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中布鞋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研究

2024-01-31 07:36郭沁怡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布鞋鞋底手工藝

郭沁怡

(武漢紡織大學 服裝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陜西關中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繁榮的經濟與高度的國際地位促使這片歷史悠久的地區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關中傳統布鞋工藝在古代是關中婦女必須學會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能,也是當時婦女勞動中的重要內容[1]。關中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變化使得當地勞動人民在進行手工技藝勞動的過程中對布鞋造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造型觀念[2],與其他地域布鞋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也使這一古老的技藝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和豐富的人文內涵。

隨著工業化科技的發展和緊缺能源的大量消耗,人們的低碳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關中布鞋工藝從材料到制作全為綠色環保、純手工制作。取之自然,用之生活[3],符合整個全球大環境所倡導的可持續的趨勢?,F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樂意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使個體的行為開始回歸正軌的事情。返璞歸真的情懷日益盛行,手工傳統技藝的價值也不斷提升[4],這給傳統布鞋工藝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1 關中布鞋工藝的當代價值

關中布鞋手工藝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項古老技藝和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國獨特的藝術寶藏,其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非遺文化技藝的一個典型代表,有著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5]。2014 年12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將“關中布鞋制作技藝”列入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6]。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域地理位置、氣候、歷史文化造就了不同地區的布鞋在設計、工藝上也有所差異。但中國傳統手工技藝是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進行發展創新的,不同民族之間會相互學習、借鑒,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關中布鞋工藝的發展能夠生生不息,在時代的發展中迸發出嶄新的活力,在一代又一代手工藝人中進行傳承、發展和創新。改革開放后,隨著歷史的發展變遷,傳統手工藝藝術品走向社會已經成為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創意產業化的視角去促進這一具有歷史特色的文化產品創新,對其地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從而促進中華傳統手工藝的文化發展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1.1 在實際應用價值上

關中千層底布鞋作為獨特的中華傳統手工藝術品,歷史文化內蘊豐富,市場前景廣闊。其制作材料都采用天然無污染材料,從袼褙的制作到鞋底的縫合全都使用環保天然原料制成,自然樸實、結實耐磨,其精美的刺繡、多樣的立體造型是華夏民族獨樹一幟的民俗文化,民族藝術特色十分濃郁。

因此,關中千層底布鞋不僅可以用作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作為藝術品收藏和旅游紀念品出口。旅游紀念品就像是當地的一張文化形象名片,不僅可以讓消費者在看到紀念品的時候重溫當地的旅游感受和文化,還可以促進納底布鞋這項傳統手工藝在各地的傳播與發展。

1.2 在藝術文化價值上

千層底布鞋工藝整體藝術風格造型粗獷、質樸,題材廣泛,造型獨特,圖案中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希望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望祝福。其采用了對稱均衡、飽滿圓潤的構圖形式,布鞋手工藝人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時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中華民族特色[7]。

千層底布鞋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例如布鞋鞋底傳統民族化的圖案和獨具特色的納針工藝,都為當代設計提供了多樣化素材,同時對推動中華傳統手工藝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就使用者而言,其對中華傳統文化會有新的認知和感悟,從而擴大了傳統手工藝的普及范圍,促進了傳統文化的發展。就設計者而言,現代設計產品的載體是“現代人”,因此設計者在提取布鞋的傳統文化元素時,也需要順應現代潮流趨勢,即需要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要求,從過去的“能穿就行”的狹義觀念轉變為追求時尚、追求美的觀念。

1.3 在經濟開發價值上

縱觀國際環境,隨著國際化的交流環境形勢愈加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布鞋在對外出口的商品開發上有一定的優勢。從國內環境上看,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等發展理念,布鞋作為其中一個重要載體可以助推我國非遺文化的發展,不斷落實各項保護、傳承非遺政策。因此,千層底布鞋作為非遺文化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政府也加大了對其進行保護、傳承發展的力度,帶動了偏遠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落地實施。

2 關中布鞋制作技藝

2.1 鞋底工藝流程

關中布鞋綜合多種制作技藝,集多種制作工藝,包括打袼褙、刻底、捻麻線、納底等復雜工藝于一體,從材料制作到做成完備,都由繡娘雙手實現。但是現在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其完整制作流程主要分為粘、剪、繡3 個步驟。而鞋底納制是關中傳統千層底的精髓之處,也是整個工藝流程中最難、最復雜的一步,同時也體現了繡娘刺繡的水平。鞋底納制時,要求針腳細密有序,制底的袼褙須采用上好白布,制作的袼褙要求壓平繃緊,骨力平正,厚薄一致,納制鞋底時要用上等的麻繩。麻繩粗、錐鋌細、針腳齊、拉力大、勒得緊、針碼勻,鞋底每平方寸(約為11.1cm2)要納81 針以上,這些都屬于鞋底納制的要求。此外,納出來的鞋底針腳要成行成列,均勻有致,針腳呈四方菱形寓意無規矩不成方圓,走四方大道。

2.2 鞋底針法工藝研究

關中布鞋千層底的鞋底刺繡主要藝術特點是造型樸素大方,紋樣寓意吉祥,技法繁多,繡工精美巧妙,利用平針與立體針法的結合表現圖案線條的虛實效果。同時千層底鞋底刺繡的針法種類豐富,變化多端,僅是千層底鞋底針法就有21 種。其鞋底一般以加捻后的兩股棉、麻繩為繡線進行刺繡,運用不同的技法呈現出形態各異的線條和藝術表現效果。主要刺繡方法有平針、扭針等。

千層底鞋底刺繡與我國國畫白描的技法有相通之處,恰到好處的線條運用和留白是最有力的藝術表現,是關中地區人民長期生活實踐中的智慧所在。

3 關中布鞋手工藝傳承與保護現狀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下,千層底布鞋作為純手工制作鞋類產品實屬少見,且在工業化、自動機械生產的大背景下,其伴生的問題不容樂觀。

3.1 技藝缺乏和人才流失

在關中地區,大多數制作布鞋的手工藝人年齡偏大,身體感官上相對于年輕人來說也不夠靈敏,因此在制作底鞋的手工制作步驟上有一定的影響,也限制了老手工藝人的技術能力發揮。再一個直接原因是整個納底布鞋市場效益低下,制作布鞋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較高,而利潤又較低,難以維持整個家庭開銷,因此大部分年輕人轉投其他行業。這種轉行轉業現象導致了人才流失,技藝傳承人資源匱乏。

3.2 缺乏地方特色和創新意識

如今在全球化的沖擊下,人們對創新意識愈加重視,而單就千層底布鞋作為中國各地旅游紀念品這個方面來看,納底布鞋無論是面料材質還是鞋面上的刺繡都是一成不變。各地旅游景點的布鞋紀念品都存在雷同化的問題。憑借“拿來主義”難以吸引游客的眼球,激起游客的購買欲,而且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到,這并不能作為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納底布鞋產品在地方特色和創新發展上出現消極狀態,極易形成惡性循環。

3.3 工藝復雜和穿著場合的限制

千層底布鞋的制作流程工藝復雜,尤其是千層底鞋制作步驟中鞋底紋樣的制作不能用機器量化生產,只能純手工制作,耗時成本較高。千層底布鞋整個制作步驟中的精髓是鞋底納制,講究針眼密、拉線緊,這對手工藝人來說也是比較耗費精力的一個步驟,就算是一個技藝純熟的老手工藝人也幾乎要花上一周才能做成一雙完整的納底布鞋。再加上納底布鞋是由地域文化特色融合而成的,本土化、民族文化氣息強烈。而現代人穿衣講究服飾穿搭風格一致以及場合搭配,因此穿著場合對千層底布鞋使用也是一大限制。

4 納底布鞋的保護與傳承思路

4.1 保護思路

4.1.1 借助科技創新推動布鞋文化發展

納底布鞋作為中華民族遺留下來的一種寶貴遺產,其傳承和保護工作較為困難,極易在短視頻“快消”泛濫的快時代下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強梳理對納底布鞋的歷史資源整合,可以通過整合當地的非遺文化資源,建立有效的地方非遺文化保護區。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還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模擬展示出布鞋制作過程,打造出非遺文化示范街。讓參觀者深切感受到非遺技藝產品的制作過程,讓藝術品自己講述自己的文化、歷史以及相關知識,這樣更能震撼參觀者[8]。

4.1.2 讓納底布鞋文化走進各大高校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特別是藝術類的高校有義務傳承和保護傳統非遺文化。有關高??梢蚤_設千層底布鞋制作的相關實踐課程,一方面千層底布鞋整個制作過程是無污染的,均采用全天然材料制成,并不會對校園環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能讓學生了解納底布鞋的圖案、制作流程、技藝,通過學生自己構思圖案,在構思的過程中,提高藝術創作能力、美學意識、實踐能力。在千層底布鞋制作過程中,學生把納底布鞋的圖案元素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引起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產生情感化互動,讓學生對傳承和保護千層底布鞋文化產生責任感,借此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遺產[9]。

4.2 傳承思路

千層底布鞋有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和內涵,可以將這一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注入到地方美術教材課程中。要想在現代社會中實現傳承與發展,納底布鞋需要擺脫單一的文化模式,但如何采用多樣化模式帶動納底布鞋的發展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建議將納底布鞋采納到現代課程教育體系當中,讓更多人能學習并應用中華傳統非遺技藝。各級政府在保護和傳承布鞋技藝上也應秉持更加積極的態度,將非遺布鞋朝著正確的方向引領,努力加強布鞋技藝傳承保護意識,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內涵,保證非遺文化、非遺技藝等實現更有意義的傳承和發展。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企業生產也要以產品質量為前提,以產品創新為核心,弘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使布鞋技藝得以更好地傳播。只有品質優良、信譽良好的企業品牌才能獲得顧客的青睞,長遠地生存下去。因此,千層底布鞋進行品牌化經營不僅需要在老百姓的心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口碑,還需要凸顯企業特色,尋找產品的核心價值,建立自己品牌獨特的企業文化。千層底布鞋與其他鞋類產品的區別在于它將日常產品的實用性和傳統文化的藝術性集于一體,是傳統非遺文化的一種藝術表現。特別是千層底布鞋的納針圖案制作流程和工藝,其中蘊含著中華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和豐富的中華文化底蘊,其文化特色是千層底布鞋發展和創新的核心要素。因此,在開發新產品前,要從布鞋的色彩、造型、圖案等特征出發,批量添加關中地區的獨有特色,保留地方文化傳承意義。在技術傳承過程中,可以將其文化符號進行重組和解構,在產品藝術特色上實現創新和發展,并在市場競爭中具備更好的辨識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千層底布鞋在順應市場潮流趨勢的同時,不應盲目跟風,為了搶占市場而降低自身品牌底線。通過了解運用千層底布鞋不同的藝術效果,給顧客呈現富有中國傳統非遺文化內涵的視覺效果,從而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借此傳承發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5 結語

綜上所述,關中布鞋工藝在傳承和保護的過程中需要留意2 個方面。一方面要擴寬領域,開辟尋找保護和傳承渠道,要將視野放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去認識這一傳統技藝的重要價值,立足于傳承和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工作,為傳承和保護這一傳統技藝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在傳承、創新布鞋傳統非遺技藝的過程中,要在保留和繼承本地域特色的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結合現狀進行現代化設計,為布鞋技藝的傳承保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本文研究主要是從理論角度出發對傳承和保護納底布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并作初步研究和探討,尚有許多地方需要后續開展深層次的挖掘整理和完善。

猜你喜歡
布鞋鞋底手工藝
布鞋情深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布鞋
懷念一雙布鞋
畫與理
“鞋底墊厚點,也能走得快”——貧困戶崔普選和他的“夢中夢”
一雙“百家鞋”
手工藝·溫州發繡
走近手工藝人
傳統手工藝融注到燈上,會發生什么化學反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