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人力資本為中國式現代化賦能

2024-01-27 13:41廖一柔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人力資本健康

廖一柔

摘?要::黨的二十大開啟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本文基于中國式現代化視角,研究健康人力資本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密切關系,基于此提出提高健康人力資本以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健康;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中國式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09

健康是衡量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是人民幸福感的基礎。當前,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朝氣蓬勃地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前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刻,要實現我國14億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必須堅持人民的期盼作為推進現代化發展的目標,實現和滿足人民對生命健康和安全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因此,提高健康人力資本的投入以助力我國現代化的發展顯得尤為必要。

1?健康人力資本的內涵梳理

“人力資本”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Schultz(1961)首次提出的經濟學概念,又名“非物質資本”,是與物質資本相對的概念,是指凝結在人身上的能夠讓現有經濟價值增值的非物質性的資本,比如人的技能水平、文化水平、健康狀況等。

關于“健康人力資本”的含義界定,學界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說法。舒爾茨認為健康人力資本是初始健康狀況的一種延伸,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是一種資本儲備,即健康資本,主要通過健康服務來發揮作用。而與國外相比,我國學者對健康人力資本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目前也還未成體系。楊中衛認為健康人力資本是一個復雜的多維度概念,其中個人體格、身心健康及社會都是其內容的重要組成。汪泓從投入—產出的角度去分析,認為健康人力資本是投入生產過程中且能夠帶來產出效應的、由自身健康情況所確定的價值形態。

健康人力資本展現出與其他形式的資本不相同的特點,其更具自身特質。首先,健康人力資本的存量的多與少與先天的遺傳條件密不可分,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已經從父母的基因傳承中獲得了初始健康資本存量,隨著年紀的變化而呈現倒U型的變化,當達到峰值時會慢慢減少。其次,健康人力資本與其他形式的資本相比較而言具有更加基礎的地位,因為擁有健康的身體狀況才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收入等,它是人們進行其他一切活動的載體。最后,健康人力資本會受到健康時間的影響,處于健康狀態的時間越多,健康人力資本的水平就會越高。

2?提高健康人力資本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依據

中國式現代化是既見物質又見人的現代化,其本質是實現人的現代化。所謂人的現代化就是指不斷推進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叭说默F代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等從傳統轉向現代,是指人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其基礎是人的身體素質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是以人為本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健康人力資本是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既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又能促進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教育建設、國家安全建設。

2.1?經濟方面,健康人力資本能助力經濟發展

隨著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不斷推動創新驅動和產業結構轉型,許多傳統的、勞動力需求量大的工業被高新技術企業所取代。也就是說,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人們增強對不同類型的崗位職能的快速適應性,提高人與產業之間匹配效率,包括健康在內的人力資本的提高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健康人力資本有助于提升個體的工作效率,使勞動力的專業技能水平隨著時間的積累而不斷提升。在長期的經濟發展中,一個地區總是選擇不斷更新自身的產業結構來優化經濟體系,提高經濟的發展力。健康人力資本直接決定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要素支撐水平。經濟結構轉型是一個動態過程,越健康的人力資本,與產業的匹配度越高,人與產業的配比的效率就越高,經濟的發展轉型速度更快。

除此之外,健康人力資本也體現在勞動生產率中,現代化是依靠一個又一個的勞動者來建設的。健康表現為勞動者具備優異的身體素質,具備優良健康水平的勞動者擁有更健康、強壯的體質,抵抗力更強、生病的時間更少,從而增加生產價值的時間??梢哉f健康就是一種資本品,勞動者通過在閑暇時間釋放壓力、提升學習動力而積累健康人力資本,提升自身的健康存量,從而具備更高的活力和精力去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工作效率等,進而提高個人工作質量,以此獲得更多的勞動回報。反之,隨著勞動回報的增加,勞動者的工作熱情也隨之增加,勞動生產率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人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無法替代。健康人力資本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模式來實現:健康影響人力資本,而人力資本影響生產要素、產業結構,進而改變生產要素、產業結構影響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以推動人民健康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能有效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進步。

2.2?教育方面,健康人力資本能推進教育的發展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币獙崿F“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把龐大的人口基數轉變為富足的人力資源以建設現代化的人力資源強國,就必須堅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健康對學習的一個直接影響是營養不良或生病的學生比健康的學生的入學概率更低,更容易經常性缺課。更重要的是就算生病的學生像健康的學生一樣照常接受教育,但他們的接受能力、課堂注意力等會明顯弱于健康的學生,對教育的接受產生不利因素。經驗證據表明,良好的健康狀況是有效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先決條件,健康的學生比健康狀況不佳的學生能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更具有創造力,缺課的可能性也更低。

總而言之,健康是通過影響學習和知識生產的時間和效率來影響教育的。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能顯著增加國民接受教育的時間和提升國民接受教育的有效性,以此助推教育人力資本的提高,實現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2.3?生態方面,健康人力資本能推動生態建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促進經濟綠色發展的基本要素。健康人力資本增加了人們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不斷地培養高素質人才,促使地區的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勞動者通過人力資本的積累,發揮科技創新力量,結合技術特點,加強不同技術之間交流,增強協同作用,不斷利用科技力量協助生態建設,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對一些稀缺資源進行開發,實現生態資源的多樣化,滿足現階段我國對于資源的利用,如節約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減少對資源的浪費。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可以借助科學技術去進行改善,健康人力資本推動科學技術能力,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健康的人力資本影響著人民的環保觀念,健康的人力資本促使勞動者素質提升,意味著人民普遍具有更高的環保意識、更適宜的宜居環境,直接表現為環境污染情況的轉變和人類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其次健康人力資本的提升也會帶來新的生活觀念,人民逐漸習慣并接受低碳生活理念,養成一種綠色的、生態的消費模式,選擇不危害環境的產品,以最小的自然資源使用量來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的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健康人力資本影響著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和人民的觀念,對生態環境建設有直接正向的影響。

2.4?國家安全方面,健康人力資本能促進國家安全發展

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更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推動實現國家安全的長足發展和良性運轉,國防科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要將人力資本理論運用到國防科技人才的培養中,提高軍事人力資本的累積,努力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強體質的國防科技人才;又要利用既有人力資本存量,最大限度發揮現有國防科技人力資本的生產價值,研發和制造更先進的武器系列,更好利用現有的武器系統。

健康人力資本水平的提升,除對國防科技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外,其對未來的軍事情報效能的邊際效應也至關重要,軍事情報由政府(或軍事)機構操作和控制,用于評估對手的能力和意圖,并提高本國武器系統的有效性,有效的軍事情報是通過數據收集和知識分析過程實現的,以供軍事和政府層級決策,取決于“內部”的民事和軍事研發以及國家的人力資本水平,健康人力資本是高水平智力的主要來源,軍事情報是以人力資本和技術為基礎的,這意味政府若在民用支出方面加大對健康人力資本的投入,會增加未來的人力資本的存量,有助于提升我國軍事情報效能。

提高健康人力資本的投入,積累人力資本存量,對培養國防科技高素質人才,提升軍事情報的有效性,加快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實現科技強軍有重要意義,其為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提高健康人力資本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

3.1?樹立“全民健康”理念,加快構建健康人力資本體系

建立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政府應該將“把健康擺在首位”的作為出發點,統攬全局應對人民健康問題。我國已進入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于健康也應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把人民健康問題投資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重點,使全民健康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所謂健康不僅是醫學領域的研究對象,更是經濟學的定義。因此必須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實際需要,樹立“全民健康”理念,著力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康人力資本體系,更新健康人力資本的指標范圍,保證對健康的測度范圍更加全面和準確。必須提出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標來對健康人力資本進行衡量,準確測量人力資本來反映人力資本存量,為帶動經濟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提供有說服力的理論基礎。

3.2?加強醫療衛生投資,推動健康產業發展

健康是居民享有所有社會權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礎,提升個人健康是每個人的本能訴求。健康通過影響國民的身體素質,對經濟增長質量產生間接影響。我國現階段在健康方面的支出比例越來越大,說明我國對人民健康水平越來越重視,但醫療保障水平存在不完善、區域差距大等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健康服務水平離不開政府引導健康產業進一步發展。各級政府和單位應積極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文件精神,著力于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健康現代化提供強有力支撐。一是不斷加強國民的養老保障及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解決居民就醫困難、費用高的問題;二是不斷擴大對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投資,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改善醫療機構水平,提升醫療機構的軟件、硬件設施水平,解決目前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優化東部沿海地區的優質醫療條件,推動健康產業協調發展;三是不斷加強醫療從業人員的整體醫學技能培養,通過創新培訓方式、加強培訓力度及全方位醫學交流,提升全國醫療從業人員整體技能水平,為健康人力資本提供技術支撐;四是不斷提升醫療科技創新水平,保障創新科技的支撐作用,以創新發展為戰略,加強醫療產品技術的研發,提升健康醫療產品整體水平和競爭力,促進國民健康產業長足發展。

3.3?優化區域配置,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我國不僅人口眾多,國土面積也很遼闊,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差異較大,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質量有著密切的關聯,我國目前人力資本水平分布存在明顯失衡問題,東部及沿海地區人力資本存量呈現集聚效應,中西部地區人力資本人才外流情況嚴重。優化區域資源配置,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正確認識健康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健康人力資本發展應以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我國人力資本的資源配置進行優化和分配,針對不同地區和當地的發展情況,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縮小地區之間差異,保證公平。還可以通過提高中西部地區教育質量水平,創辦雙一流名?;蛘咄ㄟ^人才引入等形式提升中西部地區的教育質量,促進健康人力資本的發展。還可以借助東部及沿海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促進融合發展,優勢互補,實現協調發展。

3.4?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健康人力資本積累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漸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在經濟增長發展時更多地強調速度,忽視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當前國民生存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的健康狀況。綠色發展不但是發展問題,更是健康問題。改善生態環境意味著居民的基本生存環境也能得到保障,有助于國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促進人力資本健康發展,帶動經濟的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發揮人力資本的重要作用、改變傳統生態模式是綠色發展的關鍵。各地區應積極落實各種資源消費稅收改革并給予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稅收優惠;落實節能減排的各項指標,重點關注高耗能產業的能耗強度;優化資源市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市場體系,把節能環保作為宏觀調控目標。通過人力資本的積累,加快建立環境友好的技術體系,積極提高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最終形成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

4?結語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標志,更是以人為本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健康人力資本作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密切,對我國經濟、教育、生態、國家安全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升健康人力資本存量,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多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黃群慧,佟家棟,戴長征,等.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J].國際經濟評論,119.

[2]Schultz?T?P.Investment?in?Health?Capitalp[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1,51(1):117.

[3]李亞慧,劉華.健康人力資本研究文獻綜述[J].生產力研究,2009,(20):189192.

[4]楊中衛.健康人力資本對農業雇工收入影響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6.

[5]汪泓,張健明,吳忠,等.健康人力資本指標體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7,39(4):3034.

[6]胡艷,張安偉.人力資本如何增強城市經濟韌性[J].財經科學,2022,(8):1122134.

[7]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10(2).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人力資本健康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