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信托財富管理力量服務金融強國建設

2024-02-01 16:08邵泉
銀行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信托業信托財富

邵泉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了202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為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同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提建設“金融強國”,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一大分支,信托業已歷經四十余年發展,特別是2001年《信托法》頒布實施后,信托制度成為連接資金端與資產端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具體體現為日益壯大的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業務。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已連續五個季度企穩回升,達到21.69萬億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財富管理需求,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厥?023年,信托行業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開展各項工作,開辟新賽道,助推經濟行穩致遠。

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要深刻認識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強金融報國情懷和事業心、責任感。

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圍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強調了“八個堅持”。在“八個堅持”中,“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放在了首位。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既是中國金融發展的特色,也是中國金融發展的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金融系統加大力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成功避免若干全面性危機,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就信托行業而言,經過三年的“兩項業務”壓降工作,行業業務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融資類業務較峰值壓降了52%、通道類業務較峰值壓降了95%,精準“拆彈”幾家高風險機構的風險,持續推進信托業保障機制改革,構建信托業風險市場化處置機制,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加強,這些無一不是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完成的。

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信托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信托制度以其獨特的功能屬性,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可形成差異化優勢,互為補充,共同促進。一方面能夠提供風險隔離、他益安排等服務,能夠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夠提供貸款、股權等投融資服務,資產證券化,財務管理,服務信托等綜合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提供全方位支持。

過去六年,在監管引領下,信托業圍繞服務國家戰略,采取積極措施,穩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力度,著重引導資金進入工商企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截至2022年末,信托業投入實體經濟發展的金額合計超過11.8萬億元,同比增長3.8%。

光大信托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多措并舉提升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是提升管理能力,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力度。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信托服務實體經濟規模占公司受托管理業務規模的66%;三季度新增制造業投資46.03億元;新增綠色產業投資8.14億元。二是創新業務模式,拓展新興產業服務深度。運用信托制度參與大型企業風險處置,助力維護地區金融穩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產業升級,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目標企業混改,布局“專精特新”項目。三是把握政策導向,增加區域發展服務廣度。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以“光大所能”服務“國之所需”“民之所盼”。

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求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同時明確了包括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市場風險、金融市場風險和外匯市場風險在內的金融風險防范化解。

2023年以來,信托業面臨內外部復雜的經濟形勢,疊加行業內生的轉型發展壓力,行業整體面臨傳統業務收縮、轉型業務不明朗、行業風險化解難等問題。特別是對涉及的房地產、地方債務風險化解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嚴守合規底線。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監管要求,合規要求既是監管紅線,更是講政治的體現。二是健全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用制度規范流程,做到風險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早處置。三是加強文化建設。信托二字從字面即可理解為信任和托付,委托人對受托人的信任和托付,離不開公司風險合規文化的培育。光大信托高度重視風險合規管理。嚴格執行各項監管規定要求;補齊風險合規制度短板,建立全流程管理體系;深耕厚植風險合規理念,切實推動公司形成正確的風險合規文化觀。

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回歸信托本源,加快創新轉型步伐。2023年3月,原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以下簡稱“三分類”),2023年底《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級分類監管暫行辦法》實施,引導行業更加重視創新業務布局,資金投向不斷優化,標準化投資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方向不斷涌現。例如,家族信托規模進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家族信托存量規模已達到4976億元;多家信托公司推出普惠性家庭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體系不斷完善;拓展基礎資產類型,創新資產證券化業務;深耕標準化證券信托業務;探索風險處置服務信托新模式。光大信托與中信信托作為共同受托人,落地了行業最大的信托項目——海航破產重整專項服務信托,在我國企業破產史和信托業轉型發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財富需求。財富管理是金融的重要一環,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財富需求,是每一個金融工作者的責任。招商銀行和貝恩聯合發布的《202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22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316萬人,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到278萬億人民幣,占全球份額的五分之一,過去三年在疫情背景下年均復合增速也有7%,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信托公司作為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近五年累計向投資者支付的信托收益達到5萬億元,光大信托近五年來累計分配近1500億元,為投資者財產保值增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是要提升民生慈善服務精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扶困濟貧、扶老救孤等一系列慈善信托開展,助力三次分配。2022年,信托業備案慈善信托392單,備案規模11.4億元,慈善支出6.17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過40萬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信托新增備案資產信托約6000萬元,成立光信善·圓夢西藏慈善信托,用于西藏地區生態振興,推進國土綠化行動,該項目是西藏自治區慈善總會設立的首單慈善信托;成立“光大之聲”聽障幫扶項目,用于湖南新化縣14歲以下重度和極重度耳聾青少年患者救助,幫助聽障人士重回有聲世界。

堅守行業定位,打造信托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2022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上,監管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信托業未來能否長期健康發展,一是取決于信托業能否在金融體系中建立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或者說是可替代但替代成本高;二是取決于信托公司能否憑借自身專業能力和信譽取信于委托人,取信于金融消費者,讓他們放心把錢交給我們。信托的未來,取決于新時代的需要和信托的功能定位。

厘清信托公司定位,明確本源業務。在當前環境下,信托業發展的業務邏輯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先前帶有“通道”“剛兌”等影子銀行色彩的業務已無法持續?!叭诸悺眲t明確“立足受托人定位”即信托本源,“根據委托人要求,為受益人利益”為信托服務實質,對信托在我國金融業中的定位進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通過資產管理信托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資產管理需求,通過財富管理服務信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綜合化財富管理需求,通過行政管理服務信托、資產證券化服務信托、風險處置服務信托滿足社會民生等服務性需求,通過慈善/公益信托滿足社會責任管理需求。信托的這些獨有特性,是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其他金融業態無法替代的。

構建信托公司差異化財富管理模式。一是發揮信托財產獨立性、他益性、多元性等獨有優勢。信托作為財富管理工具,具有天然的財產隔離和財富規劃的法定制度優勢,也有著靈活的產品創設和廣泛的資產投向優勢。信托財產可以為現金或者非現金等多種形式,這就為信托公司開展財富管理信托業務帶來天然的優勢。特別是隨著居民財富的穩定增長,其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從貨幣類財產的保值增值已經擴充到貨幣、股權、股票、不動產等形式多樣的資產;已經從單次、短期、無規律的投資行為發展到出生、讀書、成年、老年等生命全周期需求。

近兩年,光大信托實操了多單股權家族信托,通過提前設立家族信托,將家族企業的上市股票置入信托架構中。一方面將上市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提升家族企業股權架構的穩定性,避免因突發事件而對上市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可以為子女進行婚姻財富規劃,實現家族財富對子女的定向

傳承,提升家族傳承的穩定性。此外,在隱私保護方面,家族信托采用私密方式管理信托財產,起到安全保密的效果。二是發揮信托“小眾客群”的獨有定位,在財富管理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通常來講,存款、國債等產品對應“風險收益圖譜”中的“低風險低收益”區間;股票、權益等投資對應“風險收益圖譜”中的“高風險高收益”區間;信托產品則對應“風險收益圖譜”中的“中風險中收益”區間。光大信托對財富客戶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選擇“中等風險中等收益水平”產品,且從投資組合配置角度而言,這一區間產品配置亦不可或缺。信托“小眾客群”的逐漸增加,存在轉化為錯位競爭的契機,可在財富管理服務、推動三次分配等工作上為客戶創造價值,從而占據一席之地。

通過強化專業能力打造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的不可替代性。信托公司的財富管理應以受益人為中心,從四個方面建設財富管理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特色化、價值化、有溫度的服務,助力金融強國建設。一是以特色化為優勢滿足客戶價值需求。信托公司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時在資本市場、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投資的金融機構,既能滿足客戶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同時能充分實現靈活的跨資產組合投資,從而有效降低組合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二是以專業化為基石提供高品質服務?!叭诸悺毙乱巹撔滦缘貙ω敻还芾矸招磐屑毞譃榧易逍磐?、家庭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遺囑信托、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托,并設立了法人及非法人組織財富管理信托,豐富了信托型財富管理的場景,創造了信托與其他財富管理機構差異競爭的空間。三是以數字化為抓手全面提升客戶體驗。通過客戶精準畫像、建設智能風控、提升運營效率等方式提升公司專業能力,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四是以協同化為驅動構建客戶服務生態。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的統計,2022年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服務信托客戶中,有81%來自直銷渠道,19%來自機構渠道。雖然目前外部渠道占比不高,但未來機構渠道將是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的重要發展方向,應互惠共贏,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需求構建財富管理客戶服務體系。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領域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金融發展成果。

堅持“因信而托”,以信托文化建設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蔽覈磐袠I歷經多次整頓,除制度層面、功能定位等出現偏差外,與行業文化的缺失也存在較大關聯。監管部門指出,信托行業的受托人文化建設存在四個方面問題,并明確提出建立“守正、忠實、專業”三大特征的受托人文化。過去三年,在監管部門引領下,信托行業著力推動信托文化建設工作,通過文化的力量重塑行業新形象,注入發展新動能。信托文化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積淀和涵養,需要全行業下大力氣,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信托文化是一種信托行業有別于其他金融同業的行業特質,是信托業建立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的重要抓手。宏觀上講,信托文化要深度融于信托公司的企業文化,牢固樹立受托人意識,牢記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制定經營層面的目標、價值觀、行為準則的約束,助力打造強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形成企業的特質和標簽,保障行穩致遠。微觀上看,信托文化最終體現在每一個從業者身上,個人要養成遵規守紀、埋頭實干、勤勉盡責的習慣;要提升全面風險管理、專業化資產管理、綜合化管理服務、信息科技支撐引領等能力,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新時代信托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堅守定位,穩中求進。通過內外兼修,踐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切實提高信托的社會認可度,成為委托人信任、樂于選擇的財富管理機構,真正實現“因信而托”,打造信托業的不可替代的護城河,以信托財富管理力量服務金融強國建設。

(作者系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

黨委副書記、總裁)

責任編輯:楊生恒

ysh1917@163.com

猜你喜歡
信托業信托財富
信托QDⅡ業務新征程
好奇心是一生的財富
中國信托業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如何應對第三輪財富洗牌?
土地流轉信托模式分析
信托業協會:應逐步解除剛兌魔咒
讓與擔保和信托
從不同視角解讀信托
關注我國信托金融
“火紅財富”的擁有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