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鄉村振興中展現慈善新作為
——建湖縣慈善工作剪影

2024-01-31 12:44楊守鑒
慈善 2023年5期
關鍵詞:建湖總會救助

文/楊守鑒

建湖

靈龍水鄉

淮雜故里

建湖

人杰地靈

物產豐饒

建湖

厚德包容

鑄愛揚善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慈善組織及縣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湖縣的慈善事業經過奮力爬坡過坎、爭先創優,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自2017年縣慈善總會換屆以來,通過強化慈善理念宣傳、慈善組織體系建設、慈善文化載體建設、慈善項目建設、慈善救助體系建設和慈善公信力建設,全縣的慈善工作跨入了全市先進行列??h慈善總會連續四年被市慈善總會表彰為先進單位,四個慈善項目獲得市“最具影響力慈善行動獎”,其中“情系孤困·善滿建湖”項目被省慈善總會表彰為“優秀品牌項目”,縣慈善總會還被省慈善總會表彰為“99公益”優秀團隊。2023年4月,縣慈善總會又被市民政局評定為全市縣區慈善總會唯一的“4A”級社會組織。

培根塑魂,慈善文化建設步入新常態

增強全民慈善理念;培育全民慈善認知,激發全民參與慈善熱情,關鍵在強化文化引領。推進慈善文化載體建設??h慈善總會主動與縣文明辦溝通對接,利用好人廣場陣地,有機融入慈善元素,先后設置6面慈善公益廣告燈箱、10面“慈善之星”展示燈箱、9面捐贈公布欄和慈善法律法規宣傳欄,在廣場顯目處設置了載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方面講話、批示內容的大幅燈箱,設置了百善圖,讓市民在健身愉悅中,領悟慈善豐富內涵,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慈善宣傳效果。精心設置建湖慈善會徽圖案??h慈善總會向社會廣泛征集會徽標識,經專家評選認定,形成了能夠反映水鄉建湖特色的慈善會徽,慈善會徽兼顧“99公益”,久久為功、久久綿長設計理念,突出水韻、水土、水文交融,讓建湖慈善的內涵得到了充分彰顯。編排慈善主題小戲。2021年和2022年,縣慈善總會專門請文藝編創人員譜寫了《善美水鄉》建湖慈善之歌,編排了《老族長的煩惱》《恩比天高》兩部小淮劇,參加全縣業余群眾文藝會演,獲得了金獎和銀獎,縣國華藝術團通過送戲下鄉,先后巡演20多場次,受眾達一萬多人次。組織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h慈善總會聯合縣教育局專門召開慈善文化進校園座談會、推進會,下發《關于推進慈善文化進校園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上一堂慈善課,開一次慈善主題班會、唱一組慈善歌曲、做一件慈善好事、樹一批慈善典型、建一冊慈善成果錄“六個一”要求,各中小學積極創塑校本特色,堅持把慈善文化融入學校德政建設內容,厚植了慈善文化之基,培育和養成了中小學生的慈善意識??h慈善總會還聯合縣教育局、縣融媒體中心組織開展全縣中小學生慈善征文,收到各類題材的慈善征文1700余篇,其中400多篇作品獲得了優秀征文獎,20多篇作品參加市里比賽獲得一二三等獎。扎實開展“五進”宣傳。為推進慈善法律法規、慈善理念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在外有成人士,縣慈善總會從三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與縣內媒體聯動,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建湖發布、愛建湖網站、微信公眾號,常態化開辟專欄、專題,解析《慈善法》和《慈善條例》,播發慈善資訊,介紹慈善典型的先進事跡;二是與創文創衛聯動,組織志愿者到社區居民家中散發宣傳卡片10萬余份,接受咨詢5萬余人次;三是與重要節日聯動,組織縣鎮慈善工作人員走上街頭、市民廣場進行宣傳,學雷鋒日、敬老日、中華慈善日等重要節日期間,商場店鋪門楣 LED顯示屏、道路欄桿等滾動播出或懸掛宣傳橫幅1萬余條。通過深入扎實的宣傳,增強了居民慈善認知,激發了群眾參與慈善的熱情。僅以去年“99公益日”捐贈為例,全縣就有53700多人次參與了網絡捐贈??h慈善總會還專門出臺《關于慈善信息宣傳工作獎勵辦法》,建立了一支由22人組成的特約通訊員隊伍,及時報道慈善消息,宣傳建湖慈善典型,一批有影響力的慈善新聞稿件被《慈善公益報》《慈善》雜志、《江蘇慈善》等慈善主流媒體采用,建湖創新慈善做法被國家學習強國平臺推介。2022年,縣慈善信息宣傳工作被市慈善總會評為一等獎,得到了省市慈善總會充分肯定。

強基固本,慈善組織網絡實現全覆蓋

慈善組織是公益性社會組織,如何發揮組織優勢,依靠組織引領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解決有人做慈善,有人辦慈善問題。為此,縣慈善總會從換屆起,就十分重視慈善網絡建設,在完成總會自身組織建設的基礎上,專門制訂基層慈善組織建設方案,按照政治素質好、思想品德好、業務能力好、工作水平好要求,指導并加強分會建設和村居慈善工作站建設,利用分會成立和換屆契機,推選產生分會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吸納一批有社會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企業家擔任分會會員、理事,既增強了慈善組織活力,又為基層慈善事業發展集聚了組織力量。目前,縣鎮村三級慈善組織網絡已經健全,擁有各類會員1500多人??h慈善總會還積極指導各基層分會加強內部建設,按照有固定辦公場所、有專門辦公設備、有專門工作人員、有規范管理制度、有規范慈善檔案要求,努力保證各基層慈善組織能夠正常開展活動,從根本上解決了慈善組織“上強下弱”和慈善工作“可做可不做”問題。建立慈善志愿服務組織,推進慈善志愿服務,是貫徹落實《慈善法》《慈善條例》和《慈善總會章程》的又一舉措??h慈善總會經過公開招募、資格認定,遴選了56名慈善志愿者,成立了慈善志愿者服務大隊,建立了《慈善志愿者志愿服務守則》和《慈善志愿者管理規范》。慈善志愿者服務大隊成立以來,在縣慈善總會領導下有計劃地開展助學、助殘、助老、助幼、助獨、助困等公益慈善活動,同時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交通文明引導、新冠疫情防控和社區治理,志愿服務總時長達1500多小時,受眾6萬余人次??h慈善志愿服務大隊被市慈善總會表彰為優秀志愿服務組織,12名志愿者受省市慈善總會獎勵,10名志愿者當選省市縣“好人”。

匯聚愛心,慈善資金募集實現新突破

縣慈善總會換屆以來,始終把慈善資金募集作為慈善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愛心匯聚和愛心接力,每年募集善款均在800萬元以上,有力助力了鄉村全面振興,為民生保障、民生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精心組織換屆捐贈。2017年和2022年縣慈善總會換屆,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經過層層廣泛宣傳和組織發動,集中開展了入會會員捐贈,同時利用分會成立和換屆之機,動員愛心企業和在外創業有成人士奉獻愛心,縣鎮兩級共募集換屆捐贈資金1000多萬元,為開展慈善救助活動集聚了慈善資金。大力推進實施慈善捐贈“雙千萬工程”??h政府專門召開慈善捐贈“雙千萬工程”推進大會,明確要求縣級層面募集并保持1千萬慈善基金,鎮村層面募集并保持1千萬慈慈善基金,經過組織發動、壓實責任,縣鎮村三級一齊發力,僅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了“雙千萬工程”資金募集任務,縣慈善總會按照“誰募集誰使用”原則、充分調動了鎮村參與實施“雙千萬工程”的積極性。目前全縣各鎮區和70%以上的村居均有慈善存量資金,為鎮村開展慈善救助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積極打造“情系孤困·慈善一日捐”幸福品牌。從2018年開始,縣慈善總會主動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精心謀劃“一日捐”方案,倡議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每年捐出一天的工資,得到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響應。每年縣委、縣政府在縣行政中心舉行“一日捐”啟動儀式,縣四套班子領導和常委部門干部職工帶頭捐贈,為全縣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五年共募集“一日捐”資金1600多萬元。組織實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h慈善總會積極響應中華慈善總會號召,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從2022年起啟動實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h政府專門在岡西鎮召開現場推進會,會后,全縣248個村居編排互助工程項目282個,實現了一次性集中上線,為村居開展慈善互助提供了平臺。目前,該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實施。精心組織“99公益日”網上捐贈。網絡慈善作為現代慈善的一種新形式,已愈來愈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創新捐贈方式,推進“互聯網+慈善”,是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縣慈善總會充分借鑒先進地區網絡慈善發展經驗,積極探索適合縣域特點的慈善事業發展新路子,充分利用騰訊平臺,精心編制平臺項目,通過線下廣泛宣傳、線上周密組織,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99公益日”項目捐贈活動。2021年,首次組織網上捐贈,捐贈額即達到330多萬元;2022年,通過組建“一起捐”團隊,凝聚起“一塊做好事”“一起做善事”的強勁合力,參與捐贈人數突破53000人次,全縣常住人口不到12人就有1人參與了捐贈,平臺項目捐贈總額達到525萬元,位列全市第二。2023年縣慈善總會在總結前兩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大前期宣傳力度,提請縣政府專門召開網絡捐贈動員部署會議,幫助各部門、各單位、各鎮區及愛心團隊統一設置捐贈小程序,有望實現參與捐贈人數、捐贈總額雙提升。

項目引領,慈善助力三次分配作用得彰顯

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讓慈善救助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必須把慈善募集資金精準用到需要幫扶的真正困難群眾身上,努力實現慈善救助效益的最大化??h慈善總會堅持項目引領,根據困難群眾不同狀況、不同需求,以重大疾病、重大災難、重大困難“三重”家庭為救助主線,精心編排救助項目,力求讓每一項目體現慈善救助特點,體現慈善救助溫度。慈善助學,讓每一困難家庭孩子上得了學、讀得起書。筑夢未來·金秋助學項目實施五年來,已累計資助中小學生和高校在校學生近2000人,發放慈善助學金600多萬元。慈善助醫,為罹患重大疾病患者提供慈善幫扶。兒童重大疾病、罕見病患者,重度精神病人及其他癌癥患者在享受民政政策救助以后,縣慈善總會每年進行補充救助,幫助患者解決了報銷目錄范圍外過高的自費部分醫療費用,五年共救助城鄉重大疾病患者2500多人次,發放慈善助醫資金1200多萬元;慈善助困,讓城鄉困難群眾鼓起生活信心。每年春節前夕,縣慈善總會安排300多萬元春節慰問救助資金,對農村困難群眾、城鎮困難職工、困難退伍老兵、困難環衛工人等群體進行專項慰問救助,幫助困難群眾過上歡樂祥和的春節;重災重救,為突發災難地區和災難家庭提供特別救助。新冠疫情期間,縣慈善總會響應省市慈善總會號召,積極參與馳援武漢行動,組織愛心團隊捐贈抗疫物資,向抗疫一線將士送去真切的關愛。三年間,縣慈善總會資助抗疫的資金達到200多萬元,為建湖縣打勝抗疫攻堅戰貢獻了慈善力量。大力實施省市縣三級聯動救助項目,爭取更多的省市慈善資金,為特殊困難群眾提供定向幫扶。醫濟老幼、圓夢成才等一批聯動項目共為500多戶重度困難家庭解了急難。

項目化引領、項目化救助,打通了慈善救助的“最后一公里”??h慈善總會參照民政政策救助規程,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村居慈善工作站初審、鎮區慈善分會審核、縣慈善總會復審的程序,根據項目救助規定額度實施救助,做到了陽光透明、規范有序,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同時嚴格執行所有慈善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規定,既保證慈善救助資金精準使用,又保證慈善救助的每一分資金全部用到真正需要幫扶的困難群眾身上。

內外兼修,慈善從業人員素質實現新提升

縣慈善總會一直把慈善從業人員素質提升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強學習、重培訓、樹典型、重激勵等辦法,強化從業人員思想道德教育,激勵從業人員講職業道德、講無私奉獻,講為民情懷,引導和指導從業人員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關于慈善工作的一系列論述、指示和講話精神,學習《慈善法》《慈善條例》等慈善法律法規??h慈善總會還經常組織從業人員赴外交流學習,參加業內專業培訓,廣泛汲取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幫助從業人員掌握慈善信息宣傳、慈善項目編排、慈善救助規程、慈善資金管理、慈善品牌建設、慈善文化培育等慈善專業技能。通過系統學習,提升了從業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提升了駕馭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能力。2022年10月,全市慈善工作談會在建湖縣召開,會上,對建湖縣近幾年慈善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尤其對建湖縣慈善總會加強人才培養、打造一流慈善從業人員隊伍的做法予以褒獎。

建湖慈善

從弱到強

建湖慈善

志存高遠

建湖慈善人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在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必將譜寫出更加華麗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建湖總會救助
由“中華富強”輪失火救助引發的思考
建湖:“乘風破浪”邁向高端裝備制造“智高點”
建湖雜技飲譽海內外
建湖藕粉圓:甜潤爽口 余香不絕
水下救助搶險
半盞——第四話:別急,總會吃膩的
陳埭鎮同鄉總會
江蘇建湖 打造“矩陣”平臺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水下救助搶險
畫與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