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道微生物代謝與人體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

2024-01-31 16:57王高強
工業微生物 2023年6期
關鍵詞:膽汁酸代謝物心腦血管

王高強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64

腸道微生物代謝指的是人體腸道內的各類菌群通過消化、吸收和分解食物所生成的各種各樣的產物,這些代謝物質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合稱,調查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為1 700 多萬,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據還會增加約600 萬。由此可見,這一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影響民眾健康的重要疾病。2021年,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Mariana Byndloss 在《科學》專欄發表了一篇有關心腦血管疾病的文章,其中指出,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密切關聯。為驗證這一觀點,他還專門用動物模型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會破壞腸道內壁及其微生物菌群的正?;顒?,并且代謝產物可能會引發心臟疾病。這些研究基本驗證了腸道微生物群對心血管疾病發展過程的影響。而從我國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醫學領域對二者的臨床研究可能已有所突破,但文獻成果較為薄弱?;诖?,分析腸道微生物代謝與人體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十分必要。

1 腸道微生物代謝物及其功能

1.1 短鏈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屬于一種揮發性脂肪酸,是腸道微生物代謝纖維素和其他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產物,包括丙酸、丁酸和乙酸等,通過改善腸道免疫系統、增強腸道黏膜屏障、調節能量代謝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等多種途徑對人體健康產生諸多益處。短鏈脂肪酸的主要作用為能量貯存和供應。人體腸道微生物的正常代謝需要葡萄糖,而短鏈脂肪酸中的丙酸是糖異生的主要物質。體外研究表明,當葡萄糖、谷氨酰胺等物質作為人體基本的能量供應時,結腸上皮細胞會首先接觸丁酸這種代謝物。除了能量供應之外,短鏈脂肪酸還具備多種作用,比如消炎作用。短鏈脂肪酸可以調節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分化、趨化性、增殖和凋亡等,從而參與免疫調節過程。再如抗腫瘤作用。短鏈脂肪酸中的丁酸代謝物會激活人結腸癌細胞上的GPR109A,使病變細胞凋亡,從而起到抑制結腸癌的作用;同時,短鏈脂肪酸還有抑制腦部疾病的功能。短鏈脂肪酸能以多種形式影響人體的腦部健康,比如常見的抑郁、焦慮、情感障礙等精神類疾病都是由該物質減少引發的[1]。

1.2 氨基酸代謝物

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氨基酸能繼續生成多種代謝產物,包括支鏈氨基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酰胺等,這些物質在調節人體免疫系統、維持氮平衡、重塑腸道黏膜屏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氨基酸會隨血液進入肝臟,進而被合成為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及其他物質。但是腸道微生物中的氨基酸主要是由腸道上皮組織負責代謝的。其主要功能體現為:其一,物質代謝。腸道微生物中的氨基酸不僅負責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還負責合成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抗生素等物質供人體消耗,另外,腸道微生物中的氨基酸還可對產生的毒素進行篩選和代謝,減少毒素對人體的損害。其二,生物屏障。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氨基酸能構建起一層生物屏障,防止有害菌群侵入,保護腸道健康。其三,免疫調控和防御。腸道微生物的氨基酸代謝物可調節宿主的免疫系統,幫助宿主直接抵御外界環境的侵襲,如抗菌、抗炎等,增強宿主的免疫力,預防疾病[2]。

1.3 膽汁酸代謝物

腸道微生物代謝的膽汁酸是人體脂類消化吸收的乳化劑,是脂肪酶的激活物質,會影響膽固醇和其他脂質物質的代謝效率。膽汁酸代謝物的功能包括調節膽固醇合成、維持腸道黏膜屏障、參與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類代謝物。這類代謝物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種:其一,促進膳食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膽汁酸相當于人體腸道的洗滌劑,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和吸收膳食脂肪。其二,調節血糖水平和膽固醇代謝。膽汁酸能通過提高肝臟和腸道中菌群的活性使各種菌群正常代謝,從而使人體的血糖和膽固醇代謝水平處于正常范圍內。其三,免疫調節。膽汁酸在提高腸道中的菌群活性時也會順帶強化宿主的免疫系統,從而有效預防各類疾病。此外,腸道微生物群還能增加膽汁酸的多樣性和疏水性,有利于清除人體內的多余垃圾,促進膽汁酸經由糞便排泄。

2 腸道微生物代謝與人體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2.1 高血壓

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在心腦血管疾病中,高血壓是病癥的一類前期預兆。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多種多樣,病因十分復雜,臨床醫學領域至今對其尚無明確的病因闡釋。腸道微生物代謝和高血壓之間的關系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醫學界基本可以肯定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對高血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其中乙酸鹽、丙酸鹽和丁酸鹽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代謝物。有研究者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腸道微生物的代謝變化進行研究,發現最顯著的特點是高血壓患者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較弱且菌群分布不均衡,而健康人體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處于增加狀態。為了進一步驗證實驗結果,研究者將高血壓患者的糞便放到白鼠體內,測量發現其血壓有明顯的增高趨勢。由此便可說明,腸道微生物代謝與高血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3]。

2.2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類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雖然也是由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來的,但其病癥范圍更加廣泛,除了有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等病癥之外,還包括管腔炎癥、管腔栓塞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分為可改變因素和不可改變因素。前者包括高血壓、過度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后者包括性別、家族遺傳等。人體腸道微生物的代謝也與冠心病密切相關,腸道微生物群通過其代謝產物參與到膽固醇代謝、應激反應和各類炎癥等身體變化過程中,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可誘導動脈粥樣硬化和罹患冠心病。目前,人類或小鼠模型中有幾種典型的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物質,包括氧化三甲胺、短鏈脂肪酸和次級膽汁酸,對于這些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如何向宿主發出信號并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還在進一步探索當中。

2.3 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中的一類病癥,特點是人體動脈內膜發生病變,一般表現為;人體脂質和復合糖類增多并大量集聚、動脈出血形成血栓,纖維組織增生發生鈣質沉著,并伴有動脈中層逐漸鈣化,致使動脈壁變厚變硬、血管腔變窄,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對應的組織或器官缺血或壞死。而人體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研究表明,人體腸道微生物代謝物會通過多種作用機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并惡化,比如參與介導膽固醇代謝、尿酸代謝、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等基本代謝過程,可誘導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F代臨床醫學研究發現調節腸道微生物代謝物的機制未來可能會成為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措施[4]。

2.4 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人體腦部組織失靈不能正常運轉的一種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調查顯示,該病癥目前已成為我國突發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臨床醫學上來看,該病癥具有發病率、致死率雙高的特點,但現代醫學領域只能采取預防措施,并沒有確切的治療手段,只能依賴預防手段做好對相關癥狀的防治。從關系上來看,高血壓是腦卒中突發病癥的現實相關因素,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同時高血壓也是腸道微生物代謝失衡的重要表現。由此可知,腸道微生物代謝和腦卒中也有一定的關聯,并且該相關性也是當前醫學領域的熱門研究話題。醫學實踐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代謝與腦卒中后的認知功能障礙癥狀有關。另外,還有醫學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與缺血性腦卒中這類病癥有關。具體來說,腸道微生物中的不同菌株可以通過其代謝產物參與介導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神經元的功能、神經遞質的合成和代謝等過程,從而誘發腦卒中病癥。

2.5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臟正常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失靈,無法正常充分排出靜脈回心血,導致心臟處的靜脈血液出現淤積現象,從而引發心臟循環障礙等癥狀。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心力衰竭并非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并發的末期階段。目前在臨床醫學實踐中,腸道微生物和心力衰竭之間的相關性已經越來越多地得到證實,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多樣性代謝確實與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密切相關。具體表現為,腸道微生物群通過糖代謝和氨基酸代謝產生大量短鏈脂肪酸、氧化三甲胺、吲哚硫酸鹽、膽汁酸等物質,誘導心腦血管中的炎癥產物發生異化,進而出現心力衰竭的癥狀。其中,短鏈脂肪酸是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中最為重要的一類代謝物,此類代謝物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心腦血管系統,包括強化內皮功能、優化免疫反應、調節血壓、調整葡萄糖代謝等。目前,針對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心力衰竭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菌群調節緩解心力衰竭的癥候群、延緩心衰速度等層面上,針對具體病癥的治療方式還需進一步觀察和總結[5]。

3 結語

綜上所述,腸道微生物群落是人體機群內的一個復雜系統,改變其作用機制可能會影響人體許多的內在生理規律,從而表現出不同的病理現象。雖然目前醫學研究領域針對腸道微生物代謝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已日趨成熟,但針對腸道微生物不同代謝產物對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機制仍需進行進一步探討和觀察;同時從科學治療方面來看,如何預防不同代謝物延緩、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仍是醫學領域研究的主題和方向。

猜你喜歡
膽汁酸代謝物心腦血管
膽汁酸代謝與T2DM糖脂代謝紊亂的研究概述
阿爾茨海默病血清代謝物的核磁共振氫譜技術分析
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掰開吃——心腦血管篇
總膽汁酸高是肝臟出問題了嗎?
冬季謹防心腦血管疾病侵襲
膽汁酸代謝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進展
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誤區
心腦血管疾病用藥與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性
新生兒膽紅素和總膽汁酸測定的臨床意義
柱前衍生化結合LC-MSn分析人尿中茶堿及其代謝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