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航天精神 建設航天強國

2024-01-29 10:06文/
軍工文化 2023年10期
關鍵詞:乘組楊利偉兩彈一星

文/ 江 帆

10 月26 日上午,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在出征儀式現場歡送神十七乘組,在《歌唱祖國》的歌聲中,楊利偉揮手向“最年輕航天乘組”告別。20 年前,楊利偉正是從問天閣廣場出征太空,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圓。

20 年來,中國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兩人中期駐留,再到多人長期駐留;載人飛船由獨立飛行到??刻鞂m實驗室中期駐留,再到??靠臻g站長期駐留;空間實驗也由早期在較小規模的“神舟”軌道艙中進行到后來在中等規模的天宮實驗室中開展,再到現在于空間站這個大型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中完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60 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歷經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淀了以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等為代表的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的核心要義就是“自強、自立、超越”。

自強。1949 年,新中國成立,近代中國的落后和屈辱史使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清醒地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國家強大是自強的根本。時任國務委員楊潔篪在2021 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時說,“你們在中國面前沒有資格說,你們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這番話背后倚仗的就是我國日益強大的國際地位和實力。

自立,即發展要靠自己。20 世紀50 年代,中國航天剛剛起步,在蘇聯毀約、西方遏制的極其艱難的境況下,中國航天硬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兩彈一星”,走出了一條完全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超越。中國航天事業起步之時,蘇聯、美國都已成功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所以中國航天自起步始,其使命就是趕超。也就是從跟跑到更多的并跑,最終實現領跑。

航天精神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發展于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實踐,是航天人工作精神的凝練,也是中國共產黨在100 年櫛風沐雨偉大歷程中一項最佳實踐的思想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偉大史詩中永遠搏動的血脈。

航天精神在新時代迸發出更為強大的力量,在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鑄造民族復興之魂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今天,在全面建設航天強國的征程中,航天精神正迸發出更為強大的力量,在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鑄造民族復興之魂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航天人將繼續秉承科技強軍、航天報國價值追求,從偉大的航天實踐和航天精神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確保航天事業發展始終朝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航向前進,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新篇章。

猜你喜歡
乘組楊利偉兩彈一星
“博士乘組”奔赴蒼穹
天宮熱鬧啦:神舟十五號乘組進駐天宮
“兩彈一星”民族驕傲
從“兩彈一星”研制歷史看“國之大者”
神州十四號乘組進駐天宮空間站
航天英雄楊利偉
神舟十三號乘組順利返回地球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在青海舉行
航天英雄楊利偉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