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路徑分析

2024-01-27 05:50孫遜賈彩虹黃成亮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師德師風建設高校教師課程思政

孫遜 賈彩虹 黃成亮

摘?要:課程思政視域下,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堅定政治方向與價值引導相結合,傳播優秀文化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關愛學生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既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在要求,更是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時代要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需要不斷加強制度體系建設,融入思政內容;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典型作用;教師自身要提升政治素養。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55

1?“課程思政”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等院校作為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重要源頭,師資隊伍特別是師德師風建設,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成效?!盀辄h育才,為國育人”是高校教師隊伍的職責所在?!罢n程思政”是一種課程教學理念,它要求各類課程以“立德樹人”為價值旨歸,通過挖掘、提煉課程內涵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倫理規范、科學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進而構建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而行、多方協同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課程思政的核心是育人。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在各門課程的講授中,需要教師把“學高為師,德正為范”身體力行地傳遞給學生,用人格感染力、知識引領力、價值整合力、行為示范力等諸多方式,把細致入微的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到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建構基于價值觀完善和知識增長的成長階梯,進而推動、觸動、感動學生,使得傳統文化、精神財富、歷史傳承、奮斗意志等課程思政元素被學生主動接受,并且內化為自覺行為。對教師而言,要努力做到:

1.1?堅定政治方向與價值引導相結合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首要的內容就是引導教師鑄牢信仰之基,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認真學習、領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領學生時刻心系“國之大者,建功偉大時代”。課程思政是把思政教育融入課程中,課堂是主陣地,教師是主講人。教師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關系到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當代社會,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網絡信息發達,多元文化交匯融合。我們教師要時刻關注時政,堅定社會主義信仰,把社會熱點及時融入到課堂中,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銳度,樹立正面的價值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敬業精神,擔當意識,責任意識。

1.2?傳播優秀文化與思政教育相結合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要引導教師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主動傳播有限文化,實現文化傳播與思政育人相結合。高校教師要充分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給養,努力實現融會貫通,在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中,起到表率作用,因材施教,教學相長。課程思政要“融入”而不是“植入”課堂,從形式到內容,都需要精心設計,尊重教育規律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如果把我們傳統文化中積極向上的精華部分與專業知識相結合,形式可以豐富多樣,例如可以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等途徑講解,利用短視頻,小故事,追溯淵源等方式融入課堂,利用競賽,演講,辯論等寓教于樂的方式融入課后生活,那么學生積極性會更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在參與學生的活動中,教師自身素質也會再次提高和升華。

1.3?關愛學生與立德樹人相結合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要用心用情,在生活中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事育人。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注重道德涵養和學術規范,把職業精神、敬業精神、樂業精神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感受關愛中實現成長。注重與學生的學業交往和精神交往,認真鉆研新時期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洞悉社會發展變化,聚焦學生精神和心理發展的動態需求,切實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結合起來。

2018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調研,在師生座談會上深情指出:“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強大的示范性。務必堅持教育者先接受教育,讓教師更好地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責任”。大學生在年齡上雖然已經成年,但是部分青年大學生行為上還是有些不夠成熟,心理比較脆弱,情緒波動大,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為的誤導。教師自身應該不斷增強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了解學生,理解學生,融入學生,傳授正能量給學生。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必要性

2.1?領悟教師在立德樹人中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

課程思政的實施成效,關鍵在于教師素養和課程設計。說到底,課程思政的首要因素在于教師。一方面,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負責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是教學相長和師生互動中的引領者;另一方面,課程思政的教學主體是全體教師而不是僅限于思政教師,因此,整個教師隊伍在情感上、心理上、能力上和知識構成上,是否準備充分,關乎課程思政的根本成效。每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育德育人本領。抓住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好課下的各類活動實踐,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人文素養提高與典型榜樣激勵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容易接受,愿意接受,長期積累,融于行動中。教師自身的政治素養以及育德意識、育德能力直接關系到課程思政的質量和效果。教師隊伍自身的政治素養是否過硬,“育德意識”是否明確,“育德能力”是否勝任課程思政要求,都建立在持續深入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上。

2.2?新時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在要求

在新時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轉型的程度逐漸加深。高校教師群體承載著更加厚重和多元的社會期待。師德師風建設面臨如下困境:一是個別教師理想信念模糊,教書育人意識淡??;二是認知偏差,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對道德引領和心理建設;三是業務能力虛化,功利心重,學術道德衰微,敬業精神淡薄。

高等院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于立德樹人,因此,社會各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師德師風應該成為評價教師隊伍建設成效的第一標準?!盀槿嗣穹?,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在新時代,網絡尤其發達,各種信息、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教師隊伍更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夯實信仰之基。

2.3?是“中國式現代化”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時代要求

課程思政的最終目的是立德樹人。當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已經成為團結和帶領億萬人民克服困難、邁開步伐、持之以恒的神圣使命?!按蜩F還需自身硬”,培養“中國式現代化”所需的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首先需要教師隊伍自身的師德師風過硬、業務能力過硬、敬業精神過硬。需要教師熱愛學生,鐘情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在當代,網絡異常發達,各種信息充斥其中,少部分大學生思想還不成熟,理想信念不牢,功利思想嚴重,缺乏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誘惑,心理比較脆弱。教師是他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引領者,培養者。高校教師既要通過知識分享,幫助學生在接續發展中提升“起航能力”,也要通過思想引領、道德引導中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人生發展中的“續航能力”。注重對當代大學生的品德培養,信念塑造,意志錘煉。使他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有愛國情懷,能吃苦耐勞,有敢于創新的勇氣。把價值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真正實現課程思政。

3?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路與舉措

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培育和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設制度。要樹立時代典型,加大師德師風的宣傳力度,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教師個人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上面下真功夫,建好建強教師隊伍,不斷推行課程思政建設,增強責任感、使命感。通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風學風進一步優化完善,在立德樹人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隊伍整體的示范作用和帶動作用。

3.1?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制度體系建設,全方位融入思政內容

基層教學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課程思政過程更加高效,結果注重實效,需要基層教學組織不斷加強制度建設,特別是在激勵教師、引領教師、幫助教師自覺加強對課程思政投入力度方面和全方位、全角度、全過程加強師德師風方面,要注重制度的細化和配套措施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不夠健全、有效。課程思政既要注重理念,也要注重實踐。通過制度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在思政育人的過程中,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課程思政的開展情況也是考核的重要環節。其次,利用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鶎狱h組織可以利用人數相對較少、活動多樣、形式靈活,便于組織的特點,以組織生活會的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討論,深入交流,形成師德師風建設的常態化機制。同時也把教師的思想動態納入到師德師風的考核中去。最后,嚴格監督和考核機制。制定教師失德失范行為處罰和退出制度。師德師風要成為有制度保障的“高壓線”。從基層教學組織角度看,要以制度建設為引領,以制度實施為保障,以制度激勵為依托,進一步增強師德師風在教師個人發展、人才梯隊建設、獎勵激勵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增加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2?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典型作用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典型作用,才能夠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見賢思齊的動力。對于高等院校而言,要加大對師德師風建設標兵、師德師風、榜樣人物事跡的宣傳報道,并且注重“儀式感”。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在學校乃至社會范圍內,加大對先進人物的表彰力度和宣傳力度,把“榜樣就在身邊”的優勢發揮出來。在育人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過程中,使廣大教師能夠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身邊的榜樣。高??梢悦磕赀x出師德代表,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尤其引導青年教師特別是新入職的教師學習,在職業生涯初期,有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向師德標兵學習,提高對師德師風重視度,增強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高??梢岳眯@網、論壇、微信、工作群等積極宣傳優秀的師德典型,可邀請具有豐富教育管理經驗的教育專家進行師德宣講。組織師德培訓,新時代師德師風專題研討交流會,組織開展“師德標兵”“教學質量標兵”“我最喜愛的好老師”等表彰會的形式,抓住機會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用他們的親身經歷來詮釋新時代師德的內涵,用正能量來感染和熏陶老師,凝聚榜樣力量,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愛崗敬業。

3.3?提升自身素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教師隊伍整體上需要通過多渠道、多載體、多角度的學習,從而在知識存量、信息增量和人格力量等方面,持續優化和提升個人素養,與時俱進,率先垂范。主動融入、主動作為、主動提升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教師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首要的就是政治引領。教師的政治取向、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首先,教師自身要有過硬的業務本領,更為重要的是政治立場堅定,價值觀積極正向。把思政教育編入培養方案中,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大綱中,教師參與其中,在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過程中,也是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自我修煉的過程。其次,高校舉辦的一系列課程思政的講座,講課比賽,教案設計比賽,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示范專業等活動,也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斷的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師德師風的完善。最后,要想把思政元素真正融入到專業課程中,不僅僅要從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更要時刻關注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認真學習、領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加強道德自律,用更有溫度更有精度更有力度的工作狀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的重要論述,爭做“四有”好老師,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2018013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5262659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EB/OL].(2019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3]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2).

[4]吳敏.分層次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1):3132.

[5]郭慧敏,王洪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對策探討[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1,(12):8284.

[6]田辰.新時代高校師德建設現狀分析與建設路徑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1):4748.

[7]晏娜.課程思政背景下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路徑探析[J].大學,2022,(3):4447.

猜你喜歡
師德師風建設高校教師課程思政
吹響中職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新號角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論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人力資本開發
高校教師職稱評聘應“教”字當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