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2024-01-27 05:50胡磊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

胡磊

摘?要:課程思政全融入課堂教學是近年來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會計專業作為招生面廣泛的高職專業,尤其在專業更名為大數據與會計之后,融入了諸如Python基礎等諸多偏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如何在Python課程中既兼顧課程本身特色與要求,又恰到好處地融入思政要素,給會計專業教學提出了挑戰。本文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課程思政融入實踐為例,以期為同行提供參照。

關鍵詞:大數據與會計;python教學;課程思政;全過程融入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46

0?引言

Python是一種快速成長且風靡全球的高級編程語言,可以用于開發各種類型的應用程序,并且Python因其易學、可讀性強和簡單的語法而受到廣泛歡迎,另外,Python的應用領域也非常廣泛。它被用于機器學習、數據分析等領域。因此,絕大部分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都新開設Python這一重要拓展課程。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將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學習和思政要素三者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合,實現課程思政教學,擺在廣大會計專業教師面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立德樹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明確提出,“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因此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要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院校的生源背景,學生性格特征與學習習慣都與本科高校有著較大的差異,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也是如此。所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路徑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思路,必須結合自身特點。面對諸如Python、RPA財務機器人應用等財會領域“新興專業”,要求一線教師將專業特色、python教學、思政等要素無縫融入,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思政。因此,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課程思政如何開展推進并建設好,對高職大數據與會計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1?傳統會計專業課程思政的課堂推進思路

課程思政要求被提出后,許多高校財會專業教師在課程教授和思政內容融合中,采取簡單方式,即將思政教育內容同質化、陳舊化,直接以黨的經典文獻等內容摘選為主,課堂上生搬硬套,趣味性低,同傳統的思政課有著較大的重復性,使得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隨著廣大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深入了解,一部分老師逐步將思政元素融入會計基礎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將抽象的思政元素具象化,將課程思政滲透到具體的實務實訓項目中,學生在學習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從中感悟思政價值。課程思政也朝著好的方向推進和發展。但是,隨著大數據類專業課程在原會計專業的融入,使得原會計專業教師無從適應,大部分都疲于學習大數據類課程,忽略了思政要素的融入力度。

2?傳統大數據專業課程思政的常見思路及不足

大數據類專業倫理蘊含著科學、系統、工程、生態等諸多可挖掘的思想內涵,在進行計算機類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時,傳統方式是挖掘計算機類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將隱性知識顯性化,例如要保護隱私、不要參與計算機犯罪、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不要參與軟件盜版、注意防范黑客與網絡安全問題等部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沿用經典的計算機領域違背專業倫理的案例,讓學生明確大數據類專業應用中的倫理原則,從而遵守大數據行業規范。此外,還有一部分老師將大數據技術所面臨的專業問題與時政新聞相融合,激發學生探討分析專業道德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專業倫理的判斷能力,將專業倫理意識和行業規范要求相融合,走“潤物細無聲”的課程思政路線。

3?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課程思政的挑戰

挑戰一:走純理論思政路線,沒有聚焦中國道路和講述中國故事,缺乏思政生動性。隨著我們祖國國力的日漸提升,中國故事逐漸走出國門,進入國際視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當前形勢下講好中國故事并非易事,但卻是每一位高校教師應該主動承擔的“歷史重任”。高職學生思想正處于高度活躍期,三觀還沒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到不良自媒體和不良境外言論的誤導。因此,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要聚焦中國道路和講述中國故事,多花時間和精力,以提升課堂思政生動性,讓學生入腦入心,真正做到教學育人的目的。

挑戰二:只做Python大數據類專業思政,沒有將思政元素與會計職業道德倫理相結合。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員,在共同的職業特征基礎上形成的思想與行為方面的一致性。會計工作提供客觀公正的信息,對經濟活動合法性、合規性與真實性進行監督,是從業人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在要求。會計職業道德還可以從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等維度展開。這些內在的職業道德要求對學生日后的就業觀念和處事作風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只是圍繞Python大數據類專業開展思政內容教學,則不是很貼切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這個大背景,顯得不合適。

挑戰三:忽視學生就業導向,沒有積極主動將Python課程與會計法律法規相融合。會計行業在現實就業市場中,經常被人戲稱“背鍋俠”,是一份很容易夾在稅務管理部門和企業老板中間、業務部門和領導之間的“高?!甭殬I。身為會計從業人員,日常會遇到各種奇葩而尋常的事:例如企業和業務部門不走規定流程,有點什么事就想著越級施壓;有一些特殊項目,負責人不簽字讓會計人員去簽字付款等等。另一方面,國家對會計從業人員有著嚴格的管控,上到會計法規,下到各個地方部門的管理規定,對會計人員工作規范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凡越過紅線,輕則談話罰款,重則行業禁入或牢獄之災。因此,將Python課程與會計法律法規相融合是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所有課程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學生對會計行業法律法規要有敬畏之心的同時,更應該避免學生對該行業產生“風險完全規避”的想法,既要敲響警鐘,又要讓學生正確合理看待行業風險,不能讓學生喪失對會計行業的從業興趣和意愿。

4?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基礎課程思政的融合實踐

4.1?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背景介紹

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為了培養具備會計財務理論知識、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計算機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為一體的高端復合型人才。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一般以服務中小企業和地區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培養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途徑,以能力培養為主線,讓學生在掌握大數據與會計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同時,成為講誠信、會管理、懂法律、通數據、精財務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因此,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對學生數據處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利用python等計算機技術加工處理數據的能力。

4.2?python課程思政正確做法與探討

一是在python課程中加快提高財務會計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能力。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背景大多都不是計算機專業,更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過python課程。一般而言,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都畢業于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因此這部分教師并不具備python等計算機專業基礎知識?,F有的師資結構所蘊含的專業背景的缺失,要求財會教師加強對python的系統學習。如果現有會計專業教師不對python課程進行深入而系統地學習,則該部分教師在任教python課程的時候無法準確地理解python的內在邏輯,更不能有效融入思政要素,甚至是不能夠勝任python課程的教學任務。所以,當務之急是高校應挑選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強的年輕老師參加python的自學或培訓,只有切實提升高校教師python水平,才能夠談論如何開展python課程的思政教學。

二是緊密結合專業,促進思想政治建設。高職階段開設的專業課程大部分都具有專業特色,大數據會計專業尤其如此。會計行業和其他的行業不同,它對員工從業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會計專業日常教學中,如果想要合理且高效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必須將思政內容融入到會計專業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大數據會計專業的課程思政融入工作。如果泛泛而談,一味地生搬硬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等傳統的思政內容到大數據會計的專業課教學當中,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等課程內容重復的嫌疑,繼而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抵觸心理,達不到課程思政要求。因此,必須密切結合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特色,巧妙融入思政要素,才能夠有效建設具有會計專業與思政育人特色的優質課程。

三是將思政教育融入python課堂建設的全過程。python是一門實操能力非常強,動手要求非常高的課程,python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細化的、可操作、可展示的知識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緊密地聯系這一特點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融入思政要素,才能潛移默化地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4.3?教學實踐與評估中思政建設反思

經過上述思路教學,100%的學生在python學習過程中克服了思想上的等要靠習慣,在動手實操過程中改變了傳統填鴨式學習習慣,一定程度上樹立了實干型形象。100%的學生通過爬取、加工《會計法》、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文本信息,增強了法律法規意識,對國家實力穩步上揚的趨勢有了更加深層次理解。約90%的同學積極動手操作,極大地提升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并且結合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結合日常小問題,構建屬于自己Python小代碼,為后續深入學習并運用python處理實際問題打下了基礎??傮w而言,上述思政建設路徑是適合大數據與會計專業python課程教學的,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與會計Python課程思政可以圍繞“中國道路和中國故事、會計職業道德倫理、會計法律法規”三大方面布局思政育人點,融入“德法兼修、經世濟民和誠信服務”三大專業特色思政要求,結合python課程教學特點開展思政一體化融合,尤其是注重加強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動手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財會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欒甫貴.會計教育內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7(12):8792.

[4]趙志群,黃方慧.德國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特點及其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20,41(10):7379.

[5]欒甫貴.論會計學的質疑教學法[J].財會月刊,2020(21):5458.

[6]劉興璀.走向融合:高校課程思政話語沖突及其邏輯重構[J].江蘇高教,2022,(3):6472.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課程的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
課程思政理念下英漢口譯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