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的機理研究
——以商湯科技為例

2024-02-02 06:51吳義爽張松松
關鍵詞:商湯邊緣科技

吳義爽,張松松

安徽大學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社會網絡理論指出,處于網絡中心位置的企業在創新信息獲取、資源整合及合作控制權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1-2],因而有利于企業成長和競爭優勢獲取。然而,企業并非天然處于網絡中心,特別是中小企業常常處于網絡的邊緣,它們需要經過復雜而持續的網絡躍遷過程才可以達到網絡中心位置。那么,邊緣企業如何實現網絡位置躍遷?顯然,揭示這個機理,對于社會網絡理論研究以及中小企業成長的實踐均具有重要價值。

目前關于網絡位置躍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驅動因素、躍遷動力及躍遷效果三個方面。在驅動因素方面,Martin-Rios 等[3]基于資源互動視角,探討了中小企業在知識網絡中動態構建網絡位置的動因,發現獲取知識資源、提高行業地位及建立聲望是推動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的動力源泉;Cao and Smith[4]基于信號理論視角,分析了社會網絡位置與網絡規模擴展之間的關系,認為網絡位置附有的質量信號是促進網絡位置動態構建的重要驅動因素。在躍遷動力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從企業能力視角出發,認為網絡位置躍遷主要源于企業的網絡能力[5]、聯盟能力[6]和合作能力[7]。如Reck 等[8]基于結構和管理的整合視角,探討了網絡能力對網絡結構的動態影響,發現企業的網絡能力是構建優勢網絡位置的關鍵動力;還有研究從位置嵌入優勢視角出發,認為原有網絡位置的位置優勢也是網絡位置躍遷的重要驅動力。在躍遷效果方面,任浩和佟星[9]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網絡能力對網絡位置躍遷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企業的網絡能力越強,組織就越可能迅速地躍遷到網絡優勢位置;Tsouri[10]則指出,企業在原有網絡位置上的資源和聲譽優勢越突出,在網絡中就越容易建立關系聯結,也就更容易實現網絡位置躍遷。

以上研究為探討網絡位置躍遷問題提供了豐富的研究基礎,然而尚不能對“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第一,雖然企業可以借助位置嵌入優勢實現網絡位置躍遷,但這種網絡位置躍遷手段,可能對原本就處于結構洞等優勢位置的企業比較有用,但對于那些處于網絡邊緣的中小企業來說,明顯不太適用。第二,利用企業擁有的網絡能力推動網絡位置躍遷的方法,需要對企業的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而邊緣企業往往受限于資源劣勢,沒有充足的資源投入去培育企業的能力。同時,處于網絡邊緣位置,企業網絡能力相對較弱[11],不足以支撐網絡位置躍遷。因而,已有研究忽略了邊緣企業的劣勢,難以深層次揭示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統籌考慮邊緣企業的資源情境,從資源行動視角出發,通過將戰略導向、資源行動、網絡能力等要素引入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的研究框架,在社會網絡理論和戰略理論之間構建必要的鏈接。由此,邊緣企業可以在戰略指引下通過資源行動緩解資源約束并實現資源的累積,同時借助資源優勢不斷培育網絡能力,實現資源與能力的良性互動,進而推動網絡位置動態躍遷?;诖?,筆者擬運用縱向案例研究方法,通過探討資源情境、戰略導向、資源行動、網絡能力及網絡位置躍遷之間的關系,揭示邊緣企業網絡位置的躍遷機理,以期為中小企業實現網絡位置躍遷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啟示。

1 理論基礎和研究框架

1.1 戰略導向與資源行動

戰略導向是連接資源情境與資源行動的重要“橋梁”。一方面,戰略導向是企業對內部資源情境和外部環境的總體理解[12],當難以獲取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時,企業就需要結合自身資源狀況選擇合理的戰略導向以引導企業對現有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作為資源行動的重要前因變量,戰略導向通過指導企業資源配置方向和使用方式影響組織資源行動的重心和方向[13]。Guo 等學者[14]將戰略導向分為技術導向、市場導向與雙元戰略導向。在他們看來,采取技術導向的企業更加注重技術的推動作用,強調對新技術的研發、獲取和應用過程,指引企業將資源行動重心放在技術資源獲取和技術競爭壁壘構建上[15];采取市場導向的企業則通過對目標市場的客戶信息進行深入分析來發現客戶未滿足和潛在的需求,或者直接與用戶合作,根據用戶提出的產品反饋來改進產品功能或滿足更具體的需求[16],由此促使企業資源行動重心轉向市場開拓;企業也有可能采取雙元戰略導向,在推動企業兼顧市場的同時提升企業的技術能力,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總之,戰略導向是企業資源行動策略選擇的關鍵影響因素,在給定的資源稟賦下,邊緣企業應采取與其戰略導向相匹配的資源行動,通過對資源的動態管理和利用以實現自身潛力與戰略的匹配。戰略導向的合理選擇將為邊緣企業躍遷到目標網絡位置提供方向。

1.2 資源行動與網絡位置躍遷

企業網絡位置躍遷就是在網絡中心性或中介性方面做出改善。具體來說,就是企業通過在網絡中建立新的合作關系從而增加直接聯結的數量,提升其網絡中心性。企業通過與更多異質性主體的聯系,可以進一步擴寬網絡位置的資源來源渠道,提升其網絡中介性。隨著企業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其他企業將更依賴網絡位置上的非冗余信息流,從而使企業形成控制優勢[17],趨于高階網絡位置。因此,本研究擬采用直接聯系、資源來源渠道、網絡規模三個指標來刻畫企業的網絡位置狀態[18]。

資源行動是對組織內外部資源進行的一種行為[19],包括資源拼湊、資源編排及資源協奏?,F有研究表明,企業的資源行動應隨著資源情境動態演化,從而在不同的資源情境下,企業通過采取不同的資源行動推動組織資源的動態累積。因此,資源行動是邊緣企業突破資源約束、推動網絡位置不斷躍遷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網絡位置的動態構建需要企業集聚相應的資源基礎,因而邊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根據情境變化,有目的地對資源進行拼湊、編排和協奏等,以此積淀、鞏固和豐富企業的資源基礎,進而為邊緣企業網絡位置的構建和躍遷提供資源保障。多數邊緣企業初期都面臨資源匱乏情況,資源拼湊是企業緩解資源約束進而實現網絡位置躍遷的重要途徑。隨著資源情境的動態演化,資源拼湊不能夠適應企業發展需要,邊緣企業需要采取資源編排策略。企業通過有效地集合多種資源,并對內外部資源重新進行編排組合,利用資源之間的互補性,更高效地發揮資源價值,實現組織資源基礎的進一步積累,以推動網絡位置演進。為了進一步集聚躍遷到優勢網絡位置的資源,組織還需要借助資源協奏策略,通過對資源的高效協調利用,強化企業的資源基礎,并實現能力、資源及環境的協同演進[20]。

總之,邊緣企業在復雜而持續的網絡位置躍遷過程中,需要依托資源行動,不斷地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以增加邊緣企業的資源來源渠道。同時,邊緣企業應結合自身原有資源基礎,通過挑選、編排、激活和吸收不同來源、結構、內容的資源,不斷重構已有資源體系以形成新的核心資源體系,為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提供資源保障。而且,資源行動是連接企業資源基礎與能力優勢之間的媒介,邊緣企業通過資源行動可以將企業所擁有和獲取的資源轉化為企業的能力,從而更有利于組織突破原有網絡位置的鎖定[21]。

1.3 網絡能力與網絡位置躍遷

單一的資源行動策略并不足以支撐邊緣企業的網絡位置躍遷,還需要考慮網絡能力的作用。網絡能力作為合作能力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22],不僅僅是一種關系處理的能力,更是一種可以提升企業網絡地位的能力,包括機會識別能力、關系構建能力、組織學習能力、關系協調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及位置推進能力[18]。研究表明,網絡能力可以為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提供關系基礎,有助于其躍遷到優勢的網絡位置。首先,企業可以利用網絡能力識別網絡中合作伙伴的價值與潛力,并與網絡中其它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增加組織的合作關系數量,提升企業的關系資本。其次,通過組織學習促使企業資源情境改善,提升企業的吸引力,并通過協調伙伴關系,避免和及時解決與合作伙伴間的問題和沖突,使企業間信任關系深化,促進企業間合作關系的產生,進一步豐富關系聯結數量,進而推動企業網絡位置躍遷[23]。再次,企業還可以通過構建更加緊密的網絡,增加對稀缺性資源的吸收途徑,整合外部網絡資源,使其成為網絡資源流動的重要樞紐,以此實現網絡位置躍遷[24]。最后,網絡能力還可以幫助企業在動蕩環境下迅速采取應對措施,以應對網絡波動,并通過管理、協調和控制網絡關系,引導網絡朝有利自身發展的方向演化,進而借助位置推進能力突破網絡障礙,使企業躍遷到網絡優勢位置。

總之,網絡能力是企業在網絡位置躍遷過程中應對環境變化的一種綜合能力。邊緣企業通過識別網絡中的價值與機會,發展、協調和利用網絡中的合作關系,可以豐富企業的直接聯系數量,逐步擴大企業的網絡規模,促使企業的關系聯結點發生持續性位移,進而實現網絡位置躍遷。

2 研究內容

2.1 研究框架

本研究認為,邊緣企業通過對自身資源情境進行持續掃描、感知及判斷,不斷更新關于企業資源基礎和發展瓶頸的認知,進而形成新的戰略導向并制定出與企業當前成長階段適配的戰略目標。邊緣企業為實現既定戰略目標,采取相適配的資源行動和網絡能力來保證自身潛力與戰略的匹配,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鞏固和提升企業的資源基礎及關系儲備,以達到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的目的。綜上,本研究基于“情境-過程-結果”理論邏輯,構建了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的研究框架(圖1)。

圖1 研究框架

2.2 研究方法

筆者采用縱向單案例研究方法探討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主要基于三點考慮。首先,本研究旨在揭示邊緣企業如何實現網絡位置的不斷升級,本質上屬于“how”的問題范疇,因此選擇案例研究方法。其次,由于聚焦在一個研究對象上,單案例研究有助于深入發掘研究對象的行為及心理,帶來新見解[25]。最后,單案例縱向研究有利于更為清晰地觀察事物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尤其在現象隨時間發生變化時更為適用。

2.3 案例選擇

為探討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通過理論抽樣的方法,本研究選擇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湯科技”)作為案例研究對象,研究中擬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案例極化性原則。自成立初期,商湯科技利用技術優勢邊緣嵌入人工智能行業網絡,后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網絡位置經歷了從邊緣到核心的演進歷程①通過壹專利等數據庫收集人工智能領域創新主體間聯合申請專利的數據資料,借助UCINET 網絡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說明商湯科技存在網絡位置躍遷現象。,剖析其背后機理有利于解決本研究的問題。第二,案例啟示性原則。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 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人工智能行業極具代表性的軟件公司,揭示其網絡位置躍遷機理對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經驗啟示。第三,數據充分、可獲得性原則。商湯科技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上市公司,受到了較多的關注,吸引著大量媒體、證劵機構和學者等對商湯科技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采訪、報道和研究。這些公開信息為本研究的數據搜索提供了可靠保障。

本研究梳理商湯科技的發展大事記,并參考企業網絡位置特征,將其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一是邊緣發展階段(2014-2016 年)。公司早期以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為主,并通過提供機器視覺服務來維持生存。商湯科技在這一時期受市場環境、資源限制處于網絡邊緣位置(圖2)。二是網絡擴展階段(2017-2019 年)。商湯科技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核心,加速技術落地,突破網絡邊緣的限制,其中心性及中介性在網絡中均排在中等偏上,處于局部中心位置。三是中心發展階段(2020 年至今)。商湯科技立足于算法領域的突破,向其他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橫向拓展,中心性及中介性排在網絡前列,逐步躍遷至網絡核心。

圖2 商湯科技的網絡位置演化情況

2.4 數據收集

本研究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數據。一是企業官方網站、公眾號等歷年發布的年度報告、宣傳資料等檔案材料。二是企業相關的新聞報道,企業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如徐立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7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等會議上的講話。三是文獻整理,主要是一些主流數據庫中與本研究相關的內容。四是中信證券、國海證券、中泰證券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五是企查查等一些數據服務公司整理的數據。六是壹專利、智慧芽、國家知識產權局等數據庫收集的專利數據資料。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數據分析

本研究根據已有文獻提出的理論缺口構建了網絡位置躍遷的研究框架?;诖?,對獲得的案例數據進行編碼分析,并通過多層次編碼對案例數據提煉總結,提取聚合構念。

3.1.1 開放式編碼

對收集的原始數據貼標簽,并按照類別進行分組,形成初始化范疇。然后對初始化范疇進行整理、歸類處理,不斷識別、提取關鍵信息,形成副范疇(表2)。

表2 開放式編碼示例

3.1.2 主軸式編碼

結合本研究提出的問題,筆者在與副范疇反復對比的基礎上進行抽象聚合,最終形成本研究的主范疇如表3 所示。隨后,按照主范疇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將各主范疇與發展階段進行匹配。具體如表4 所示。

表3 編碼示例

表4 主軸式編碼分析

3.1.3 選擇式編碼

通過主軸式編碼表3 中的18 個主范疇,本研究提煉出資源情境、戰略導向、資源行動、網絡能力和網絡位置5 個核心范疇(表5)。

表5 選擇式編碼示例

3.1.4 理論飽和度檢驗

本研究用剩下的原始材料對理論飽和度進行檢驗,結果發現: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模型中通過主軸式編碼形成的18 個主范疇發展很充分,在理論飽和度檢驗中沒有發現新的范疇和關系。以此為據,本研究認為,理論上講,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模型已飽和。

3.2 研究發現

3.2.1 邊緣型網絡位置形成的機理

創業初期,面對競爭激烈的計算機視覺市場,商湯科技的資金優勢不明顯。同時,公司的組織架構也不完善,缺乏專業化人才,使企業發展遇到瓶頸。這樣的資源困境成為觸發企業行為的誘導情境。通過對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持續關注,洞察到計算機視覺領域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并且基于“人工智能領域創業的制高點即技術創新”的認知,商湯科技選擇繼續深耕原創技術研發以達到構建技術高地的戰略目標。

為實現技術以創新為主的戰略導向,商湯科技將資源拼湊目標放在初步搶占市場和原創技術研發上。首先,通過對內部資源的拼湊匯總,進一步明確自身的技術資源優勢;利用機會識別能力明確市場發展潛力,從而捕捉到細分客戶和潛在市場,完成市場定位。正如商湯科技CEO 徐立在采訪中所說:“我們對標的是谷歌、臉書這樣從事深度學習研究的公司,而谷歌和臉書現在均未提供企業級服務,這是我們巨大的機會?!蓖瑫r,利用關系構建能力,支撐企業依靠技術優勢通過與上市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或直接同客戶開展業務合作等途徑實現盈利,從而為企業的技術研發提供資金支持。例如,商湯科技不僅積極與安防上市企業東方網力成立合資公司,而且主動與小米、華為在商業領域開展業務合作。此外,商湯科技還通過對現有資源的拼湊運用,多種途徑強化企業的研發能力以構建起技術優勢:一方面,大規模組織吸納優質技術人才以聚合優勢資源;另一方面,還通過資助實驗室做基礎研究工作來強化企業的研發能力。

在此階段,商湯科技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客戶直接合作,其資源來源主要是其他企業所忽視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因此,商湯科技當時的關系儲備主要為直接合作的客戶,資源來源相對比較單一,網絡規模隨客戶網絡擴展,處于網絡邊緣位置(圖3)。

圖3 邊緣型網絡位置形成機理

3.2.2 局部中心型網絡位置的形成機理

經過邊緣發展階段,商湯科技的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積累;在技術方面,其在多種重要賽事中獲得冠軍,技術基礎深厚;在人才方面,招募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專業化人才,為技術商業化打下堅實基礎;在資金方面,公司獲得4.5 億美元的融資。此時,雖然企業資源情境得到改善,但也存在著資源結構失衡的問題,如技術成果轉化率低、目標市場占有率低以及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制約著企業的后期發展。對此,徐立表示:“我們接下來的重點,是要在垂直行業里面把一些實際的局面給打開?!鄙虦萍纪ㄟ^關注頭部客戶的需求以抓住市場機會,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明確了以市場導向為主的戰略導向,開始加速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在此階段,為了實現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的戰略導向,商湯科技將資源編排重心放在技術落地上。首先,企業通過對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促使企業對內外部資源歸攏組合,以迅速精準地解決客戶問題,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合作中,還積極利用組織學習的方式不斷強化企業的技術應用能力。如商湯科技利用AI 技術幫助傳統零售企業實現VIP 會員精細化管理,改善零售企業運營,實現精準營銷,不斷強化企業的算法。其次,為最大化轉化利用企業資源價值,商湯科技獨創了“AI+產業”模式。正如商湯科技副總裁楊帆所說:“商湯以AI 技術為各種創新領域賦能,促使企業形成交叉成熟效應以實現更多、更成熟的場景應用?!弊詈?,商湯科技通過布局垂直行業來實現AI 技術的商業化。一方面,商湯科技自身探索布局了多種AI 應用領域,包括為多個手機廠商提供人臉識別技術、為汽車廠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等;另一方面,商湯科技也通過一定的投資方式輔助布局細分行業,如投資房地產服務、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領域,通過協調各方關系加速推進技術落地,進而構建了集基礎研究、產業結合、行業伙伴為一體的中國人工智能新生態。

在這一階段,商湯科技的資源來源由單一客戶轉變為政府、高校、研究所及客戶等多種來源并存。企業高度重視產學研結合,不斷強化與科研院所及與上下游客戶的合作關系,推動了以商湯科技為核心的多元研發合作平臺的發展,形成了局部中心型網絡位置(圖4)。

圖4 局部中心型網絡位置形成機理

3.3 全域中心型網絡位置形成機理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資源編排行動,商湯科技雖然有效平衡了企業面臨的資源結構失衡問題,但也面臨著如何持續保有核心競爭力以進一步提升企業在人工智能行業地位的困境。徐立指出:“商湯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得益于通過領先的技術形成時間窗口,并快速布局行業,傾力打造與合作伙伴共贏的人工智能生態?!币虼?,商湯科技要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市場地位,就需要持續關注技術和產品的協同迭代升級,不斷促進二者之間的優勢轉化,全面布局垂直賽道,并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價值閉環。

為實現以技術和產品協同迭代為主的雙元戰略導向,商湯科技將資源協奏重心放在技術優勢強化和市場鞏固提升上。首先,商湯科技運用資源整合能力,通過戰略合作、聯合實驗室等方式整合組織內外部資源,同時合作培養高端技術人才,以實現對資源數量的豐富和資源結構的優化。如商湯科技與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十余個聯合實驗室,并與國內外1 100 多家世界知名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在合作中布局多領域、多方向前沿研究,不斷拓展技術維度。此外,商湯科技不僅通過市場招聘方式尋找人才,還通過其獨特的人才造血機制獲取人才。其次,依靠自身強大的技術能力及對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整合和捆綁現有資源,兼顧宏大和長尾應用場景,不斷擴寬企業的業務范圍。如商湯科技在抗病毒藥物研究的“深度算法”、疫情防控中的“無感測溫”“在線教育”等領域不斷深耕。同時,商湯科技還推出了元蘿卜下棋機器人,開展Toc業務,實現企業資源新的運用。此外,商湯科技通過開拓海外市場、打造AI 生產力平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企業的盈利能力,并借助位置推進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的行業地位。

在這一階段,商湯科技推動人工智能走向了全世界,企業的資源來源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同時,商湯科技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行業生根發芽,企業的直接聯系包括跨多行業的產學研合作伙伴,網絡規模隨著企業全球化經營而擴大,提升了企業的行業地位,形成了全域中心型網絡位置(圖5)。

圖5 全域中心型網絡位置形成機理

3.4 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過程模型

從商湯科技的各個發展階段及階段性網絡位置形成機理可以發現,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是受到資源情境驅動影響,涉及戰略制定和戰略執行的動態過程。邊緣企業實現網絡位置躍遷的關鍵在于通過組織對自身資源情境的正確感知,進行戰略導向的選擇,制定適合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戰略目標,并成功指導企業執行戰略。資源限制、資源改善及資源平衡情境是影響邊緣企業網絡位置動態構建的情境誘因,企業在對自身資源情境進行持續掃描、感知及判斷后,明確組織不同發展階段的資源情境特征,并通過“關注-選擇-目標”的循環過程,形成符合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導向與發展目標。在企業戰略指引下,組織為了實現發展目標而采取適配的資源行動策略和網絡能力,通過對資源進行有方向的、能動的管理和利用及與不同主體的互動,以獲取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所需的資源和關系基礎。在此過程中,邊緣企業資源情境、戰略導向、資源行動和網絡能力的調整適配過程推動了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與資源情境的共同演化,資源行動和網絡能力在不同資源情境下的交互適配及優化升級,使網絡位置的關鍵構成要素呈現動態演化,推動邊緣企業網絡位置呈現出“邊緣型網絡位置→局部中心型網絡位置→全域中心型網絡位置”的演化態勢。

4 結論

4.1 主要結論

本研究以商湯科技為例,分析了其網絡位置從網絡邊緣逐步躍遷至網絡中心的機理,主要研究結論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一是邊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資源情境與企業戰略的適配是網絡位置動態躍遷的重要因素。邊緣企業網絡位置的躍遷過程是由企業資源情境所誘發的,組織在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資源情境特征進行感知、判斷后,確立企業的戰略導向,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指導企業采取適配的資源行動策略和網絡能力來執行組織戰略。在此過程中,資源行動和網絡能力的交互適配過程影響網絡位置關鍵構成要素的形成,進而實現網絡位置的躍遷。換言之,邊緣企業網絡位置成功躍遷的關鍵在于企業資源情境、戰略導向、資源行動和網絡能力的有效適配。

二是邊緣企業從網絡邊緣躍遷至網絡中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連續多階段不斷調整適配的結果。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資源情境的動態變化適時轉變企業的戰略導向,指引企業選擇適配的資源行動策略,以突破戰略目標更新的資源受限,并為企業網絡位置的構建輸送資源,彌補資源缺口,協調資源的有效利用,不斷優化資源基礎。而與資源行動適配的網絡能力,則幫助企業關系聯結結構在發展中不斷演化,持續提升其關系儲備。就商湯科技而言,隨著企業資源情境呈現出“資源限制-資源改善-資源平衡”的動態變化,促使企業發展戰略實現了“以技術優勢構建為目標的技術導向→以快速搶占市場為目標的市場導向→以鞏固和提升市場地位為目標的雙元導向”的不斷轉向,從而指導企業資源行動策略從聚焦資源匱乏情境的資源拼湊到相關資源篩選融合的資源編排再到資源豐富情境的資源協奏策略的不斷轉移。這種策略變化和網絡能力在不同資源情境下的交互適配及優化升級,推動企業網絡位置的直接聯系經歷了“客戶關系深化→產學研伙伴關系→全球性跨多行業產學研聯系”的進階,使企業資源來源渠道逐漸多元化、直接聯結數量逐漸豐富化及網絡規模逐漸擴大化??傊?,隨著網絡位置關鍵構成要素的動態演化,商湯科技的網絡位置經歷了由邊緣型網絡位置向局部中心型網絡位置再向全域中心型網絡位置的躍遷過程。

4.2 研究貢獻

一方面,本研究揭示了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豐富了社會網絡理論研究。以往關于社會網絡動態的研究,大多考慮到網絡整體的演化特征及網絡位置的功能性屬性,忽視了網絡中節點網絡位置的變化規律。本研究基于對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現象的觀察,將資源情境納入分析框架,探討了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機理問題,豐富了社會網絡動態研究的微觀機理,也響應了Chen 等[26]關于將網絡視為關系狀態和關系事件動態交互的呼吁,進一步深化了社會網絡理論。

另一方面,本研究從資源行動視角探討邊緣企業的網絡位置躍遷機理問題,豐富和發展了資源行動理論。資源行動是企業成長過程研究中持續探討的話題,筆者將資源行動納入網絡動態研究中,將資源行動視為邊緣企業網絡位置躍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組織戰略行動,從動態演化視角剖析了不同的資源行動策略在邊緣企業網絡位置動態構建和躍遷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發現,企業的戰略導向是資源行動選擇的現實動因;隨著戰略導向的動態更新,組織資源行動的行動重心和資源配置方式將發生轉變,從而推動企業的資源行動策略動態演化,使邊緣企業的網絡位置呈現出從邊緣向網絡中心躍遷的態勢。

4.3 研究局限及展望

由于本研究主要聚焦邊緣企業的網絡位置躍遷問題,故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從驅動機制上來說,誘發網絡位置改變的因素應該是多層次、多要素的,由于本研究主要關注邊緣企業如何通過對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來實現網絡位置躍遷,因此沒有考慮網絡位置的其他驅動因素,未來研究可以對網絡位置驅動因素展開更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本研究采取單案例研究的方法,選取的樣本企業屬于科創型企業,因此所得結論可能在科創型邊緣企業情境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對于其他類型企業的網絡位置躍遷機理是否與本研究結論存在顯著差異并未做出深入探討,未來可以考慮多種行業的跨案例研究。

猜你喜歡
商湯邊緣科技
伊尹攝政
科技助我來看云
謀賢才
科技在線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科技在線
商湯并非靠仁慈奪得天下
科技在線
在邊緣尋找自我
走在邊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