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字技術打造數字普惠新模式

2024-02-01 16:08趙草梓
銀行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普惠金融服務小微

趙草梓

近年來,數字技術的跨越發展推動金融業態加速變革,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的融合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和空間,商業銀行在開展數字普惠過程中呈現出一系列新亮點。隨著數字普惠技術不斷革新,商業銀行應充分把握發展新趨勢,加快開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數字普惠是商業銀行的必由之路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發展數字普惠已成為商業銀行貫徹落實國家政策、順應時代潮流、邁向發展新階段的必由之路。

國家頂層設計為數字普惠行穩致遠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是普惠金融納入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給予大力政策支持和監管保障,基本建成了多元化、分層次、廣覆蓋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2023年10月,《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明確強調要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打造健康的數字普惠金融生態以及健全數字普惠金融監管體系。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國持續強化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確立了普惠金融發展的基本路徑,為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數字技術已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強勁動能。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等,明確了數字經濟的重要地位。數字普惠作為數字技術驅動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在拓寬金融服務覆蓋面、提高金融服務質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普惠金融目標對象涉及小微企業、扶貧、涉農等領域,包括了海量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銀行在為其提供金融服務時,普遍面臨著信用評估較難、業務需求“短、頻、急”、線下業務成本高、資產質量管控風險較大等問題,而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普惠金融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突破時空限制,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形成了“量增、面擴、質提”的金融新局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67.7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27.4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同時,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更低,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8%,較2017年累計下降3.1個百分點。從宏觀經濟數據看,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數字技術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普惠金融數字化也必將是把握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當前商業銀行數字普惠發展特點及應用實踐

近年來,商業銀行紛紛發力數字化戰略轉型,借助科技手段適應普惠型小微企業新融資需求,研發國家政策鼓勵與支持、市場需求廣泛與迫切、本行科技及風控能力可支撐的數字普惠業務。整體來看,呈現四個新特點。

數字平臺:智慧經營與金融服務同步發力。商業銀行借助金融科技賦能,打破幾十年一以貫之的傳統的普惠金融“人海戰術”服務系統體系,在組織、流程、技術等多個維度推進數字化“新基建”,打造智能化平臺。例如,華夏銀行推出“數字普惠智能服務平臺”,具備低耦合性、高擴展性,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滿足普惠型小微企業業務類型差異大、業務需求急、參考因素多、審批要求高、風控決策快的金融需要,內外連通信用風險評估系統、微信公眾號連接系統、外部數據管理系統、生物識別系統、電子營業執照核驗系統、電子簽章系統、云平臺等,著力實現數據相互傳送,信息不斷疊加,價值持續放大。

特色產品:生態圖譜與業務場景不斷優化。產品作為銀行服務客戶的基礎,在數字普惠新階段也由過去單點、簡單式創新向多點、體系化的產品管理創新轉變。商業銀行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全面、深入挖掘普惠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關聯場景,包括商業場景、金融場景、生活場景等,廣泛嵌入金融服務,通過精益敏捷的方式,推動線下產品線上化、線上產品迭代優化,在產品創新上更加關注強化視覺設計,簡化交互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強化不同生態場景客戶的相互導流、互相賦能。例如,華夏銀行立足服務和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科創、“專精特新”、綠色低碳、戰略新興等重點領域小微企業定制專屬的金融服務方案,推出專精特新貸、科創e貸等特色客群系列產品;聚焦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推出“菜籃子”保供貸、花惠貸等專項數字化普惠涉農產品,通過“在線申請、在線簽約、自助放款、在線還款”等流程,可以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客戶少跑路”。

集約運營:業務流程與組織體系雙重變革。貸前環節,體現出從源頭“識”險,包括資料收集移動化、資料傳輸電子化、科技應用實時化。商業銀行普遍開發客戶經理應用App,實現授信調查環節資料的現場搜集,通過系統傳輸實現資料搜集電子化、無紙化。開發移動實地見證設備,具備人證識別、錄音、錄像、定位等功能,運用“人防+技防”,在保障見證過程真實有效的同時也維護了客戶的合法權益。貸中環節,商業銀行通過引進權威、充分的外部大數據,聯動調取內部風控數據,形成“標準化審批、全流程防控、多維度管理”的小微業務審批邏輯、策略、規則、體系。例如,華夏銀行推出的小微企業信貸決策引擎、電子信貸合同系統,將合同管理系統與信貸系統、電子簽章系統等打通,過去的業務斷點成為新的業務節點,實現信貸合同“一站式”、全流程、全線上簽署,節省各環節人工勞動,解放生產力,安全性上也有極高的保障。

智能風控:前瞻預警與資產質量持續提升。在風控方面,商業銀行依托金融科技,構建前瞻性的風險監測模型,提高預警信號的發現效率和精準度,實現大數據智能貸后管理,全面掌握小微企業貸款流向,嚴防貸款流向禁止與限制領域,防止貸款實際用途與合同約定不符,防止貸款不合規地流向關聯企業。同時,利用大數據將大量非現場貸后管理集中到后臺處理,提高貸后管理效率,及時發現風險隱患,提高風險處置效率。例如,華夏銀行利用數字風控技術,解決過去小微授信業務重報表、重流水、輕實質性風險的問題,由過去財務數據推論的經營成果,升級為大數據環境下,對客戶全面信息搜集基礎之上的客戶風險畫像、客戶風險分級、客戶風險判定和客戶風險防御,建立起多達數百個風控維度、上千個風險數據項的風險全景視圖、多維度風險關系圖譜,實施智能風險識別,梳理風險傳導路徑,為普惠業務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商業銀行數字普惠新趨勢及發展路徑探索

數字技術為普惠金融創造了發展條件,普惠金融為數字技術提供了發展動力,數字普惠在發展進程中呈現新趨勢,商業銀行可以進一步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戰略層面:推動“理念—規劃—機制”的全面革新。商業銀行推動數字普惠變革和轉型升級需要發揮戰略的指導作用,對戰略的重視和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數字普惠的整體性和前瞻性。制定數字普惠發展戰略的最終目標并非被動回應外部技術沖擊,而是要主動將金融科技融入整個治理結構和運行體系,尤其是普惠金融這種更加需要數字技術支撐的業務領域。商業銀行應圍繞全行數字化轉型整體規劃,從創新商業思維入手、以改變增長曲線為目標、用技術突破進行賦能,帶動業務的突破式增長和創造性變革,從戰略高度制定符合本行長期發展目標、資源稟賦和風險偏好的普惠金融數字化貸款發展策略,以普惠金融業務類型自營、助貸等為橫向,以管理制度、業務流程、風險策略、系統和數據支持等為縱向,提升配套機制水平,制定矩陣式的發展策略和具體措施,配套有競爭力的積極的激勵政策,實現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執行的整體性突破,將戰略認知力轉變為變革推動力和制度執行力。

技術層面:建立“敏捷—專業—高效”的運營架構。數字普惠是基于小微客戶群體的行為管理來促進業務增長的創新經營模式,要通過數據分析來深刻洞察客戶需求的變化,基于客戶的需求建立營銷驅動形式、產品投放和風險管理。商業銀行數字普惠應以移動化為抓手,充分重視移動端在客戶運營和維護方面的核心作用,打造超級App,促進體驗提升和功能優化,推進客戶運營與敏捷迭代。組建數據分析與數字化運營團隊,形成從數據采集、分析決策到交互反饋的閉環,以提供精準、個性的獲客、活客、留客全流程策略。綜合運用數據技術和場景元素,以數理模型的決策流優化人工操作的工作流,提升智能信審比例,打造自主化風險防控體系。借助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建立線上、線下多元觸點,為普惠客戶提供“隨時、隨地、隨心”的接入體驗。

應用層面:實現“智能—迭代—融合”的突破升級。隨著普惠金融服務范圍日趨擴大,數字普惠金融市場競爭的焦點將集中于客戶體驗、運作成本效率以及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這些方面的提升都離不開底層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唯有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數字普惠金融的業務模式和應用場景。近年ChatGPT作為一門新興技術,活躍在各個領域,近期谷歌又推出Gemini模型,層出不窮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對銀行數字化應用的影響也不斷引發關注和討論。在監管和市場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商業銀行可以在新一輪技術應用浪潮中把握先機,試點探索AI技術在智能客服、智能引流等方面的應用,進而延伸到風控、決策管理等,助力數字普惠轉型升級。與此同時,隨著小微企業的成長,探索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向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和碳金融等領域延伸。商業銀行應積極探索,學習利用最新前沿技術,構建數字化客戶全景視圖,實現智能服務匹配,將各種科技手段真正嵌入具體業務場景中,通過金融科技轉型實現業務流程模式的進一步優化,同時也能真正利用“機防”代替“人防”管控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生態層面:構想“創新—協同—開放”的未來銀行。未來,在數字技術應用日趨成熟的基礎上,商業銀行應探索加快形成開放聯動的數字化普惠金融特色生態,以“開放維度最廣、開放程度最深”為出發點,通過雙向、多維度、全口徑開放,廣泛連接、著力整合多樣化生態場景,推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創新。在客戶端,以開放賬戶、開放用戶、開放渠道等為抓手,深度融合客戶場景需求,提供專屬產品與服務,營造閉環經營。對合作方,通過開放銀行標準化接口對接的方式,與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用戶、數據、消息等交互,接入生態服務。

關于數字普惠穩健發展的幾點思考

數字普惠已是大勢所趨,伴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變化更迭,商業銀行唯有堅守初心,才能實現普惠金融業務可靠、有序和穩健運營。

回歸本源:在數字轉型熱潮下重新審視數字技術與金融的辯證關系。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成為提高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精準度和可持續性的關鍵,為普惠金融發展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極大的能量。然而,我們也要冷靜審視數字技術與金融的關系,數字科技本身是一個工具,數字與金融結合最終要實現的是金融功能,發展數字普惠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普惠金融。例如,在數字普惠中不能將數字技術置于金融本源功能之上,一味追求數字引流獲客,引發過度借貸問題;也不能一味追隨數字浪潮,將普惠線下產品全部線上化,偏離普惠金融服務弱勢群體的初衷。面對奔涌的數字經濟浪潮,應明確數字化業務模式創新邊界,打造“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生態。

守正創新:在數據應用中更加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在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網絡應用會滲入各個金融場景,使銀行系統更易受到網絡威脅,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難度增大,面臨數據濫用、數據泄露、數據非法使用等挑戰。數據安全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對數據保護力度不夠,不僅會影響到商業銀行自身,還有可能傳染擴散,影響到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眾利益和金融市場穩定。商業銀行應建立“定量定向”使用的、市場化的、安全可靠的數據管理體系,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犯。

經濟發展:承載數字普惠大格局的堅強柱石。數字普惠發展中的算法、規則、策略、模型固然非常重要,可以起到極好的客戶分層分級、產品差異服務、風險防控的作用,但我們也發現,小微客戶品質的好壞、經營波動的大小、還款能力的強弱與宏觀經濟周期、行業景氣指數、區域經濟活躍程度更有關系。我們既談數字普惠、數字金融,更要跳出數字經濟,將目光轉移到更廣闊的社會經濟、宏觀經濟,只有宏觀經濟發展平穩了,社會投資提升了,經營氛圍改善了,消費能力提升了,盈利狀況恢復了,才能實現經濟帶動數字、數字帶動效益、效益帶動民生的良性生態。

展望未來,數字普惠大有可為,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引領下,商業銀行定能在乘風破浪的探索之中邁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書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華夏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

責任編輯:孫?爽

976639255@qq.com

猜你喜歡
普惠金融服務小微
“三農”和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
讓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小微課大應用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協力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小微企業借款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