物,為其修建廟宇并上升為“神靈”世代傳祀。

藥王廟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涉醫道觀,其修建的醫藥意義主要體現在廟會活動上。如《光緒順天府志》提到“疾病者祈禱有應,每年四月報賽社會極盛,遠近畢來進香……按會典每年春二月、冬十一月上甲日致祭”[2]1398。再如《康熙大興縣志》記載“朔望男婦喧填雜沓,拜禱祈佑,門為之溢,亦有花卉百物于廟內外者”[16]。因此,在藥王廟的祭祀民俗中,寄托著人們對于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美好向往和期盼。醫藥信仰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疾病之苦而求助于神靈的庇佑,是道教信眾自然而然的選擇,這也與當時社會醫療條件差,人們恐懼無醫可治的心理有關。

小 結

在中國方志庫4 000種地方志里,北京方志庫僅有31種地方志,但其中對藥王廟的記載涉及到21種地方志,可見其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北京地方志記載唐代唐玄宗時期便為藥王韋慈藏修廟宇,但關于藥王廟最早的詳細記載始于明萬歷年間。北京藥王廟主要分布在北京縣城周邊較遠地區,明代相關記述較少,清代時北京藥王廟興盛且數量增多,民國時期漸漸沒落,大部分都已經改建為學?;蛘邥鶊龅?。其祭祀制度源于三皇廟,主祀對象主要為伏羲、神農、黃帝,而兼祀四配、藥王、名醫等。最晚在明崇禎九年(1636年),藥王廟將韋慈藏和孫思邈作為藥王人物放在主祀位置,但藥王廟仍大多主祀三皇。

藥王廟多是醫官修建,廟會多是由藥行舉辦。有些地區或將藥王廟作為藥行會所,早已經與中醫藥文化聯系在一起。作為歷史文化載體,與文獻、書籍相比,北京藥王廟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更加鮮活。從各道觀的香火來看,北京藥王文化依舊有自己的受眾,其關鍵就在于能否將其作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平臺,能否創新自己的文化產品,能否衍生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因此,我們有理由重視北京藥王廟,并對其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三皇藥王孫思邈
三皇五帝的文化
孫思邈與屠蘇酒
從病弱少年到長壽“藥王”的逆襲路
孫思邈的長生之道——飲食之道
由圣到醫:元代醫祀三皇考
藥王孫思邈
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學術思想點滴
鯰魚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