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建構

2024-01-29 03:21趙興濤杜治國黃鴻志
廣西警察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知識點體系

趙興濤,杜治國,黃鴻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一、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安全形勢的復雜程度加劇。安全防范學科專業建設充滿了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安全防范就是在某特定區域部署人力防范、技術防范和物理防范等措施,實現對違法犯罪的威懾、探測、延遲和反應,保護人員、信息和資產的安全。安全防范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1],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抓手和基石。

但是,安全防范工程專業當前主要聚焦于傳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理論、技術和應用,既缺少對安全問題或現象的追根溯源,也缺乏對安全問題或現象的系統有機治理的關注;既沒有系統地吸收犯罪學、公安學、管理學等學科中的安全理念和基礎理論,也沒有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因而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更高要求,無法為公安民警開展工作提供足夠有力的支撐。

持續推進公安學類本科專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既是一流學科建設的本質要求[2],也是科學解決公安實踐問題的迫切要求。中國安防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創新現代安防理論體系,構建新的安全防范知識體系和專業學科。學科是因知識分類而形成的一套相對獨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3]。完善安全防范知識體系,一方面可以促進安全防范學科專業的發展與完善,更好地支撐高校的人才培養,為人才的未來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支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平安中國建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二、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研究進展

(一)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研究概況

錢學森認為,人類知識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和前科學技術體系三個組成部分[4]。根據研究問題的側重點或者看問題的角度,錢學森將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劃分為十一個科學技術大部門,每個大部門縱向包含三個層次的知識結構,即揭示客觀世界規律的基礎科學,提供改造客觀世界的理論方法的技術科學或應用科學,以及直接用于改造客觀世界的工程技術或應用技術。毛海峰認為,錢學森的科學知識層次劃分方法對每一門學科都有指導意義,但在實際構建中會面臨許多挑戰。毛海峰從構成安全問題的受損事物、致損事物、受損事物與致損事物的耦合關系三要素出發,提出了安全科學知識體系應包括的知識門類和內容要點[5]。程琳等人運用錢學森的系統科學思想構建了視頻偵查技術專業的知識體系結構,分別為哲學基礎層、哲學橋梁層、基礎理論層、技術科學層和工程技術層,并進一步概括為基本理論層、應用技術層和工程應用層[6]。

(二)安全知識體系研究概況

2009 年,美國工業安全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Industrial Security,簡稱ASIS)國際學術/從業人員年度研討會討論了安全知識體系模型[7],研討可以從哪些學科中提取安全知識范疇,哪些知識范疇是知識體系的核心,如何基于這些知識范疇構建安全知識體系。會議還具體提出了實體安全、人事安全、信息安全系統、調查、損失預防、風險管理、法律法規、應急/ 連續性規劃、消防、危機管理、災難管理、反恐怖主義、競爭情報、要人保衛、職場暴力、犯罪預防、通過環境設計預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簡稱CPTED)、安全架構/工程等知識范疇。

布魯克斯[8]采集了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美國、新西蘭和南非等相關院校104 門與安全有關的本科課程,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獨立評審后,從中選取9 門課程進行比較分析,然后提煉出17 個安全概念,并經專家討論后,總結歸納為13 個知識范疇,具體包括犯罪學、設施管理、調查、安全法律、安全技術、業務連續性管理、行業安全、實體安全、安全風險管理、消防和生命安全、信息和計算安全、安全管理。

科奧爾等人對安全防范知識體系進行了持續的研究??茒W爾等人[9]首先構建了安全防范領域的系統化知識結構,基于預防、準備、反應、恢復四個環節,融合日?;顒永碚?、理性選擇理論、情境犯罪預防、縱深防御、安全退化和管理理論,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勾畫出涵蓋探測、延遲、反應和人防、物防、技防等核心知識點的啟發式安全防范概念圖??茒W爾等人[10]進一步采用文化領域分析技術對安全防范文獻進行分析,抽取49 個與安全相關的主題詞,建立啟發式層次分類表;然后開展半結構化專家訪談,借助各相關領域專家的專業知識,將該分類表優化完善為56 個主題詞,在此基礎上構建啟發式概念圖;再通過多維尺度分析獲取知識類別之間的隱含關系;最后分析得出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內容和結構。在前述研究的基礎上,科奧爾等人[11]選擇了9 本實體安全領域的教材,6 本有關犯罪預防、風險管理、安全理論與應用的教材,并結合專家訪談,提煉出實體安全知識點,給出了上位和下位知識范疇的相對關系,構建出啟發式的分層知識結構。

拉姆齊等人[12]定義了9 個知識范疇,包括情報、應急管理、法律和政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和韌性、戰略規劃、反恐怖主義、人類和環境安全、風險評估和管理、職業精神。拉姆齊等人認為前8 個知識范疇可培育出44 種能力;第9 個知識范疇,即職業精神,可形成13 種能力;而職業精神是一個獨立的知識范疇,與專業內容并不直接相關。

(三)安全防范專業建設與職業培訓概述

1994 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獲批設立安全防范工程專業,1996 年該專業升級為本科專業。甘肅政法大學(2012 年)、江西警察學院(2012 年)、江蘇警官學院(2016 年)、貴州警察學院(2021 年)和四川警察學院(2022 年)相繼開設了安全防范工程專業。當前安全防范工程專業主要以信息與通信工程、自動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基礎[13]。安全防范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涵蓋數理基礎知識、自動化和信息化學科知識、系統集成和人機交互知識[14]32-39。

注冊安保專業人員(Certified Protection Professional,簡稱CPP)[15]是美國ASIS 協會推出的一項職業認證,2019—2020 年,ASIS 開展了一項職業調查,確保CPP 的知識體系仍然代表著安保經理所急需的知識和技能。CPP 知識體系包括七個方面的知識范疇,分別是:安全原理與實踐(占比22%)、業務原理與實踐(占比15%)、調查(占比9%)、人事安全(占比11%)、實體安全(占比16%)、信息安全(占比14%)、危機管理(占比13%)。

實體安全專業人員(Physical Security Professional,簡稱PSP)[16]是美國ASIS 協會推出的另一項職業認證,PSP 知識體系呈現了實體安全高級人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PSP 確定了三個知識范疇,分別是實體安全評估(占比34%),實體安全系統的集成、設計和應用(占比35%),實體安全措施的實施(占比31%)。

三、安全防范核心知識抽取與體系構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17]。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發展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既要傳承安全防范工程專業建設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又要主動融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學技術,還要積極面對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安全挑戰。

(一)指導思路

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發展應該滿足科學性、系統性和可伸縮性的要求。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構建應站在社會安全發展的整體高度上進行,通過對學科知識與社會安全實踐、個體安全實踐的整合,構建集政府、行業、高校、社會公眾于一體的創新生態系統,以全面的知識再創新來解決社會安全實踐中的復雜問題。

具體而言,安全防范知識體系應堅持目標導向,明確安全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應堅持問題導向,采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框架,聚焦安全問題,追本溯源,探究風險的本質;應堅持結果導向,利用先進科學技術解決安全問題,實現可持續的安全。安全防范知識體系各組成部分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采用系統的思維和方法應對不確定的世界,應對物理、社會、網絡各種空間中的安全問題,應對個人、社會、國家、人類各個層次的安全問題[19]。

(二)安全防范知識框架

通過采集高水平學科專著和論文,遵循目標、問題、結果相融合的思路,結合科學、技術和工程體系建設,我們建構了覆蓋安全目標、安全問題、安全關鍵技術、安全防范建設、安全運營治理的安全防范知識框架(見圖1)。這一知識框架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等方面的知識點,以便在知識的傳承中,能客觀、深入地認識社會上的安全現象,能應用科學知識和辯證思維來分析實體安全和犯罪預防需求,能利用前沿科學技術組織制定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并能夠監督相關方案的建設、交付和驗收,通過安全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安全目標。

(三)安全防范知識單元與知識點

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核心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學科理論基礎如圖2 所示。

圖2 安全防范知識體系及學科理論基礎示意圖

1.安全目標

安全防范應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統籌好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服務于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20]。安全防范目標的基礎理論部分包括國家安全學(1402)和公安學(0306)[21];應用實踐部分包括國家安全保障、平安中國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等;核心知識單元包括總體國家安全觀、平安中國、公共安全、安全韌性[14]32-39[22][23]17-32。主要知識點如圖3 所示。

圖3 安全目標主要知識點

2.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是安全防范建設的邏輯起點[24][25],也是達成安全目標必須跨越的障礙。只有具備強烈的問題意識,時刻關注現實,才能及時發現安全問題,然后以法律為準繩,辨別探究安全問題的本質,最后才能通過科學技術解決安全問題,防患于未然。安全問題知識體系的基礎理論部分包括公安學(0306)、法學(0301)、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21];應用實踐部分包括安全風險評估、防范恐怖主義、問題導向警務、情報主導警務等;核心知識單元包括法律法規、安全風險、安全調查、安全情報[26]87-92[27]89-94。主要知識點如圖4 所示。

圖4 安全問題主要知識點

3.安全關鍵技術

分析問題的目的是揭示事物運動的機理,即事物運動的根本性、本質性規律。因為影響某個事物,導致其現狀“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因素很多,往往千頭萬緒。這就需要我們找到影響事物的主要因素并厘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揭示事物運動的基本機理。就安全防范而言,其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減少犯罪機會、提高犯罪難度和制止犯罪威脅。安全防范關鍵技術的基礎理論部分包括公安技術(0838)、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智能科學與技術(1405)[21];應用實踐部分包括科技強警、城市報警與監控、公安視頻監控聯網整合、公安視頻圖像信息深度應用等;核心知識單元包括信息技術、實體防護技術、入侵報警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出入口控制技術、指揮控制技術。主要知識點如圖5 所示。

圖5 安全關鍵技術主要知識點

4.安全防范建設

解決問題就是以事物運動的內在機理為基礎,尋求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CPTED 和縱深、均衡、及時防護為基礎的安全防范規劃建設,可以有效帶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檔升級。安全防范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視頻圖像信息的深度應用,在防范打擊違法犯罪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安全防范建設的基礎理論部分包括公安技術(0838)、系統科學(0711)、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21];應用實踐部分包括“3111”工程、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等;核心知識單元包括情境預防、安全規劃、安全防范系統、安全防范工程[26]87-92[27]89-84。主要知識點如圖6 所示。

圖6 安全防范建設主要知識點

5.安全運營治理

圖7 安全運營治理主要知識點

四、基于MDS 的安全防范知識點可視化分析與優化

通過文獻分析與探究,我們初步構建了安全防范的5 個知識領域和21 個知識單元,涵蓋了約160個知識點。若想進一步探求這些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需要以每個知識點為一個維度,將所有知識點進行逐一對比。那么,對于160 個知識點,則需要160 維坐標才能判斷兩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似性。為了易于理解和直觀展示,我們采用多維尺度(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簡稱MDS)分析[28]13-19[29][30],把高維空間的研究對象簡化到低維空間進行定位、分析和歸類,同時保留研究對象間的原始相似性(或差異性),低維空間通常為二維或三維空間。

(一)N 個對象的歐氏距離陣

MDS 的核心思想是使用距離矩陣來表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似性??梢圆捎脙蓛杀容^法、歸類法、排序法等獲得n 個對象之間的比較數據[28]13-19。在完成n 個對象之間的相似性比較之后,可以構建一個n×n 階的距離(或者不相似度)矩陣,D=(dij)n×n,矩陣中的每個元素dij:i,j=1,…,n 表示對象i 和對象j 之間的距離或者不相似度。如果滿足條件:

(1)D=DT;

(2)dii=0,(i=1,2,…,n)

(3)dij≥0,(i,j=1,2,…,n)

則稱D 為廣義距離陣。廣義距離不一定滿足三角不等式。

對于該n 階廣義距離陣D,如果存在某個正整數p 和Rp中的n 個點X1,…,Xn,使得

機床監控系統的另一個主要作用就是在獲取的機床工作數據的基礎上,對機床的工作效率進行分析,能夠給車間及工廠的效率管理提供可靠而簡潔的數據。因此在這個功能模塊的設計中,首先從服務器的數據庫中獲取機床的工作信息,例如已加工零件個數、故障時間、故障頻率以及機床工作時間等,而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評估機床的狀態,對于機床的檢修等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則稱D 為歐氏距離陣。

(二)N 個對象的低維空間擬合構圖

MDS 的目標就是尋找一個低維空間Rr,使得該空間兩點之間的距離(或不相似度)盡可能接近dij。也就是說,找到一個r 維空間R 中的n 個點Y1,…,Yn∈Rr,使得d(Yi,Yj)≈dij。實際上,如果將誤差定義為距離的平方,則尋找空間R 是一個優化問題,即尋找Rr,Y1,…,Yn∈Rr,使得(dij-d(Yi,Yj))2最小。

將該Rr中n 個點組成的矩陣定義為Y=(Y1,…,Yn)T,第i 個對象對應的點記為Yi,則Yi的坐標記為Yi=(yi1,…,yir),稱Yi為D 的一個擬合構造點,稱Y 為D 的擬合構圖??臻gRr中的每個向量Yi并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只是盡可能展示距離矩陣D 中n 個對象之間的結構關系。

(三)N 個對象的低維空間矩陣求解

如果距離矩陣D 是歐氏距離陣,則該優化問題可以轉化為歐氏相似度矩陣B=HAH,進而轉化為相似度的低秩逼近問題,即MDS 的最優解為譜分解展開的前r 項。其中為單位矩陣。進一步可得:

對B 進行特征分解,取前r 個最大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對矩陣進行近似表示。記λ1≥λ2≥…≥λr為B 的正特征根,λ1,λ2,…,λr對應的單位特征向量為e1,e2,…,er,令Λ=diag(λ1,λ2,…,λr),Γ=(e1,e2,…,er),則,那么,

Y 矩陣中每一行對應空間中的一個點,第i行即為Yi。即完成了從Rp維空間到Rr空間的降維。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廣義距離陣都存在一個p 維的歐氏空間和n 個點,使得n 個點之間的距離等于D。當距離陣為歐氏時,可以求得D 的構圖Y,當距離陣不是歐氏時,只能求得D 的擬合構圖。

(四)安全防范關鍵知識點內部關系抽取分析

由于已構建的安全防范知識體系中的知識點較多,若直接采用多維尺度分析,會大大增加專家評估比較的難度,降低評估結果的可信度,因此,從知識體系中選取若干關鍵知識點,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防范關鍵知識點

構建選取知識點的不相似矩陣后,請專家確定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首先,將選取的23 個知識點進行兩兩配對比較,形成253 種配對比較問題,然后,請被邀專家采用李克特9 級評定量表[28]13-19判斷不同知識點的關聯程度,即按照“極其相似”到“極其不相似”的標準賦予相應數值“1”到“9”。數值越小,表示兩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越密切,在多維尺度空間上的距離就越近;數值越大,表示兩個知識點之間的差距越大,在多維尺度空間上的距離就越遠。最后,匯集專家評審結果,形成23 個知識點的關系矩陣。

采用SPSS 軟件對數據進行多維尺度分析,MDS 數據處理結果如圖8 所示。在多維尺度分析圖中,安全防范知識點以點狀分布,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反映了知識點之間的相似性,即兩個點距離相近表示兩個知識點關系密切,而兩個點距離較遠則表示兩個知識點關聯較弱,聚集在一起的知識點高度相關,形成本學科的一個知識領域。對輸出結果通過應力系數(Stress)和擬合優度的平方(RSQ)判斷可靠性和有效性,Stress 值小于0.1 表示結果比較好,如果大于0.2 則不可接受,RSQ 值在0.60 以上是可接受的。本研究結果的Stress 值為0.08158,RSQ 值為0.97489,擬合效果較好。

圖8 安全防范關鍵知識點多維尺度分析圖

從圖8 中可以明確看出,評估結果聚集為幾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分別代表安全目標、安全關鍵技術、安全運營治理,符合前文提出的知識體系架構。安全問題的關鍵知識點相互之間不夠緊密,尤其是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調查知識點遠離安全問題的中心。安全法律法規主要是監管要求,是安全目標和安全問題之間的橋梁。安全調查、安全檢查與評估兩個知識點區分度不佳,易造成混淆。圖中虛線框覆蓋的部分包括了安全防范建設,但其知識點散布于安全關鍵技術和安全運營治理兩個不同區域,這可能是因為安全防范工程建設需要利用安全關鍵技術來解決安全問題,而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設結果又是安全運營治理的基礎,所以安全防范工程建設成為聯系安全關鍵技術和安全運營治理的過渡環節。根據專家的評估和可視化分析可以得出,本研究構建的安全防范知識體系具有內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后隨著積累數據的增多,該體系還可以進一步優化。

五、結語

安全防范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專業,經過近30 年的發展,相繼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建設點,以及北京市級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但是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社會安全形勢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安全防范工程專業應吐故納新,建設完善的安全防范知識體系。本文梳理了安全防范知識體系的研究進展,融合“目標—問題—結果”和“科學—技術—工程”框架,分析提煉了保護國家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安全和社會安全的安全目標,論述了發現、調查、分析安全風險的問題導向思路,聚焦了探測、延遲和反應安全事件的關鍵技術,闡述了應對安全風險、實現安全目標的工程建設和運營治理的主要知識點,系統辯證地提出了安全防范的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框架,建立了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并通過多維尺度分析發現了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隱含關系,構建了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以安全需求和治理為抓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安全防范知識結構,以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發展要求,促進我國安全防范學科專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安全防范人才全面服務社會的能力。

猜你喜歡
知識點體系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一張圖知識點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一張圖知識點
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創新應用
關于G20 的知識點
如何建立長期有效的培訓體系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