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價值思考

2024-01-31 15:11李傳貴馮鐵山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學歷素養評價

李傳貴 馮鐵山

摘? ? ? 要:學歷案是圍繞某一學習單位的習得目標而設計學習過程的專業方案,是為學生真實參與學習及獲得經驗增長構建的新的意義符號。但是學歷案的編寫與應用仍未深入到中小學學科教學的課堂實踐中來,改變這一現狀的首要工作是梳理和澄清學歷案編寫的價值,然后基于實現有效教學的核心視角,聚焦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與表現,分析學歷案的理論立足點、技術支撐點、實踐落腳點。在此基礎上,從課程價值、備教價值、促學價值三個維度展開詳細論述,思考基于教學評一體化實現學歷案編寫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為學歷案在中小學學科教學實踐中的行動策略開發提供有益啟示。

關 鍵 詞:學歷案;教學評一體化;學科教學;課程理念

引用格式:李傳貴,馮鐵山.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價值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4(04):26-30.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教學由知識主體向人的全面發展回歸逐步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由傳統的信息傳遞走向指導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然而,課堂上死記硬背的淺層學習、低效重復的機械訓練大量存在,理想狀態的深度學習、真實學習還沒有真正到來。知識學習普遍存在“學習符號化、習得碎片化、測評單一化”現象。中小學學科教學迫切需要一場追求專業學習、深度學習、真實學習的改革。教學改革應從方案的專業化做起,當前學歷案在中小學學科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編寫不科學、應用困難、流于形式等問題,關鍵是因為學歷案在編寫過程中沒有充分落實有效教學的核心技術——教學評一體化。追問基于教學評一體化實現學歷案編寫的價值,并在二者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去劣存優,形成明確的價值認知,能夠為學歷案在中小學學科教學實踐提供更深刻的啟示。

一、學歷案與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1.學歷案的內涵

“學歷案”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學歷案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教案設計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體驗等方面。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習者不僅能夠體會到“學習進步”的過程,同時也能夠體會到“真實學習”的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升。學歷案使“課堂”變為“學堂”,是對“學”的尊重、“歷”的深入、“案”的系統,是能夠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其初心在于:總結和提煉中小學學科教學變革實踐的合理創新;尋找促使教學方案專業化的努力方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學歷案,其實質是關注信息從傳遞到加工的完整過程,能夠實現從“教”到“學”再到“學會”的兩次信息轉換,最終達到學生“學會”的目的。

2.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教學評一體化是“教與學—教與評—再教與學”的相互融通的循環過程。教師要充分理解課程標準,綜合評估學生學習情況,依據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要求,一體化地考慮教什么和怎么教?!皩W”是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和在這個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式,自覺關注“在學什么”“學會了什么”?!霸u”是指評價工具的選擇、設計及使用,直接目的是改善教學,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教學評一體化指向有效教學,倡導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與評價相互整合,以評價促進學習,把評價用作教學工具,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習的評價融合為一個整體。教學評一體化在教學中要保持教學目標、學習活動、評價目標三者之間的匹配性。通俗地說是“要學的”“所學的”“所評價的”三者高度統一,并在同一時間范圍內發生。

二、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課程價值

1.更新指導理念:以課程思維推進專業化統領

更新課程理念首先體現在對教學專業的再認識上。教學的專業程度主要表現在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有著順應與同化內涵的新舊經驗之間的“過渡”。專業的教師指導需要專業的教、學、評方案,就中小學學科教學的實踐過程而言,其行為的“專業性”主要包括三個環節:教學方案的擬定、方案實施與結果評估。教學方案的專業化影響著后續的方案實施與結果評估,代表著教學行為的“專業性”,不能忽視教學行為發生的先后順序,不能顛倒教學行為的主次地位。對教學“專業性”的再認識應當在擬定、實施、評估一般教學方案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對教、學、評內在聯系的深入探究。

課程理念的更新直接影響著對教學方案的再提高。傳統的教學方案大多數是基于教師立場,有抑制學生學習行為主動性的可能。農業社會時期的教學活動是與國學經典著作傳習合二為一的;隨著工業社會的到來,人們所被要求應該擁有的知識與技能的水平大幅提升,教師開始關注從“教什么”到“怎么教”;信息化時代下,中小學學科教學開始追求深度與精度。教學方案的設計與應用開始關注學生應該學會什么、學會了什么以及采取評價的方式確認其是否已經學會,關注到以學為目的的教、以評為要求的學以及“教學評”環節的一體化。

課程理念更新離不開理論反思,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再總結。中小學學科教學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有關教學方式變革實踐的產品,反映出作為一線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極致追求,但更多的是對當下實際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教學方案需要變革的必然性與教學方案理論研究的匱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案缺導,學案無學,諸多亂象分散了教師教學的精力,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诮虒W評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嘗試對學歷案編寫的標準、模式、策略等方面進行整體建構,將改變教學內容雜亂的局面,促進學歷案編寫走向專業和深入。

2.落實深度學習:建構理解與應用一致的課堂

以學生為本的課程建構有助于落實“學習者”的主體責任,促進學生對核心課程知識的深度理解。深度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形成認知、交際、內省的復雜能力,要學會學習。學習永遠是靠“學”的行為來實現的,學生需要親力親為?;诮虒W評一體化的學歷案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條件和有效的學習素材,可供學生自主獨立展開預習、學習、復習等活動。教學評一體化是把教的任務與學的活動對應起來,讓學生理解教師行為的產生以及教師指導活動的意圖,幫助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目標,更是把評價的過程系統地應用到最近發展區可能實現的每一步之中,及時監測或反饋學生的學習處境,肯定進步并彌補不足。

以學生為本的課程建構提供“專業化”的學習機會。學生基于教師預設的專業方案,經歷有指導、高投入、有挑戰的學習過程,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結果。學歷案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教學意圖的結構化的教學材料,其專業化體現在深度學習機會的供給、分配與利用上。從供給角度來看,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具備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和任務誘導學生思考,還為學生的理解與應用提供了較為真實的情境。從分配的角度來看,學歷案各環節的設計圍繞著“學”與“歷”進行配置,以目標為表現形式的教與以理解應用為標準的評價都為學生獨立學習提供保障。從利用的角度來看,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可以重復多次利用直至達成學習目標,作為學生的認知地圖、學習檔案和保障學習質量的監測依據。

以學生為本的課程建構強調“在學習”的真實投入?!霸趯W習”就是強調學生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和存在感,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保障真實投入則必須關注學情差異并實現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學習進度。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就是根據學習目標,通過提供相應的學習素材、設置不同難度的分層任務、創設多樣的學習機會等舉措解決學情差異的問題,提高教學的適應性。

3.發展核心素養:置學生立場為教學行為起點

制定學習目標要有課程思維,以核心素養的真實發展為導向。學歷案編寫內容包括了六大基本要素,其中學習目標的設計集中體現了中小學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和導向?;诮虒W評一體化的學歷案編寫是把教過程與方法、學知識與能力、評價鞏固形成內在價值觀三大維度的內容化為一個融合式目標。從學習目標的設計上來看,其編寫方式是一體化的,學習任務以及學習評價更是注重與目標之間的聯系,充分體現了學習行為的獨立性與完整度。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以單元重組的形式增強課程設置的靈活性。中小學學科教學以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生的學科實踐為主線,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注重對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的整合。學歷案同樣是圍繞教材單元,針對某一相對獨立的學習單位,為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專業化預設的方案,是新課標提倡的“大項目”理念下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形式。學歷案更關注“大主題”下目標、學習任務與評價的一致性,關注課時前后設計的關聯,以任務群為引領,而不是簡單地增加教學課時與教學內容。

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要關注課程評價落實育人導向。中小學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與落實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任務。形成育人合力,必須促成教、學、評的有機銜接。設計并應用合理的評價學業質量標準是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是學歷案編寫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學習目標相匹配,與每一項學習任務相對應,能夠適用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

三、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備教價值

1.學主教從:簡化教學技法

學主教從重視發展學習目標而非教學目標。傳統的“組織教學—復習舊知—講授新課—鞏固新知—布置作業”教學五環節本質上是“師本位”理念占據主導地位。課堂上搞教師的“一言堂”,單純追求教學技法的豐富,并不能解決學生“學”的問題。而基于生本立場編寫的學歷案則呈現出“學”的目標而非“教”的目標,表述出了經過自主學評之后學生發生的各種變化。學生有獨立選擇、自主調整、準確評價的可能,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才能真正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學主教從注重學習策略而非教學策略的養成。傳統的教學策略幾乎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特殊性,更大限度地追求教師教學的普遍性。但學習目標具有適用于不同學情的靈活性,因此學生可以更有效地向高階目標邁進,也對學習策略的選擇和妥善運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從學生視角出發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學法建議,默許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便于學生更充分地理解學習目標,采取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徑進行學習,調動學習資源完成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評價,建構自己的學習意義,其本質就是讓教、學、評三個環節在學習策略上實現一體化。

學主教從還強調自我評價,而非他者評價的實現。中小學學科教學往往忽視“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總是通過被規定練題和參考答案訂正來代替自主評價?;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在設計評價任務時,摒棄主觀決斷性評價的弊端,以任務+評價標準的形式實現評價過程的自主實踐,意在逐步加強知識記憶和能力培養,強調學生“自我評價”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從而避免了有教無學和有教無評的低效課堂,避免了師生主體在“無所依”狀態下的隨意性。

2.先學后教:優化學情基礎

先學后教實現了學情基礎的優化,明確約定了學習目標,強化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預期。傳統的導學案缺“導”,學習目標的設置缺乏合理性,師生在“一對多”授課的現實情況下對彼此缺乏足夠的了解。而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歷案編寫彌補了教與學環節脫鉤的問題,以制定學習目標為抓手確立中心環節,要求學習目標的表述必須具體,并以學生為主體,外顯性動詞使用要恰切,學生能讀得明白,知道要做什么、怎樣做、達到什么要求??茖W合理地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是鼓勵和支持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歷案能夠實現先學后教還體現在既定學習內容,充分占有資料方面。學科課程知識的碎片化導致了課程重“教”的狀況,加之教師教學能力有限,終究導致了淺層學習大量存在?!跋冉毯髮W”往往圍繞著一篇課文或一個定理進行教師演說式的“旁征博引”,且為學生的學習過程確定了終點,學生的學習行為缺乏深入和生成?;诮虒W評一體化的學歷案能夠實現先學后教,精心設計了豐富的學習材料、開放的學習環境和明確的學習方向,引發學習興趣并持續學習投入。

先學后教,要明確評價標準,強調能力培育,不能只看重學習結果?;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評價設計”能夠凸顯以下三項優勢:評價標準明確、評價維度多元、評價融入教與學的全過程。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課堂的評統一起來,能夠有效規避傳統的中小學學科教學所表現出來的教學目標模糊、教學活動隨意以及教學評價單一等問題。明確評價標準也意味著對“教”與“學”的行為在價值層面上進行固定,有利于實現深度“先學”,減輕教師“后教”的壓力,提升教學效率。

3.以學定教:凸顯內容重點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是以“問題—任務”為先導,有意促進課前生疑,生成問題并驅動研學,奠定“教”的基礎?;诮虒W內容建構問題驅動學生在課前階段的學習思考,以“問題發現”和“問題解決”為要旨,建立與“問題”相關的知識結構,并能夠由表及里地分析問題。這種由表及里的“深度路徑”與“生疑解題”的關系十分密切,能夠有效驅動研學,融通目標、內容、方法與評價的多方面要素,為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遷移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供幫助。

在“以學定教”理念的引導下,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促進了個性化、開放性內容與合作探究過程在課堂上相互交融,并形成結構性合力,共同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學歷案作為課堂研究項目,其內容設計與實踐應用是對“三單”的價值整合與形式簡化,成為預學、對學、群學、助學、延學等教學范式形成的載體,在“課中”勾連新舊知識,放大同伴群體學習的樂趣?;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還以一種方案的形式被固定,落實到課堂始終,在師生、生生之間得以充分使用,助力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并強化學習行為。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歷案作為指導方案,其專業性體現在組織學習內容的計劃性、系統性和管理性等方面,既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學習檔案,也是保障教學質量的監測依據,具備課后反思的實體條件。通過設計反思學習的環節,提供行之有效的反思途徑,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自覺。面對教學內容量繁質高的情況,一節課的容量顯得十分有限,課后反思便成為學生對課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拓展的重要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情境,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能夠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反思建議,有針對性地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反思實踐中學會反思、打磨思維、鍛煉能力。

四、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的促學價值

1.學習方式:從“離身”到“具身”

探討學習方式的變化,首先要解析“離身”學習的危害。離身學習基于普遍懷疑論和身心二元論假設,是人為形成的為在短期內培養大批人才的過渡性學習,是傳統教學思維主導下滿足教學實踐需要的學習方式?!半x身”學習主要危害的是學習的個體性原則,不利于學生將身體內嵌到真實環境中,不利于通過體驗發生生成性學習,獲得立體、多元和生動的情境信息?;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促進中小學學科教學內容走向系統和學生學習走向深入,將各環節各要素有機整合,繼而持續引發學生學習行為的產生,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離身”的窘況,從而在“學”與“歷”的過程中生成個性體驗。

比較“離身”與“具身”,還要充分意識到“具身”學習的價值。在“學”與“歷”的過程中生成個性體驗,就是強調“具身”學習的價值,而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提供了仿真性交互情境、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全程學習行為評價,遵循了學伴、監伴與同伴的“三伴一體”邏輯,不僅為具身學習價值的實現提供了資源、路徑和對應的評價反饋,而且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促使身體與心靈交織融合的具身認知得以激發。在“離身”轉向“具身”的過程之中,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充當了物質載體和實現形式,創設了豐富的學習方式,以適應學生成長的時代特征;建立了與經驗的聯系,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現;實現了學生本我的回歸,達成學習過程中知情意行的統一。

2.學習內容:從“積累”到“管理”

從知識積累到知識管理,學生更加關注對學習內容意蘊的發現。課程知識體系在被課堂教學分解之后,普遍導致了知識學習符號化、知識管理碎片化、知識測評單一化等現象。強調知識符號記憶的教學,從教學“起點”上來說就是重知識輕人,從教學“中點”上來說就是重講授輕探究,從教學“終點”上來說就是重積累輕管理?;诮虒W評一體化實現學歷案編寫,從教學起點開始就既強調“為學”的重要性,也重視“為道”的價值。從關注和發現學習內容意蘊的視角來看,擺脫符號認知的知識教學而實現深度且自主的知識管理,需要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的一致,實現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

從知識積累到知識管理,還重視對學習內容的有機整合。非學生立場的學習內容組織導致了重接受儲存,輕有機整合,知識管理碎片化的教學現狀,不利于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也不利于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教案、學案、導學案相比,學歷案在學習內容方面高度整合?;诮虒W評一體化實施學歷案編寫,可以強化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中的生發,加強知識體系與學生體驗的關聯,豐富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之間的關照,有助于教學完整過程的建構,將有效避免在教、學、評一體化和多環節中重視某一而輕視另一的情況,提升其作為學習過程專業指導方案的科學性。

從知識積累到知識管理體現學習內容的多元有序。傳統的學科教學所承載的內容直接指向考綱,而輕視課程標準,關注的是知識的應試性。在應試教育的指揮下,越是繁難偏舊的學習內容就越有教學價值。教師與學生傾注了相當多的精力以應付卷面考察的靜止的、平面的、死板的知識符號,卻忽視了將知識遷移并應用于現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為突破迷信考綱、測評呆板和內容零散的藩籬,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將學習內容織結為一個整體,建構更真實的情境發展學生的知、情、意、行,以多元要素、有序任務、學思結合的形式把學習過程更為具體清晰地規劃下來,匡補了以往只重視學生認知發展,而忽視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過失。

3.學習目的:從“理解”到“應用”

從理解到應用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傳統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是把教學過程中兩個階段的壁壘打破:知識傳授一部分通過專業方案的輔助在課前預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后完成?;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學歷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為課堂教學松綁,助力中小學學科教學從重知識講授走向發展素養,努力培育學生的高階思維。培育素養需要更明確的學習目標、更多的實踐機會、更清晰及時的評價反饋?;诮虒W評一體化實施學歷案編寫,一方面幫助學生鍛煉并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的深度思考提供起點和條件。

從理解到應用的過程有助于培植學生的創新精神。隨著學歷案編寫的科學化和使用程度的深化,中小學學科教學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知識延伸的時代,尤其是在思維發展方面,不能依靠機械接受與模仿,而應該培植創新創造的精神?;诮虒W評一體化編寫的學歷案之所以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關鍵在于兩方面的認識:一是承認和接納班級中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二是通過設置多元有序的學習內容,通過智能組合,助力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師生、生生之間借助學歷案實施互動評價,實時監測學習行為表現,確定學生學習的當前水平與期待或潛在水平之間的差距,提供支架并及時獲得反饋。此外,通過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標準的協商與制定,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形成培植學生創新精神的動力。

從理解到應用的過程還有助于培育學生的研究本領。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和需要理解的知識較之以往來說更加繁多,要學會利用信息資源檢索資料,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種建立在自主能力和媒介素養之上的學習品質,其本質是一種真研深究的本領。而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學歷案編寫正是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本領的培養和考察,凸顯出一切從材料出發、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參考文獻

[1] 包旭東,尤小平.學歷案:促使每位學生“真學習”——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課堂教學方案的整體性變革探索[J].人民教育,2017(19):66-73.

[2] 張順清.“教、學、評一致性”與“教、學、評一體化”的起源和含義[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13):4-5.

[3] 尤小平.學歷案與深度學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3.

[4] 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 2016, 36(11):25-32.

[5] 莫秀慶,劉寶,譚學才.指向深度學習的化學學歷案設計與評價[J].教學與管理,2019(07):65-68.

[6] 李傳貴,馮鐵山.學歷案:“教—學—評”一體化語文教學專業方案[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3(11):5-7.

[7] 周曉天.探究: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的關鍵[J].中學語文教學,2020(05):70-71.

[8] 和學新,田尊道.論凱洛夫教育學中國化的經驗及其啟示[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06):89-98+191.

[9] 許萍萍.以“史”與“識”的積淀夯實核心素養——《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指導方案》編制擷要[ J] .江蘇教育, 2022(52):28-33+39.

[10] 鄭桂華. 從我國語文課程的百年演進邏輯看語文核心素養的價值期待[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9):3-16.

[11] 葉浩生.身體與學習:具身認知及其對傳統教育觀的挑戰[J].教育研究,2015,36(04):104-114.

[12] 耿紅衛,劉鑫鑫.指向高階思維發展的初中語文深度學習路徑[J].語文建設,2021(23):9-13.

[13] 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5):114-120.

[14] 徐碧波,裴沁雪,陳卓,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現實意義與優化方向[ J].中國電化教育,2023(02):74-80.

【責任編輯? ? 王澤華】

*該文為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高校思政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研究”(23VSZ11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歷素養評價
學歷造假引發法律糾紛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學歷軍備競賽,可以休矣
知識無力感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研究生就業遭拒是因為學歷太高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